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七十章 采访

山河血 第七十章 采访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印象,对于许多事物,人的第一印象是极为重要的,甚至于这一印象会左右人们的意识,当然是在他们并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之中,爱丽丝驾驶着从租车行租来的一辆“金鹿”轿车,在邯彰地区进行着她的采访,汽车空调引来的暖风让她充分享受到了和煦如春的温暖,平坦的高标准的柏油公路,更是让她得已享受驾驶的乐趣。

无疑这里的一切,在她看起来都是如此的美好,以至于她的心中总是不断的涌现出一种愿意定居于此的感觉。

不过随着对邯彰探访,她的好奇心或许谈去了,但是更多的疑问却在她的心底浮现出来。作为一个不知疲倦的确记者,她为这次“旅行”拟定了周密的计划,坚持一天花10-20个小时去参观工厂、合作社和公务机构,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的她,根本就不需要他人陪同,这却使得她得已更真实的了解这个地方。

但了解越深,越多的疑问便不断的在她的心底涌现着,正是带着这些疑问,她再一次回到了邯郸,八天前,她来到了这里,试图了解这个地方,而现在,当探访结束之后,她又带着新的疑问回到了这里。

黄昏中,鸟儿啼鸣着飞过原野,晚霞把天边染成一片黛红色和金黄色,在这个黄昏中,在回到饭店之后,爱丽丝从前台得到一个留言,她终于等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机会——直接采访管明棠本人。

而为了这次采访,她可以说做足了功课,她千方百计的搜集到了与管明棠有关的一切资料,甚至还特意罗列了一些问题,以便获得采访批准,毕竟她是一名自由记者,而不是大报社的记者。

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机会!

爱丽丝在心里默默的想着,又一次,她拿出了采访记录本,开始为明天的采访做起了准备。

邯郸新城区,专员公署。

2月26日,早早的爱丽丝来到了专员公署,在新闻官的陪同下,在等待了一个多小时后,新闻官把爱丽丝带到了专员办公室隔离的会客厅。

不一会儿,便有轻轻的脚步声,门开了,一个极为年青的青年出现在爱丽丝的面前,尽管在许多农民的家中,她看到过他的照片,但相比于照片上的他,他本人还是太过年青的了,以至于在初见他的瞬间,爱丽丝生出一种错觉——他比自己还要年青!

“你好!爱丽丝小姐!”

走进会客厅,管明棠面带微笑的握住这个从美国来的女记者的手说道:

“欢迎你,欢迎你来到邯彰!”

对于外国记者的采访,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甚至于现在能推也就推却了,尤其是对于一些历史上比较“知名”的驻华记者,不过在得知这个23岁的女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带着一些疑问想要采访自己时,管明棠还是同意了她的采访,一是因为她的年青,而且还是一个女士,二则是因为她的问题,如此之多的记者,只有她看到了那些问题。

爱丽丝打量着面前这位专员,他的精神状态显得非常不错,他衣服整洁,和大多数中国官员一样,穿着一身中山装,他连风纪扣也系得紧紧的。

落座后,管明棠面带微笑的看着眼前的记者。

“爱丽丝小姐,之前,你委托新闻联络处递来了几个问题,我想我们应该直接进入问题,你觉得呢?”

“好的,管专员!”

流利的带着上海腔调的汉语从爱丽丝的口中吐出,心知眼前的这位专员公务也许极为繁忙的她翻开记事本,直接切入了她此行的目的。

在接下来的近一个小时中,爱丽丝则接连提出她的问题,这些问题既然涉及到邯彰的政治,同样也涉及到邯彰的民生,以及这里进行到的诸多的“试验”,至少在邯彰专员公署的对外宣传中,他们这里进行的是一场“伟大的试验”。

“……成功?”

摇摇头,管明棠认真的的回答道。

“我并不觉得,这里的一切是成功的,实际上,在涉及到民生事物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做到成功,因为社会是在进步的,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成功的定意也就会发生变化,如果一味的固步自封,认为自己取得了成功,而不思进取的话,早晚有一天,他会被历史和国民所淘汰。”终于,在最后一个问题得到回答之后,爱丽丝认真的看着管明棠问道。

“专员先生,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嗯?”

“在来这里之前,我曾看过一些报纸,在报纸上,有许多人根据对这里的访问,对外宣称,这里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您采用了苏联的模式,所谓的合作化村社,实际上就是苏联集体农庄的翻版,所以,这里的一切都在证明着一个道理,那就是苏联模式是可行的,而且适合中国的,并且是唯一能引领中国走向富强的方式,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需要解释的吗?”

在爱丽丝的这个问题中,管明棠的脸色慢慢严肃起来,笑容消失了,眼望着前方,想了一会儿才慢慢的反问道。

“那么爱丽丝小姐,您觉得的呢?”

在反问时,管明棠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的,有时候,他很难去理解一些人,他们可以理直气壮的把邯彰的成功,归根于“苏联模式”的成功,全然不顾这里的现实,似乎借此向那些不明真相者证明一个所谓的“真相”——而这个真相就是,只有苏联的模式才可以拯救中国。

“首先,这里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私营企业,我想,这一点便是苏联模式下不允许存在的。”

管明棠的辩解是缓慢的,他的语气中带着些嘲讽的味道

“至于合作村社等于集体农庄,我的回答非常简单,以苏联模式来看,所有的土地以及其它一切生产资源都是属于国家的,他们在革命后将所有的土地以及个人生产工具都收入集体,根据苏联的余粮征集政策,农民除去留有基本口粮之外,所有的余粮都需上缴——因为土地和生产资源属于国家,嗯,换句话来说,在苏联所有的农民都是佃农,或者说农业奴隶……”

在过去的两年间,邯彰的报纸总是不断的暴料“苏联”的内幕,从残酷无情的“余粮征集制度”到古拉格农场,再到“12岁即为成年,既可处决”,从乌克兰大饥荒再到32年33年大饥荒,以及饥荒期间以饿死百姓为代价仍然不断出口的粮食,甚至扩大了数十倍,大量的照片,甚至影像资料通过电影片头前的电影新闻传播至全国,而“农业奴隶”则期间发明的名词,并用“农业奴隶”与十月革命时“给予农民以土地”加以对比。

而面对苏联大使的抗议,并且说这是污蔑,但是祥实的影像资料却很是震撼人心,不过虽是如此,管明棠依然遭受着来自国内的颇多指责,甚至包括他最尊敬的一位家,也曾在报纸上指责过他,为此还落下了一个“极端反动”名头。

不过对此,管明棠并没有任何恼怒,反而在他病重时,派人送去了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青霉素,也正因如此,他并没有像历史上一样,在去年十月份去世,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在随后的几个月中,他偶尔因为邯彰的对苏态度,对自己的指责与抨击。

不过就在不久之前,自己还是向他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在合适的时间来邯彰访问,也许到那里,自己将有机会同他会面,或许自己无法说服他相信“苏联故事”,但却可以让他相信“邯彰的事业”。(://.)。

“但是在这里呢?这里的合作村社之中,生产资源却是属于个人的,合作村社的职能是将零散的单个农户组织起来,使其在面对市场时处于强势地位,而非任由市场欺榨。”说到这里,管明棠稍稍停顿了片刻,接着说道。

“集体与个人,其实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区别,在那个模式中,他们强调的集体,为了集体是可以牺牲个人,在集体的面前,个人的利益是不值一提的,甚至可以说是罪恶的,而在这里呢?我们或许支持集体主义,但我们的集体主义中并不排斥个人主义,我们鼓励的是以个人的成功,成就集体的成功,而非以所谓的集体的成功去掩饰个人的悲惨……”沉默片刻,管明棠接着说道:

“不过呢?对于一些人的张冠李戴,我想或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却无法掩饰一点——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当他们试图为创造所谓的人间天堂而不惜一切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打开了通往地狱的大门!我希望……”

将视线投向远方,管明棠看着面前的女孩,神情凝重而且越发的严肃。

“我希望那扇大门永远不要打开!”um.…"’,

沉默片刻,爱丽丝看着神情凝重的管明棠,反问道。

“那你觉得的,你在这里打开的是一扇什么样的大门呢

(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