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722章 和李森科说(上)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722章 和李森科说(上)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3:38 来源:笔趣阁

不大的餐厅里非常亮堂,光明都来自于穹顶的四盏硕大的玻璃吊灯,整个房间沉浸于柔和中。

墙壁统一贴着柔和色调的拼花墙纸,地面则是一层棕红色地毯。

房间内有五张大桌,其上菜品五花八门。

高级人员享有高级待遇,正如这顿晚餐,虽是自助餐,菜品的确可用丰富多彩以形容。

“有冬季少有的新鲜水果,有多种奶油蛋糕,有各种肉品,还有几种浓汤。”杨明志刚刚进屋,只是轻轻瞥了两眼,一种莫名的熟悉感油然而生。

那个位面上,西方式的自助餐已经在中国遍地开花。似乎去自助餐厅大快朵颐,是一种以最少的钱吃最多的东西的最好办法,遂有着扶墙进扶墙出之笑谈。

可是那样的自助餐已经渐渐脱离了自助餐的本质。

中国人一直非常注重宴席,自古以来,许多大事往往是在餐桌上落实下来。

西方人一直施行着分餐制,他们不可能几十人聚在一个大桌子上,一边吃饭一边商谈政务。

政务还是要谈的,路易十四最喜欢举办各种餐会,以至于许多政事就在餐会上制定。而那种餐会,逐渐变成了现在意义的自助餐。

吃饭只是次要的,社交才是根本!

杨明志对自助餐并不抵触,把肚子填饱后,他估摸着李森科还得找上自己,坐到房间的一边继续敲着二郎腿谈些事情。

然而,如此“酒池肉林”的场面,给予杨桃的真可谓妙不可言的感官刺激。

一个出生在贫穷家庭的姑娘,她早已适应了粗犷的生活,适应了吃糠咽菜。莫斯科的短暂经历已经令她大开眼界,而今,面对着一屋子的飘香餐饮,进食的本能已经彻底左右了她的小脑袋。

杨桃的双眼直勾勾的盯着一张桌子上的各类熏肉、烤肉,就好似一匹饿狼盯上了鹿。她已经一嘴的哈喇子,只因自觉得不可让丈夫丢脸,这才继续攥着丈夫的胳膊,唯有双腿的肌肉紧绷着,仿佛一旦松手,全身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杀过去大快朵颐。

杨明志丝毫没有注意到妻子的亢奋,他还是全身心的注意着李森科。

“将军同志,来吃饭吧,虽然只是自助餐,至少,您能吃饱。”

“啊,吃饱的感觉?!上次吃饱饭是什么时候,我已经忘了。谢谢您的关心。”

杨桃一直竖着耳朵,聆听着丈夫与那个院长的对话,她猛地抬起头问:“现在已经开饭了?我……我可以去吃?”

“当然!”李森科使以温柔颜色:“您可以尽情享用,唯独有一点,不要浪费粮食。”

“我会的。”杨桃再看着丈夫:“我去吃饭,没问题吧。”

“你去吧,多吃些肉。”

杨桃当然还是最愿听丈夫的,丈夫的话更像是军令一般。

“吃肉吃肉,以前难得有机会吃肉,我现在要使劲吃。”她大步流星的走近桌子,几乎是出于本能就上手去抓。还好,餐厅内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阻止了她的粗俗举动。

此时此刻,李森科也不曾想将军夫人居然会直接上手!他完全是一副看戏的态度,又对杨明志调侃:“看来,您对您的妻子疏于训练呐。”

杨明志还能怎么办,只好无奈的赔以笑脸:“她是农民的女儿,从未参加过自助餐会,还请您见谅。”

“农民的女儿?哦,我也是农民的儿子。将军同志,还请您不要说这些不正确的话。她是第一次见到,难免会非常好奇,以后应该就熟悉了。”

“好吧。”杨明志耸耸肩,示意自己的随从们,一众人走了过去。

对于格里申科等卫兵来说,他们是长期吃食堂,参与自助餐会今天也实属首次。虽未曾参与过,餐会的礼仪他们都是晓得的。像是杨桃那样,对自助餐的理解就是“各取所需”,实属滑稽。她盯上一只烤羊,试图暴力拽下一条羊腿慢慢的啃,粗野的举动被制止,但她还是得偿所愿。

工作人员操持剔肉刀,顺着杨桃的要求,愣是给她剃了一盘烤羊肉,最后又撒上一些孜然。

新西伯利亚距离哈萨克较近,附近区域有自古生活着大量蒙古、突厥后裔。这些民族对烤羊肉、牛肉有着特别的技巧,例如孜然这种东欧用的不多的调料使用一直很足。

传统的东欧俄罗斯族或许对这种不刷胡椒酱或蜜汁的烤肉很是奇怪,而对于杨明志,刷酱的烤肉才是奇怪呢!烤肉就该撒自然。

现在,看看妻子的吃相吧!她端着盘子就操持钢叉大快朵颐,斯文矜持什么的已经荡然无存。精致的小脸满是羊肉,她吃着嘴里双目还盯着餐桌。一名女工作人员就仿佛她的私人助理,只等着她吃完这一盘,再给添满。

“唉,你有那么饿么?”杨明志暗暗叹了口气,端着自己的铁板,拼着据说是“哈萨克式烤羊”与“乌兹别克式炒米饭”。

他一点不惊奇这里的餐桌还有大米,毕竟南俄生产大米,中亚几国数百年前又从印度学会了炒饭。

“您觉得如何?将军同志?”李森科凑过来问。

“很好,很和我胃口。”

“那就好,如果您愿意,我们还可以喝点酒。”

“酒?伏特加?”

李森科摇摇头:“伏特加过于热烈。喝些红酒吧,可以冲淡肉的油腻。”

虽然只是吃了半盘子,杨明志觉得已经有些舒坦了。原因也很简单,他觉得今天这顿饭,比在克里姆林宫里吃到的更加油腻。想想也是合情理,新西伯利亚的冬季甚至可以达到零下四十度的恐怖低温,吃饭脂肪少了,可是要命的!

杨明志已经无所谓其他人怎么吃饭,更是无暇顾及化身小狼的妻子。

李森科要请自己喝酒,分明就是把自己支到一边,借着喝酒说些其他事。

还能有什么事?借着饭局畅谈人生?

餐厅里有一些小方桌,多数人已经坐于木凳就餐了。在餐厅较偏僻的角落,一张小木桌前坐下两人。

李森科拿着高脚杯,餐厅工作人员为其倒满。

注视着酒瓶的标签,杨明志注意到,这红酒居然也是特供品,其上标注“科学院专供”。那工作人员很快也给自己斟满酒,轻轻一品,却是口感很好香气宜人的干红。

他又小酌几口,只等着李森科说话。

“将军同志,有一件喜事我想现在告诉您。”

“哦?何事?”

“领袖几天前给我打来长途电话,最高苏维埃已经决定了,在您抵达新西伯利亚后,获得全苏科学院院士的称号。”

“啊!真是一件好事。”

杨明志并未表现特别的亢奋,他早已估计到了这件事,所谓斯大林都给了一百多万卢布的奖金了,再给些新的头衔亦不新奇。

李森科定定神:“将军,您……”

“我怎么了。”

“我还觉得您会非常高兴的。果然,到底是身经百战的名将,可以非常淡定的面对新的荣誉。”

“所以,我应该狂喜吗?当然,我现在心跳很快。干杯吧,院长同志!感谢伟大的领袖,感谢伟大的联盟,还有您,尊敬的院长同志。。”赞誉的话连珠炮般从杨明志嘴里说出,李森科亦是举起酒杯,两人碰了杯子一饮而尽。

李森科再给自己满上,热情洋溢的说:“明天会有一个简短的仪式,我们会为您颁发荣誉证书。之后,我们就是同志啦!”

“同志?”

“对,我们都是科学工作者,都是科学院的同志。”

“这是好事啊。我真的很高兴能为唯爱的联盟服务。不过我的时间非常宝贵,我希望能够立刻投入工作。”

李森科点点头:“您的思想觉悟很高,更是个务实的人,我很欣赏。既然您谈起工作了,我的确有些事,有意闻讯您一番。”

杨明志本有些松弛的神经又紧绷起来,他捉摸着,李森科想要说什么,现在终于说了。

“将军同志,您知道的,我本身是一位农业专家。我看过您的许多资料,对于军事问题我不了解,唯独有一点,您令我非常惊讶。我万万没想到,您不但是军事专家、武器制造专家,居然也是位农业专家。”

“农业专家?您过誉了。”杨明志尴尬着笑了笑。

“不!您在游击共和国的诸多表现,充分证明了您对种地一事非常精通。”

喝了些酒,也由于房间非常温暖,杨明志脑子一热,精神难免有些飘飘然。

他认真起来,这便提起胸膛,高兴的说:“遥远的中国有一个谚语,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无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点,都特别重视种地。可能这已经印刻在中国人的……中国人的基因中。”

“哦?您刚才说什么?基因?您还了解基因?”

“当然……”杨明志本还想继续说下去,突然发现自己言多必失。

“基因”这个词汇在世界各国几乎都是一个念法,杨明志脑子一懵,面对李森科明明最怕扯到这个,不曾想还是说漏了嘴。

他强作镇定,马上解释说:“我听过一种有趣的理论。有一种叫做基因的东西,每种生物都有一套基因,甚至还有更极端的说法,所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基因。男人女人都不同的基因,黄种人和白种人也有不同的基因。之所以没有长相一模一样的人,也是因为基因的不同所导致的。”

杨明志以为自己的这番解释已经足够圆场了,不料实在是越描越黑。

李森科并没有生气,而是咧着嘴,直白的表示:“将军同志,虽然我不知道您从哪里听到的这些奇怪理论,我很负责的告诉您,那些都是谬论。基因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没人能证明它的存在。它不过是一种概念。”

“好吧,我只是道听途说。”

“还是相信科学吧!千万不要道听途说。”李森科一本正经的坐正身子,“我经过了大量研究,从未发现基因这种物质,如果它真的存在,为何显微镜看不到呢?”

听到这句话,杨明志实在不想吐槽。如果李森科拥有特别高级的显微镜,他就能看到dna的双螺旋结构,写成论文发表出去,瑞典人也不会因为他的苏联公民的原因拒绝发放诺贝尔奖的。

单纯的光学显微镜的确有它的极限,不过人类在21世纪开始使用电子显微镜,那惊人的放大倍数,已经能给单个原子拍照了!

李森科继续表态:“因为白人黄人有着不同的肤色,所以基因也是不同的,这种解释是错误的。我非常担心,您通过错误的渠道获得了这些错误的理论。我非常怀疑这就是我们的敌人炮制出来的谬论,以支持他们的极端思想。我们必须明白,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我们都是平等的无产阶级,可千万不能被那些布尔乔亚份子好托拉斯份子所洗脑啊……”

洗脑?杨明志觉得自己正在被李森科洗脑。不!这个李森科真是担任了行政工作,说话怎么一股子政委的感觉?

他仔细寻思一下,李森科在历史上留下恶名的最大原因,就是其人因为贯彻自己的意识形态,而否定许多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种做法不但违背了科学精神,也违背了唯物史观。

如今所闻真是名不虚传,自己不过是口误提起了“基因”这个词,就被愣是上了一堂荒唐的政治课。

话从李森科的嘴里说出,进入杨明志的左耳,再从他的右耳原封不动的飘出去。

待其稍稍冷静下来,杨明志马上撇开话题:“我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最看不得土地被抛荒,这仿佛成了一种特别的癖好。任何能被耕种的土地都不该被抛荒,一些的荒地,也都有被开垦的价值。真是没有办法,中国人就是这样生存了数千年。”

“但是现在的中国非常贫穷,我很遗憾。”

“是的!一切都是因为战争,一百年的战争国家已经民不聊生,但贫穷只是暂时的。一个曾经伟大的国家不用永远的沉沦!等中国赶走了入侵者,中国将开始恢复建设。苏联打赢了战争,也将开始战后重建。到了那个时候,我真的希望您能提供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给予百废待兴的中国。”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