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1223章 什么都不要留下

山河血 第1223章 什么都不要留下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横须贺,这里曾是日本帝国联合舰的本部所在,而现在,随着日本海军的解散,联合舰队已成为了日本人昨日的记忆,至于诸如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以及南云等人则被关进了盟军的监狱之中,等待着未来的审判。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晚饭之后,李小林像往常一样出门了,作为一名船舶工程师,他来到日本的任务是指挥日本技术人员和工人修复、翻新联合舰队的舰船,今天,他们已经完成了“武藏号”的检修,待接收军舰的第三舰队官兵熟悉了那艘军舰后,就会将其驾驶回国,成为中国海军的战舰,所以,闲来无事的他,便决定在街上逛逛。

在一个喷泉边,李小林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女人,正俯在喷出的水花上,用手捧着水喂自己的孩子,小孩尖声尖语的嚷着,妇人边喂边会心的笑着。

天色逐渐黑了下来,李小林来了市中心,这里是城市中唯一有生气的地方,他能听到数以千百计的日本人的叫嚷声,他们正围着军人消费合作社的橱窗前,观看着里面陈列着的中国、军人的作战服和直皮军鞋,孩子们和年青的姑娘们缠住正在排队等候的战士,向他们索要糖果、巧克力以及香烟,或者用一些小玩意换军票。

小商贩的摊点占满了街道两侧,物价高的惊人,买主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中国、军人。

“请您瞧瞧,日元就行!”

一位身着军装的青年面红耳赤的吆喝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些印制粗糙的明信片。

“送给回家的老乡们,”

各种粗制滥造的假货也摆放在地上,这里曾是两个百货商店的旧址,现在已经被炸弹夷为平地,不过根据李小林在餐厅听到的消息,这里已经被国内的一个商人买下了,他准备在这里重建百货公司。

战败的日本,对于国内的商人来说,是一场机会的盛宴,谁也不知道日本的未来会怎么样,但是数以十万计的资本并不丰厚的商人,还是涌入了这个国家,开始在这里国家挥舞着法币,收购闹市区的地产,兴建新的百货公司,或者收购一些不在没收之列的工厂,修复工厂里的设备,以生产商品供给这些生活在物资匮乏中的日本,甚至出口中国。

在不远处的一栋三层小楼处,由亮出了大型招牌,“春节快乐,中国、军人们,漂亮的、温柔的日本女人期待着您的怜爱……”在门前几名穿着俗气的姑娘正在散发着传单,他们穿的都很单薄,冻得哆哆嗦嗦的。

为了生存,许多日本女人沦为娼妓,从三四十岁的妇人到十几岁的女学生,她们面对的对象是四十六万年青的军人,这些人无疑是廉价的,甚至许多日本女孩渴望能够拥有一个“中国男友”,那样的话,仅只是其从军人合作社中购买的送给她的礼物,就足以让她和她的家人不至挨饿,在餐厅中,李云曾听到几个国内来的工人,在那里炫耀着他们的“日本女友”,向别人展示着她们裸、照,似乎所有人都有几个日本女友。

“先生,过来坐一下……”

面对娼妓的招揽,李小林有些不甚适应的扭开头,然后他继续朝前走着,在拐入另一个街道的时候,在那条街道上数以千百计的人们排成长队,都是三十至少五十岁的男人,那些穿着西装或者国民装的日本男人,静静的等待着。

现在日本所有的工作都是由占领军派出的“劳务官”掌握,数以千百万的日本人,每天排队所等待的只是为了获得一份勉强糊口的工作,每天,无论劳务办公室无论是开门还是关门,在门前,总会排着很多人。

而相比于每天几日元的只够买2公斤大米的报酬,还有一份工作的报酬是极为丰厚,离开日本前往中国,在中国,他们可以得到每月上百元甚至数百元的收入,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得到中国的工作,往往只有两类人更容易得到中国的工作——工程师以及医生。

对于中国而言,各种工程师无疑是极为匮乏的,尤其是大量日本工厂迁往中国后,中国更需要熟悉日本工厂设备技术人员,而工厂亦需要日本的技术开发人员。而在另一方面,国内亦乐意通过这种“掠夺”收割日本的智力资源。

几乎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日本技术人员和他们的家人一同离开一片废墟的日本,前往中国寻求更好的生活,几年后,移民部门将会根据他们的表现,决定是否同意他们入籍中国。

日本的技术人员确实不错!

想到日本人的许多特长,李长林忍不住在心底赞叹一声,在日本投降后,公司派出的调查团考察了日本武器生产设备以后,认为日本的武器多属精良,但其生产设备落后于先进工业国家15年到20年,对日本的技术人员可以说是非常钦佩。

而直接结果是,公司在短短的一个月中,便在占领军司令部的帮助下,将多达1。2万名日本科研技术人员带回国,而南京在获知这一消息后,亦开始利用日本的科研技术人员,并大量招聘日本各行业的精英,以为南方的科技研究以及工业生产交力。

数十万日本人得益于这一政策,由此摆脱了战败下的日本那贫寒困苦的生活,而现在,招聘并不局限于科研技术人员,诸如医生之类的特长人才,亦是国内需要的。

当李小林思考着经过这群等待着明天工作的人们面前时,他意外的看到一个人,是在维修“武藏号”战舰时,认识的日本海军工程师。

“早田,你怎么在这?”

“船厂的工作结束了!”

早田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在船厂的工作结束后,他自然也就失业了,他只能和其它人一样,在这里排队,以获得新的工作。

“我有三个孩子,所以……”

虽说先前船长的报酬非常丰厚,但早田却需要养家糊口,不能做吃山空。

“早田,冯科长不是对你说,只要您愿意,你和你的家人都可以去中国吗?”

和许多工厂一样,留用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修复设备来检验他们的能力,从而决定是否聘请其回国。

周围的人在听到“去中国”的字眼时,虽说他们听不懂汉语,可还是听懂了这几个字,这毕竟是现在最令人向往的三个字,几乎所有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早田,去中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再也不需要忍饥挨饿,再也不需要居住在窝棚中,甚至还可以接济在日本的亲人,总之,对于现在的日本人来说,中国就像是天堂一样。

“去中国?”

早田先是一愣,在众人的羡慕与嫉妒中,他摇着头说道。

“如果所有人都去了中国,那日本怎么办呢?”

早田的回答让李小林整个人不禁一愣,是啊,如果所有的日本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都去了中国,那日本怎么办呢?

但在另一方面,日本投降后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赔偿问题。现在日本战争赔偿不但被看作是扩充中国工业经济的重要办法,而且也被看作是一种惩罚日本侵略行为并防止它将来重新武装的重要方法。而根据中美英三国在开普敦达成的协议,对日本战后工业,应使之能“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实物赔偿”。

而根据这一原则,由南京派出的以资源委员会委员长翁文灏为领导的赔偿工作团,几乎是同高将军前后来到日本。而赔偿工作团是依据下述两个设想进行工作的,即赔偿应有利于减少日本的作战潜力;估定赔偿的多寡是根据战争的损失,而不是根据偿付能力。因此,工作团最终做出的决定是拆迁所有军事工业的设备,如陆海军兵工厂、航空工业以及铝、镁和合成石油工厂。同时大幅度缩减铁和钢、机床、造船以及战略物资工业。

同时,占领军司令部对于哪些具体的工厂应被指定用作赔偿这一点,未作直接指示。因此厂主想到他们的工厂有可能在以后被当作赔偿物资,所以不肯投资或修理,普遍的倾向是听任工厂瘫痪,这直接导致了日本工厂的停产,以及大量工人、技术人员的失业。

现在,对日本技术人员的大规模的招聘,不仅仅局限于政府行为,许多国内的企业亦纷纷派人从日本聘请技术人员,甚至国内的大学亦从日本招聘教授。在这种情况下,数以十万计的日本科研人员、技术人员面对前往中国后良好的待遇,以及嗷嗷待哺的家人,纷纷选择离开日本,而人才的流失,对日本的创伤甚至将远超过战争以及工厂的拆迁。

他们离开了,日本会怎么样呢?或许有些人不会去考虑,有些人却在考虑这个问题,而早田就是这样的人。

“李先生,有一天,作为一个岛国的日本仍然需要制造船舶,如果我们都离开了,谁来为日本设计船只呢?”

在道出这句话时,早田神色低落,他知道,随着作为战利舰的日本军舰的休整完毕,横须贺的船厂也将会被折走,等到一切都结束的时候,还会给日本留什么呢?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