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一个人的抗日 > 第十八章 独立大潮,势不可挡

一个人的抗日 第十八章 独立大潮,势不可挡

作者:样样稀松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1:36 来源:笔趣阁

前在缅甸、印度支那和印度尼西亚等殖民地都曾经乱在马来亚的华人中也有过规模较小的骚乱但至少在有一些国家宗主国的控制曾有所放松这些国家的人民曾指望有一种虽然缓慢但不断展的自治。大多数有识之士都认为:为了使政治和经济结构有秩序地展宗主国的援助是必要的;另外既然在当今的世界上弱小的独立国家的生存前景十分渺茫与宗主国保持紧密的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日本对东南亚的征服使人们对这些原则的一切信念都生了动摇。欧洲人被赶了出去当地人民失去了欧洲人的行政和经济方面的援助日子却仍然过下来了行政管理工作在没有欧洲人——官员以及其他人——在场扶持的情况下仍然维持了下来至少是勉强维持下来了而这种扶持曾被欧洲人认为是东南亚人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东西。

日本人给予当地行政官员的权力范围可能极其有限但是日常的行政事务都交给了当地的文职人员;而对大多数人民来说重要的就是政府的这些日常行政事务。因此所谓在管理东南亚公共事务中需要外来援助的说法原来只不过是一种错觉而已。或许比起战前来效率差了一点但现有的效率已足以应付日常的工作。

当地的文职人员和军人被提升到他们在战前连想都不敢想的级别并且已经设法掌管了他们自己负责的部门的工作。长期以来殖民主义国家力图为自己统治附属国作辩护其理由是。至少它们做到了保护附属国免受其他强国地侵略。可是当考验来临时他们溃退了、投降了完全没有履行自己所承担的责任。美国人、英国人、荷兰人和法国人都一样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而这正是政府的要职责。

对比之下象暹罗这个东南亚唯一的独立国家。倒比其他地区容易的多地幸免了战争地浩劫。而恰恰是那些殖民强国力图坚守的地区如马来亚、缅甸和菲律宾却损失最重由此可见在政治上和军事上依附于西方宗主国。其实在战时并不一定是有利的。也许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日本地军事占领下印度支那、菲律宾、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区在名义上都成了独立的主权国家。

虽然在某些方面日本给予它们实际上的独立性可能比以往西方大国统治时所给予它们的政治自由还要少但无论是印尼人、缅甸人或其他东南亚人在当了那么多年的仆从之后。没有一个不为自己能当一个名义上自由的主权国家地公民而感到骄傲的。而日本做到了西方列强曾说过地而事实上从未做到的事。

此外几乎在东南亚的每一个地区都掀起了抵抗运动。这些抵抗运动绝大部分出于自。它们并不是由从前统治这些地区的强国鼓动起来的而是东南亚人民自己组织起来地而且大部分是由政治上的左翼分子自愿结合而成因为右翼分子(他们通常在本国拥有大宗财产)对于要冒着生命和财产的危险去公开反对得胜地敌人是要更为小心翼翼。瞻前顾后的。

抵抗运动虽然经过多年的挫折但最后结果证明了他们是胜利的一方这使他们赢得了巨大的威望。而且他们对自己在赢得胜利这件事上所作的贡献也许倾向于估价得比其实际的贡献为高。他们对他们的狭小地区以外所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念念不忘的是自己在胜利中的那一份功劳、而对别人所起的作用却没有同等看待。因此他们要求取得胜利的果实而他们认为唯一合适的报酬是由他们自己来管理国家这个国家不仅是他们自己的而且他们认为是自己从敌人手中拯救出来的。

因此在政治领域内一个主要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要求独立——这一要求是抵抗运动所大声疾呼、并得到上述有关的大部分国家其他各阶层人士支持的。比较清醒的民族主义者仍然希望同宗主国进行友好合作而左翼却仍然保持着战争时期的组织并且得到一些准军事性组织的支持。

缅甸的国民军领

在仰光的集会上表演说谴责英帝国主义为魔鬼“法西斯主义者”以此来鼓动群众号召缅甸人民起来摆脱英帝国主义的奴役争取自由行使自决权。他们已不能满足于英国自治领的地位或英帝国主义体制内的任何其他地位声称将通过由成年人普选产生的立宪议会来决定他们自己的命运。而且这个议会必须是一个拥有主权的立宪议会而不是一个在英帝国主义庇荫下选出的议会。

在越南胡志明领导的越盟在日本人投降前夕动全民暴动夺取全越南很多城市于1945.9.2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随后与赶来想恢复殖民统治的法**队展开了武装斗争。并且宣布完全同法国脱离关系废除法国与越南签订的一切条约取消法国在越南的一切特权。

越南全民族要坚决地用全部精力、生命和财产来维护这个自由、独立的权利!

自1945年8:|.日本人同意印度尼西亚独立。在此鼓舞下苏加诺博士和哈达博士于8月17日在巴达维亚宣布了共和国的诞生第二天曾由日本/月赞助成立的独立筹备委员会通过了共和国宪法。苏加诺指挥军队在泗水保卫战中阻挡盟军对印度尼西亚的再度占领继续囚禁着成千上万名被日本人关押的荷兰侨民借此手段来迫使盟国表态并影响荷兰人在即将举行的独立谈判中的态度。

印度曾经是英国称霸世界的最重要的殖民地被誉为女王皇冠上最闪亮耀眼的宝石。然而在二战爆后希特勒咄咄逼人的攻势却不得不让英国人重新考虑与印度的关系。印度这个历经沧桑的文明古国辉煌后突如其来的没落困扰了印度人上百年积聚了一百多年渴望自由的期望具有惊天动地的力量。此时的印度已经对大英帝国的殖民者失去了耐心独立的步伐越走越急以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抵抗运动开始国大党号召印度人民掀起了一**独立浪潮。

马来亚就在英国人为解除了华人抗日军的武装重新掌握了这块殖民地而弹冠相庆的时候华人独立民主党却异军突起以极其漂亮的政治、军事攻势给了英国人当头一击。而且在面对着英国人的强力反扑时民族解放军在那位神秘的叫汉风的指挥官的领导下却依然没有丝毫溃败的迹象顽强地用子弹和死亡回敬着固执的英国佬。

二战后的世界正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争取自由独立的浪潮席卷着整个东南亚而英国这位昔日的世界霸主已经没落了只能生活在美、苏两大国的大呼小叫之中蜷缩在国际社会的一角看着两位老大在那里风风火火地大展拳脚。

政治地位的丢失往往都是建立在一片狼籍的经济基础之上当英国政府向美国请求经济援助的要求再一次被拒绝时当美国劝说英国洒脱一些《大西洋宪章》中已经声明了战胜德国的目的是和平两国不能对外扩张各民族有选择其政府形式的自由如果有国家剥夺了各民族的主权和自治权美、英两国都要设法予以恢复;当民族解放军的渗透和袭击越演越烈英**队以每天伤亡五十余人的代价不断损耗的时候;当国际舆论越来越对英国不利的时候;当国内的反战情绪越来越强烈的时候;英国人意识到要想再用殖民主义的老思路来维持已经不行了。

伴随着皇家印度海军的起义英国政府是真的筋疲力尽了在印度连续生的反英浪潮中他们只能不断退让。印度总督韦维尔在写给乔治六世的信中语调悲凉且无奈地表示现在的印度已经是没有安全和法律可言的国家罢工、游行、起义、暴动说来就来象家常便饭一般尽快撤离是平息风波的唯一途径。

而此时的马来亚半岛英国政府努力保持起来的强硬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