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道墓天师 > 第三六五章四大菩萨

道墓天师 第三六五章四大菩萨

作者:张天怪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8:02 来源:笔趣阁

其次就是十八罗汉中的两大尊者,也是威望最高的,他们就是降龙罗汉与伏虎罗汉。

迦叶尊者;降龙罗汉,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即是‘迦叶尊者’,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据《法住记》说,以上十六位罗汉是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佛命他们常驻人间普渡众生。

另一说法是第十七位罗汉是《法住记》的作者‘庆友尊者’。

传说古印度有龙王用洪水淹那竭国,将佛经藏于龙宫。后来降龙尊者降服了龙王取回佛经,立了大功,故称他为‘降龙尊者’。

弥勒尊者;伏虎罗汉

在中国佛教领域,最高佛道的释迦牟尼佛座下处十八罗汉。而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是‘弥勒尊者’。

传说伏虎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肚子饿长哮,伏虎尊者把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时间一长了猛虎就被他降服了,常和他一起玩耍,故又称他为‘伏虎罗汉’。

听老僧人讲完关于十八罗汉的得道事迹。周天翼还是不明白这第一层的十八罗汉代表着什么意思,最后只好把目光,看向了中间的棺材!

高僧圆寂后不都是火化吗?

这里怎么会有一具棺材,观察着四周的神像,十八罗汉的金身雕像,分别占据了十八个方位围住了中间的棺材,像是在封印这具棺材里面的东西!

当几个人靠近棺材的时候,感觉到棺材上散发着一种奇怪的气息,这具棺材里躺的好像是魔教中人!

“前辈,十八罗汉的雕像和这具棺材是什么意思?”周天翼疑问道,自己虽然聪明,但是对佛家的事情知道的并不是很多,这个佛门的高僧应该比较清楚这里面的原因。

老僧人看了看十八座金身佛像说道:“这十八罗汉乃是佛祖坐下的弟子,在佛门中等次不低,仅排在菩萨之下,我想这应该是按佛祖弟子的名次来排列的吧!置于这个棺材,在佛教中是很少见的,从棺材上散发出来的气息推断,躺在里面的应该是魔教中人,这十八罗汉的金身佛像应该就是用来震住棺材里面的邪魔歪道用的!”

周天翼点了点头···!

“神棍,我们要不要把它打开看看!”董廷华说道。

“我们是来寻找战天魂魄的,打不打开这具棺材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我的意思还是不要打开的好,以免带来什么不必要的麻烦!”周天翼说道。

“打开看看嘛,说准里面还有什么宝贝!”董廷华说道。

“华子,还是别打开了,我们是来找战天魂魄的,不是来找宝藏的,再说这里是佛家的舍利塔,你感觉这里面的棺材能藏什么宝贝呢?还是算了吧,赶紧找战天的魂魄,这才是最重要的!”董廷华说道。

董廷华无奈的看着两个人只好作罢!

老僧人却恋恋不舍的看着那具棺材,没有说话!

周天翼环视着舍利塔的第一层,在这里除了发现了一具让人好奇的棺材,没有什么重要的发现,在最西边是下楼的楼梯!

四个人小心翼翼的向第二层走去,顺着楼梯下到了第二层!

四个人小心谨慎的观察着四周,第二层的建筑和第一层有着很大的区别,里面全是用白色的石灰粉刷过的墙壁,四面方位各摆着四座佛像,其中一个周天翼,苗伟强,董廷华倒是能认得出来,另外三个却不知道是那三位尊神!

“神棍,这个是观世音菩萨,另外三个是谁呢?”董廷华问道。

“这个你不要问我,我是道家弟子,对佛教的事情知道的并不是很多,至于这个问题你还是问这位前辈把!”周天翼说道,汗颜,再寻找舍利塔的时候,还狠狠的补习了一下佛教的事情,可是当看到这些佛像时彻底的懵逼了,根本就看不懂!

老僧人面带微笑,看着四座佛像,双手合十吟诵了一声佛号说道:“这四个佛像分别是大慈悲观世音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愿地藏菩萨,大行普贤菩萨,这四位菩萨在佛家是最受敬仰的四位,四位菩萨法力高深···!”

文殊菩萨代表聪明智慧,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也叫大智菩萨。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又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等名。以大悲显现、拔除一切有情苦难为本愿,循声救苦,不稍停息。观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上首菩萨,也叫大悲菩萨。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

普贤菩萨代表菩萨行愿,普贤菩萨又称三曼多跋陀罗,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也叫大行菩萨。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地藏菩萨发大愿的象征,地藏菩萨又称地藏王菩萨。因悲愿持重“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所以佛教徒常称之为大愿地藏王菩萨,也叫大愿菩萨。

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