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一百三十一章 理想主义试验田

山河血 第一百三十一章 理想主义试验田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第131章理想主义试验田

“成堆的垃圾,粪堆,污池,泥坑,下陷的屋顶,腐烂中的草屋以及散乱的碎石……到了冬季,特别是寒风凛冽的天气,村内到处呈现着一种衰残荒凉的景象。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间或有人从村首走过,穿着臃肿的破棉衣,瑟缩着身肢,慢慢移动着,看来简直像一个影子,像一个鬼魂。这时一两只狗吃惊地叫起来,声音也是那样的悲惨,那样的凄凉。……农民所穿衣服破烂、肮脏,”油垢有一钱多厚,也不洗一洗”,往往是一季换一次衣服。”凡常和农民在一起的人都知道,一般农民,您看他的牙上,都附有一钱厚的牙垢,黄而且臭”……这就是e。a罗斯教授对中国的农村的感观,中国农村之衰败、农民生活之困苦,早已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了……”

扭头看着坐在马车的管明棠,赶着中式马车的陈志潜用一种悲天悯人的口吻说道,一边说,他一边赶着马车,马上的这几位可都是贵客。

“农业危机、农民危机,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定,所以救济农村、拯救农业,实施乡村建设运动,就是寻求中国社会积极进步根本,没有农村的稳定、农业的发展,中国根本就淡不上发展,即便是发展了,也不过只是一个跛足的国家罢了!所以,我才会来这,而且会一直呆下去!”

在陈志潜回过头看着管明棠露出笑容时,迎着那灿烂的笑容,管明棠的内心被触动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理想主义者”,谁能想到眼前这面色黝黑,穿着一身粗布衣,脸上洋溢着青春,展露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的青年,曾是协和医院的一名医生,毕业于协和医学院,那所东亚最优秀西医学院,又曾取得了美国哈佛医学院硕士学位,此时那张被灼阳晒成黝黑的脸庞,虽满是苍桑,却掩饰不住他脸上的灿烂笑容,以及那充满理想的坚毅。

面对那笑容,管明棠不由生出自形相惭的感觉,他从未想到,会在这里碰到这么一位理想主义者,虽说挂着邹平乡村建设卫生教育部主任,却成天提着药箱,骑着自行车,像个赤脚医生一样,深入到农村为农民治病,向他们宣传卫生知识。

他会后悔吗?

不,他不会后悔,因为他是一个充满理想的人,理想!

第一次,在来到邹平试验县之后,管明棠整个人都被感动了,准确的来说,应该是这些充满理想的人感动了他。如果说,初来邹平县,有些迫不得已的话,那么现在,仅仅只是这个赶着马车到周村火车站接自己的陈潜平,便让管明棠觉得不虚此行,相比于许多人,这些理想主义者,反而更单纯,更……真心希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着、实践着……

“……我们乡学村学的组织,如能发生作用,乡村真正活起来,则对于中国地方自治问题的解决,不啻发明了一把锁钥,找着了它的诀窍,岂不是一件很伟大的事业吗!”

面对随蒋梦麟一行来邹平参观的管明棠,梁漱溟到是没有显露出太多的情绪,只是如同对待其它参观者一般,介绍着自己在邹平取得的乡村建设经验。

“……我们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作乡村建设实验,什么时候才算成功呢?直截了当地说,就是乡学村学真正发生组织作用,乡村多数人的注意力与活动力均行启发,新政治习惯培养成功而完成县自治,研究院实验县的大功就算告成。”

在梁漱溟的话音落下后,周围自然是一片称赞声,虽说山东的乡村建设运动去年才开始,但是作为北方三大乡村建设基地,这里在短短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绩,同样也是有目共睹,农民的生活在过去的一年中得到改善,农民合作社的成立,使得农民免受高利贷利息盘剥,甚至在从周村火车站来邹平的路上,沿着那条组织农民冬闲时整修的夯土公路附近,还能看到不少农民正在翻盖着新居,尽管新居仍旧还是土坯房,但至少这一切都在表明——这里的百姓生活,正在发生着改变。在接下的参观之中,在乡村服务人员训练部,梁漱溟则众人介绍着,乡村建设研究院如何培训乡村服务人员,以及乡建干部。

“招收的乡建干部和乡村服务人员,招收的对象是世代居乡、至今本人家在乡村的中学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年龄一般在20岁以上、35岁以下,主要课程有乡村建设理论、农业知识、农村自卫、精神陶炼、武术等科目……”

听取着梁漱溟的介绍,管明棠的心下却是有些疑惑。

“梁先生,为什么,在研究院不能教授乡村服务人员,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原料立足于乡村的农村工业知识,这样的话,可以利用农民可以利用农闲时,在作坊内工作,所获得的收入也可以贴补家用!”

因为曾充当下派干部的原因,对于农村管明棠有着自己的了解,在他看来,仅仅依靠农业种植远远不能解决农村问题,现在的农村衰败、而在后而则有农村崩溃一词,这种崩溃所指虽是农村社会,随着劳力外出留下的老妇幼空心村,所导致的社会崩溃,而导致农村社会崩溃的原因,就是农民在农村除土地外无法获得收入,解决农民在农村的工作问题,才是解决一系列问题的根本。

“哲勤,你是实业家,以你看来,中国欲富强,必须发展实业,所以,有了你今天的实业之举,而以梁某看来,从农业引发工业,更从工业推进农业,农业工业叠为推行,产业乃日进无疆,同时亦就是从生产力抬头而增进购买力,从购买力增进而更使生产力抬头;生产力购买力辗转递增,社会富力乃日进无疆。这是真的自力更生。”

梁漱溟的解释,果然是道不同,甚至于他还不客气的指出。

“世人发展工业,皆言需以工业对农业剪刀差,获得工业发展,但中国千百年来农民所受盘剥之苦,谁人又能体谅,在剪刀差盘剥农村,固然,短期内可获得的些许资金,但长期而言呢?与其以工业对农业剪刀差,尚不如充分发展农业,提升农民购买力……”

对于梁漱溟的见解,管明棠,也不知是对,还是错,在后世最熟悉的词语便是”剪刀差”,无非就是先牺牲农业,待工业获得发展后,再对农村加以反哺,而现在听到这个先发展农业,后发展工业,以发展农业为工业创造市场的理论,虽觉新鲜,但一时却又不知如何回答,心知这些人远比自己聪明的管明棠,连忙从桌上拿起一本农业书翻看起来,随意翻看之下,管明棠的眉头一皱。

“咦?这本书……”

“怎么了?这本书有什么不足之处?”

对管明棠皱眉疑状,梁漱溟到是有些诧异。

“梁先生,这农技一书固然编写极为认真,但,不知为何关于制肥的篇章这么少?”

论到做生意、做学问或许,管明棠或许还不及他人,但是关于农业,却了解颇多,毕竟一任下派干部,在乡村当过大队书记的缘故,对农业到也有些研究,那几年甚至还亲自下过地,至于制服,因为推广有机种植的缘故,专门受过制肥的培训,而这种《农技》一书中的制肥篇,在管明棠看来,只不过是简单提到农村传统沤肥,如果说有什么改变的话,无非就是提到肥料如何归堆,避开饮用水之类的卫生注意事项。

“嗯?你觉得这制肥有什么不足之处?”

梁漱溟诧异的问道,这《农技》可是汇齐十余位农业专家和数十名种田能手编写而成,他是会唱歌,会写词,也会作生意,难不成他还懂得农业?懂得制肥?

“俗话说,地好地劣全靠肥,肥好地劣又何妨,农业想丰收,就必须要先解决肥料的问题,如果使用化学肥料的话,自然可以获得丰收。(://.)。”

“化肥肥料虽好,但是需要进口,而且农民亦没有那么多钱,购买大量化肥,现在全国也就是沿铁路两侧数十公里,有农民使用化肥,每亩不过数斤,一来贵,二来数量有限……”

“所以,化肥不足,就需要堆肥!”

“堆肥!”

如果说先前梁漱溟等人只是觉得有些诧异的话,现在恐怕就是好奇了,甚至就连同蒋梦麟等人,亦是觉得有惊讶非常,这管明棠难不成真懂农业?

众人不由互视一眼,这管明棠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们以惊讶,无论是那种子,还是现在他所提的堆肥,可众人却又有些不太相信,毕竟,这外国人使用化肥已有数十年历史,管明棠即便是在国外”所学颇杂”,也不见得就懂得所谓的”堆肥”,而且这堆肥,还要比《农技》一书上的效果更好。

“有笔吗?”

面对梁漱溟的疑惑,管明棠的脸上带着微笑,看着梁漱溟想着陈志潜那样的理想主义者,或许,自己可以帮助他们共同实现这些理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