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道墓天师 > 第三九八章寻踪

道墓天师 第三九八章寻踪

作者:张天怪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8:02 来源:笔趣阁

周天翼,苗伟强,董廷华,小乞丐,双尾蝎五个人成功的躲避了国内军方秘密组织的围捕,不知道这次围捕,暗黑帝国损失了多少人,东瀛忍者又损失了多少人?这件事情对五个人来讲已经不重要了,和自己也没有多大的关系,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去寻找五行神墓的地点。

国内军方的秘密组织,经过这一次围剿,基本上清理了潜伏在国内的暗黑帝国成员,东瀛忍者也严重受挫,当然,国内军方秘密组织也是损失惨重。

要是没有异能人类研究中心的那些老怪物加入的话,这一次想成功的清理暗黑帝国的势力和东瀛忍者的势力根本就不可能。

现在国内军方秘密组织正在处理善后工作,没有时间顾及周天翼,董廷华,苗伟强,小乞丐,双尾蝎五个人的行踪,但是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五个人。

周天翼按照史料上的记载,八时出现的地点,在历史上记载应在洞庭湖附近,那里是东夷和苗蛮两大氏族的聚集地。

这两大氏族应该和巴蛇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周天翼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自己的四个兄弟。五个人准备去洞庭湖寻找,五行神墓的地点。

周天翼走在路上,自己和苍隐道人的仇恨,也就算到此结束了。大仇已报,心里像是少了什么东西。现在不是想这些事情的时候,现在要做的是寻找战天的魂魄,阻止第三次封神之战发生。

五个人舟车劳顿,来到了洞庭湖所在的省h南。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

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yue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

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两者合计,仍有平方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h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h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h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xiang”,省会驻c沙市。

h南地势属于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地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

湘西有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山势雄伟的武陵山、雪峰山盘踞,是h南省东西交通的屏障。雪峰山从城步m族自治县至益阳境内是资水和沅水的分水岭,是h南省东、西自然条件的分界线。

湘南有南岭山脉,峰顶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向东西方向延伸,是长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山间盆地较多,谷地为交通要道。

湘东有幕阜山、连云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等山,海拔一般为500-1000米,均为东北—西南走向。湘中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台地广布。这些盆地多为河谷沟通,并有河流冲积平地。

湘北为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的河湖冲积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

全省东、西、南三面山地环绕,逐渐向中部及东北部倾斜,形成向东北开口不对称的马蹄形。省内大于海拔2000米高点的分布与地势总特点基本一致,集中分布在东、南、西三面的山地之中。炎陵县的神农峰(酃峰)是省内地势的最高点,峰顶海拔米。东南部有桂东县的八面山,峰顶海拔2042米。湘南有道县的韭菜岭,峰顶海拔2009米。西南部有城步县的二宝鼎,峰顶海拔2024米。西北部有石门县的壶瓶山,峰顶海拔2099米。h南地势的最低点,是临湘县的黄盖湖西岸,海拔只有24米,与省内最高点相差2000米左右。

h南在原始社会时为三苗、百濮与扬越(百越一支)之地,据宁乡县、安乡县、津市、澧县、道县和平江县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证明,h南境内在40万年前有旧石器时期的人类活动,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种植稻谷,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h南的先民就开始过定居生活。

h南在夏、商和西周时为荆州南境。

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苍梧,洞庭二郡。

秦始皇设黔中、长沙两郡。

西汉初期属于长沙国,汉武帝之后属荆州刺史辖区,辖武陵郡、桂阳郡、零陵郡和长沙郡。

三国时属吴国荆州,置昭陵郡,为荆南五郡。

西晋时分属荆州和广州;东晋时分属荆州、湘州、江州;

南朝宋、齐、梁时分属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荆州,南朝陈时分属荆州、沅州;

隋高祖开皇九年(589年)平南陈,而统一中国后,在湖南设长沙、武陵、沅陵、澧阳、巴陵、衡山、桂阳、零陵等八郡。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时分属山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观察使,从此在中国行政区划史上开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国时期,马殷据湖南,建立楚国,国都为c沙。(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