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三百八十二章 理论

山河血 第三百八十二章 理论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同样也是国家的命脉。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而中国呢?西方学术界一直认为只有海相沉积盆地里才能有丰富的石油。因为石油的生成除了温度、压力和时间以外,还要有大量有机物和良好的沉积层。而当中外学者通过对中国东部地区的勘察发现,中国东部为广泛的在恐龙灭绝以后形成的地层所覆盖,基本上是陆相沉积盆地。因此,他们断言: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从布克威尔德抛出“中国贫油论”,并得到美孚在陕北采油的失败的佐证,似乎中国真的就是一个贫油国,似乎石油这种20世纪最重要的能源是与中国无缘的。

光秃秃没有一丝植被存在的山领、一道道黄土沟壑、风卷着沙土,扑面而来的尘暴,玉门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那种“空山不见鸟、风吹石头跑”的地方,而在玉门以前,有一座老君庙,这座建于清同治二年的道观,在过去的几个星期中越发显得热闹,一座座帐篷围着破旧的老君搭了起来。

与此同时,一只只骆驼队每日不断往返在老君庙,骑着骆驼的的“城里人”每日都在当地人的好奇中,在那里挖着,寻找着,似乎在寻找着地下的什么东西。

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在这片满是石头与黄土还有沙漠的地下,寻找石油,实际上就是一种豪赌,实际上,寻找石油本身就是一种豪赌,有无数人用自己的全盘皆输,告诉人们,寻找与开采石油就是豪赌。

而数以千百计的,在这场豪赌中失去一切的人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每一个后来者石油业最重要的一课。

你可以拼命钻井。你可以钻出很好的油井。你可以在一个理论上应该涌出石油的地方钻井。

可你还是有可能会失败。

损失金钱。

陷入破产。

这似乎就是石油的规律,有人一夜发了财,成为富豪,有人惨遭失败,选择用一发子弹结束自己的生命。

成功或者失败,就是这么简单,虽说成功与失败不过只是一线之隔。可那一线之隔却意味着天堂与地狱。

在破旧的老君庙内一间土坯厢房里,这里挂着一张大比例尺地图:这是在过去的三个星期之中,考察队沿着老君庙为中心绘制的一副地图。每天,孙建初、严爽、靳锡庚等人都会用蓝铅笔画下的弯弯曲曲的线条标出他们从地质学的角度上推测的可能存在石油的位置。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孙建初、严爽、靳锡庚等人一直从事着相应的地质勘探准备工作:绘制油层的长度和深度,采样,绘制山谷的曲线和外露岩层的结构,勘探山谷的两侧。这是漫长而又使人疲惫不堪的工作,尤其是在这样艰巨而又日益恶化的条件下。

就在前一阵子,一场沙暴几乎夺去了几名勘探人员的生命,曾经有一次严爽失足滑下山腰,虽然人一点伤都没有,但他那珍贵的铜制经纬仪摔了个粉碎。还有一次在过河的时候,一匹马滑倒了,靳锡庚的照相机掉进了河水中,镜头摔碎了,再也不能使用。

总之,在这里他们遭遇了太多的磨难,但是他们依然坚持着,正像许多石油的故事里的主人公似的,他们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坚持着,而每天,到了晚上的时候,他们又在帐蓬里,借着粗纤维灯芯在羊油中燃烧时放出的微弱光芒,然后开始绘制着他们的地图和地质草图。等他们绘制完地图后,他们还需要总结着一些地质上的发现,尤其是一些“有趣”的发现,而在讨论那些勘探中的发现时,他们偶尔会迷茫甚至会疑虑,但第二天他们依然会收拾起一切,准备新一轮的勘探,尽管孤独与寂寞陪伴着他们,但是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孙建初、严爽、靳锡庚等人,到处考察,以寻找那“传说”中的黑油,他们找到了一些油砂,甚至于找到了油苗以及外冒出来的石油,更是查清了玉门油矿的生油层、储油层和地质构造的基本状况,而之所以选择老君庙,正是因为这里正是他选择的试钻点。

在这个夜晚,又一次,在一个星期前,刚刚来到玉门的的黄汲清点着马灯,然后提着马灯站在地图前,他看着地图上标出的一个个位置,在过去的一个月中,这是他们初步选择的几处试钻点,而老君庙则是第一处。

“会有石油吗?”

又一次,黄汲清皱着眉头在心里思索着。

这里会有石油吗?

准确的来说是具有商业价值的石油。

尽管他们查清了玉门油矿的生油层、储油层和地质构造的基本状况,而且还选择了老君庙作为试探点,但所有的地质调查,只能确定这里有石油的存在,但,这里有商业价值的石油吗?

现在已经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证实,除了最古老的办法:钻井。

有的早上,在黎明照亮冬日天空的时候,他还呆在里面,举着马类,看着地图,沉思着,沉思着……

每天,他都在研究着这里的地质情况,甚至于整个中国的地质情况,因为他知道,在中国寻找石油需要推翻的是什么,是得到世界公认的“海相沉积论”,是布克威尔德抛出的“中国贫油论”。

“怎么,睡不着?”

下午刚率领考察队回来的孙建初在看到黄汲清又一次站在地图前,于是便从床上翻了个身,然后递了一把炒豆给他。

“嗯。”

嘎嘣嘎嘣地吃着炒豆,此时黄汲清神情显得有些凝重。吃着那炒黄豆,他咀嚼得很仔细。炒黄豆是这里唯一的零食,吃多了人的胃会向外鼓起,可是,在这地方,并没有什么挑头。

“子乾!”

就在手中的一小把炒黄豆吃完后,黄汲清看着孙建初问道,

“你觉得这里有存在丰富石油储量的基本地质条件呢?。”

黄汲清的问题让孙建初整个人一愣,他失神着,一时竟然沉默了下来,似乎他也不甚确认,尽管他怀疑过,怀疑过所谓的“海相沉积论”。

“石油,”

这时只听到黄汲清说道。

“在从西安来玉门的路上,我看了一些小说,是从国际学校图书馆借的探险小说,是与石油有关的,在英国、在美国,在其它任何一个国家,寻找与开采石油都是一场冒险,都是充满着毅力与财富的冒险故事,可以说,外国人寻找石油最大的原动力是财富!”

“没错!”

孙建初坐起来,他将手中的炒黄豆放到桌子上,然后点头说道。

“外国人寻找石油,就是为了金钱!他们的毅力和坚持来源于金钱!”

“可我们不是!”

黄汲清看着孙建初说道。

“我们之所以寻找石油,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为石油将是这个世纪最重要的燃料,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它,就不可能拥有未来,至少他的未来会被别人控制。”

在寻找石油的过程中,他们越发意识到,石油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未来数以千百万的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都需要石油作为动力,而对中国这么一个大国来说,没有石油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不能够获得“工业动力”。

“是啊!”

在孙建初点头时,黄汲清却像是下定决心似乎的说道。

“我敢打赌,海相沉积理论,并不完全对!”

突然的一句话,让孙建初一阵惊讶,他看着黄汲清,目光中尽是惊讶之色。

“石油与煤不同,石油有其自己的形成条件,如果翻看全世界的油田地质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点,那就是油田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能生油,二是能储油,三是要有地层盖住,油气跑不掉,即生、储、盖组合。”

在过去的几年中,黄汲清一直在研究着石油地质,而通过对全世界油田的研究,使得他确定了这三个必备条件,而正是这三个条件决定了许多人的成败,许多地方,尽管开采出了石油,正是因为并不具备这三个条件,而不具备开采价值,也正因如此,才会导致许多人在石油的开采那场豪赌中遭遇破产甚至自杀。

“所以,只要某一个地区,在地质上具备这三个条件,那么在理论上,地下就有可能存在石油。”

“嗯,在地质学上可以这么说!”

孙建初凝眉思索着,的确在理论上必须要先有地质条件才有可能生成某种矿物,然后他们又聊了下去。

“西方学术界一直认为只有海相沉积盆地里才能有丰富的石油。因为石油的生成除了温度、压力和时间以外,还要有大量有机物和良好的沉积层。而中国呢?中国的大多数土地都是在恐龙灭绝以后形成的地层所覆盖,基本上是陆相沉积盆地,这似乎就是贫油论的根本——陆相沉积盆地与石油生成的冲突,但同时,如果从油田形成的三个必须条件来看,他们却又是相互冲突的。”

黄汲清对海相沉积理论与油田形成必要条件的质疑,让孙建初同样陷入沉思中,他感觉一些困扰自己的问题,似乎变得更模糊了,更让人无法理解了。

“但是,石油的生成除了温度、压力和时间以外,还要有大量有机物和良好的沉积层,这正是陆相盆地所不且备的,没有生油条件,即便是地质条件符合,恐怕也不会有石油啊。”

“那样的话,我们在陕北就不可能开采出石油!”

黄汲清举着陕北作为例子,而他的假设想让孙建初摇头说道。

“储量和产量都很有限!”

“但这至少说明,在陆相沉积盆地内,存在有生油的条件,而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如果其存在生成条件,那么就存在有丰富储量的可能性!对不对!”

“的确,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的确有这种可能!但是陆相沉积盆地必须要解决一个前提,也就是生油的前提!这是油田的基本条件”

在孙建初从地质学的角度赞同自己的观点后,黄汲清又继续说道。

“我们可以从大地构造学说中地壳运动的多旋回特点出发!”

民国二十一年被中华教育基金会派往欧洲留学的黄汲,在瑞士浓霞台大学有幸成为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阿尔冈的研究生。恩师的教导使他确立了一生的学术方向,为他奠定了大地构造学的基础,而他正是依靠着扎实的地质学基础,对其提出了质疑。

“……地壳运动的多旋回构造作用使中国的大中型盆地的发育呈现明显的多旋回和多级演化性,油气的生成和聚集具有多期性、多层性……”

虽说这一理论,此时更多的只是推测,但黄汲清却坚信自己理论,在他一点点的讲解中,孙建初似乎明白了他想要的挑战什么,他想要挑战的是“海相生油说”。(://.)。

“如果我的推测正确的话……如果准噶尔盆地和酒泉盆地,即中国西部的陆相盆地,可以形成有经济价值的油田,那么,中国东部的陆相盆地,例如,华北盆地和松辽盆地,也可以形成同样的油田。”

在第一次黄汲清用一个假设从理论上突破了“中国贫油”论的束缚时,孙建初整个人都被惊呆了,他看着黄汲清,他知道如果这一理论得到证实的话,那么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甚至于对世界地质学界又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在突破“中国贫油论”的束缚时,一个全新的理论“陆相生油论”的诞生。

在孙建初惊讶时,却又听到黄汲初在那自言自语道。

“当然,现在还只是一个学术上的推测!还需要进一步的佐证,比如说,这里能不能开采出石油,这里的石油是否具有丰富的储量……”

而在黄汲清如此自言自语的时候,孙建初点了点头。

“所以,明天,是非常关键的一天!”

明天,是非常关键的一天,在老君庙门前的试钻将直接关系到这座油田是否具备开采价值,同样也将关系到……嗯,中国的未来!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视觉血祭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m)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