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1210章 伦敦的愤怒

山河血 第1210章 伦敦的愤怒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刚刚开始的1944年,是英国人的第五个紧缩年头。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在战争时期,几乎所有消费品,诸如食品、燃料、酒类、电力、衣服,直至举世闻名的黑啤酒和板球,均需实行严格的配给制度。某些报纸甚至刊载文章,建议采用幽默画家提出的回收手纸的方法。

“勒紧腰带,战胜德国”,这是为打败希特勒而喊出的口号,而这一口号的背后却是人民必须以顽强意志坚持着。在去年的圣诞节期间,每个五户中仅一户人家方可购买到一只火鸡。由于玩具的停产,不少孩子的鞋空空地摆放在壁炉前,至多他们只是得到一颗糖果。在商店的货架上和橱窗内,经常挂着“货物售完”的布告牌,人们买不到土豆、木材、煤炭、香烟和熏猪肉。

战争带来的物资匮乏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另一方面,英国人是富有的。他们手持一张蓝黄两色相间的英国护照,即可自由往来,周游列国,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公民所不能享受的特权。由属地、殖民地、保护国和共管地组成的大英帝国,仍然疆域辽阔,完整无损,五亿六千三百万肤色各异、语言不同的人——泰米尔人、布须曼人、西南非洲的霍屯督人、达罗毗荼土著人、美拉尼西亚人、澳大利亚人、英格兰人、加拿大人等——的生死之权,至今依然取决于这些因无暖气而在伦敦冻得发抖、在物资匮乏中迎来新年的英国人。

这天清晨,一辆黑色奥斯汀公主牌轿车向市中心悄然驶去。汽车经过白金汉宫,然后驶入马尔大街。车里坐着一位乘客,神情沮丧地凝视着眼前一掠而过的帝国大道。此时此刻,他陷入对往事的遐想:曾几何时,大不列颠在这里庆祝其辉煌胜利。近半个世纪前,维多利亚女王处于鼎盛时期,乘坐金碧辉煌的四轮马车,于一**七年六月二十日穿过这条大道,前去参加庆祝其结婚五十周年举行的盛大典礼。当时,来自尼泊尔的廓尔喀人、旁遮普的锡克人、阿富汗边界的帕坦人、黄金海岸的豪萨人、肯尼亚的斯瓦希利人、以及苏丹人、牙买加人、马来西亚人、香港的中国人、婆罗洲人、澳大利亚人和加拿大人,相继前来朝觐祝贺,受到大英帝国春风得意的统治者们的热烈欢迎。他们为属于帝国一成员感到无限骄傲。由于大英帝国的建立,英国人曾经度过一段天方夜谭般的生活,而现在,大英帝国却在德国的挑战中摇摇欲坠,在这场战争中,已经花掉了最后一个铜板的英国人,甚至不得不依靠美国人来保卫英国免遭德国的入侵。

大英帝国时代即将结束,尽管不愿意面对,但是作为大英帝国的外交大臣,艾登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一明显的历史事实。

这辆黑色奥斯汀公主脾轿车孤影悄然地出现在马尔大街上。前不久,作为外交大臣的艾登还和丘吉尔首相一同在开普敦参加“巨头会议”,几天前刚刚飞回伦敦,而一回到伦敦之后,他又在第一时间飞往了华盛顿,。

汽车在唐宁街十门前停下。不言而喻,这是世界上被记者拍照得最多的大门。五年来,世界各国新闻界往往将这所官邸与人们所熟悉的形象联系起来:他头戴黑色礼帽,嘴上叼着一支粗大雪茄,一手拿着手杖,另一手高高举起,作出表示胜利的“v”的字样。

现在,温斯顿?丘吉尔这位英国的战时首相,依然如过去一样,仍然在这里继续进行着他的战役,战胜希特勒,保卫大英帝国。

但是现在,前者却已经化为了泡影,而对于丘吉尔以及伦敦政界而言,他们所思考的问题只剩下了一个问题——如何保卫大英帝国免遭德国的入侵。

“美国人确定准备退出战争吗?”

丘吉尔有些不安地问道,尽管在开普敦,对罗斯福的建议,他既没有拒绝,也没有表示反对,但是在回到伦敦后,他仍然派艾登前往华盛顿,探询华盛顿方面的态度。

“在华盛顿,一些国会议员同样担心,中国是否会倒向德国,原子弹,不仅击败了日本,同样也让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艾登如实的回答道,在华盛顿,他听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与原子弹有关的问题,同样的,那些国会议员们,所担心的是原子弹会不会落在美国,毕竟,众所周知,中国根本就未向德国宣战,而在中国退出战争后,又不得不考虑,中国是否会同德国结盟。

“也正因如此,在许多国会议员看来,现在,如果能够通过谈判,结束与德国之间的战争,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当然,绝大多数国会议员认为,如果中国人能够用原子弹迫使德国人回到谈判桌上,可以避免美国人流血,他们……”

话声稍顿,艾登有些无奈的耸了下肩膀。

“在他们看来,如果希特勒愿意谈判,根本就没有必要再流血,那怕是为了英国。”

“这正是我担心的。”

丘吉尔有些无奈的回答说。

“请您想想,如果德国人同意回到谈判桌上,好吧,也许,英国的安全得到了保证,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什么呢?”

叼着雪茄烟,丘吉尔的神情中显得有些痛苦,为了击败德国,英国已经耗尽了最后一点家当,可是他从未曾想到,战争会以这种状态停战。

“我们所要面对的是一个控制着整个欧洲的德国,在未来,英国将不得不面对来自欧洲的挑战,不仅仅只是德国的挑战!”

这正是丘吉尔忧虑的,他的内心深处恐惧那个占领了整个欧洲的德国,那个德国,绝不是英国所能抗衡的,更不是英国所能挑战的。

“在这里,有许多人赞同停战,在他们看来,无论如何,英国的安全都有了保障,是的,至少暂时我们不需要考虑德国的入侵,而且,美国……”

脸上露出些许嘲色,丘吉尔看着艾登说道。

“罗斯福告诉我,美国将会对英国的安全负起责任,美国的军队不会因为停战,而撤回本土,他们会继续保卫英国,是的,美国在保卫英国,可是不列颠的骄傲呢?”

面对首相的不满,艾登大为惊愕,他没有想到,在这个时候,丘吉尔所考虑的是英国的骄傲,而不是现实的问题。

“可是首相阁下,英国是不可能独力击败德国的……”

艾登的话让丘吉尔的脸上再次流露出满面的忧愁之色,是啊,英国无法独自击败德国,在开普敦会议上,英国已经失去了许多东西,而又得到了什么?得到的只是中国人用高高在上的姿态给予的,所谓的“和平”,这就是英国所得到的。

“那么,美国方面的条件的是什么?发生变化了吗?”

“国会两党领袖均赞同罗斯福总统的建议,也就是德国必须从低地国家以及法国南部撤军!”

“艾登,你觉得德国人有可能接受吗?”

“我认为,如果条件恰当的话,希特勒也许会有条件的同意从法国南部以及低地国家撤出军队!”

艾登的回答让丘吉尔顿时怏怏不乐,他知道,艾登说的是实话,德国并不反对有条件的从西欧占领区撤军,如果中国出面的话,极有可能导致和谈成功,而他将不得不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担负起一件极为痛苦的差事时,正当丘吉尔满面郁郁之色的思索着如何面对这一切时,办公室的门却突然被推开了,走进来的是他的机要秘书。

“首相阁下,印度副王韦唯尔子爵发来紧急电报!”

印度?那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在丘吉尔有些不解的时候,机要秘书却已经开始汇报了。

“本地时间六个小时前,孟买托尔瓦尔海军通讯训练基地发生了武装起义,”

什么?

原本正为对德和谈而郁郁寡欢的丘吉尔,被这个消息惊呆了,什么!印度发生了起义?这,这怎么可能呢?他清楚的记得,无论是甘地还是真纳,都曾向他保证——在战争结束前,绝不会谋求印度**,但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在叛乱爆发时,仅局限于印度皇家海军内,孟买港内20艘军舰和市内陆上部队20000名士兵参加,后扩张到孟买全城,许多殖民地兵团士兵和警察亦卷入其中。起义水兵组织起义委员会……”

怎么会这样呢?

丘吉尔瞠目结舌的反问道,而他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回应,可接下来的汇报,却让处于惊讶中他的心中顿时涌起了一团火。

“……叛乱士兵扯下英国国旗,走上街头,高呼“打倒英帝国主义”、“革命万岁”的口号。叛乱水兵组织所谓的起义委员会,统一指挥,并提出释放全部******、英**队撤出印度以及印度立即**等要求。起义迅速扩展到马德拉斯、卡拉奇等港口的水兵中。”

“是俄国人!一定是斯大林策划了这一切!”

几乎本能的丘吉尔喊出了一句话来,是俄国人!一定是经他的同意撤入印度的俄国人策动了这次叛乱!那些俄国人在失去了俄国之后,试图在印度建立一个“新政府”。

现在丘吉尔似乎看到了,他是如何为摧毁英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光辉业绩而作出的惊人贡献。

...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