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庐之中

山河血 第二百五十四章 美庐之中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第254章美庐之中

虽说,时不过四月,远还未到盛夏,可又一次,蒋介石还是来到了有着“凉岛”之称的庐山上,每年夏天,随着蒋介石登上庐山,这块幽静之地便显得热闹起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往来信函、电文穿梭不断,国民党党、政、军重要人物也从各地奔向这

里。

不过今年,他似乎来的更频繁一些,更密集一些,甚至不分季节。

蒋介石在“美庐”召见贺衷寒和杨永泰,商讨对策。

贺衷寒是湖南岳阳人,是黄埔军校一期,与蒋先云、陈赓并称“黄埔三杰”。贺衷寒才思敏捷,一贯注重政治工作,可以说是国民党政训系统的鼻祖和总头目,而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他则按照委员长的要求,在全军推以“黄埔精神”结合“红石岚大捷”的政训,至于杨永泰这位委员长的高参,则刚刚从北平乘机返回,蒋介石之所以召开他们,也正表明此时他所关心的两件事一一是军队政训,二是华北局势

在过去的一个月间,随着围剿的失败,他一直在考虑着一件事情,前线屡遭失败,在蒋介石看来是各部队的中初级军官武德、武学尚欠深造所致,所以需要以政训为补,以补回军官,甚至普通士兵在武德、武学,嗯,也就是德国顾问所谓之“军人荣誉”上的不足。

除去军队基层官兵的政训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困扰着他——华北!

当前华北的局势看似对中国有利,可作为国民政府的委员长,他却深知,现在中国,准确的来说是他——已经油尽灯枯了,为了支援华北方面,不顾德**事顾问的强烈反对,把去年在上海遭受重创的两个刚刚恢复元气的样版师调往华北,为了筹集所需的军费,甚至苦苦哀求他的那位内弟。

确保华北局势稳定、依赖国际社会压迫日本撤兵。这是他即定的华北政策,中国需要时间,无论外界如何喧嚷,蒋介石都固执的坚持着这一原则,了解日本的他深知中国与日本的差距,在没有完成所有的准备之前,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在拿一个国家的命运去冒险。

而华北现在战争局势发展的超出他的意料,不是坏,而是好,甚至于现在报纸上都出现了“立即出兵收复东四省”的口号,不仅报纸上,行政院也是如此,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保持清醒,所以他才会把黄郛,这位有名的“亲日派”派到北平,并任命其为行政院北平政务委员长,准备与日本人周旋。

现在英、美等国能站出来说话,英国还从香港调动地面部队在秦皇岛登陆,以阻止日军威胁北平、天津,黄郛不过为缓冲与日本人关系的一颗棋子。但蒋介石同样也知道,国际社会的压力固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实际上他们只希望双方停战言和,如果中日两国真的爆发全面战争,国际社会的外交压力真的有用吗?

再就是长城战役固然取得一定成绩,可却暴露了各方面的想法,两广、西南甚至中央政府内部,一个军阀林立、政令不统的中国,能够完成对日备战吗?有可能在未来抵御日本入侵吗?对于这一点,蒋介石自然有他的看法。

亦正因如此,他才会固执的一步步的在外界反对声中执行着他的计划,但是盼着中国陷于内乱的日本人,他们会看着中国一步步统一、强大起来?

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所有的问题都压在他的身上,以至于在看着墙上的那份巨大的中国地图时,他的脸上完全见不到一丝欢喜之色,有的只是眉间的浓浓忧虑。

十几分钟后,贺衷寒、杨永泰来到“美庐”,他们走进一楼的会客厅时,只见身穿长袍的蒋介石正站在一面挂有巨大军事地图的墙壁前凝思。

见他俩来了,蒋介石请他们坐下、喝茶,自己也在沙发上坐下。思忖了一会儿,蒋介石才缓慢地说道。

“当今中国,内忧外患。日本人步步紧逼,广东广西心存异意,各路诸侯也各有各的算盘。不过,而在湘赣匪患更一日甚于一日,而且匪区还在一再扩大,北伐时我们和他们合作过,其又特别善于蛊惑民众!”

喝了几口白开水,将外有强敌、内有藩祸匪乱的局面道出后,蒋介石微微皱了下眉头,又接着说:

“面临如此内忧外患,可是我们的军队却这样无能,十几万大军都无法肃清湘赣两省匪患,还谈什么收复东北、抵御外辱!国家养这样的军队有什么用?不好好整顿是不行了,不行了!”

贺衷寒、杨永泰对视了一下,刚刚从北平回来的的杨永泰示意贺衷寒先讲。贺衷寒字斟句酌地说道:

“校长所言极是。现今无论是湘赣两省之匪,亦或是日本,皆非各路国内军阀所能相比,前者以信仰、蛊惑为器,后者更有强盛国力、完备工业为根,想要击周他们,必须加强我军自身。而我军缺乏战斗力的主要原因,又是……”贺衷寒说着,支吾了一下,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犹豫不决,即便是作为蒋介石的得意门生,他也知道,自己的这一番话说出去,将会得罪多少人。

明知贺衷寒的顾忌,但蒋介石还是挥挥手,不停的催道

“说下去,说下去!有话直说,请你们来,就是共商国事,不要有所顾虑嘛!君山,难道在我面前,你还有什么顾忌吗?”

见校长抬出这么一句话,贺衷寒只得接着又往下说去,

“以我军在古北之表现,表明,我军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至少少数部队如此,而现在我**队大部缺乏战斗力,说是士兵欠缺训练,训练不精、械弹不精,这到是其次,我看主要是各级官长骄惰,**,争权夺利,不爱惜士兵,甚至克扣军饷。”

被校长言语敲打之后,贺衷寒也就没有了顾忌,事实上,这些问题他一直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更有一些将领更是野蛮成性,为所欲为,不听从指挥,其中不仅有收编杂牌部队长官,甚至还有许多黄埔军官,亦丧了身为革命军人应有之觉悟!学生以为,他们实在有负校长的栽培,如若任其发展下去,那么将来的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听着贺衷寒的话,蒋介石不时的点着头,对此,他同样看在眼中,神色严肃地沉吟了一下,点点头说。

“你说得对!若不及早整顿,恐怕积重难返。你们有何良策?”

心下早有腹案在胸的贺衷寒一听校长的问题,连忙回答

道:

“校长,学早有一个想法,我们能否仿效黄埔军校的做法,举办大型军官训练团,从政治和军事上训练军官,增强服从领袖、为国尽忠的信念,加强纪律性,打掉基层军官的骄惰、懒散、蛮横的习气,把已经丧失的革命精神再重新恢复起来。”

在贺衷寒声音落下时,杨永泰紧接着附和道。

“举办军训团是一个好办法,一个军队最重要的是士气、精神,剿匪之事本就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如若全军官兵统一了思想,一心为党国效劳,一定能够肃清匪患。将来部队装备提升,国家完全准备,一定可以收复东北的……”对于贺杨两人的建议,蒋介石连连点头说:

“好!好!很好!你们的建议很好!看来,办一个大型军官训练团是有必要的。再不严加整顿,军将不军,国将不国,还怎么实现总理的遗愿,完成我们革命的责任!”

随后,又与贺衷寒、杨永泰两人商讨了一番办一个大型军官训练团的细节问题后,蒋介石便示意贺衷寒退下,只留下了杨永泰一人。(://.)。

“畅卿,这一趟北平之行,辛苦你了!”

委员长的道谢只让杨永泰连忙谦虚不辛苦,并言称为国家当有此行之类的话语,这不过只是客气话罢了,而杨永泰自然也知道,委员长留下他,绝不是为了慰问他,而是为了向他了解北平,准确的来说是华北的形势。而更为准确的来说是为了了解他对未来华北局势的看法。

果然不出所料,在一番客气之后,蒋介石则看着杨永泰用尽可能平缓的语气说道。

“畅卿,现在,固然张汉卿已经出洋考察,行政院内对其指责亦为之一弱,可众所周知,这东北军是不堪大用的,若是再将华北交给他们,一行政院这关是肯定过不的,二国民亦是无法接受的……”

三言两语间,借着行政院、借着国民,蒋介石已经把东北军的未来定下了调子,对于“削藩”这一点,蒋介石从来就没曾放弃过,甚至让张学良出洋考察“避避风头”,也不过是整个计划中的一部分,目的在于趁东北军群龙无首之时,完成对东北军的整编,而现在这一切,已经借着“抗战”为由,由何应钦主持慢慢实施,可与时同时另一个问题却又摆在蒋介石的面前。

“畅卿,以你在北平所见,他日河北大局由谁来掌握更为合适?”

(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