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五十三章 扩张的脚步

山河血 第五十三章 扩张的脚步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我们会不会太过急进了!”

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后,迎着先生的视线,李直民的神情显得极为凝重,而他之所以会说出这句话,是基于他对邯彰式扩张真相的了解。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几乎是从去年开始,对南方公司是产金联为中心,实施经济上的扩张,而对河北、山东两省,则是以专区农业合作社为基础进行扩张,而在扩张过程中,数千名乡村服务学校的人员、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源源不断的输出至河北、山东两省,虽说现在同山东达成了“谅解”,那些乡建干部不会直接介入山东乡建,而是在乡政府内任三年期的“乡公所民政科长或其它类似职务”以协助山东省进行乡村建设,表面上看来,邯彰的手看似没有像在河北一样,通过直接任命的方式,控制了乡村,但在另一方面,邯彰却可以在未来几年内,在山东的县乡发挥重要的影响力,而上千所援建的小学,又将进一步扩大邯彰的影响力。

加之现在的连云市新任市长,所有的这一切,实际上都是扩张的步骤,现在邯彰的手伸的太长了一点,在表面上“保守”的同时,邯彰扩张的脚步却从未曾停止过。

“急进?”

沉思片刻,管明棠摇摇头说道。

“这不过只是我们发展的必然。”

接着管明棠便向李直民讲述港口对于公司、对于邯彰的重要性,最后笑着对李直民说道。

“仲民,你放心吧,对于这些事情,我知道应该保持什么样的进度,从而避免引起外界的警惕。”

先生的话让李直民颇感意外的说道。

“哦,是不是像山东一样?”

像山东一样?

停顿片刻,管明棠压低音量说道。

“我们在山东所实施的,只是为了尽可能的丰富我们的学员,具备更丰富的行政处置能力,这样的话,将来才有可能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此时管明棠显得很振奋,言语间流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喜悦之情。

“干部培养,这几年我们不断的加强干部培养,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乡建干部,除去在校学习之外,业已返乡任职的,每年都会进行集训、再培训,籍此,我们培养出了一批合格的干部,但是在另一方面呢?我们的事业要求我们需要培养更多的干部,但是受限于邯彰的辖地的有限,我们又不可能提供足够的岗位,让我们的干部获得更多的行政经验,但是山东却可以给我们提供这个机会。”

干部!

管明棠比谁都清楚未来会发生什么,而在未来在进行那场战争的时候,邯彰必将突破“十二县”的限制,战争与建设是共同的,更何况在历史上,这场战争本身就有了“抗战建国”的责任,而在沦陷区收复后,又需要面对地方行政管理问题,这就要求自己必须有计划地提前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军事、政治、经济、党务、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如果缺乏这项准备,就势必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使工作处于被动地位,甚至可能导致沦陷区收复后陷入新的混乱或者沦入他人之手。

也正因如此,管明棠才会一方面促成山东省自建培训学校,另一方面派出数千名乡建干部协助他们的工作,以获得行政经验,为将来的一切铺平道路,但是此时,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这一切呢?

“先生……”

虽说明白了先生的用意,但李直民的心底的疑问却更多了。

专区需要那么多的干部吗?向山东省派出的可是多达6000名乡建干部,三年后,他们回到专区,专区又如何安置他们呢?

“直民,有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长远一些!”

看着满脸疑惑的李直民,管明棠直截了当的说道。

“从将来的发展来看,邯彰的发展使得我们需要更多的干部,更多的公务人员,以尽可能的服务民众,这也是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而现在呢?我们则是借山东之地让我们的干部成熟起来,借山东之财力,养育我们的干部成,无论怎么看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啊!”

将窗外的冬雪看去。管明棠笑了笑。

“瑞雪兆丰年,今年……对于我们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丰收之年!”

在画出最后一条曲线之后,就算做完了最后一件工作。看了一下墙上的挂钟,已经是凌晨二点多了,留心听了一下办公楼内的动静,整座楼静悄悄的,一点声响都没有。这不出向国华的所料,全所的人差不多都回家去了。

又一次,向国华从柜子里拿出一床被子,然后直接铺在沙发上,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睡在办公室中,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虽然说在整个“51区”的近两百家研究所中船舶研究所几乎是最为“清闲”的一个单位,但是对于向国华来说,他却希望能够完善一些设计。

在过去的一年多之中,通过大量的试验船舶研究所设计了几种新的船型,那些船型都在武汉造船公司得到了应用——制造远洋渔船,似乎在上个月,武汉公司接到了来自招商船局的一艘大船定单。

但是,对于向国华来说,参与那些设计,对于他来说,不过都是应景之作,对于民国四年被派至英国学习潜艇设计的他来说,他一直渴望着设计潜艇这一国防利器,在大沽造船所虚度了十余年的光阴,并没有磨去他最初的意愿,他甚至靠着每月几十元的薪金,继续着自己的学习,期间还曾自费到美国留学,学习潜艇制造,但是个人的意愿,总归是个人的意愿,他或许可以学习潜艇制造,但是学习总归是学习,他甚至没有得到为中国监造潜艇的机会。

不过在半年前,他向公司申请了一笔资金——设计一型700吨级的远洋潜艇,资金并不算充沛,一共只有几万元,但是这笔资金却让他可以把过去的梦想变为现实,完成潜艇的设计工作,尽管它从图上变成实物,还有许许多的困难,但是在向国华看来,至少他迈出了第一步。

“什么时候能够制造这艘潜艇啊!……”

看着绘图板上的图纸,在过去的半年间,他绘制了数千张图纸,现在,图纸是绘制出来了,但是什么时候能够制造这艘潜艇呢?在什么地方制造呢?

这一系列的问题在他的心间萦绕着,此时而楼内出奇的安静,向国华难得有这样的闲暇,平日里忙忙碌碌的,已经成习惯了,眼下突然之间,没有了工作,甚至也不需要再去修改图纸,心里反倒觉得没着没落的,不知该做点什么。

他站起来,走到窗前,办公楼正对着大街,大街上车少人稀,失去了白日的喧嚣,正值凌晨时分。自行车道上,偶尔可以看到下夜班的人们正在骑着自行车往家里赶着,在这里有许多试验工厂,在试验工厂内,总有人在值夜班。

相比于新区其它地方,作为研究中心的51区每到夜晚的时候,反倒显得极为冷清,这里并不像新区那般繁华,甚至于远比不上专区内的一些县级工业区,分布在这里的研究所,似乎很难给这里带来繁华,但在另一方面,正是这里的一座座研究所,带来了新区的发展,同样也带来了专区的发展,技术,正是这里进行的技术研究,确保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地位。

慢慢地,向国华把目光移向远方,那儿有十几根烟囱正在喷云吐雾,附近的那块天空被烟雾笼罩。那些烟囱下面是几个工厂,可以想见,工厂里成千上万的工人正在辛勤地劳作,不知有多少人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度过了多少个这样的夜晚?

而烟囱后面则是太行山,在此山沟的地下深处,成百上千的矿工正在挖矿,往地面上运矿。正是他们,用他们的体力和心智,炸开坚硬的岩石,运上地面,填进机器,提炼出各种各样的金属,挖掘出地下的煤矿,正是这里的煤与铁支撑着这座城市的大工业的运转,煤变成了动力、变成了焦炭,变成了数百种化工品,而工厂则利用这一切制造出数以万计的工业制成品,在中国数以千百万的国民的生活,正是依靠着这里的工业制成品。

“真的太可惜了,这里竟然不是一个临海城市!”

不是临海城市,就无法造船,更不可能制造潜艇,而无法制造潜艇,则意味着他的工作便不会有太多的进展,他的工作将更多的只停留于纸片上,至多只是在流体试验室内进行模型试验罢了。(://.)。

感慨了一会儿,向国华觉得有点无聊。他重又坐回到椅子里。头靠着柔软的靠背,两手抚着光滑细腻的扶手,转动身子,左右摆动了几下,又前后晃了晃,这舒适的办公椅的感觉的确不错,但是他却很难享受这一切。

要不然申请去武汉吧!

到了武汉,就能制造潜艇吗?

突然刺耳的电话铃打断了向国华的臆想。他拿起电话,习惯性地说了声:

“那里。”

“还在办公室里呢,”

电话那头传来的了所长的话声,

“你那楼里估计也就你一个人,是不是这样呀?都快过春节了,可不要让你太太一个人过春节啊!”

所长的话声让向国华的心头一暖,连忙说道。

“我正准备回家呢?”

准备?看着办公室内的那张单人床,向国华这才意识到,自己竟然已经习惯了在办公室内过夜,是应该回家了。

“早点回家吧,等过完春节,估计你想回家都回不成了!”

(未完待续。[本文由破晓更新组画长空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m)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