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委员长的安排

山河血 第一百三十一章 委员长的安排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那么邯彰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在南京的军事委员会作战会议室内,随着一声提问,所有人都把视线投向了正在讲解着第十六集团军递交“华北战略作战部署”的何应钦,似乎是在等待着他的解释。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第十六集团军的这份报告是由飞机直接运至南京,由何应钦在会议上加以解释,以对其进行讨论。

“考虑到日军进一步的计划,邯彰在未来几年内,都会首当其冲的成为日军进攻的重点目标,于太行山部署重兵实施防御,我军可借鉴义勇军坚守长山塔之经验,构建大量坑道,从而可最大程度削弱日军炮火,且山地作战距离有限,远程重型火炮效力大减,我军可充分发扬轻重机悳枪以及迫击炮之火力,加之太行山脉亦限制了日军机械化部队使用,日军为突破太行山防线,势必需集结重兵,而这则会造成其后方防御空虚,第十六集团军即可对其侧后实施进攻,从而与山西方向形成犄角之势所以,日军为突破这一僵局,势必将以邯彰作为主攻目标,至少重创第十六集团军,使其丧失进攻能力后,方才有可能对山西实施进攻,”

在何应钦解释时,想到刚从第八路军改编为十六集团军的邯彰民团所面临的压力,冯玉祥却不无疑惑的皱眉问道。

“如日军进攻邯彰,那么为什么山西方向不可以给予支援呢?”

“山地对日军大兵团运用有限制,对我军大兵团投入亦有限制,因此对山西部队而言,其存在对日军就是威胁,从而使日军不得抽调全部兵力进攻邯彰即便是支援亦是极为有限的。”

何应钦如何的回答道,而在第十六集团军上报的计划中,亦肯定了这一点。

“第十六集团军司令部认为,只要我军能坚守山西,那么在山西北部,在河北北部,日军至少需要部署10ˉ15万的兵力,作为策应兵力,那么其可投入进攻邯彰的部队,将不超过2万。”35万

在何应钦提及这个数字时,蒋介石默默的在心下计算着这个数字,这意味着华北地区至少可以牵制35万日军,实际上可能会更多,日军为了心理上的安全至少需要在河北部署40万军队,而这40万军队之中,每时每刻至少都有2万是无法调动的,如此一来,无论是在华东亦或是华北,**都可以对其形成至少一倍,甚至两倍的优势。

“换句话来说,这攻也是第十六集团军,守也是第十六集团军了”

在说出这句话时,白崇禧对那位从未谋面的管明棠却是佩服了起来,这些年他还是第一次这么佩服一个人,这个计划如果是中悳央制定的到也没什么,可这个等于把自己丢到油锅里的计划,却是管明棠自己提出的,甚至在至大本营的电报中,还特意肯请中悳央认真考虑并实施这一计划。

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丢到油锅里,在中国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在中国,还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这一点,单就是这份无私,在中国就无几人能与之相比。

“邯彰一带无险可守,但,在过去的一个月间,邯彰已经动员十数万工人以及大量设备,于平原地区构建大量防御工事,依照他们的估计,待一系列工事完工后,日军至少需要投入两倍以上兵力,方有可能攻克其防线,因此其防御应不至有虑”

当然何应钦并没有提到报告中的一句话整个工程不过是刚刚展开,但相应的这份报告却让身为参谋总长的何应钦长松了一口气,现在华北的局势并不容乐观,尽管**在华北投入了多个集团军数十万人,但日军同样投入了二十万人,并且还有进一步增援的趋势,从宋哲元违命失去先机开始,**在华北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任何机会。

“半年那”

白崇禧感叹的说了一句,然后将视线投向委员长。

“这半年,就只能靠第十六集团军的弟兄们用命去堆了”

在说话时,白崇禧的视线一直都盯着委员长,显然是一副意有所指的样子,如果不把新一军调到上海,邯彰就拥有差不多四十万军队,而现在呢?新一军却已经被调到了上海。

而更为重要的是以白崇禧对委员长的了解,甚至出于一个军人的常识,在明知华北已无任何可为之余地,平汉路作战随时都有可能失败的前提下,委员长很有可能会接受管明棠的建议,把华北的近五十万军队撤往山西,以保山西无虑,从而与邯彰的第十六集团军形成对华北日军的犄角之势,而这同样也意味着,第十六集团军在某个特定时间内,将不得不面对在兵力以及技术装备上,都占尽优势的日军。

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中,军委会仔细对第十六集团军提出的方略加以讨论,而讨论来讨论去,尽管明知道邯彰会付出的代价,但是却没有任何人能够舍弃这一计划。

“哲勤的这个计划是可行的”

在长时间的沉默之后,蒋介石站起身,最终拍板做出了决定。

“电告哲勤,中悳央将全力配合其实施这一计划,另电告第一战区各部队,抗战各部队守土有责,望各部发挥国民革悳命军之精神,卫我国土”

在会议结束之后,蒋介石并没有离开会议室,而是留下了副参谋长白崇禧。尽管多年来白崇禧一直站在他的对立面,但是其却是中国出类拔萃的名将,就像8月4日下午,白崇禧乘坐着国民政悳府的专机到达南京,蒋介石当晚为其设宴接风,蒋、白二人把手言欢,在表面上结束了近10年来的公开对抗。白崇禧入京,也引起了日本方面的关注,日本报纸宣称:“战神到了南京,中日战争终不可避免”,白崇禧的入京不仅坚定了蒋介石抗战的决心,同样作为副参谋长,亦协助其拟定了一系列的作战计划。

“健生”

在室内只剩下他们两人时,蒋介石示意白崇禧坐下来,随后说道。

“似乎,你对第十六集团军能不能守住邯彰,持怀疑态度啊”

先前的讨论中,白崇禧多次指出邯彰的兵力太过薄弱,而蒋介石却像是未曾听到似的,只是听着何应钦等人的分析与讨论,最终的决定依然是如平汉路作战失败,沿线部队俱撤往山西。

“委员长,广西民团编练了7年”

看着委员长,白崇禧如实的道出了他的担心之处。

“可民国二十四年阻击赤匪时,依然暴露很多问题,民团,绝不能与常备军相提并论,虽说邯彰有常备民团,但其编成师,却是去年绥远抗战之时,紧急编遣,虽说第十六集团军长官大都是留美军事高材生,但是……”

“指挥能力有所不足,尤其是兵团作战经验欠缺”

对此蒋介石岂会不了解,实际上就是中悳央军,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黄埔系更是如此,而这也是他创办陆军大学的用意所在。

“表面上看起来,邯彰可投入近二十二万军队,且又有十万后备军可作补充,但实际上,他们是二十二个手指头,去打日军的一个拳头,委员长……”

盯着委员长,白崇禧的心里难免为管明棠感觉可惜,他的赤子心换来的又是什么?委员长为什么无意往邯彰增援部队?

“健生啊”

瞧着白崇禧,蒋介石心知他此时在想些什么,实际上很多人都会这么想。

“如果让你率领一个集团军到邯彰,怎么样”

“这……”

委员长的问题让白崇禧一愣,面对这个问题,虽是有着“小诸葛”之称,白崇禧同样选择了沉默。

“健生,那几个集团军调往山西,山西的兵力接近2万,就防御晋省而言是绰绰有余,调一个集团军增援邯彰,又有何妨,可一个集团军调去容易,但如何与第十六集团军协调作战?是让哲勤听他的指挥,还是让集团军长官听哲勤的命令?”

委员长的两个问题,正是白崇禧选择沉默的原因,如果调他去,没有任何选择,他白健生必然是司令,可管明棠又岂会甘心于本地为“客军”所指挥,他作为“客军”长官,若是没有管明棠的配合,又岂能调配邯彰的种种资源。

或许可以赌管明棠仍然会以国事为重,但,能把所有的在筹码都压到赌上吗?

“哲勤,这个人,并非只是纯粹之军人,甚至其绝非军人,他考虑的诸多问题,鲜少从纯军事角度考虑问题”

提及此,蒋介石就想起管明棠早先的那份密报,要求中悳央将二十八路军调往上海,他之所以提出这一建议,同样是从政悳治上考虑,而非军事上的考虑,而最终他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

“他的报告中,为何未向中悳央索要一兵一卒之援兵,不是已经表明心态了吗?”

“可,委员长,毕竟邯彰拥有当今中国唯一之完备工业,如果……”

在白崇禧试图辩解之时,蒋介石打断他的话说道。

“你有担心,我亦有担忧啊,所以……”

音落,蒋介石看着白崇禧神情不能凝重的说道。

“我想,你以副参谋总长的身份率领一个将官参谋团前往邯郸指导考察,健生,你觉得的怎么样”

“啊委员长,我……”

委员长的话完全超乎白崇禧的意料,他没有想到委员长竟然会提出这个建立,思索片刻后,他才说道

“委员长,现在淞沪局势正紧,此时去邯郸,时机尚不成熟,我想,可待上海局势稍作稳定之后,再由崇禧代表大本营前往邯郸不知委员长意下如何”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为嗨而生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m)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