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一百一十章 庐山谈

山河血 第一百一十章 庐山谈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7月的庐山,风景秀丽,清爽宜人。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据说,庐山的夏天,天晴时一日如三季:晨如初春,午如初夏,晚如初秋,的确是个避暑的好去处。从民国十五年在北伐尚未成功之时,当时尚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蒋介石在庐山主持中央会议,首开“庐山会议”的先例,从此庐山便成为国民政府高层集议军政要务的场所之一。

南京的夏天像往常一样的闷热。每年的夏天,蒋介石都要到庐山避暑和办公,今年依然不例外。蒋介石喜欢庐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有水。蒋介石爱水,尤其喜欢静静听潺潺流水声,以助思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常年在军界政界摸爬滚打的他,内心深处依然存有诗意般的追求,而在庐山却恰好诠释了中国古代的致理——“仁者好山智者好水……”。

在民国二十六年,在蒋介石再一次到达庐山之后,庐山便不再平静,先是6月在庐山与陕北方面举行秘密会谈的无果而终,再到7月8日一份华北地方当局紧急电报,使得庐山再也不复先前的宁静。

7月12日,在庐山牯岭的山间步道中,两个人沿着步道慢慢的走着,拄着拐杖的蒋介石迂缓地慢行,而管明棠则亦步亦趋的跟在他的身侧。

“哲勤,你知道昨天宋明轩离开山东老家,到了天津,去干了什么吗?”

蒋介石的话语间压抑着浓浓的不满之意,他电令宋哲元立即回平主持大局,而宋哲元到好,直接去了天津。

“如果所料不差的的话,他应该是去同日本人谈判吧!”

从两天前来到庐山,蒋介石一直没有见自己,直到今天,虽说身在庐山,但并不意味着管明棠没有渠道获得外界的消息,各种情报还是源源不断的送到自己的暂居的别墅中。

“昨天晚上,宋明轩一到天津,就立即指派第38师师长也是天津市市长的张荩忱与倭寇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交涉,而秦德纯也受其指示与松井太久郎签署了《卢沟桥事件现地协定》,宋明轩更是进而主动宣布撤销北平戒严,严禁与倭寇发生冲突……”

话时蒋介石眉语间的怒气越浓,但在心底的怒火涌起之起,内心却又升起一阵无力感,因为华北一向是宋哲元的天下,他对蒋介石、对日本、对救亡都有两面性。对蒋介石,他是一面保持上下级关系,一面又行使自治,例如用人、行政、关税、盐税、统税等都归自己支配,成为**化的政权。对日本,他是一面妥协,一面敷衍,碰到大问题就推到南京政府去解决。对救亡,一面主张“枪口不对内”一面反对在冀察两省举行抗日游行示威。对于危机潜伏的华北时局,蒋介石忧在心头,但那里没有中央军,鞭长莫及,只能电告宋哲元加强警惕,多做准备,以防不测。

但是现在呢,他根本就不顾忌中央的指令,擅自妄为,更擅自与与倭寇签定所谓的《卢沟桥事件现地协定》。

“委员长,那么现在中央是什么态度?”

在过去的两天中,管明棠并没有闲下来,而在庐山与参与国防谈话会的各界人士会面,各界人士对于邯彰的全面动员有赞同者,亦有心忧者,而中央直到现在都没有做出最终决定。

但是在另一方面,早在9日那天,蒋介石即电令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北上保定、石家庄地区,准备与日军作战,同时电令宋哲元严陈以待:“守土应具备必死决战之决心与积极准备之精神相应付……”而管明棠之所以拖到日,正是为了安排第二十六路军过境一事,为其准备了大量的物资,这些物资都是未由中央指示,则专员公署直接从专区的战备物资中划拨的。

“昨天,我直接拒绝了宋明轩报批的《现地协定》,同时命令王宠惠以备忘录的形式通知日本驻华大使“任何谅解,未经中央核准者,无效!”

说到这,蒋介石微微转身拄着拐杖看着管明棠,越是到这个时候,他越发现自己对这个年青人的观感是没有错的,他远比华北的那些军阀更爱国,更心怀国家,或许他擅自实施地方动员,但却又是出于忠于国事之心,在这一点上,他远要比华北的那些人强上万万。

“两天前,就在你下飞机,朝庐山来的时候,军事委员会已经通过决议!”

盯视着管明棠蒋介石用他那充满浙江口音的话语说道。

“中央已经决定采取三项紧急措施,第一,编组战斗部队,一线作战部队为i00个师,预备队为80个师,7月底前,完成大本营、集团军和军团指挥机构的组建!第二,将可供6个月使用的弹药三分之二屯置于长江以北,三分之一于江南,如兵工厂一旦被摧毁,则从法国、比利时购买军火,经香港、越南运进国内,第三,动员后备兵力l007/,军马50万匹和6个月的军粮!”

几乎是在蒋介石话音落下的第一时间,管明棠便急声问道。

“委员长,中央是不是已经决定实施抗战了?如果中央决心抗战,邯彰可动员40~j-‘军队!”

一声追问之后,在表述决心的同时管明棠又特意补充道o

“如果中央决心实施抗战,北方公司愿意在未来两年内提供一万辆卡车于中央陆军,另邯彰专区可提供507/吨面粉以及l万吨罐头至少五千吨药物……”

在管明棠急声说道着邯彰专区能够给予的支持,听着管明棠言道的各种物资供应,原本神情凝重蒋介石认真的看着管明棠,目中的欣赏之意反而更浓了,从始至终,在他身上,蒋介石都没有找到那怕一丝“军阀地方之见”无论是专区动员或是后来向二十六路军提供物资,再到现在表态可出兵、提供物资,这一切都是他主动提出的。

“哲勤,你……”

盯视着管明棠,蒋介石点点头赞赏道。

“很好!”

一声赞扬之后,蒋介石又慢慢的朝前走去,然后缓声说道。

“哲勤,今天早晨,就在见你之前,我接到宋明轩的电报,他要求中央暂缓派兵增援,软中带硬的要求第二十六路军不得越过保定!”

“什么!”

惊讶的看着委员长,管明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宋明轩在想什么?难道他不知道,日本在向平津增兵吗?难道……”

在一阵惊讶之后,管明棠突然长叹一声,神色变得痛苦起来,他知道了宋哲元为什么会这么做,因为——他骨子里是个典型的军阀,地盘和军队都是他的命根子。和日军火拼,会使他的军队伤筋动骨,与日军的实力差距,又会使他有很大可能丢掉华北的地盘。抗战当然是光荣的,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丢了地盘和部队,单光荣有什么用?

就像九一八后依兰镇守使李杜是奋起抗日的,全国舆论皆呼英雄。结果呢?打到弹尽粮绝,仅剩一个勤务兵用爬犁将他送过黑龙江,回上海只能作个寓公,谁认得他李杜是谁?出于保地盘的心理,宋哲元自然对日军百般妥协,自然竭力争取将七七事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他想干什么?”

一声冷哼,蒋介石抑下心间的怒意,然后看着管明棠说道。

“现在,华北的局势还离不开他,但是长久以往的话,华北又靠不得他,所以……”

盯视着管明棠,蒋介石认真的打量了他几眼。

“军委会有意将邯彰民团编成一路军,由你任哲勤路军司令,如果……到那时河北的局面就要靠你去维持了!”

似惊雷般的传入管明棠的耳中,只让管明棠诧异的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邯彰民团要改编成一路正规军!这意味着邯彰民团由此将从“预备役”改为正规军,而且……就在管明棠诧异不已时,却又听到蒋介石说道。

“另外呢,如果实施全面作战的话,中央……”

看一眼管明棠,蒋介石的声音变缓。

“军委会有意将新一军调往他处,到那时,邯彰的防务就要靠你们自己,哲勤,你不会觉得中央在这个时候,把新一军调走,不过虽说调走了新一军,但是第二十六路军已经开始北上,而且未来中央还是会向华北方面增兵,这点你大可放心……”

调走新一军!

一直以来的担陇,终于化成了事实,一阵惊喜之后,管明棠的心底暗自苦叹口气,对于蒋介石的解释,管明棠甚至都没有听进耳中,尽管是在意料之中,但未尝又不是意料之外,毕竟,现在华北同样也需要军队。(://)。

“委员长,新,新一军是中央部队,自当服从中央调动,请委员长放心,只要明棠还有一口气在,邯彰就绝不会有失!”

“嗯!”

对于管明棠的“顺从”蒋介石并不觉得意外,调走新一军是军委会早已制定的计划,新一军所属虽说不是既不是德械师也不是调整师,但其装备极为精良,绝不逊于中央军德械师,而且训练又极为出色,可以堪称“精锐”正因如此,军委会的计划中才会将其应用于“合适”的战场。

“委员长,我有一个要求……”

就在管明棠准备提出自己的要求时,却见戴笠急匆匆的走了过来。

“校长……”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可怜的小妖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