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二百八十五章 共同之处

山河血 第二百八十五章 共同之处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第285章共同之处

“嘟、嘟嘟……”

各种各样的哨声在街道两侧回荡着,手中拿着旗帜的工人在街道两侧的建筑工地的顶部或者下方指挥着,升降机、吊车不断的输送着各种各样的建筑原料,在新区主干道两侧,准确的来说是新区中央区,一栋栋现代建筑,正在迅速的施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百货公司、电业大楼、公司总部、大型饭店……在中央区除去公司总部建筑群外,或许更为重要的就是商业区的建设,与此时各地兴建的现代混凝土建筑不同,在中央商业区的几乎每一栋建筑都是东方式的,建筑风格均为中国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相结合,几十年来的西风东渐,此时的中国现代建筑,已经开始摆脱西方的影响,西方的现代建筑技术与中国传统风格的结合,正处于这个时代的主流,而来自全国各地的上百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平均参与其中,甚至包括正参与兴建大上海计划的董大酉等人亦参与设计公司新区的建筑。

在一片建筑工地上,头戴着安全帽的王华彬偶尔会将视线从施工图纸上转移到公路上,在主干道两侧的非机动车辅路上,堆积着大量的积土,那是正在开挖的下水道,这种施工场面在新区随处可见,毕竟,按照市政建设的第一原则,下水道建设从来都是与水电路相同,拥有第一优先权。

“怎么还没到?算算时间,应该差不多了啊!”

此时,心情有些焦切王华彬正在等待的“老板”——董大酉,这会却正悠哉、悠哉的在公路边,仔细查看着下水道的设计,几乎是在进入主干道后,董大酉便注意到道路两侧高达数米的积土,作为一名建筑师,他自然知识,这种在道路两侧连绵数公里的积土是开挖下水道时留下的,不过因为规模的关系,他才会在看到几名手拿图纸的建筑师后,特意下了车,同他们交谈起来。

“……为了保障地下室的排水,新区的下水道标准埋深为地下10米,这可以保证地下负三层都可以拥有良好的地下排水设施,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形,下水道的出口……”

“从排水道至拱顶高为3。5米,其中排水道深1米,宽1。5米,排水量……”

看着图纸上的数据,董大酉甚至觉得在北方开挖如此规模的下水道设施根本就有些浪费之嫌,而看到水道两侧1米的“维修步道”时,更是惊呆了,而看着图纸中那密集的路面排水通道,董大酉似乎明白了。

“防空洞?你们把防空洞和下水道结合在一起了!”设计的意图被董大酉一言道破时,方朴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除去将供水、供电、供暖都融入市政下水道外,又将其同人防与其相结合,是董事长提出的,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新区的多功能下水道都是第一例,而现在,竟然被董大酉一语道破了。

果然……在方朴川的惊讶中,董大酉连忙解释道。

“是排水通道太密集了,每隔二十米一处,而且尺寸也很大,显然是留作通气之用,还有这里,排水孔这里设有一层反l型,与普通的直线式排水孔不同,这个设计我见过欧洲的一些防空洞中有采用过……”

接连点出下水道的几个设计特点,董大酉又指着几辆正在拉着土的渣土卡车说道。

“你们在开挖的时候,土壤都是分开的,内层粘土置于外侧,又特意用渣土车运走,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些土壤应该是运往砖厂对吧!这种粘土是最好的烧砖原料……”惊讶的看着董大酉,如果说先前方朴川只是惊讶的话,现在恐怕是震惊了,果然真应了那句盛名之下无虚士了。

“佩服、佩服!”

接连感叹着,方朴川手朝着城外的方向指了过去。

“新区建设仅只是一期工程的建设量都是极为巨大的,按照几个月前制定出来的甘特图,新区一年需石材30万立方米、用砖25000万块。为了充分保证石材的供应,在公司在后山开设了采石场,并正在修建一条临时轻便铁路线,将石材通过轻便铁路直接运至城内施工现场和建材储备场。在水泥和建筑用砖的准备上,为了避免大量开挖土地,公司只是在的沿河一带,开设了大量的砖窑,原料都是来自市政开挖土方,虽说增加了一些运费,但是就整体来看,烧砖成本还是有所下降……”

“一年25000万块砖,这么大的用砖量,恐怕只依靠这种市政开挖土方,是没办法满足的话吧!”

因为是大上海计划设计委员会成员之一,董大酉现在反倒对由其设计的百货公司没有多少兴趣了,百货公司那边,有他的助手的王华彬他们在,就可以保证施工,反倒是新区这些一些新鲜的组织施工引起了他的兴趣。

“是满足不了,所以很多埋回土方都用煤矸石取代,现在新区煤矿已经开工,虽然还没有出煤,但却开挖出了许多煤矸石,用硬质煤矸石铺设路基,经过洒水碾压后,形成的密实结构,效果毫不逊于三基土路基……”

在仔细介绍一番之后,方朴川双特意引用了董事长的一句话,

“嗯,就是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尽可能做到原料资源的毫不浪费,不过这要求施工组织严密性,不过这一点,在其它地方不敢保证,但是在这……”

伸手指向那些穿着灰色制服的土方工,方朴川用一种极为佩服的口吻说道。

“这恰好说明了董事长的远见,如果不是董事长要求,所有的新招聘工人,都必须接受十五天的军训,然后按军队的方式编组分配,再加上利用甘特图组织配合,由公司统一调配一切资源,其它任何地方,都难以保证快速施工的同时,又做到资源的充分利用!”

董事长,从来到新区,从他下车的那一瞬间开始,董大酉已经不知道多少次听说了这个名字,现在,他对那位曾名震一时的管明棠更加好奇了。甚至以董大酉看来,相比于缓慢的大上海计划,规模更多大的、集商业区、生活区与工业区于一体的,实际上等同于一座新建一座城市的公司新区,建筑速度更快,而且规划更为科学、更具前瞻性,难怪王华彬会在信中提到,相比于上海,这里更具有朝气!

“如果说唯一的美中不足的话,恐怕就是这里和大上海相比,他更市侩一些!,’

在当天晚上举行的新区例行的建筑师餐会上,王华彬悄声对董大酉解释道。

“虽然大上海计划,现在还在规划实施阶段,但是我们所有的一切规划,都是从公共设施开始,除去市政府之外,第一批投入的绝大多数,都是用于市中心公共设施的建设,比如市体育场、市博物馆、图书馆……”

在提及大上海计划中市体育场时,王华彬不由自主的露出些骄傲之色,因为那座中国最大的体育馆,是由他和董大酉两人共同设计的,尽管,现在它仍然存在于图纸之中,可是在王华彬看来,这恰好表明了公司新区和大上海的区别。

“不过这或许正是商人和政府的区别,新区现在尽管规划了不少公共设施,但都是集中在生活区,而且规模有限,大都是小型的,目的在于为社区住客,也就是公司引进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及他们的家人提供生活上的便利,至于这里,公司的中央区,除去公司建筑之外,优先施工的建筑,都是商业建筑,包括您设计的百货公司,”

接着王华彬又补充道,

“那和大上海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端着酒杯,同一位相熟的建筑师,远远的碰了一下杯子后,董大酉又问道王华彬,他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这座公司新区。(://)。

“口恩,”

沉吟片刻,王华彬指着远处的一名正与几名欧洲建筑师聊着的青年建筑师说道。

“他叫孙吉,是台湾建筑师,曾参与过日本人在东北弄的那个什么新京建设……”

新京建设,对此董大酉并不陌生,甚至在“大上海计划”的实施中,都有一种潜在的于日本人弄的那个所谓的“满洲国新京案”比拼之意。

“按照他的说法是,无论是新京,还是新区,亦或是划中的大上海,都有一个共同点!”

“哦?”

瞧着远处的孙吉,董大酉心下不由一阵好奇。

“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共同点?”

“东方式!”

听到这三个字,董大酉的内心却是涌起一阵知己感来。此时的国民可以说是民族情绪高涨,在设计师心中,也同样拥有让传统建筑风格在新式建筑领域扬眉吐气的理想,甚至在政府制定的建筑要求中同样要求,建筑物须得具有相当规模,且外观为本国建筑样式。

“在新区的建筑招标条件中,都归定有尽可能排除一切与民族风格可能冲突的一切因素,建筑设计内格需具有中国固有形式!也就是他所谓的“东方式”……”

“走,咱们去认识一下这位孙设计师,没准,能给咱们一点启示也不一定……”

说道着,董大酉便朝着孙吉走了过去,这时孙吉正用流利的英语同几名美国建筑工程师交流着,准确的来说,是正在教训着那几个美国建筑设计师。

(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