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道墓天师 > 第二八五章高粱酒

道墓天师 第二八五章高粱酒

作者:张天怪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8:02 来源:笔趣阁

“你们既然是守墓人为什么要把金太祖的尸体挖出来呢?”董廷华好奇的问道。

村长皱了皱眉头,随着时代的变迁,家族中那种最初对皇族的敬畏与信仰已经消失,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谁都想着挣钱。

这个守墓家族守着金太祖的皇陵已经一千多年,在家族长老的协商下,他们决定挖开金太祖的陵墓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宝贝。

可是挖开皇陵,里面除了一具棺材什么都没有,当打开棺材,发现金太祖全身金黄,一个个像是鳞片一样的东西挂在身上,众人都以为是黄金,兴奋不已,大呼发财了,可是当年长的长老看后大惊,金太祖竟然变成了三大邪尸之一的金甲尸。

几个主张挖开金太祖陵墓的长老当天夜里就死于非命。

当然这些事情不可能告诉双尾蝎,周天翼等人,村长编了一个谎话,骗过了苗伟强,董廷华等人。

周天翼,双尾蝎当然不会轻易的相信村长的话,但是也不想追问下去,这里面的事情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再问下去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周天翼,双尾蝎,苗伟强,小乞丐,董廷华喝着东北的高粱酒,吃着烤全羊,满脸的陶醉。

“这是什么酒,好烈啊,喝的我全身发热!”小乞丐端着大碗说道。

“这是东北最出名的高粱酒,我们家每年都酿上那么一大缸,喝上整整一年!”双尾蝎说道。

“这个酒都是我们自家酿的,不是在超市里买的!”村长说道。

“这自家酿的酒就是好喝,带劲!”苗伟强说道。

“蝎子大哥,赶快说说这酒是怎么酿的,等我回家也自己酿酒喝,现在卖的酒里面都放酒精,没这个好喝!”小乞丐说道。

“这种事情还是让村长大叔讲的好!”双尾蝎说道。

“好,我就给你们讲讲这个酿酒的过程,要说这个酿酒啊,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杜康···!”村长说道。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另说黄帝时期人、东周洛阳人、汉代人)。

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传说在黄帝的时候,有一个叫杜康的人,专门负责管理粮食。当时,随着农耕的发展,粮食每年都获得大丰收。可是,粮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储藏在山洞里,山洞阴暗潮湿,时间一久,粮食全部腐烂了。杜康见状,开始苦思冥想储粮的方法。

这一天,杜康来到树林里散步,发现了几棵枯死的大树,只剩下粗大空荡的树干。杜康灵机一动,把粮食全部倒进了干燥的树干里。过了一段时间,杜康来到树林里查看粮食,他惊奇地发现:储粮的枯树前,横七竖八地躺着一些野猪、山羊和兔子,一动不动,好像死了一样。他连忙走近看个究竟:原来盛粮的树干裂开了几条缝,由里向外不断渗水。看来,这些动物是舔吃了这水才躺倒的。可这究竟是什么水呢,杜康凑过去一闻,只觉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不禁尝了几口这浓香水,顿觉神清气爽。后来,杜康把浓香水带回家,请大家品尝,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说好味道。就这样,酒在民间逐渐普及开来,杜康也被人们尊称为“酒神”

“酿酒的过程主要分为七个步骤·····!”村长继续说道。

董廷华,苗伟强,小乞丐,周天翼静静的听着,双尾蝎却是喝着酒吃着肉,满脸的微笑·····!

1.原料粉碎;原料粉碎的目的在于便于蒸煮,使淀粉充分被利用。根据原料特性,粉碎的细度要求也不同,薯干.高粱、玉米等原料,通过20孔筛者占60%以上。

2.配料;将新料、酒糟、辅料及水配合在一起,为糖化和发酵打基础。配料要根据甑桶、窖子的大小、原料的淀粉量、气温、生产工艺及发酵时间等具体情况而定,配料得当与否的具体表现,要看入池的淀粉浓度、醅料的酸度和疏松程度是否适当,一般以淀粉浓度14~16%、酸度0.6~0.8、润料水分48~50%为宜。

3.蒸煮糊化;利用蒸煮使淀粉糊化。有利于淀粉酶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杀死杂菌。蒸煮的温度和时间视原料种类、破碎程度等而定。一般常压蒸料20~30分钟。蒸煮的要求为外观蒸透,熟而不粘,内无生心即可。将原料和发酵后的香醅混合,蒸酒和蒸料同时进行,称为“混蒸混烧“,前期以蒸酒为主,甑内温度要求85~90c,蒸酒后,应保持一段糊化时间。若蒸酒与蒸料分开进行,称之为“清蒸清烧“。

4.冷却。蒸熟的原料,用扬渣或晾渣的方法,使料迅速冷却,使之达到微生物适宜生长的温度,若气温在5~10c时,品温应降至30~32c,若气温在10~15c时,品温应降至25~28c,夏季要降至品温不再下降为止。扬渣或晾渣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5.拌醅。固态发酵麸曲白酒,是采用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工艺,扬渣之后,同时加入曲子和酒母。酒曲的用量视其糖化力的高低而定,一般为酿酒主料的8~10%,酒母用量一般为总投料量的4~6%(即取4~6%的主料作培养酒母用)。为了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在拌醅时应加水(工厂称加浆),控制入池时醅的水分含量为58~62%。

6.入窖发酵。入窖时醅料品温应在18~20c(夏季不超过26c),入窖的醅料既不能压的紧,也不能过松,一般掌握在每立方米容积内装醅料630~640公斤左右为宜。装好后,在醅料上盖上一层糠,用窖泥密封,再加上一层糠。(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