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元老亦有他心思

山河血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元老亦有他心思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第141章元老亦有他心思

又是一个上午,在汉阳铁厂,嗯,应该是汉阳钢铁公司内,数十名工人各自的岗位上静静的等着,等着第二炉铁出炉。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清晨,在管明棠和张静江两人到达时,太阳初升,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满天红云,满地金光,红日恰似一炉沸腾的钢水,喷薄而出,金光耀眼。

“看来是个好兆头!”

张静江如此心想着,相比于汪精卫等人的走马观花,因为涉及到自身投资的关系,张静江更为关注很多实际问题。

“第一炉铁出炉375.2吨,远超过设计的日产250吨,每吨生铁需要1.8吨铁矿石,价格为11元,一吨铁水消耗815公斤,也就是15元,而目前使用抚顺煤自行炼焦炭成本每吨为15元,若是使用淮南煤炼焦,成本应可下降至12元左右……”

在听取严恩械的汇报时,张静江已开始在心底算起了生铁成本,这是一个大明帐,11加15,等于25,加之石灰石之类的融剂以及人工、机器耗损,当然不可避免的又包括统税。

“每吨全部成本应在28.75元,上个月,上海到岸铁价为28.5关两,目前武汉销售生铁每吨47元左右……”

在提及成本时,严朝管明棠看去,若不是有董事长带来的那些技术资料,生产成本根本不可能下降如此之大,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对那些技术的掌握,公司的生产成本还有进一步降低的潜力,毕竟,以后仅是焦炭即可再节约数百公斤。

“28、47……”

念叼出这两个数字,张静江又朝着那喷吐彤云的高炉看去,以这一座高炉日产日量计算,这一日利润即可达近万元之多,若是这汉阳铁厂所有高炉尽开的话……

“难怪旁人说,铁炉一开,如银河流淌啊!”

感叹时,伴着汽门推动,那炉铁水缓缓流出,有些人开始欢呼了,因为这一炉铁达到前所未有的500吨,仅一座3号高炉的产能即相当于过去3号、4号两座高炉产量,对于这些工人来说,或许他们知其它,但从这两炉铁中,却知道,这汉阳钢铁公司的明天远比他们想象的更为辉煌。

在那一片欢呼声中,管明棠整个人很平静,因为他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下一步工厂生产的将是钢,而不是现在生产的生铁。

“印光先生,最迟年末,炼钢车间的30吨平炉即可完成改造,到时即可源源不断生产出钢锭供应乳钢车间,再由乳钢车间产出钢材供应全国商场……”

笑着管明棠却没有再说话,按照规划,在汉阳钢铁公司周围将要兴建一批从事钢材生产的“卫星工厂”,而这些卫星工厂,管明棠并不准备自己投资,除去张静江有意投资的乳钢厂之外,其它诸如亚铅镀公司、钢管公司、铸钢公司、制钉公司之类的卫星工厂,都将采用吸引投资的方式创办,甚至可以通过由公司提供设备的方式,帮助他们迅速厂,从而形成一个以汉阳为中心的钢铁联合生产企业。

当然更重要的是,在管明棠看来,无论是这个时代的中国或许另一个时代的中国,都有一点是共同的,把越来越多的人捆绑在自己创办的利益体上,才能从根本上确保自己的安全!这个利益群体越大,涉及到的人越多,自己就会越加安全。

“嗯……”

点点头张静江出人意料的却是没有接过管明棠的话,而是若有所思的看着铁厂,随后慢声细语的说道。

“淮南煤矿出煤虽为最上等炼焦用煤,但淮南煤欲实现外运,必须首先解决煤运问题,哲勤,这淮南煤矿铁路预计需要千万投资……”

听张静江提及淮南煤矿铁路一事,管明棠却是沉吟片刻,随后反问道。

“印光先生,若是先行修建至淮河河畔铁路,再修建运煤码头,以现代内河拖驳钢船运煤如何?”

在后世长三角电煤大都依靠淮南煤,毕竟淮南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矿,而长三角电煤60%以上皆是依靠拖驳钢船运输,自然的管明棠首先想到的在后世内河纵横的那些钢壳驳船,每艘船皆可运煤数百吨,一只拖驳船队的运输量即可达近万吨,甚至使用驳船的成本,还要低于铁路。

“拖驳钢船?”

眉头微微一皱,张静江却是没有说话,淮南煤矿局是其所主持的建委会在民国十九年投资所建,其目的在于解决京沪一带的“煤荒”,中国的煤炭资源主要产自东北、华北等北方地区,在二次北伐胜利后,虽然名义上统治了上述地区,但重要的工矿资源仍旧掌握在列强及地方实力派手中,民国十八年、十九年,北方军阀叛乱,晋煤、翼煤停运,直接导致京沪煤矿,正是能源供应危机,导致政府为确保京沪地区的能源供应,方才投资兴办淮煤,一为确保能源安全,二来又可救济长江流域煤荒。经过三年建设,待明年三期工程完工后,日产煤将达万5000至10000吨。

可现在的问题是淮煤矿区交通不太方便,煤是挖出来了,但是外运太困难,之前挖出来的煤先须用人力车运到淮河边,再用小木船运到蚌埠,然后再走铁路,利用津浦铁路运到浦口,辗转运驳,手续既繁,费用也大。而津浦铁路南段原本就运输繁忙,每天再加运煤炭数千吨,也力难胜任。所以在经过专家论证之后,才决定在矿区建一条铁路直达长江边,尽快把煤运出来,保证各地电厂和工厂的使用。而目前铁路于去年开始的勘测施工,目前建委会已经准备用淮矿资产作抵押,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电气事业公债,以筹集筑路资金,而现在管明棠却提到经由水路运煤,着实让他心下一阵犹豫。

“哲勤,现在淮煤外运具经水路运往蚌埠,再由铁路南运,每到冬季淮河水涸,复需停运,所以才有了淮煤冬季积压之事,所以……恐怕水路运输会有诸多不便。”

“可以先勘测航道,现在正值冬季,若是目前对淮河、洪泽湖直至大运河进行航道勘测的话,不仅可短期内解决淮煤南运一事,他日也可解决皖北物资南运之困。”

淮河冬季水涸?管明棠不信,即便是现在淮河航道不及后世,但跑那些两三百吨的驳船,应该也没问题吧!更何况这其中还涉及到技术进步的结果,现在船壳太厚,结构太重,导致其相同运量吃水太深。

而后成那些在河畔划出一片地方就能造的钢壳驳船,技术简单不说,而且使用成本极低、且吃水浅,完全可以在汉阳铁厂附近划出一片地方,造那种钢壳驳船,以满足汉阳对铁矿石以及煤炭的运输需求,最重要的是相比于现在的蒸气船,那种低功率柴油动力驳船的使用,可以大辅度降低钢铁公司的原料运费。

“这勘测……”

不待张静江把话说完,管明棠却是笑说道。

“我知道现在政府财政紧张,这笔费用,可以由公司来承担!”

“哲勤,你这人啊……”

说笑着,张静江却又说道。

“这煤由水运一事,固然可解决淮煤南运之事,但淮南煤矿铁路却为安徽第一条纵横交通要道,它的功能绝非运煤一项,而是沟通淮河与长江流域的交通干道,于国大有助益,所以……”

盯视着管明棠,张静江不无凝重的说道。

“他日若是铁路修通,汉阳铁厂需煤,须优先以铁路运输为主,至于驳船,于长江运输即可……”

作为建设委员会委员长,无论是淮南煤矿,还是淮南煤矿铁路,都是在其主持下,不用政府一分钱创办的大型企业,张静江提出这个要求,自然有他的私心,当然最重要的是经历了民国十七年至民国二十一年的多年的煤荒之后,张静江即有一种思想,有些东西还是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更为稳妥。

不过管明棠却是不以为意的笑着。

“那有什么,未来汉阳铁厂运输最大宗不是煤炭,而是铁矿石,也许就是三四年的功夫,汉阳每年需铁矿石可能达到百万吨之巨,这是要一步步的来,界时驳船想来皆需要投入于铁矿运输,再则,随国内实业进步,煤电需求自然更多,不定,过个三四年,那淮南煤矿一带富有优质煤炭,其煤炭质量之优绝非日本煤所能相比,如果界对我国对日本煤增加关税,那么长江流域必将以淮煤为主,若淮煤取代曰煤、东北煤,一年即可得四五百万吨市场,想来到时,印光先生还是要借助水运,以解淮煤外运之苦了!”

若是没来到这个时代,若不是兴办汉阳铁厂,管明棠压根就不知道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日本一直对华,尤其是煤炭资源不足的长江流域低价倾销劣质日本煤,日本煤质量虽差,但其价格却不过仅只相当于国煤60%左右,以至于每年于长江流域倾销达两三百万吨之巨。

“那,哲勤,今日便承你吉言了!”

对于许多事情,张静江自然比管明棠更为了解,现在之所以未对日煤增加关税,根本原因是长江游域还离不开曰煤,若是能解决淮煤外运的问题,增加关税应对日煤倾销,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哲勤,前日汪兆铭和陈公博那里,你是怎么表示的!”

突然的一句话,让管明棠整个人一愣,随即从这话里听出了别的意思来,不过管明棠并不准备瞒着张静江,便直截了当的回复道。

“汪院长那里送了一张三万元支票,陈部长那是两万元,另外几名随员,每人五百到千元不等,夏省长那里也是三万元……”

在道出这一个个数字的时候,管明棠的心里都在滴血,别说是那些人那有所表示,甚至就是眼前的这位,对自己一直颇为关照的张静江这里,自己同样也有打点,当然不是打点他本人,而是打点他的随员。

出于后世的官场经验,管明棠知道,但凡是官,是员,都需要打点,这个时代自然也不例外,不过唯一让人还算感觉不错的,就是那些记者并不像后世的记者那样有收取车马费的“行规”。

“嗯,你做的很好,在中国,从来都讲究一个礼尚往来,不过汪陈两人的礼太重了,这个礼数讲究一个恰到好处,今天你送了那么多,他日若是有事相求……”

摇着头,张静江似是在感叹着管明棠的“不经世事”,管明棠在送礼这件事上,着实太过年青,当初第一次登张府的大门时,他带的是一对乾隆时的花瓶,虽说市价不过两千元左右,可在张静江看来,那登门礼实在是太重了点,这样看似尊敬,可若是换成其它人,恐怕就有点儿礼重了,登门礼如此重,那将来谢事礼,岂不更重,长此以往,也就把人给惯坏了,不过这些话,点到即可,有些事情,终归,还是那一句话,管明棠实在是太过年青了,而且又长处海外,所以对国内的“行情”多少不知。(://.)。

“哲勤,以后这种事情,你尽量少插手为好,该交给下属办的,就交给下属,不过省府那边的礼数可以重点,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但你要记住,不是什么样的人都要讲究一个礼字,对一些人,还要讲究一个势字,就像那些个阿猫阿狗的……”

“先生教训的是……”

恭敬的听着张静江的训导,一听自己的礼重了,管明棠的心里是那个后悔啊!要知道,单是这开个业,自己上下打点可就花了十几万,那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哲勤,不日委员长就会抵汉主持剿匪之事,我需要先为委员长勾通湖北地方官员,所以,这几日……”

话峰突然一转,张静江看一眼管明棠,目中尽是那欣赏之意,而脸上的笑容中似乎又带着一些别的意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