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洋彼岸谋新业

山河血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洋彼岸谋新业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第321章大洋彼岸谋新业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法制国家。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这里律师的数量比其它任何地方都多,美国任何一个中型城市拥有律师的数量比整个日本的还多,此话一点不假。任何一个从事国际商务的人都知道,在美国,签任何一项商业合同要考虑的法律事务都比别处多得多,文件也比其它国家的厚出好几倍。只有在美国,才会出现多数议员和政府高级官员出身于律师的状况,也只有在美国,学习法律才往往会成为通往大公司顶级职位的途径。

笔挺的西装、厚厚的公文包——美国律师的典型形象

和大多数人们所公认的那样,西蒙•马丁和小说中的律师一样虚伪,只是方式各异罢了。他出身虽然说看似清白,但在其那风光的外表后面,仍然具有纽约码头那引起黑帮恶棍的品行,至少在骨子里,他从来都是那个从码头走出的苦孩子的性格——坚强、从不放弃,但却又有着一种他人难极的冷酷之外,当然更为重要的他还有着他人难及的机敏,否则,作为一个码头打手的儿子,他不可能考进法学院,并且成为一名律师。

不过,他并没有去为他所熟悉的——黑帮去服务,恰如他所选择的那样,他要要按照自己的方式爬上顶峰,通过自己的努力,进纽约上流社会的行列里,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生活在他们生活的社会之中。

不过,他的梦想,在那场经济危机中,破灭了,在股市上,他失去了全部的家当,他甚至还失去了那间三层公寓,现在的他,只不过是一个口齿伶俐的家伙,那怕是十美元的案子,也能让他低头哈腰的,为了能够生活下去,正像他的打手父亲一样,他可以忍受任何凌辱。

人的命运,总会在不经间意发生改变,就在去年,他的命运因为一份合同发生了改变,一份只值五美元的合同拟写,改变了他的命运,使得他成为一家东方公司的律师,一份每个月可以为他带来1200美元巨额收入的工作,而正是这份工作,使得他再一次,拥有了回归上流社会的资本。

不过和过去相比,马丁感觉自己似乎不一样,至少现在他没有了当百万富翁的野心,他认为能够拥有过去的生活就不错了,而在此以前,他只想分享点别人的残汤剩饭,让自己过上像过去一样的生活。现在他有一座六个房间的别墅,一辆富兰克林豪华车,当然价格极为低廉。

依如过去,在进大厦之后,他便从一层楼上至十楼,然后穿过那道走廊,走进一间大办公室,雪莉小姐在看到马丁之后,便走到内间的办公室,轻轻的敲了敲门,随后方才请马丁进去。

“经理先生,请问有什么吩咐吗?”

恭敬的站在那里,作为公司的律师,马丁的工作并不算复杂,他唯一需要做好的工作就是起草各种法律文书,当然额外的,还要帮助公司以最底的价格,获得那些破产倒闭的工厂的设备,当然是通过法律渠道,至于如何获得,而那正是马丁成为公司律师的原因之一,他可以使用一切,甚至可以说“无耻的手段”去获得的那些公司的设备。

“马丁,现在公司有一个业务交给你!”

看着面前的马丁,张邵棠的脑海中很难将这个穿着定制西装的人和那当初他碰到的那个在街头,手中拿着一块纸牌的家伙联系在一起,不过不得不承认,这个家伙绝对是个好律师,他可以在法律的范围内,让公司最大限度的节省经费。

“是这样的,国内的公司希望,能够在美国收购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整个公司!”

在说出这句话时,别说是马丁,就是张邵棠在接到这份电报时,同样也是惊讶万分,收购汽车制造公司,然后将公司完全搬迁至少国内重建,过去张邵棠可是连想都不敢想。

“先生,请问有什么要求吗?”

“唯一的要求是……嗯,价格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公司并没有告诉具体的支出规模,但作为驻美分公司的经理,他知道公司的底线在什么地方,公司不可能接受过高的报价。

“合理的范围内!”

皱着眉头,马丁在脑海中思索起来,这个合理的范围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多少呢?按照过去的惯例,应该是最廉价的。

“不过在此之前,我希望你能够去收集一下汽车制造厂的资料,我想了解一下这个行当的根底。当然,去查一下所有汽车制造企业的档案,还有你能找到的任何材料。去了解一下他们的财政情况、债务情况,有什么弱点,最重要的是否有售厂的倾向。懂了吗?当然,我还需要一些关于破产的汽车制厂的资料,我知道这些工厂处理起来有些麻烦,不过这很重要。”

马丁一动不动地站着,接受了指示,把要点全部记下来。他明白其中的缘故,作为一个生意人,张先生经常需要情报,因为不论是做什么生意,都必须要掌握足够的信息,就像他作为律师一样,想在法庭上击败对方,还需要依靠各种各样的证据。

“请你放心,先生,我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办好这件事!”

点点头,马丁便离开了办公室,开始他的工作去了。

当张邵棠坐着他的司机开的豪华汽车驶离公司的前门,回到位于阿斯克顿大厦4层楼的公寓中,他准备去痛痛快快地洗上一个热水澡,吃一顿餐厅送来的晚饭,作为驻美公司的经理,现在他充分享受着这一切,在纽约这个大都会中,地位与生活圈子是相同的,他并不需要去融入华人圈,华人必须要走出唐人街,而这正是公司花费一百五十万美元购买那座15层大厦的原因所在,同样也是他住在阿斯克顿大厦的原因,当然,没有人会去记较一点,那座大大厦的业主曼哈顿银行,是去年公司以一百三十万美元收购的一家濒临破产的银行,更不会有人知道,这家曼哈顿银行通过债务关系收回的抵押资产高达两千五百万美元,尽管那些资产在未来的几年中,几乎一文不值,但未来呢?未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好。

这时,他坐在车上,身子向后仰着,点燃了今晚的第一根雪茄。

当汽车开到59街的时候,司机递给他一份晚到的《纽约时报》。报上最新消息栏里有一则消息进入了他的眼帘。那则消息是刊登在“纽约时报”的第三版中间的位置。他回过头去看它,接着又一连读了几遍。他望着车窗外纷乱的交通和挤成一团的行人,有的人拖着脚向车站走去,有的人冒着2月里的毛毛雨,脚步沉重而缓慢地向公共汽车走去,准备在曼哈顿这个纽约的中心商业区又度过了紧张的一天后,回到他们的家里去。

就在他望着窗外的当儿,一个念头开始形成了。换了别人,对那则消息就会一笑了之,甚至于一扫而过,可是张邵棠并不是那样的人。

那则晚报上的消息看不太分明,上面的标题是九号铅字印的,内容说的只不过是一条商业消息罢了。那个消息并不是什么大新闻,而是一个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的新闻。消息的标题是:

“麦当劳进入国会山!”

这个新闻让张邵棠整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原因无它,这提供廉价食物的麦当劳是华人资产,而麦当劳的成功则意味着华人的成功,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华人开始一步步的走出了唐人街,而麦当劳,只不过是刚刚开始。(://)。

坐在汽车上,隔着车窗望着车窗外萧条而又不失热闹的街道,恰在这时一个排队的队列映入张的眼中,那里并不是失业救济站,而是电影院,排着队的自然是等待进入电影院看电影的美国人。

“这些美国佬!”

瞧着那些排着队等待买票进入电影院的美国人,张邵棠不由的嘀咕着,1929年经济危机,纽约股市暴跌,美国经济阴云密布。而当时美国的总统胡佛却不以为然地说:“我们的经济好得很,有问题市场自然会调节好,大家害怕纯属心理问题,找一些喜剧演员来逗这乐就过去了。”胡佛总统的前半段话是当真的,后半段明显是玩笑话。

但历史却和这位总统开了一个玩笑,美国经济没有好起来,而娱乐业却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当时的美国人即使排队领救济金,也会从兜里挤出几枚钢镚儿去买票观看喜剧、歌舞片,好莱坞也逆市狂赚。

越萧条,越娱乐。这样的现象与经济规律恰好背道而驰,甚至在张邵棠的眼中,这一切都是不可理解的,一面排队领取面包、救济金,靠失业救济金过日子,一面拿着兜里仅剩的铜板去电影院看电影。

“也许应该投资兴建一些电影院!”

望着那引起排着队的美国人,张邵棠在心里这般寻思着,电影院,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投资,只要选准了位置就行,手指轻击着膝盖,张邵棠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另一个念头来。

“没准……”

(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