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一百八十五章 饮鸩止渴

山河血 第一百八十五章 饮鸩止渴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一辆墨绿色的新中卡车拖着一道滚滚黄烟在荒芜的戈壁滩狭飞驰着,卡车出的轰鸣声打破了一望无际的戈壁上的死寂,又过了一会,这辆新中卡车停在了在戈壁滩上的一个火车站,这里便是陇海铁路的终点站——玉门站,更准确的来说,这是兰新铁路的一部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从民国二十五年,在获得了充沛的资金后,陇海铁路全面开工,为了赶抢工期,抢在玉门油田投产前,将玉门埋藏的石油运出,从而获得每年数千万元的利润,数以十万计的劳工日夜不停的修建着铁路,去年十月,随着第一列满载一千五百吨石油的油罐车从玉门站发出,在玉门油田积压的近三十万吨原油,在随后的两个月中运出了西北腹地,运往西安以及邯彰的石化工厂,而原本因战争爆发,进口石油制品受到影响而产生的油荒亦随之缓解。

在油荒得到缓解的同时,玉门油田的开发力度被进一步加强了,在过去的两年间上数千名工人来到这里,曾经荒凉的老君庙一带,成为了一座戈壁小城,在玉门油田的石油滋润着中国的“战争机器”的同时,原本按计划应该停止的铁路修建工程并没有停止,反而继续向新疆方向修建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着许多人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但能够让人记住的却是王维的那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对于中原而言,千百年来,西域都是遥远的边疆,新疆从来都是流放之地,而此时,对于中国而言,新疆却又成为了中国的一条生命线。

“苏联人承诺,向政府提供3亿美元的军火贷款!”

站在荒凉的戈壁滩上,看着身边的吕季方,魏玉铭语气认真且诚恳,续修兰新铁路,是南京作出的决定,为此,甚至同北方公司签定协议,以承诺各省向北方公司提供不少于i00万劳工作为代价,从而换取北方劳务公司的l3。5万熟练劳工继续用于铁路工地,铁路之所以能够在三年内从西安修至玉门,正是得益于那些军事化管理的l3万劳工,在过去的三年间,几乎每一个小时,在沿线路段上都有超过三万筑路工人进行着紧张的筑路或开凿山洞的工作。

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条铁路能在如此恶劣的地形、环境下能修的这么快,而这与北方劳务公司那些训练有素的工人有着很大的关系,也正因如此,资源委员会才会不惜以各省输入邯彰百万劳工换取这支建筑大军。

而中央之所以下这么大的决心,正是因为孙科访苏,与苏联签定了互不侵犯条约,同时签订了贷款协议,而根据那一协议,苏联将向中国提供总额高达三亿美元的贷款,而其中3000万美元用于修建玉门至阿拉木图之间的铁路,以用于运输军火以及偿还矿物及农产品。

“而这些军火,只能绕道欧洲,经水路运往香港或者广州,要么只能用汽车经新疆公路运往玉门,前者太过耗时,后者所费过大,因此,中央才决心修建这条铁路!”

“可,俄国人,可没按好心啊!”

作为陇海线劳务公司负责人,魏玉铭也曾研究过新疆铁路的问题,新疆铁路与其说是中国的生命线,不如说是俄国人借机染指中国的工具。

“在新疆,甚至就在哈密,还有苏联人的驻军,表面上新疆铁路公司是由苏联、中国双方全作经营,可中东铁路,当年是怎么合作经营的?前车之鉴不远,有了这条铁路,苏联人,不仅能进一步染指新疆,甚至能染指甘肃……”

说出这些话时,吕季方只是沉默不语,对于苏联人的野心,他又岂会不知,甚至于南京方面也曾对此有过争论,但最终南京还是决心接受了。

“苏联人的威胁是将来,而日本人的威胁却是现在!”

道出这一句话,相信南京之所以无法拒绝苏联人的建议,恐怕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苏联人的“慷慨”。

“三亿美元的援助啊!”

长叹一声,三亿美元的援助谁人又能够拒绝,对于中央而言,这笔巨额援助,甚至意味着,中国能够利用苏联援助武器反击日本人,收复上海、杭州以及山东、河北甚至东北三省,而更为重要的是,这笔援助仅仅只是第一批,在未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苏援,当然,唯一的前提是——新疆铁路筑成,只有如此,才能通过铁路将源源不断的军火输入到中国。

“魔鬼的诱饵!”

作出这番点评之后,管明棠的神情显得凝重非常,对于孙科在莫斯科同斯大林达成的协议,他并不怎么了解,甚至可以说,在得知斯大林承诺向中国提供三亿美元的贷款时,其中甚至还有多达数千万美元的现金贷款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时候,斯大林如此大方了?

“饮鸩止渴也要饮啊!”

身体欠佳的张静江在听到管明棠的这番点评之后,颇为无奈的说出了这句话来。

“委员长知道你并不喜欢的苏俄人,去年就反对签订友好条约,现在肯定也会反对借款,所以呢,希望你能够体谅中央的难处,现在对德贸易因军需采购加大欠款甚多,且海关陷落至今大量关税无着,中央财力窘迫,斯大林提供的3000万美元,表面上是用于新疆铁路,可实际上,你也知道,能救中央的急而且还有几十个师的装备……”……”体谅,如何能够体谅呢?但问题在于,斯大林抱的又是什么心思?向来以小气而闻名的斯大林为什么会如此的大方?在历史上,苏联尽管曾在抗战时向中国提供了三次贷款,解了一时之急,但是苏联的援助仅限于中国的防御,“使中国既不至被日本击败,又不至反攻日本造成日本的败退……”这正是苏联援华的目的所在——使中日两国陷入战争泥潭之中,而非某一方获得胜利。

但是现在,斯大林为什么突然变得如此的慷慨呢?

对于苏联而言外汇是极为宝贵的,为了获取外汇,就在几年前,斯大林甚至可以将俄罗斯珍宝、文物廉价卖到美国,甚至就是自己,也因此获得了一批俄国珍宝,通过在后世的出售,获得了巨额资金,但是现在,斯大林竟然慷慨的向中国提供3000万美元的现汇贷款,甚至其中2000万已经转汇南京。

物有反常必有妖,但斯大林又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呢?

历史的改变,使得管明棠无法再像过去一样,准确的预见未来的走向,虽是如此,管明棠仍然深信一点,在巨额援助的背后,同样存在着巨大的阴谋,甚至可以说,将影响中国未来的阴谋。

“哈密,有苏俄驻军!”

看着张静江,管明棠提出了自己的顾虑,不仅哈密有苏俄驻军,在塔城一带亦也有苏俄驻军,一但铁路筑通,那么在未来,苏联会不会进一步染指新疆呢?甚至经新疆铁路进入甘肃、陕西,直至中国腹地,到那时……

“苏方承诺,撤出在哈密的驻军!”

又是一个惊人的消息,一再的令人惊讶的不已的消息,甚至让管明棠的内心变得懊恼无比,尽管现在调查局利用超越这个时代的技术,获得了大量军事、政治情报,但是对于苏联以及欧美国家的政治军事情报,却建立在分析的基础上,而且是建立在公开信息的搜集分析上,而这又意味着情报信息上的滞后,这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o

“而且,铁路筑通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至少在未来的三年内,政府能够得到大量军火!”

出言宽慰着管明棠,张静江和其它人一样,尽管知道苏联人居心不良,但在他看来,时间是站在中国一边的。

“时间对咱们来说是有利的,在中央获得几亿美元的援助之后,完全有能力击退日本人,到那时,新疆之患,也就不足为惧了,如果苏俄试图借新疆铁路占我国土,到那时,中央自然可利用铁路调兵增援新疆……”

时间!

没错,时间的确是占在中国一边的!

在张静江提及时间时,管明棠的眼前猛的一亮,或许张静江等人都乐观的觉得在铁路修成前,中国已经利用苏援击败了日本,也许这是乐观的估计,但在另一方面,当铁路完工的时候,一个欧洲强国已经把目标转向了苏联,到那时,自顾不暇的苏俄,还有可能染指新疆吗?

当苏俄从二战抽出手的时候,也许到那时,中国大陆的战争,早已经结束了,也许,在这个时空之中,中国的战争,会比历史上结束的更早。(://)。

“既然中央已经决定了,我也不会再反对,但是……”

沉吟片刻,如之前与委员长在电话中的谈话一般,管明棠并没有坚持自己的反对态度,而是看着张静江说道。

“我希望中央能够认真考虑苏联的野心,能够尽早作出相应的防范,毕竟,防范于未燃嘛!”

道出“防范于未燃”时,管明棠的目中闪过一道冷光,他意识到,也许,应该为苏联添把火了……

(好久没有求月票了,再次泣求月票,拜谢……ps:无语的新浪微博开通了,因为种种原因,无语不能急时的回答大家的问题,就小说与大家交流,但在微博中,无语应该还是能做到的,无语的新浪微博用户是“命运无语”希望大家多提宝贵建议!)(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87453198提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