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二百八十八章 无处不在

山河血 第二百八十八章 无处不在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第288章无处不在

“如果他们不遵从我们的规则,那么,他们则很难在这里生存下去,甚至可以说寸步难行!”

此时办公室内,只能听到孙叶亭一个人的话语,这看似有些自大的,甚至可以说狂妄的言语,却足以吸引管明棠的注意力。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生活需要什么?”

而对这声反问,管明棠同样有些茫然,尽管在大学时,所学习的是社会学,可是他还真没有考虑过,生活需要什么

“或者说,如何才能让生活继续下去?”

与先前一样的问题,又一次在办公室内响了起来。

就在管明棠思索着答案的时候,孙叶亭从口袋中取出一张钞票,将钞票放在桌子上。

“金钱!”

吐出这两个字,孙叶亭那张显得有些冷漠的面容上依然没有任何表情。

“我从上海到北平,可以不带行李,可以不带家人,但是,我必须要带上金钱,古话都说,穷家富路,没有钱,可以说寸步难行,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制造一个…

抬起头,迎着董事长的视线,孙叶亭用他那看似平淡的口气说道。

“一个不需要金钱,准确的来说,金钱在这里的作用被降至最低的新区呢?”

不需要再解释了,孙叶亭的建议让管明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个极为特殊的时代——票证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人可以没有钱,但却离不开粮票、布票、肉票等等诸多的票证,没有那些票证,任何人都无法维持自己的生活,至少任何人都无法维持他们在城市中的生活。

“当然,我说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钱,而是指这种钱

!’,

指着桌面上的钞票,孙叶亭回忆着他曾从一些人那里得到的启示。

“我在公共租界巡捕房的时候,曾经接触过不少人,比如在南美的智利有许多硝石矿,那里的工人收入不低,但是他们却无法得到钞票,或者说可供市场流通的钞票,他们获得的报酬是公司提供的铁牌,他们可以凭借铁牌在矿区市场上购买任何需要的物资,当然这些物资是由矿主统一购进的,每年当工人们离矿的时候或者合同期满的时候,矿主才会将发给工人的铁牌折换成钞票,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一下,通过发行只在新区内部使用的代用券,以及规定新区内所有交易只得使用代用券的方式,实施经济上的控制,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再接着就是一些供应凭证,比如食物,可以通过向拥有居留证的居民发行食品供应凭证的方式,限制食物的自由供应,也就是他们即便是持有代用券,也无法购得食物,这样的话,前者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金钱流通的方式,约束部分流动人口,后者又可以通过食物供应,进一步限制……”

听着孙叶亭的建议,管明棠的心下甚至冒出一个念头来,这小子不会是从苏联过来的吧!

“你去过苏联?”

在问出这句话时,管明棠到是有些后悔了,应该先让的调查局给他洗洗底。

“董事长,在上海时我接触过一些苏俄间谍,还有……所以,对苏联的那一套有一定的了解,虽说有些不太成熟,但我觉得,这是实现控制最有效的办法,或许在边缘地带无法避免黑市的存在,但是,这是我们唯一能真正掌握一切的最好途径。”

面对孙叶亭,坐靠着椅背,管明棠两手交叉着,像在思考着一妆生意的得失,可实际上,他却知道,自己的决定将会产生什么,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至少将会影响到许多人的生活。

“基本也就是这些了,嗯,现在呢,新区还处于封闭阶段,咱们可以尝试一下嘛,有些事情,人们只要习惯了,比什么都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我们这里还会来很多人,从美国那边聘请第二批人员,加上他们的家人有三千多人,还有大量的翻译和他们的家人,中央区的人口越来越多,所以,现在实施这一切,还来得急……对此我觉得,可以做一下尝试嘛……”

沉吟着,管明棠终于在董事会上做出了决定,只不过转换到公司董事会上,实施的理由则由“控制”改变为其它原因,比如便于公司的统一管理,比如为了节约资金,尤其是节约资金,这有助于公司节约资金。

“嗯,这个主意是不错,提出这个建议的人,绝对是个人才!由公司统一采购各种物资,不仅可以降底成本,以较低的售价出售,而且公司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这几万人的市场,积少成多,一年估计能挣回一座楼来。”

“公司使用代用券发放工资,会不会引起雇员的不满意?”

“雇员随时都可以在公司储蓄所将代用券换成银元或者大银行发行的银元券,嗯,实在不行,代用券可以采用准备金嘛!”

“就算是雇员接受了代用券,这里的限制会不会太多?”

“嘟……”

伴着一声汽笛的长鸣,在列车进站后,李洽如和众人行人一样,提着行李下了火车,在走出邯郸火车站时,远远的便看到一辆带着“北方公司新区”字样的巴士。

“收队!”

终于,在巴士坐满之后,李殿臣打着响指对大巴校车司机说,

“可以回新区了。”

此时,这辆只能做三十几人的车里早就坐满了人,李洽如坐在车中,有些诧异的看着车里的乘客,他们之中,有的人只有二十几岁,有的则有三四十岁,无一例外的每一个人都带着行李,虽说他们身上或是穿着西服,或是穿着长衫,若是说唯一的共同点是什么,恐怕就是……

“你好,我叫丁志远!”

在李洽如打量着车里的乘客时,坐在他旁边的人伸出右手,握着手介绍了一下自己,李洽如随口问了一句。

“丁兄也是去公司新区吗?不知丁兄是何职务?”

“翻译!”

指着车厢里的其它人,第一个上车的丁志远又补充道。

“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翻译。”

“这几天我接的都是公司聘请的翻译,公司从美国聘请了800多名专家学者,有去专科学校的,有进工厂的,总之,这些外国人都需要翻译,你们都在美国留过学,和他们勾通没有任何问题,嗯,现在离开新区还有一段路要走,正好借这个空,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新区的一些规定!”

说着,李殿臣又从口袋内取出厚厚一叠纸说道。

“大家互相传发一下,仔细看一下,规矩是多了点,但还请大家多多体谅……”

几乎是在到达北方公司新区的第一时间,和其他人一样,李洽如首先感受到的冲击,恐怕就是诸多的规矩,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是如此。

“床单每天需要更换一次,垃圾需要投放在指定的垃圾桶内,还有……”

和任何人一样,几乎是李洽如进入公寓的第一时间,在他的那间单人公寓中的书桌上,就看到了一份公寓卫生规定

“造访客人需要提前登计,客人借宿不得超过一个星期,出租房屋必须经过中介登计……你看这里的规矩太多、太烦索……”

和李洽如一样,丁志远同样被诸多的规矩吓了一跳,以至于在当天晚上举行的欢迎晚宴上,和李洽如坐在一起的他,立即开始小声抱怨了起来,其实何止是他,几乎每一个人都在那里抱怨着。

“……相信大家对于新区制定的诸多规则,有很大疑惑,其实最初,我的想法也同大家一样,为什么需要制定这么多规矩,而且是事无巨细的规矩……”

恰在这时,迎接众人的翻译所所长在台上讲起了话来。

“比如,要求床单每周需要更换一次,要求每周至少洗三次澡,体力劳动者每天洗一次,至于卫生条款,在街头吐口痰,都有处以十天公共服务的惩罚,对于插队者,同样也是如此,嗯……在这我念一篇新闻,是《中央日报》上的新闻,”

在众人的注视中,翻译所所长大声念了起来。

“姚家巷十号住户王友奎,年十八岁,江都人,新姚家巷二号住户胡正波,年三十四岁,湖南人,均于昨日上午,将垃圾任意倾倒马路上,被市卫生警张弼瞥见,以其有妨公共卫生,带交该管第二分驻所,送由第四警察局罚办。(://.)。”

看着似有所思的众人,翻译所所长将报纸收起,然后认真的说道。

“几乎每天《中央日报》都会刊登这样的新闻,为什么呢?仅仅只是因为如果不妥善处理好这些垃圾,城市的面容就会受损吗?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皆言“当改造国民性、培养国民道德意识、卫生意识”,但仅仅依靠言语上说教可以解决问题吗?如果可以解决问题的话,那为什么,现在在很多城市,依然可以看到随地大小便的市民,街道上依然是臭气薰天、垃圾成堆呢?”

接连几声反问,只让原本对众多规则而颇有怨言的众人沉默了下来,这会他们反倒是不再去思索诸如“身份证”、“代用券”、“食品供应证”之类的问题了。

“想比于许多地方,或许,新区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在这里,公司所希望的并不仅仅只是寻求公司生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通过个人和团体的努力,给这个国家带来一些改变,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经济上的改变,同样也是精神面貌上的改变,而规则只是第一步,诸位,现在,我们或许是通过规矩去约束许多事物,但请诸位设想一下,当有一天,每一个人,都以这些规矩为行为准则的时候,那时,我们的国家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