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1174章 精卫之问

山河血 第1174章 精卫之问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谷正之确实这么说!”

入夜时分的汪公馆书房内,汪精卫有些不甚确定反问一声。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是的,汪先生,在与谷正之见面时,他多次强调,日本希望结束与中国之间的冲突,甚至……”

话声稍顿,陶希圣吐出了几个字来。

“可能会不惜代价!”

不惜代价!

不惜代价!

如果日本当真愿意通过谈判,并且从东北、从远东以及东南亚撤军,并将其交于中国,而且将朝鲜、台湾并还于中国的话……

想到这一点,汪精卫的胸腹中顿时涌起一阵热流,这是一个机会!

对国家而言,无疑这是最好的选择,作为行政院院长,他深知,现在战争每拖延一天,政府就要开支高达1。5亿元的军费,在过去的一年间,南北两地的军费开支超过500亿元,相当于中国国民总产值的50%都被用作军费开支,尽管美国先后提供了40亿美元直接贷款,但相比于庞大的军费开支,无疑只是杯水车薪,随着战争的继续,开支只会越来越大。

假如可以不费一枪一弹,即能收回东北、台湾,又能保证韩国**,同时还能争取到东南亚各的**,甚至还有对远东地区的“接管”,那未尝不能……

只是,想到两月前与管明棠会面时,其信誓旦旦的表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必须以国旗于富士山升起为终点,汪精卫不禁有些犹豫,日本人之所以愿意作出“巨大让步”,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国体,而他们显然不可能“无条件的投降”,然后任由中*队进驻日本本土。

假如管明棠不接受的话……

“汪先生,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

陈公博在一旁说道。

“无论蒋先生还是管长官,他们之所以希望将仗打下去,是因为打仗对于他们来说,更为有利,对于蒋先生来说,只要仗打下去,他的威望就会越来越高,毕竟,全中国、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是在蒋先生的率领下击败了日本、解放了南洋,而对管长官而言,仅只是光复东北的声望,就足以确定他在战后的地位,华北、东北、蒙古、中亚,甚至还有将来其势必“托管”的远东,无一不证明其军事上的成就!”

作为汪精卫的亲信,陈公博自然知道,此次“开普敦会议”就有一项内容是关于中亚、西伯利亚地区的未来归属,虽说中国并没有提出“领土要求”,但是却提出了“托管”,要求英美等国同意,在“苏俄政权覆灭无力保卫这些地区”的现实情况下,由中国对其进行“托管”,实际上,也就是变相的默认中国对两地的控制权。

而北平甚至制定好了一系列的移民计划,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将中亚以及西伯利亚作为十几个**的“省”纳入中国,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而这无疑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领土吞并”——超过16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在未来十五至二十年内,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不论是西伯利亚的冰原或者中亚的荒凉,届时人们只会看到中国的领土扩张了1。3倍以上,而是谁成就了这一切呢?显然,人们只会记得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进攻,确立了中国对这些地区“实际统治”的管明棠。

在这场战争取得胜利之后,人们会记住作为国家元首的蒋介石,同样也会记住有“开疆拓土之功”的管明棠,至于汪精卫,将会被人们所遗忘。但是现在,日本方面提出的“和平建议”,却让陈公博看到了机会,一个重新树立汪先生威望的机会——蒋管两人通过战争未得到的,汪先生仅仅只用谈判就得到了。

至于什么没有军事上的胜利,如何有谈判桌上的胜利,那显然不是普通百姓会考虑到的,人们只会看到,汪先生是如何在谈判桌上为国家争取到的利益,而,能否占领日本,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汪先生,我认为,我们应该同意近卫访华,然后在谈判桌上,迫使他们撤军,撤出所有日本通过军事占领获得的一切新领地!一来可以结束战争,避免国家财力消耗,二来,又可于当前苏俄战败,德国兵临城下之时,重新调对德关系,避免陷入两线作战之困境!以令国家尽快步入正轨,实施战后国家全面建设!”

“公博兄,”

从陈公博的话中了解到其潜台词的汪精卫犹豫着说道。

“可,无论蒋先生或是管长官,都希望政府能够对日一致,且蒋先生又与开普敦,与英美列强谈判,在这种情况下,我等擅自接受近卫访华,恐引起他国非难。”

“怎么说能说擅自?蒋先生临行前,曾有交待,国内大小事物,皆由汪先生做主,此事,事关国家利益,汪先生自当应加以处置,想来,蒋先生也是理解的。”

“是的,汪先生,再说,美英实是帝国主义列强,其所思所谋,皆是为其本国之利益,否则,英美报界又岂会刊载文章称我国当前名是为盟国而战,实则却是为本国之扩张!”

梅思平在一旁游说到,几乎所有人都意识到,通过谈判结束与日本之间的冲突,对汪精卫、对他们的益处,自然的也不会加以反对。

就在汪精卫犹豫不决时,反倒是一直沉默不语陶希圣在一旁说道。

“汪先生,或许,通过谈判结束这场战争,确实对我国极为有利,但是汪先生,如果我们与日本谈判,又会置蒋先生于何地呢?毕竟,现在蒋先生身于开普敦,若其同意对日本宣战,而我们这边却又与日本谈判,岂不会造成政府决策之分裂?会不会有政敌借机指责先生与敌谈判,从而污蔑先生之名?”

陶希圣的话,立即引得了高圣武的赞同。

“确实,而且,还有管长官的态度,也需要考虑,如果管长官亦反对谈判,只恐怕到时,汪先生会授他人之柄!”

高宗武的话,让汪精卫一阵警觉,确实有这种可能,如果蒋管一致的话,到时势单力薄的他势必需要让步,他可以让步,把谈判中止,但那些急欲表现的政敌是否会放过他?

陈公博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嗯,即然如此,恐怕不宜直接展开会谈,不过我认为,倒是可以采用秘密谈判。而且秘密谈判,还有一个好处,这是讨价还价的手段;如果一但公开的话,日本人反倒不一定会作出真正的让步,若是秘密谈判的话,日本人就会明白,如果他们不实质性的让步,我们就不可能停战!”

说到最后,陈公博又补充道。

“还有,应该和北平的管长官打个招呼,询问一下他的态度,如果他不反对的话,我想,此事应该是可以操作的,而且……”

话声稍稍一顿,陈公博特意强调道。

“大家皆言蒋先生会不快,但又岂知也许,蒋先生于开普敦,亦希望如此,假如美英当局获知这一消息,其势必会在诸多问题上,不再加以坚持,因此,我认为于蒋先生而言,若汪先生能主持谈判,那么,这对我国是一大有利之筹码!”

陈公博的分析可谓是头头是道,无论是于情于理来说,对中国都是极为有利的,谈判不成就不谈,即便不成,谈判还是向美英争取利益的筹码,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应该拒绝的理由,汪精卫自然看出陈公博真正的用意,所以他也没有提出自己的疑问。

实际上,尽管表面上摆出一副不争权、不恋权的样子,但在内心深处,汪精卫同样渴望权力,不甘心沦为他人的配角,或为中国政坛所遗忘,否则又岂会由行政院成立那个“亚洲**国家委员会”,旨在帮助亚洲各殖民地在**后实施国家建设以及国家的正常动作。

“公博兄,诸位!”

汪精卫以他特有的那种诚恳亲切的语气说道。

“在对日问题上,我考虑了很久。确实,中国与日本现在并未宣战,而照我的本意,为了表示与日本之决裂,我们应该与日本宣战,而之所以不宣战,是为了避免德国向我国宣战,现在,苏俄已然战败,国际局势于我国而言,已成恶化之势,而蒋先生又身在开普敦,不能直接面商此时局之变,想及蒋先生行前重托,我实是无法安睡,而现在,日本又欲求和于我国,感情上,我理应拒绝,但出于国家之利益,却又不能不加以考虑,而对外具有号召全面和平,亦是我国一惯之立场,若是日本愿意放弃其扩张之政策,愿意从各占领区撤军,若我国加以拒绝,那又将徒增两国多少青年之伤亡?实非我心所愿,且我国于宣传上,更多次表示亦希望日本能回归正途……所以。”

终于在长时间的思索后,汪精卫还是做出了他的决定。

“我认为,也许,我们应该同日本进行一次沟通,以探清日本之虚实,为蒋先生以及中央对日决策为佐,”

虽说汪精卫的话说的极为委婉,但是听他这么一说,陶希圣等人还是明白,汪先生同意谈判了,于是高宗武便在一旁补充道。

“既然如此,汪先生,应尽快知会北平管长官!”

高宗武的话,让汪精卫连忙点头说道。

“这是当然,这是当然,宗武,你是国内知名的日本通,此事,就由您负责,您看如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