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八十二章 行伍之基

山河血 第八十二章 行伍之基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老远的,河对岸坝上的农民就看见,十几名民团的士兵嚎着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中,他们瞧着眼前的这一幕,无不是一愣。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哎哟,这个天下河,也不怕冻着了”

李玉忍不住打着寒战,然后大声喊着。

“别下了,别下了,前边两里地老鱼那有船……”

老八扬起胳膊,甩着胳膊冲那些士兵喊着,这天也太冷了,大冷的天下河,没准就冻坏了身子,他口中的老鱼是附近的靠着打鱼为生的“鱼头”,他大名叫什么大家都记不清了,这两年,又在这河上养起来了鱼来,他那有一艘小木船,一次能过三四个人。

但是他们的喊声,并没有阻止那些士兵从河里游到对岸,雨衣扎着的防水袋则成了浮筒,枪和弹悳药置于包上,士兵们推着浮包向对岸游着,很快白四维便踏上了对岸。

不过是刚一上岸,他的浑身就已经冻的不住的打起了摆子,在河堤上他一边甩着身上的水,一边用拆着防水袋,然后迅速的穿上军装。

“乖乖,这天下河……”

站在坝上的李玉,看着这些士兵冻的嘴巴发紫的样子,迷惑不解,他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受得了这个罪,这大冬天的让人下河,不是把人当猴子耍嘛。

“哒……”

在穿着衣服的时候,白四维冻的牙齿颤击着,浑身上下更是打着摆子,可是他的动作却不见一丝僵硬,刚穿好秋衣秋裤,便套着绒衣与王力武趴在坝边实施警戒,另外两名战士穿好衣裤,趴在坝边实施警戒后,他们才再次穿起了衣服。

“瞧老白冻的”

瞧见对岸的白四维冻的模样,赵鹏笑着,对身边的排长说道:

“排长,你看,这是囚渡后的堤坝交替掩护,与跃进、跃进的交替掩护原则一样”

“嗯”

盯着对岸的九班,李利之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些士兵每天都接受超过12个小时的严格训练,各种班组、班排战术经过长期的训练,早就成为了他们的本能,就在九班进行囚渡时,机炮排的机悳枪手,主动的将三挺中型机悳枪架于堤上为其提供火力掩护,这一切都是长期训练、长期配合的结果,在去年,常备民团的每一个常备兵,都不止一次进入士官学校接受少则两个月,多则四个月的士官培训。

此时站在堤上,望着堤下正在休息的部队,即便是在休息中,他们依然保持着班组建制,保持着战时散布,而主导这一切的,正是那些领佩士官军衔的常备老兵。

“如果说军官是一支军队的灵魂,那么士官则是一支军队的脊梁,大量经过基本训练的新兵是一支军队的血肉。没有灵魂有脊梁和血肉,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血肉有脊梁和灵魂,则注定是一场悲剧。没有脊梁有血肉和灵魂,则军官空有各种命令无法执行,新兵空有一腔报国热血而因没有指导大量伤亡

忆起在军校时所了解的士官的作用,在过去的几个月实习中,通过日常的训练李利之才真正意识到,这些士官为何被称之为脊梁,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连排而言,比军官更重要,而民团之所以能够用一刀切的方式,确定战时排长由士官担任,或许正是基于相比于军校生那些士官更精通班排战术,更擅长与士兵勾通,更能领会连长的意图,更了解战场。

想到这些士官在部队中的中坚作用,李利之看着连里的那些佩着领章上等兵的军衔的“新兵”,他们是年前整编时补充的“续备兵”,现在已经转为常备兵,这意味着今年他们需要进行士官培训。

“军士长,咱们排这个月,有多少人进士校学习?”

邯“老规矩,7个人,四个上等兵、两个下士,一个中士,这一批里有老白的名字估计,咱们回去的话,老白就能接到邯郸士校的入学通知了”

邯郸士校,实际上他的正式名称应该是“邯彰民团高级士官学校”,是专内区仅有的几所在中悳央政悳府军政部备案的“军事学校”,在南京军政部看来,一所目的在于为民团培养班长或对村长进行军事训练的学校,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而这所学校至少在官方上是“邯彰最高等军事学府”了,对于许多士兵而言,进入这里学习,可以说是他们的人生的一个梦想。

背着行李的白四维在进入校园之后,并不觉得这里和军营有什么区别,或者和基地内设的士校有什么区别,如果非要说这里有什么区别的话,恐怕就是这里是一所旨在培养“高级士官”的学校,成为高级士官,是许多士官的梦想,作为军人,他们不可能成为军官,但是却可以成为待遇、地位不逊于军官的高级士官。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提交申请。

“你立志在军队服役吗?”

第一次进入基地士校培训时,教官曾询问过白四维这个问题,他的心里也曾有过这样那样的疑惑,而此时,在走进这所士官学校时,白四维的心里不再有任何疑惑。

“这一辈子,自己这百把斤,就交给部队了”

心下嘀咕着,白四维朝着报道处走了过去,而在报道处,早就挤满了来自各师团的中士或者上士,其中还不乏三级军士长。

“有了他们,整个部队像一台工作正常的机器;没有他们,再有能力的指挥官也会陷入困境”

站在士官学校主楼办公室内的李法寰,这位民团高级士官学校的校长,又一次对司令讲述着士官的重要性,当初正是他提出了在“精兵政策”下,重视士官的作用以及培养,从而达到增强部队战斗力的目的。可以说,正是他一手缔造了民团的士官体系。

“在过去的两年中,我们培养的4。5万名军士,其中有1.5万人在役,3万人退役,而退役士官又是各县民团的骨干,今年的冬训,已经充分验证了大量军士补充至民团后,对民团战斗力的提升,这意味着,半年后,我们只需要补充适当数量的军官以及士兵,就可以组建至少15个师,但是…”

“但是,因为士官是军队的脊梁,在战场上,他们又是伤亡最大的一群人,甚至超过军官,如果大量的士官伤亡,很有可能导致部队战斗力的下降,三个月可以训练一名士兵,半年才能训练出一个下士,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的建立一个士官补充体系,那么很有可能导致一种局面,在战争中,我们的士官越打越少,新兵越来越新,部队的素质自然也就每况愈下,”

从窗边走回到办公桌边的管明棠接着李法寰这位“民团士官之父”的话说道,之所以会来士官学校,原因非常简单,对于现在的民团而言,战斗力的保持士官甚至比军官更为重要,借助现代的无线电通讯体系,参谋部可以直接指挥部署每一个步兵排的作战,但是在战场上,直接指挥士兵作战的却是士官,而不是被称为军队灵魂的军官。

军官与士官两者差一不可,商学院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军官教育体系,甚至现在还通过建立“研究生院”的方式,开始培养军官的军师团级战略指挥能力,而战略能力的不足,可以通过参谋部直接指挥加以补偿,但是士官不足却没有任何办法。

在后世看过许多战史资料的管明棠非常清楚,军官和士官的越打越少对于一支军队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支军队实际上作为一个整体,战斗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实际上这种事情一但发生,那支部队根本就只剩下了一个空有血肉,而灵魂空虚和骨骼脆弱的皮囊。

“现在我们每年可以培训多少士官?”

“现在,我们的十六所士校,每6个月可以培养1.2万名初级军士,4000名中级军士、2000名高级军士,一年也就是3.6万,最多也就是编成十八个师,按照伤亡率来算,一年的培训只能新建不超过8个师

在李法寰的解释中,管明棠沉默着,回来的在办公室内踱着步子。(://.)。

“寰宇,看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士官的培训力度,看看基干团兵纳入进来”

把非在役的基干团兵纳入士官培训体系,或许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伤亡,如何避免军官、士官以及老兵的伤亡呢?如何才能解决这个根本问题,从而让部队越打越强,而非越打越弱呢?

基干团兵,李法寰的眉头跳了跳,基干团兵是邯彰民团体系中,稍次于常备民团的民团第二梯队,年前的地方动员,就是将就是在基干团兵择优编成县、乡、村/社三级常备建制,不过他们并没有接受士官培训,把他们纳入进来,到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毕竟他们是第一预备队。

“司令,把他们纳入进士官训练,倒可以解决一问题,但是,司令,这总归还是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丶打豆豆mm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到创世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