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上之路

山河血 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上之路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第298章北上之路

民国十九年,南京政府的实业部长孔祥熙提出了中国要兴办的十项实业计划,颇受国内外关注。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计划其中一项即创办硫酸铔(铵)厂,发展化肥工业,因为当时中国每年要花三千万银元进口硫酸铔(铵),也就是化肥,如能实现自级,则意义重大

与任何官办机构一样,在南京政府实业部拟议创办化肥工业之后,次年便成立了筹备委员会,与其它委员会一样,其委员大都是国内化工界的知名人士或专家学者,而其中又以永利为主,范旭东、陈德元、李烛尘等人皆为委员会委员

与数年前永利筹办碱厂一样,硫酸铔(铵)的生产,无论是氯气的合同、硫酸铔(铵)的生产,同属此时尖端化学工业,全世界仅有数国掌握这一技术,而与当年范旭东等人创办碱厂时,英德公司百般阻挠、实施技术封锁不同,这一次几乎是在得到消之后,英国的卜内门公司和德国的蔼奇颜料公司立即在第一时间写信给国民政府实业部,表示愿意将其在欧洲创办硫酸铔(铵)厂的经验与中国合作,组建中国的硫酸锂厂,面对两大化工企业递来的“橄榄枝”,因此实业部立即派员与他们商谈合资设厂事宜。

在会谈刚刚开始时,两个公司先是提出中国不必办厂,说什么“英德两国公司制造硫酸锂的成本低,中国万难跟上,不如买我们的硫酸铔(铵)”,为此甚至还表示可以以日本等国享有的极为优惠的“协定价”向中国政府提供硫酸锂,而英德公司的建议,立即遭受中方的拒绝,而在其拒绝后,英德公司表示,如果中国方要办厂,首先要进行原料来源和设厂地点等调查,从民国二十年至民国二十一年,中、英、德三方各派专家二人,花了两年时间,对沿江一带资源进行了调查,同时勘选厂址,并作出报告。民国22年2月,英国卜内门公司派出柏烈一行,开始与硫酸锂工业筹备委员会举行正式谈判,谈判在南京的中央饭店举行。

“……这样吧,陈先生,你先看一下这份报告,”在谈判桌上,柏烈这位卜内门公司的副经理的脸上依然带着浓浓的傲慢之色,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一直在利用谈判向眼前的这些委员会谈判代表施加压力,试图左右中国创办硫酸锂工厂的决定,从而保持对华化肥销售的垄断地位。

“英、德公司每年生产硫酸锂多达七百余万吨,占世界氯肥料消耗量的85%,如果中方执意办厂,英德公司无意将中国排斥在外,但为维持世界硫酸锂市场的平衡,中方必须在接受以下的条件……”

条件!

听闻这两个字,陈德元的眉头跳了跳,又到了谈条件的时候了,在过去的大半年之中,双方谈的是资源、谈的是厂址,谈得的是市场,而现在,终于到了谈设厂条件的地时候

“第一,十二年内,中国政府不得在湖南、湖北、江苏、浙江、安徽……八省和任何其它公司开设新厂,要由上海英德两公司代为联合公司,并包销中国氯气公司的产品……

“这不可能!”

几乎不假思索的,陈德元这位在永利化工公司八大股东中,唯一以“智力”参股的化学硕士立即出言反驳道。

“柏烈先生,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多达二十余万万亩,而这八省又为中国农业大省,仅有一厂极难满足八省之需要,未来是否添设新厂或与其它公司合作设立新厂,皆应由中国自主处置!”

在陈德元看来,柏烈的条件根本就是在强人所难,借助技术企图实施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这完全有违最初创办硫酸®厂的初衷。

“没办法,即便是谈判破裂,也只能如此了!”

在实业部的办公室内,陈公博有些颇为无奈的叹了口气,从他上任实业部长以来,硫酸锂厂可以说是他督办的“第一要案”,而现在谈判却僵持了数月,固然他有心做出一些让步,可硫酸锂委员会内的委员却一致反对。

“英德公司这阵子通过英国公使向政府频频施加压力,威胁说硫酸锂一事,是中英合作的第一件事,此事合作如不成功,以后其它事也很难合作成功……”

说来说去,陈公博最后道出了一个事实——政府无意为了一个硫酸锂厂影响到中英外交,尤其是中英正在进行的诸多其它重要合作事项。

“那政府的意思是……”

范旭东和陈德元两人互视一眼,看着实业部长询问道。

“暂停与英德公司合办硫酸锂一事!”

陈公博吐出这一句话后,看着范旭东,这位在谈判僵持后,一直积极游说政府由国人创办硫酸锂工厂的永利化工的董事长说道。

“不过政府觉得,既然政府不能再出面了,希望民间公司出面,也许民间公司更灵活一些,顾忌更少一点,当然,原则性的问题不能做让步,怎么样,明俊,想不想试一试!

想不想试一试,何止是想试一试,一直以来在范旭东的心中,都有着设立酸厂的念头,酸和碱仿佛是化学工业的两个翅膀,只有一翼的飞鸟是无法振翅飞翔的,从永利碱厂成功后,范旭东就同陈德元等人商议再办一个酸厂,以制造肥田粉等,对此陈德元自然大力支持。

11月22日,范旭东以永利公司的名议,向实业部备案申请创办“永利硫酸锂厂”,不日获实业部同意,随后又获行政院支持,而就在范旭东派陈德元、候德榜等人勘定厂址时,一封邀请信,却意外的来到范旭东的手中,邀请他的人并不是其它人,而是国民政府三大元老之一——张静江。

“咣铛、咣铛……”

虽是豪华车厢,但列车在平汉铁路上行驶时,车厢内依然回荡着列车的晃荡声,而在这晃荡声中,张静江看着似乎范旭东,范旭东是被他劝来的,而他劝范旭东则是受人之托

“明俊,去那里看看,似乎也不错!”

去北方公司新区,从自办硫酸锂厂的申请获得通过,而且方案又已经获得蒋介石等国民政府要员支持,正准备由中国银行牵头组建中国第一家硫酸锂工厂的范旭东,并不觉得自己有必要去北方公司新区,可却无法驳回张静江这位国民政府元老的面子。

“印光先生说的极是,这北方公司是中国一等一的机械公司,如若硫酸锂厂有需要与其合作之处,旭东定会与管哲勤董事长合作的!”

没有任何疑虑,在范旭东看来,这张静江怕是想为他的那位“侄女婿”——这是南京上层社会的谣传,传说蒋夫人有意为张静江的侄女做媒,而对象正是管明棠,现在,无论是张静江去邯郸,还是接着范旭东等人去邯郸,怕不仅仅只是为了考察,恐怕还是想给北方公司拉些“生意”。

“合作,不合作的,这事谁也说不好,不过淮南煤矿有不少设备,皆是从北方定购,在中国,若是说制造机械,怕无出其左的了!”

感叹之余,张静江到是对此行充满了期待,他不知道,这次去邯郸,管明棠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正像在淮南煤矿建设中,管明棠突然给他带来的惊喜一样,为其改造了一座旧矿,而煤矿采用了诸如联合采煤机之类的先进设备,煤矿设备皆由德县厂提供,少数不能生产的设备则是从国外进口配件,加以组装制造,现在仅此一矿一机,月产量可以达到12000吨之多,而张静江此次去邯郸,正是为了参观新区建设的那几座大型煤矿,与淮南的小型煤矿不同,新区的煤矿规划产量皆为数百万的大型煤矿。

“自是如此!自是如此!”

对此范旭东倒是没有否认,可却又有些不以为然,或许北方公司可以生产一流的纺织机械,生产一流的生丝机械,同样也能制造出世界先进的煤矿设备,甚至还能提供诸如小型初轧机之类的冶金钢材生产设备,可这并不意味着,能对永利有什么帮助,嗯,至多也就是在一些边角配件上,提供些方便吧。(://.)。

“实在不行,就把像江边塔吊之类的工程委托给北方,想来,张印光应该满意了吧!”

心下如此“恶意”的寻思着,范旭东的脸上却未露任何声色,从事实业多年,他知道花花轿子有人抬的道理,即然张静江邀请他来,他范旭东和永利若是“不出血”,显然是不可能了,反正像塔吊之类的建厂设备,无论是委托洋行也好,北方也罢,总归技术含量都不大,想来北方制造的也不会差。

“说来,旭东还在谢谢印光先生,哲勤是北方商人翘楚,旭东却一直未得一见,这次能有印光先生代为引荐,实为旭东之幸,到时,旭东一定好好向哲勤讨教一二……”

“讨教!”

张静江笑摇着说,而后看着车窗外的华北大地说道。

“旭东,你这话,到是和哲勤有所相似,他想向你学习,你想向他讨教,等你们见面再谈吧!”

(今天是光棍节,无语在拼命码字,努力更新!应该说这个月无语的更新还是非常给力的,隔天一次加更,如此给力的更新,还望大家用月票支持一下,鼓励一下无语的努力吧!拜谢!嘿嘿,求月票!)(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