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四百零九章 邯彰制造

山河血 第四百零九章 邯彰制造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产业金融联合会不面对普通消费者,它只对整个民族,规划整个民族经济的大厦和发展方向,给其他企业提供基础原料和先进技术,协助其解决资金问题,它将决定了这个民族是一流工业国家还是刷盘子、洗衣裳的角色。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没有人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时候时候、什么时间出自于管明棠之口,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个以北方公司为大股东,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及及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参股的产业金融联合会,似乎是不显山不露水,除去极少数人了解它之外,似乎对于它,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不过对于邯彰专区的乡绅们来说,这个联合会却意味着他们可以在其的协助下完成“家庭财富”的转型,从靠土地吃饭的乡绅跃身成为工厂业主。乡绅们提供资金,产业金融联合会协助其解决管理以及技术人员,并帮助其解决设备、技术问题,从而解决乡绅创办企业最大的问题管理与技术,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受益却是整个产业链条,在这个链条快速运转的时候,源源不断的社会游散资金化为工业建设资金,一批中小型企业由此出现邯彰专区的土地上,在繁华了本地的经济的同时,又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

“……在这时有一组数字,民国二十三年专区除新区以及北方公司投资企业之外,本地现代工商企业仅有17家,而截止至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份,在实经联的引导下,专区内完成社会投资3457。385万元,新建企业1582家……”

面对记者的采访,李树翘道出了一个数字,尽管这个数字曾让整个联合会上下为之欢喜,但是在其看来,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甚至于他还觉得,速度有点慢了,直到去年10月后,随着新建工厂每月百家的速度激增,才使得他勉强觉得满意。

“为什么,相比于其它地区,邯彰地方士绅更愿意投资实业?而且就我所知,目前,由实经联引导创办的企业,均实现赢利,纯利润普遍在10以上,高者甚至可以达到2我想,全中国的实业家所关心的问题恐怕就是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金融记者,叶云先在过去的一年零七个间,一直关注着邯彰的经济变化,他想看到中国第一个“商人地方行政长官”如何发展地方,而接下来的十九个月中,邯彰发生的变化远远超过他的意料。

初时,从一些报告中,他可以看到其借助“剿匪之威”实施农村改革的同时,北方公司下属的子公司,迅速向整个邯彰扩散开来,他们开采煤矿、开采铁矿、开发水利等等,在“财富与权力”结合之后,邯彰民众生活改善的同时,那里几乎所有的一切都沦陷于“公司”,而公司借助行政权力,成功的将许多进口货挤出了专区。

也正因如此,叶云先才会悄悄的来到邯彰,然后对邯彰进行探访,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看到在乡村集镇附近出现在一座座规模不大的工厂,那些工厂少则投资数千元,多则不过十数万元,其规模远不能同各县设立的少则数十万、多则百万投资的大型工厂相比,但正是这一家家“小型乡土企业”吸引他的注意力,这些乡土企业的规模不大,产品大都是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工人少则数十人,多则百余人,且大都以附近农民为主,这些小工厂的存在,使得在这里的农村中第一次出现了“工人”这个群体,尽管他们的收入低廉,。但任谁都能觉察,这些分散的似乎互不联系的小工厂的存在,正在改变着邯彰十二县的农村。

是什么促成那些乡绅投资工厂,是什么使得那些工厂可以获得赢利,仅仅只是因为政府倡导?最终正是这些疑问,使得他把视线投注在实业联合会的身上,因为在那些工厂中,他每一次都可以听到同一个名字“产业金融联合会”,也就是所谓的“实金会、拾金会”,话里的意思再清楚不过,只要进入这里就能“拾金”。

“嗯……”

沉默片刻,李树翘看着面前这位从上海来的记者,作为“产业金融联合会”理事长,他一直都存在着一个意愿将产业金融联合会的影响力,在未来的几年中扩散至于全国,从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产业金融指导机构”。不过现在,对于外界来说北方公司持股的联合会,仅仅只是邯彰专区的产业金融指导机构。

沉思良久之后,李树翘随手从桌上拿出一杆铅笔,然后看着面前的叶云先说道。

“知道这杆铅笔吗?”

“铅笔?”

这杆铅笔有什么不同吗?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之处。接过那杆铅笔,铅笔的笔头上镶有笔擦,而笔身则漆有黑漆,除去上面的“新兴铅笔公司”之外,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之中。

“铅笔很小,很不起眼”

朝着椅背上一靠,李树翘眯着眼睛说道,或许是因为放松的关系,使得他语间的广东腔调更浓了,以至于需要仔细聆听才能听懂他在说什么。

“从清末“废科举、办学堂”起,铅笔这种新事物就开始涌入中国大地,由于轻便好用,销售面逐渐打开,很快就取代了许多国人使用毛笔的习惯。发展到现在后来,不仅有专门的文具店,连街边很多烟酒杂货店都在卖铅笔每年,仅铅笔一项,外商就从中国人的口袋里掏走数百万关金。”

李树翘说的事情,在叶云先看来并不是什么新闻,去年“双十节”当天《中央日报》刊登了一则消息,称吴羹梅两天前在上海成立了一家铅笔厂,并且准备了三千打“国产铅笔”赠送给10日开幕的民国时期第六届全运会,当时他特意查看过相应的资料。

“民国14年仅从上海进口的外国铅笔金额就达到430885元,到民国二十年更是翻倍,花费了215元。而且,从所周知很多进口商品采用走私手段偷税,所以国人购买铅笔所花费的金银其实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对,现在市场上,日本铅笔已经占了我国全部进口量的85他们甚至还利用民众的爱国热情,还有日本厂商把商标注册为“中华牌”,以欺骗我国民众”

或许是因为吴羹梅成立的中国铅笔厂为《中央日报》报道的关系,使得叶云先对铅笔有所了解。

“可是现在,新兴的铅笔,却占据着河北、山东……”

看着叶云先,李树翘淡淡的说道。

“六成以上的市场,要知道,这里可是日货走私倾销最为严重的地方”

“这个……”

这一点即便是作为记者叶云先也不曾得知,似乎没有几个能够注意到这么一杆小小的铅笔。

“在专区成立后,无论是推广义务教育,还是实施扫盲教育,都需要耗用大量的铅笔,相比于其它产品,铅笔制造设备简单、技术较低,因此,被列为三类项目”

三类项目,虽说心下有所疑问,但叶云先知道,现在还不是问这个问题的时候。

“由此,才有了新兴铅笔公司,而因外国铅笔垄断市场,所以“国产铅笔”必须要同外国铅笔比质比价,而如何降低成本?”

因为在报纸曾看到过“日本廉价铅笔”是如何欺瞒消费者,以偷工减料达到降低价格的目标,所以很快便给出了答案。

“日本廉价铅笔是通过偷工减料、缩短铅笔、缩小铅芯、增加铅芯里的粘土量,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这么做吗?新兴可以这么做吗?”

接连两个反问,随后李树翘摇头说道。

“当然不同,在邯彰,我们制定有严格的产品标准,任何不符合标准的产品,都不可能出厂,我们所坚持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而在达到这一原则同时,还必须降低成本,以应对残酷的市场竞争,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就只能从技术上想办法”

“在技术上想办法?”

眼前忽的一亮,叶云先似乎看到那些正恢复生机的纱厂,他们不正是在改造设备且由银团组织接收其管理后,迅速恢复生产、扭亏为赢的吗?而最核心的就是技术与管理,而技术则是最根本的前提。(://)。

“对,也就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也正是因为如此,新兴的学生铅笔一罗只需要4毛钱,所以,即便是最为低廉的日本铅笔,亦不能与之竞争,市场自然随之而来”

看似很简单的解决之道,可在这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努力?这又是外人所不知,虽说不知道他们如何降低成本,但叶云先却知道技术革新需要附出太多的努力,许多工厂之所以被淘汰,一方面固然有洋货倾销的原因,但更为重要的却是自身管理低下和技术落后导致的成本过高,从而被市场淘汰,否则也不会有这两年,中国纱业的再次复兴。

“我明白了,李理事长,你的意思是拾金联是通过给予这些指导企业以技术支持,从而尽可能低的降低生产成本,进而赢得市场,但是……”

疑惑的看着李树翘,此时叶云先反倒是有些不明白了。

“你们为什么会愿意把技术提供给他们?”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苏颜提供。如果您喜欢该作品,欢迎来创世支持作者。如果您想跟我们一样为吧友奉献最快、最好的更新,请点击搜索百度破晓吧,加入我们吧!】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