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三百五十八章 捐纳之别

山河血 第三百五十八章 捐纳之别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乌镇是浙江的小镇,几百年来,这座小镇,似乎并没有多少变化,正如那临待的小酒馆似的,几百年来,那酒馆似乎没有多少变化: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人们只要花个几个铜板,哦,这是二十几年前的价了,现在的酒要两分镍洋一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也就是靠着柜外站着,喝上一碗酒,或买一碟小菜作下酒物,只有那些穿长衫的,才会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的坐着喝。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坐在酒馆里的方治国,此时他一个人喝着闷酒,脸上全没有一丝的神彩,让他一个人在此喝闷酒的原因非常简单:为了种种糊涂措施,目前他正处在全镇市民的围攻当中,这是一,其次,镇上有几户人家前后缓几次役,又从不出半文钱壮丁费,加之,新县长又宣布了要认真整顿“役政”于是三天前被兵役科将缓役的几家人捉进城了。

也正因如此,他这个乡长才会受人围攻,说他不顾乡情,勾结外人_那县长是外地人,那些人吵起来,吵得只让他只是头痛,他这个乡长当的——憋曲,对下面他要顾着乡里的情份,对上面,他还要想方设法的让上头满意,对中间_那些本地的乡绅更是不愿得罪。自然的,这样,他就落了个几头遭罪。

“再吵,再吵我就抄家伙了!”

作为乡长,他时长对自己这么说,可他自己也知道,缓役的那户都是大户人家,可不是他这个小乡长能招惹起的,躲都还躲不急那,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躲到这酒馆里,喝着闷酒。

“哟,方乡长,您在这那!”

闻着声,头也未抬,方治国又倒了一杯酒,喝完后才说道:

“老子这张嘴,说是不能说,也就是吃吃喝喝,不在这吃吃喝喝的还能干什么?……”

孙定邦拖着条板凳坐对乡长的对面,干笑着:

“您可不光吃喝不是,这夏粮快收了,到时候那捐税的,若是收不齐了……”

“既然来说,就别扯这些了烦心事,”

头未抬,方治国示意伙计加一副碗筷,客气的说道。

“喝酒吧,酒能把你的嘴给堵上!”

“乡长,你这就是喝酒,也喝不过事儿吧!”

孙定邦依是一副不饶的样子。

“喝不过,还能怎么着!”

横着眼睛,喝了几两酒,有些上头的方治国大声嚷喊道o

“你知道吗,这个狗屁乡长,老子早就干够了……”

说着人方治国又**喝了一杯。

“那现在现在的事你管那么多做什么那?”

孙定邦陪他喝了一杯,随后又说道。

“照我说,你这个乡长啊,就不是你这么当的,当官怎么当?拿得到手的就拿,至于其它的,管他做什!”

对于孙定邦来说应付这世界上各种事情,他也就是这么一个态度。

“拿得到手就拿?”

哼一声,方治国却眯着眼睛说道。

“若是咱们这征了那个什么狗屎懒税,你也伸手去拿?”

这懒税是四川那边禁烟时禁出来的“税”一开始政府查禁种大烟的,逼着老百姓把烟苗都拔了,可未曾想后来捐税不足,官府用度不足,于是又重征烟税,可老百姓的烟苗都拔了怎么征,于是乎便征了懒税——拔烟苗的百姓都是懒鬼,当然得征懒税。

“瞧您说的,这世道,就是这样,你不弄也没办法不是!”然后他又小声说道。“你以为,这全中国有几个邯彰专区,有几个管明棠,这捐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嘴上说的好,你瞧咱们这水田捐打从康熙年开始征,到现在,咱们这水渠什么的,可还都是乾隆年那会修过……”

虽说那邯彰专区远在几千里之外,可得益于报纸,孙定邦这样的乡下人,也都知道,在北边有一个邯彰专区,那里收捐归收捐,可总归还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娃娃读书不要钱,就连课本也是学校发,不单如此,这北地大都旱着了,可邯彰专区一两千万亩地却没旱着,专区办的那个农业合作社,从银行贷款几百万买几千台抽水机,那里像这边,别说买抽水机,旱着了,县政府能像往年那样借出谷种来,都是老天爷保佑。

“你说我当不好乡长,就是他管哲勤又岂能当好专员!”

喝一口酒,方治国苦笑道。

“这回子,姓管的那个什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把蜂窝戳破了,他这个专员,怕也是当不长了……”

夹起一粒花生米,孙定帮却眯着眼摇头道。

“乡长,我说过,你乡长当不好,这官你也当不好,他姓管的是把蜂窝戳破了,可我敢说,不管河南河北的当官的多恼他,这中央不单不会怪罪他,还会嘉奖他,这官场啊……”

眯着眼睛,喝着酒,孙定邦却哼起了小戏来。

“就像戏文里唱的那样,学问大着那!”

南京黄埔路中央军校院内,一排排法国梧桐耸立于的道路两侧,七年前移栽的法国梧桐早已经长就成枝繁叶茂的阔叶大树,法桐的阔叶将中央军校内的官邸遮挡于大院深处,这座位于黄埔路中央军校内的官邸便是委员长官邸,而门外的哨兵亦是由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兵担任,由此可见委员长对“黄埔”的信重。

连绵多天的阴雨已停了下来,一直象被乌云笼罩着的天空,透出道道金光。不知是天气的缘故,还是心情的缘故,今日蒋介石整个人都显得很是轻松,闲时无事,便随宋美龄走出居室,来到庭院之中。雨后的天空如水洗一般清沏,正值暖春温度怡人,置身于庭院内,蒋宋两人的心情显得极为不错。

“达令,这阵子,你的肤色似乎很不错啊!”

望着身边风彩依然的妻子,蒋介石这才注意到相比于过去,宋美龄的妆容似乎薄了一些,在这阳光下,甚至能够看到肤质,这倒让蒋介石觉得有些好奇。

对于非常西化的宋美龄来说,她非常重视身材和容貌的保养,尤其是化妆,化妆对于宋美龄来说犹如空气和水一样须臾不能分离,对于化妆她从不假以人手,甚至就连忙作为她的丈夫,蒋介石也很少见到卸下妆的宋美龄。

而此时借着阳光,看到她的肤质未被遮挡,只让蒋介石一阵惊奇。

见丈夫注意到自己最近妆容的变化,提及此,宋美龄却是娇笑道。

“年前张家那小丫头给我送来一份化妆品,说是新区的那家联合利华新出的化妆品,用起来效果比法国化妆品要好,而且不伤皮肤,初时,我还不甚相信,用过之后,才知道效果,现在南京、上海的夫人们,就连大使、公使夫人小姐用的都是了联合利华产玉兰油!”

宋美龄口中上的张家小丫头自然是张静江的侄女,而联合利华则是两年前北方成立的公司,而今年年初才涉足化妆品制造,而英文为“olay”的玉兰油一出,立即风靡国内上层社会,相比于那些鞋油罐中的浓稠蜡状美容霜让人的肌肤看起来很油腻,而“玉兰油”却能让皮肤始终处于细腻滋润状态,而且用过那种护肤霜以后,肌肤比原来滋润柔嫩多了,人也显得越来越年轻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于法国化妆品,北方公司所属的联合利华所出化妆不会伤及皮肤,也正因如此,现在“olay”才会从国内风行至国外。

“现在不少大使、公使夫人都会给国内的好友寄去“olay”作为礼品,国货能完全超过进口货,而且返销欧美,这可真不多见,达令,依我看那,这地方官员单把眼睛盯在农村,是要不得的,发展工商业才是地方上的正道,地方上苛扣重,固然有地方开支之因,可根本上,却还是工商业不兴的缘故,若非管哲勤长于经世,这邯彰想维持地方建设,恐怕也要同其它地方一般开征恶捐……”

听及恶捐一词,蒋介石的眉头便是微微一皱,最一阵子,报纸上满是恶捐、良捐之词,而引起这番争论的正是管明棠在《就开征水利捐——告邯彰四百五十万百姓书》那句“何为良捐,何为恶捐,前者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民众受其负而又受其益,系为良捐、良税,反之,捐税民众受其负,而未尝其益,即为恶捐、恶税,”而引发这个新闻的便是“水利捐”的征收,而征收的目的则是为了兴修邯彰专区的水利灌溉设施,从而结束“百姓靠天吃饭”的历史,而在将来数百年,邯彰四百五十万百姓将世代从此中受益,这个捐纳自然也就成了良捐,甚至有记者称这是“以捐纳之名,行债券之实,似强迫纳捐之举,实受益世代之行!”

“他这个良捐,把河北省、河南省都得罪透了,现在每天都有人在行政院告他的状!”

随口道出这么一句话来,蒋介石却又用一种淡不出奇的口吻说道。(://.)。

“不过,这次,我倒想看看,这个管哲勤,能在邯彰那一亩三分地上,做出多大的文章来……”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小妖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