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三百三十章 汪精卫的心思

山河血 第三百三十章 汪精卫的心思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第330章汪精卫的心思

7月中旬,江南正值盛夏的时节,作为一座古城南京有太多可以观赏的地方——中山陵的庄严与明孝陵的幽深浑然一体,夫子庙的繁华与秦淮河的灯影昼夜更迭,扬子江的宽广与石头城的苍然令人遐想,当然对于民国二十三年的人们来说,南京最为诱人的恐怕还是那国民政府的神秘诱人前往……

可实际上,南京的国民政府并不神秘,众所周知,在一。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二八事变后,蒋汪第二次合作,构成了众所周知的“蒋汪共治”,蒋主军、汪主政即为南京那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平添了许多风云,又使得南京政权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巩固。

下午三时许,似火的骄阳灼烤着大地,时进盛夏的南京比以往“消停”了不少,早在数月前,随着庐山军官训练团的开营,那位“军事第一人”已经离开南京,前往庐山“避暑”,一时间南京成为了行政院的天气,时至伏暑,行政院内的蝉声响成一片。

行政院院长办公室内,一阵阵蝉声如扰人的暑气,袭向正端坐在办公室内的汪精卫,因为眼前的这个客人,并不是讨其所喜的缘故,他偶尔会把视线投向窗外,一边还要发挥他的特长用言语应付着面前的客人,好不容易用了半个钟头,方才把客人送走。

“名浚,下次,像这样的市侩之人,就不用来见我了!”

在送走客人之后,有些懒散的坐于办公桌东则的沙发上,喝一口茶,汪精卫略显疲惫的对黄秋岳说了一句,先前接见的是一位来自福建的商人,初时还显出几分教养,可通过一番抵足而谈,他便发现那人市侩至极,与那样的人交往,实要是无趣的很,

“是,是,请先生放心,以后定然不会了……”

黄秋岳嘴上应着,可以后,谁知道呢?作为先生的秘书,将一些人引荐给先生,正是他的“责任”,同样也是他的“权力”,有时候,他都有一种错觉,即便是作为中国第一人的汪精卫,也要任由自己这位主任秘书摆弄。

当然,这个念头,也就是在无人的深夜中自己得意一番罢了,在人前黄秋岳绝不会表现出这种得意,反倒是极尽恭敬的小心翼翼的从事着自己的“工作”。

“先生,虽说这些商人极是市侩,可也总有用得之时,”

因为中午没有午休的原因,此时汪精卫,只感觉眼帘有些沉重,但在听黄秋岳如此说道时,他却是极不赞同的摇头说道。

“名浚,那是因为你没见过真正的商人!”

在道出这句话的时候,汪精卫的脑海中浮现出去年于武汉汉阳钢铁公司开炉那天的场面,从那之后,每每在梦中他总是会浮现出那万人欢腾,人们神情激动的高呼“欢迎”的一幕,自然的,也少不了那个年青人。

只可惜……那个年青人是蒋介石的人啊!

揣摩上意,这是为官更是为秘书的晋身之道,瞧见先生的神情变化,黄秋岳立即知道他心中在想着什么,虽说去年先生去武汉,因为身体原因他并未随行,可他也知道,从那次武汉之行后,先生对管明棠似乎颇为欣赏,只不过因其为蒋氏之人,而无法引为已用,此时瞧见先生脸上的可惜之色,黄秋岳还是想到北方公司驻京办送来的例礼。

“先生所言极是,不过当今中国啊,能入先生之眼的商人,怕也没有几人了!”

点点头,汪精卫赞同道。

“商人本性市侩,置身商海,但能保持赤子之心的少之又少,能保持赤子之心,又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更是几无二人!只可惜……”

一句话透出了欣赏,一声叹息又透出了可惜,而黄秋岳便接腔说道。

“若是换成旁人知道先生如此欣赏自己,恐怕……”

“他终归是那边提携的人啊!”

虽说未提名字,但汪黄两人却像是心意相通似的在那里说道着。

“先生,其实也不尽然!”

“哦?名浚,说来看看!”

身体微微前倾,汪精卫煞有兴趣的看着黄秋岳。

“先生,你知道,去年义勇军五十八路军一事……”义勇军五十八路军,汪精卫岂会不知,在他点头时,黄秋岳已经说道了起来,从管明棠如何通过宋子文面呈蒋介石,又到何应钦如何命令五十八路军死守,后来又是管明棠在邯郸建北方公司新区,到最后五十八路军改编新一军。

“……这新一军是五十八路军改编而成,可管哲勤这位副司令却落了空,若是说管明棠心里没有一点怨言,谁会相信,若非如此,他又岂会从去年到现在,身不入南京,现在……”

虽说这一切都是公开的“秘密”,可被黄秋岳如此一联系,汪精卫的眼前却是一亮,他明白了黄秋岳的意思,黄秋岳的话里透出来意思非常简单,沉思片刻后,汪精卫的眉头却是一皱。

“名浚,咱们这边,没什么可以给他啊!”

示好以人,收笼人心,这是政治上的最基本法则,可思来想去,在汪精卫看来,行政院能给他的,几乎没有他能看上眼的,拿不出可以笼络人的工具,自然也就没有了底气。

“钱,他自然不缺。先生可记得,当年张季直在世之时,南通各县县长、镇守使等地方军政官员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拜访张季直,警察局办案也常向他请示,法院审案亦常向其请示……”

“当年张氏一族,在南通可以说是形如……”

话未说完,汪精卫只觉眼前一亮,当年张季直在南通可以说得上是“君临天下”,一是靠的他的实业,而则是顶着“状元”之名,相比之下,管明棠以外人而临邯郸,当初他之所以千方百计的把新一军安在邯郸,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避免地方上“欺负”他这个外地人。

权!

现在管明棠或许不差其它的,他所差的就是权力,他之所以同那位的关系冷淡下来,不正是因为,那位甚至连一个“副军长”的名义都不愿意给他,没有那个名义,他管明棠不过只是一个任人鱼肉的商人。

“……现在,他甚至不得不托庇于他日对于有所求之人,这又岂能让他心甘?先生,或许,一个实业家的称号,几块勋章,他管哲勤看不上眼,但若是咱们……”

声音微微一顿,黄秋岳把话留给了先生,汪精卫思索片刻后说道。

“省长任命牵涉甚众,若是冒然任命一商人为省长,恐怕兹难服众,到时只会徒生祸端,县长太小,甚是无意,一个县长,在河北那地方,也就是几千上万块钱的事儿,若是想让他心动,怕是要在河北另设一个行政督察区啊!”

在国民政府北伐成功之后,当时长江中下游各省及部分边远省份,出现了介于省县之间,名目各异,职能不尽相同的各种准行政机构,虽然立法院不予通过,但各省仍在施行,而国民政府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现状。

因此,民国二十一年8月6日,行政院颁布由院长汪精卫、内政部长黄绍竑联名签署的的《行政督察专员暂行条例》咨请苏浙皖赣等省查照办理,行政督察专员制度正式确立。同年八月开始在豫鄂皖三省施行,而在去年9月,华北善后于河北设立两个行政督察区,对于这界于省县之间的权力机构,汪精卫自然并不陌生。

“这行政专员专属督察区内一切军民事物,到时,他即不用托庇于他人,又可得商实之利,先生高见!”

见先生主动提出设立“行政督察专区”,黄秋岳在轻拍马屁时,心下又是一阵得意,他知道,今天,只要一个电话,那边自然会把孝敬给他送到府上,一直以来,北方公司对他这位秘书长可谓是孝敬有加,时间长了,自然的,黄秋岳希望在某些方面给予对方一定的回报,而在他看来,现在正是给予一定回报的时候。(://.)。

锁着眉头,汪精卫却又摇头说道。

“这行政督察专区设立,虽由行政院批准,但华北局势特殊,前有北平军分会作挡,即便你我有心,只怕亦难插手啊,再则,于河北再设专区,只怕会引起反弹啊!”

虽说心知设立行政专区,可以收拢管明棠之心,但行政院对于行政督察专员之增长是每欲遏制,至于军事部门则每欲增长,毕竟大多数行政督察专区专员皆为军事长官。

“先生,您之所以欲遏制专区数量,不就是因为其呈小军阀之势嘛,可那人,也就是想谋些地利,免得手庇他人罢了,至于北平军分会,想办法绕开军分会便是了!”

“绕开……”

在汪精卫皱眉思索时,黄秋岳却悄悄的朝着墙边的地图走去,汪精卫的视线亦随着他的走动移动着,最终投在地图上,见黄秋岳站在地图边,汪精卫便走了过去,他的视线在那副中国地图上仔细看了一会,便明白了黄秋岳的意思来,随后他神情严肃的说道。

“河北局势,实在过于特殊!”

听着先生的话,黄秋岳在心下笑着,他知道,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先生虽然没有明白,可他话里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

“先生明见,正是因为河北局势特殊,所以方需特殊对待之!”

(新书新站,定阅不甚理想,还望大家能用月票支持一下无语,拜谢!求月票!)(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