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河血 > 第1060章 目标

山河血 第1060章 目标

作者:无语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6:30 来源:笔趣阁

“……我边军第一集团军群、第二集团军群,日前正在向满洲里以及辽宁地区之日军发起进攻……”

这是一份再简单不过的新闻通告,但就是这份简单的北方边防军司令部发部的新闻通告在3月11当天,震动了全中国,而随后的,来自国内十余家报社的随军记者发出的新闻则详尽的描述着战役的实施经过。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复制本地址浏览biqi

在山海关,边防军第五军越过山海关,对葫芦岛日军实施进攻,在满洲里方向,第一集团军群正在向日占赤塔地区以及满洲里实施进攻,试图切断近百万“西伯利亚派遣军”的退路,而最让人为之惊讶的恐怕还是辽东半岛的那路偏师,数十万大军由海而陆,轻易登陆后方空虚的的辽东半岛,由此成为整个战役的神来之笔。

北方边防军百万大军三路同时出击的风头,甚至盖过了中央军正在实施的仰光会战,对于国人来说,在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去考虑宣战的问题了,在人们看来,现在,收复东北只是时间问题。

“对于许多国人来说,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责任,实际上,只需止步于东北……”

凝视着地图上表示着三路大军的进攻路线,管明棠对身边的李直民、杨永泰说道,在说话时,脸上多少带着些感叹之色。

二战的进程早已经被改变了,在这个时空中,同盟国遭受了更为严重的挫败,俄国不仅没有守住莫斯科,甚至就连陪都古比雪夫都没有守住,现在,德国人更是占领了德黑兰,彻底切断了俄国获得外援的路线,就在德黑兰沦陷后,斯大林为了获得更多的武器,甚至不惜将价值超过六亿美元的黄金存入了“北方银行”,以此作为抵押向北方公司采购了价值6亿美元的军火以及军需物资。

在这场世界大战中,中国的命运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不再是另一个时空中,被出卖的、甚至比战败国更为悲惨的“战胜国”,而是一个真正影响世界局势的“重要参战国”,不仅如此,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日本人梦寐以求的“大东亚共荣圈”甚至可能在中国的身上得已实现。

但是,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国民的心态,与日本人举国上下的扩张心态不同的是,中国的国民却没有那怕一丁点扩张心态,对于他们来说,至多只是谋求“失地”的恢复,而不是进一步扩张。

“中央军进军缅甸,虽说颇受国内支持,但是国内依然存在着许多反对声,比如在舆论界就有“为英美帝国主义列强取粟”的说法,亦有诸多国内知名人士认为,我国应趁现在占尽战场优势,在缅甸问题上,与日本达成妥协!”

无奈的摇着头,对于一个近代落后,梦想着维护国家权益的国家来说,一下子跳到“建立势力范围”的阶段,无疑是许多人不能理解的,甚至可以说,无法看到“势力范围”对国家的重要性。

“先生,那是因为那些人没有一丝远见!”

与南京不同,相比于南京的保守,华北无疑更具“扩张*”,这种“扩张*”更多的是管明棠带来的,实际上也同公司有很大的关系,公司需要更大的市场、更多的资源,正是这种内力与外力的作用,使得华北上下对扩张早就形成了某种共识。

而此时,李直民轻蔑似言语,却又代表着另一种思想,作为管明棠的私人秘书,李直民实际上代表着军队中的一种思想,即从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对战后形势的分析,边防军高层相信控制亚洲,至少控制东南亚是基于国家未来的战略安全需求。

“确实如此,南京之所以于缅甸同日军大打出手,其目的在于打通外援通道,以直接获得美援,而对于我国而言,控制东南亚却关系到我国未来百年国防安全!”

杨永泰在一旁轻语着,适应,这是杨永泰作出一个出色的幕僚最成功之处,他一直在适应着华北特殊的政治环境,恰如同他适应“公司与政府”之间的特殊关系一般,同样也在适应着公司需求与政府需求之间的契合。

通过与公司高层的接触,杨永泰清楚的知道,相比于需要同中央诸人以及地方分享的南方,公司更渴望通过“经济殖民”的方式,掌握东南亚的市场以及资源,而实现这一目标,仅依靠公司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更简单的方式是借助军事力量实现这一目标。

在公司的地图上,无论是东南亚也好、东北也罢,远东亦可,实际上早已经被纳入了公司的地图,尽管明知道未来的北方将是一个空前的“庞然大物”,但现在杨永泰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事实。

正如现在由前公司职员、雇员为主的“敌占区资产处置委员会”,甚至在战争刚一爆发,即随同军队进入了东北,一家家“北方系公司”已经虎视眈眈的盯上了东北的日资以及“满资”企业。

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幕后的、不为人知的,对于政府而言,一个冠冕堂皇的名词,总会在他们的嘴边出现,就是“国家在**方面上的需要”,比如对北方公司的扶持,未来的北方公司会是什么模样?杨永泰不知道,但他却知道,现在的华北甚至中国都离不开这家公司。

“嗯!”

凝视着地图的管明棠并不知道杨永泰在想什么,只是点头应声道。

“从现在的局势来看,德国人控制欧洲甚至中东,已成必然,而美国人亦早已实现对美洲的控制,可以说,这场战争彻底的瓦解了战前的世界格局,而我们,如果我们无法控制亚洲的话,等待我们的最终将是失败。”

失败!

在这里没有人比管明棠更清楚,这种“大国”的未来,对于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机会,同样也意味着挑战,最简单的挑战就是,德国与美国均控制着大量的矿产资源,而相比之下,中国既没有美国的资源丰富,也没有德国的控制区,尤其是在德国掌握着世界的“油管”,美国依靠本土以及南美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如果中国不能获得稳定的石油来源,至少在石油安全上将会德美两国所控制,这绝不是管明棠所能接受的。

“我们届时不仅不可能成为左右世界的一极,甚至有可能沦为美国或者德国的附庸,如果我们能够获得亚洲,即便是我们不可能像美德一样,在战后的世界中对抗或者争夺势力范围,但是,却依然可以左右世界的局势,成为美德都无法忽视的第三力量!”

“但是,国人不能理解这一重要性!”

李直民在一旁直接的说道。

“别说普通国民,即便是南京,又岂能体会您的苦心!”

在感叹之余,杨永泰却看了眼管明棠,一直以来,在杨永泰看来,管明棠既不是一个出色的政客,同样也不是一个出色的军人,但是,他的眼光却是他人所不能及,若是没有其在邯彰实施的“农村改革”,又没有今天中国农村的繁荣与安定,若没有其力主建设的军队,又岂有今天的军威?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他特殊的战略眼光,他能够一眼看到许多事物的本质。

农村如此、军事如此、政治外交亦是如此,可是这种超前的眼光对于中国而言,却是有所不甚适应,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他的良苦用心,就像在印度洋上租借的与夺取的军事基地,谁能想到,那两处军事基地,却是为了让中国掌握印度洋的话题权,从而谋求国家未来的安全呢?

现在对于国民而言,这场战争无非只是“复土与复仇之战”,而对于管明棠来说,这场战争的最终目的却是为了夺取战后的“话语权”,而这正是管明棠与他人最大的不同。看着他的背影,杨永泰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的那句话,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而眼前的这个青年,无疑就是那些仰望天空的人中的一员。

“畅卿,如果按照我们的计划实施的话,是否会挑起国民情绪的变化?”

回过身,管明棠望着杨永泰沉声问道。

“这……”

略作沉吟,杨永泰加以思索后才回答道。

“我想,国民需要的胜利!”

“军事上的胜利所带来的狂欢,可以掩盖其它的一切不满,”

李直民一旁又补充道。

“而且,我们在军事上的胜利,不仅将会刺激国民的情绪,同样也会刺激到南京政府的神经,我想,届时,在我们的胜利督促下,即便是我们不去督促,南京政府为将来考虑,亦将会奋勇当先的向东南亚日占领区实施进攻,”

“他们实施进攻很重要,但是,先生!”

杨永泰连忙又在一旁插言说道。

“对于中国来说,可不是中国人流血却只是为了恢复大英帝国的荣耀,如果中央军一味推进,反倒让英国人占了便宜,到时候,咱们的计划恐怕就……”

“他们想的美!”

冷哼一声,管明棠的双眼眯成了缝,凝视着南方说道。

“况且,中央也不会白白在缅甸流血……”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