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超级制造系统 > 第四百一十八章 把鳄鱼训练成海豚了?

得到血液透析机后,贺敬贤专门分配一台给孙连成使用。

孙连成接受了血液透析治疗,病情逐渐稳定了下来。

但是,想要根治他的尿毒症,根据系统内的资料显示,还需要调配一种特效药,名叫“雪参玉蟾丸”。

雪参是现成的,华雷的培育基地有的是,只是“玉蟾”这个东西不太好弄。

沈逸离开医院后,直接来到了阿壮在南中市开的养殖基地,就在废品回收基地旁边。

刚一进门,就见阿壮收的小弟阿猫和阿狗,正在给养殖基地内的红蝎子喂食呢。

这些人自从跟了阿壮之后,名字全叫他给改了,什么阿猫阿狗阿猪阿猴,都是“阿”字辈的。

“沈董来了啊,欢迎欢迎。”阿猫笑嘻嘻地说道。. .

“你们老板呢?”沈逸笑着问道。

“他啊,在那边玩鳄鱼呢!”阿猫脸上露出一丝惊恐之sè,颤声说道。

“哦,我知道了。”沈逸迈步向阿猫所指的地方走去,心中暗道:“这个阿壮真够猛的,又开始玩鳄鱼了!”

他迈步来到了养殖基地最里面的一个大池塘,就见阿壮正蹲在池塘变,旁边放着一个大框,里面放着活鱼活虾之类的饲料。

阿壮正兴致勃勃地往池塘里扔一条条欢蹦乱跳的大鱼,每扔进去一条鱼,池塘内水花就是一翻,只见一条全身橄榄绿sè的大鳄鱼从水中直冲而上,一口咬住那条鱼,吞了下去,然后整个身子没入水中。

紧接着,阿壮又扔进去一只大闸蟹,那条鳄鱼依旧很灵活地从水面窜出,将大闸蟹吞入,动作一气呵成。令人赏心悦目。

“沈董来了啊,看看我训练的鳄鱼厉害不?”阿壮瞥了沈逸一眼,得意洋洋地问道。

“这是什么品种的鳄鱼?看起来好健壮啊!”沈逸笑着问道。

“尼罗鳄,从一个朋友那里搞来的。”阿壮又扔进去一条鱼,那尼罗鳄又灵活地从水中窜出,衔住那这小大鱼。

沈逸终于看清这条鳄鱼的外形了,通体橄榄绿sè,有黑sè的斑点及网状花纹,下颚牙齿向外面突出,身材非常强壮。尾巴强大而有力,能拍起很大一片水花。

“我说阿壮啊,你这是把鳄鱼训练成海豚了?”沈逸朗笑道:“瞧你这鳄鱼的动作,我是越看越像海洋馆里表演的那些海豚了。”

“嘿嘿,说对了,我将来还计划将鲨鱼训练成海豹呢!这样我就可以开一个猛兽杂技团了。”阿壮呲牙憨笑道。

“真有创意,不过能来你这里看节目的人,胆子可得够大啊!”沈逸朗笑道。

“老板,找我有事吧?”阿壮笑着问道。

“是的。你听说过玉蟾这种动物吗?”沈逸问道。

“这不是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动物吗?”阿壮反问道。

“是的,现实中到底有没有玉蟾之类的东西?”沈逸又问道。

“据我所知,玉蟾,其实就是雪蛤。至少在功效上是一样的,又名东北林蛙,冬天可以冬眠五个月,有很强的生命力。是滋补的极品。”阿壮说道。

“能不能给我搞来一些活的雪蛤,我有急用。”沈逸急切地说道。

“没问题,这玩意才好吃呢。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要是放到油锅里一炸……那味道简直美极了!”阿壮说的口水流出三尺长。

“好了,只要能给我搞来雪蛤,我用掉一部分,剩下的全归你了。”沈逸朗笑道。

“谢谢啊,我明天就动身。”阿壮兴奋地说道。

“嗯,这次去找雪蛤,大概需要多少钱?”沈逸问道。

“两万块足够了,我直接去山林里抓去。”阿壮说道。

“好的,抓紧时间,我急用。”沈逸又和阿壮闲聊了几句,便离开了他的养殖基地,开车来到了位于“中南新城”的华氏医药公司总部。

华雷亲自迎接沈逸的到来,并且带他参观了研发中心。

“咱们的雪参玉露丸研发进展情况怎么样?”沈逸笑着问道。

“已经基本研发完毕,就等着进入临床实验阶段了。”华雷说道。

“好,有几家医院愿意提供临床实验呢?”沈逸又问道。

“很少,都是一些中小公立医院,很多人对咱们的产品都持怀疑的态度,觉得咱们有些夸大其词,毕竟现在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种药物敢宣称能根治艾滋病呢!”华雷说道。

“嗯,不过没关系,我联系到了南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三甲级医院,院长答应我了,可以在他们医院做临床实验。”沈逸微笑道。

“那太好了,有了三甲医院的临床实验报告,咱们的药品才有说服力嘛。”华雷说道。

“今年的腾逸集团股东大会,我计划在南中市召开,我要提名你加入集团董事会,并且还要在大会上向世人宣布我们的抗艾新药雪参玉露丸,只要这个消息公布出去,相信来找咱们进行临床实验的医院会更多的。”沈逸说道。

“好的,这段时间我得好好准备一下。”华雷兴奋地说道。

“嗯,在股东大会上你要发言的,全面介绍咱们的雪参玉露丸,一定要准备一篇jīng彩的报告,只要雪参玉露丸成功上市,攻克艾滋病这个世界范围内的难题,呵呵,未来的诺贝尔医学奖非你莫属了!”沈逸朗笑道。

“能治病救人就行啊,我倒是不在乎什么奖不奖的。”华雷淡笑道。

“呵呵,淡泊名利,悬壶济世,果然不愧为华佗传人!”

沈逸与华雷闲聊了一会儿后,又离开华氏医药,开车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位于南中市市中心的腾逸地产总部。

地产业,是沈逸最开始创业时就进军的行业之一,曾经的“碧海云天”海景房小区,创造了南中市房地产销售的十多项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然而,近几年随着集团重心的转移,地产业逐渐式微,尽管腾逸地产董事长田大刚又开发了几个新项目,但始终无法逾越“碧海云天”,加之国家对地产业的紧缩政策,使得腾逸地产的rì子越来越不好过了。

去年的财报上显示,腾逸地产一年的利润仅仅五千多万人民币,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