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四百二十七章 汽车伊始

山河血 第四百二十七章 汽车伊始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六月初三夜闻蝉”,虽说还未进阴历六月,但是知了声却已经在邯彰大地上鸣,这蝉鸣似乎就是盛夏到来的信号,盛夏是丰收的,民国二十五年的盛夏可以说是难得一次风调雨顺之年,几乎全国范围内的获得了丰收,不过在丰收之时,国家似乎又多出了一些灾祸来,6月i日先是两广宣布“行兵谏”要“北上抗日”,可明眼人一瞧也知道这不过是只是项公舞剑罢了,盛夏的灼阳并不能抚去这战争的阴云,在“两广”发誓“抗日”后,全国各地通电不断,而另一边,数十万大军云集于西南,在这个盛夏,似乎战争一触即发。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战争或许会爆发,但似乎打从民国二年起,中国似乎就没怎么消停过,老百姓就没太平过,无论两广与中央于报纸、电报中如何打嘴仗,局势如何紧张,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他们依然过着自己的日子,似乎影响并不大。

6月26日清晨,这一天或许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日子,但是这一天,在邯郸西南的北方公司新区三期区,也就是所谓的“第三区”,却显得比往日热闹许多,从清晨开始,一辆辆汽车驶入第三区,来的人中即有邯彰专员公署的官员,专区各地的士绅,更有从南京来的要员,而在第三区的“新中汽车股份公司”的大门处,更是一片张灯结彩之色,而在这烈日下,在新中汽车股份公司附近聚焦了越来越多的民众,今天,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喜色。

今天是新中汽车股份公司第一辆汽车下线的日子,在汽车制造工厂崭新的总装线上,被命名为“新中”牌的第一辆汽车试制成功,在一阵阵欢声笑语和雷鸣般的掌声中,12辆东风型卡车徐徐驶出总装线,而管明棠的脸上带着笑容,他不断的和人们聊着,谈着,畅谈着这座汽车公司的未来。

从民国二十三年,在过去的两年间,数万名军事化管理的建筑工人,在这片占地十数平方公里的地方,建立起了这座工厂,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在过去的两年间,共完成建筑面积702480平方米,铺设各种管道86290米,安装设备7554台,而现在,随着这座工厂的投产,不仅仅意味着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更重要的是意味着一个新时代打开了大门。

而此时,这不过只是它的一期工程,在未来的两年中,他的二期工程会继续建设,然后还会有三期,甚至四期,也许有一天,这里会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企业,也许,也许真的有这种可能。

“这是我们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在黑色的卡车驶出总装车间时,看着那熟悉的外型,再望着那些在汽车驶出总装车间后,激动的人们抚摸着车首镀镇的“中”字标志,那是管明棠借鉴了后世“中华汽车”的标志“设计”的标志,而此时能吸引管明棠注意的却是那卡车熟悉的外形。

老解放!

如果抛开颜色、标志的话,把这辆卡车放在后世,许多人都会认出它来,它是老解放,此时看到着这辆汽车,管明棠似乎感觉自己又一次回到了童年,童年在公路上追逐着卡车,追逐着老解放,为什么会选择s-150呢?仅仅只是因为它的技术相对简单,更容易制造、制造成本低?

还是因为其可以改装成客车、救护车等等?

不,其实,管明棠选择这种车有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这辆车一直刻在他的记忆中吧!以至于即便是在选择车型时,依然下意识的选择了s-150,要知道即便是在这个时代,它的技术虽说领先,但绝谈不上“最先进”。尽管现在公司使用是其后期型号,性能相比于s-150先进一些,比如其发动机功率加大的同时,相比旧型号油耗降低了10%,其技术更接近其后继型号l-164,但是在美国依然有比其更先进的卡车。

不过尽管如此,在管明棠看来,能够批量制造这种卡车,也就足够了,至少足够解决很多问题,比如战争时期的运输问题,至少在未来的战争中,中**队的卡车,并不落后于美国,而且其制造成本低。

当管明棠感慨万端时,他的视线不由自主的转向在场的那些外国人,在新中汽车公司不仅有超达三百名美国技术人员,还有数百名美国技工,这些美国技术人员为新中汽车带来了汽车生产管理以及制造技术,只不过管明棠所注意到的那个穿着西装的六十几岁的美国人,是这座工厂的设计者一一阿尔伯特•卡恩。

他设计的工厂建筑适于从事一连串移动装配线,在设计时引进最大化的自然光线和透过无数窗户、日光和屋顶显示器的结合所产生的通风效果,这种方式是使用连续窗带以及天窗来达成,而且其还根据多年的经验引进许多结构上以用在混凝土和钢筋的革新,包括使用长跨距的桁架使得在一个大空间中不需要任何一根柱子。

不过在设计这个工厂的时候,根据管明棠的要求,工厂必须要考虑到战时灯火管制,因此他又对设计进行了修改,从而使得这种“玻璃厂房”可以在战时改成无窗、灯光照明的工厂,在过去的两年间,阿尔伯特,卡恩和他的职员于新区和专区设计了超过500座工厂建筑,培训了超过一千名中国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协助它的工作,甚至于就连同常备民团的军营亦是由其主持设计。

“阿尔伯特先生!”

面带着微笑,管明棠朝这位德裔美国人走过去,然后指着厂房说道。

“记不记得,两年前,你曾说过,完成基建至少需要三年!”

“管专员!”

阿尔伯特,卡恩只是礼貌的笑了笑,然后说道。

“谁也没有想到,你会像建筑公路一样建工厂!”

建筑公路,这是阿尔伯特接受北方公司的合同之后,受益最大的地方,这种“北方式快速施工”完全颠复了正常的建筑施工程度,一般情况下,一座工厂需要首先完成基础土建,然后才会安装设备。

但是在“北方式快速施工”中,他们却是根据厂房平面图纸的要求,在开挖墙壁地基的同时,整修车间地面,在地基尚未完工时,其厂房地面已经像是筑路一般建成了,而后又用简易草席、帆布搭起工作间,在工作间内开始安装设备,几乎是在厂房封顶的同时,车间内的设备已经接近完工,而在流水线配套完成时候,厂区施工也接近完工。也正得益于此,才使得他们将工厂建设周期压缩了到不及传统施工的一半,

“但是我需要提醒您的一点是,如果不是因为你的公司拥有近十万名像军队一样的建筑工程人员,我想,根本就不可能实施如此快速的施工!所以,你的这个模式是不可套用的!”

的确是不可套用的,阿尔伯特,卡恩曾尝试过于苏联实施同样的施工方式,但那些苏联建筑工人根本就无法承受每天12个小时,日夜两班,夜以继日的施工,在阿尔伯特看来,与其说是快速施工的成功,倒不是说是中国工人的坚毅与忍耐成就了这一切,他们甚至可以承受苏联工兵亦无未能承受的繁重在而紧张工作,这不能不让他赞叹,同样也改变了他的观点。

“我说过,我们拥有最好的工人!”

笑着,管明棠又说出了一句话来。

“似乎,你和许多美国人都曾怀疑过!”

“很早以前,我便不会再怀疑这一点了!”

看着那些穿着劳工服装面色黝黑的中国建筑工人,阿尔伯特•卡恩脑海中不由的浮现出他们在的酷暑与风雪下日夜施工的一幕,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才知道,中国人是如何建成长城的,正是那种对严酷自然环境的忍耐,对繁重工作的承受。(://.)。

“我是从来不怀疑的!”

管明棠笑着,而恰在这时,到了第一批卡车驶出车间,进行绕城游行的时候了,这是公司宣传部门的决策,也是增加工人自豪感的一选择。这时,在众人的提议下,管明棠跳上汽车,亲自驾驶着第一辆由新中汽车公司制造的3。5吨卡车,驾驶着汽车,缓缓向前行驶着。

站在人群中的阿尔伯特,卡恩这个犹太人,同样也是新中汽车公司厂区基础工程设计师,他默默的看着驾驶着汽车,和许多普通的中国人一样,脸上同样溢满了自豪感的管明棠。

尽管他无法理解一辆国产汽车对于中国的意义,但是他却知道,这位地方专员也许将来因此收获更多的民心,获得更为广泛的民意支持。

“根本就是在做秀!”

塞缪尔•布劳恩哼了一声,在他看来,那位专员先生亲自驾车的举动根本就是政客的举动。

“至少他有秀可做!”

合伙人的讽刺让阿尔伯特•卡恩有些不满的说道。

“塞缪尔,不论你是否愿意相信,我可以清楚的告诉你,无论他……”

手指着领头的那辆汽车,阿尔伯特,卡恩说道。

“那个国家拥有他,也许都将是极为幸运的事情!这个国家也许会因为他而发生改变!你相信吗?”

(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