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84章 五千卢布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684章 五千卢布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3:38 来源:笔趣阁

“丢?不应该的。哦,我无意冒犯,您绝不是丢三落四之人。倘若您真的丢失了存折,不用担心,到我这里挂失就好了。我们会检查您的存取记录,您是将军,相关记录必然是独立保存的。如若确定无误,我们会迅速为您补办。”

“好吧,我相信你们的能力。我再问,假若存折丢失,有人偷偷取钱呢?”

“这……这可属于经济犯罪。”说着,主任可以看了几眼杨明志身边的拉林大尉:“此事内务部的同志最清楚。”

“偷偷取钱属于盗窃,非常时期敢于盗窃军人的钱,此事不由治安警察管理,我们会迅速抓捕犯罪分子,并立刻处于刑罚。”

“刑罚?什么刑罚?”

“当然是扭送给部队,编入一线部队。苏维埃是公平的,他们伤害了国家,那就用战斗为自己赎罪吧。”

杨明志深深的点点头,不再纠结于这件事。

“主任同志,您给我的账户是新的编号,我以前的账户呢?那上面应该还有近一千卢布存款。”

“已经并入您现在的存款。”突然间,主任觉察到这里恐怕会引人怀疑,这便猛地立正,画蛇添足的说:“一切都是按照上级的命令,我没有贪墨一个戈比。如有怀疑,我愿意接受组织调查。”

自己的旧存折就在户外的轿车里,它破损有些严重,恐怕银行核查还需要很多时间呢。至于老婆的存折里有多少钱,只能要求银行人工查档案了。

对比一百五十万卢布,一千卢布已经是毛毛雨了。

“好吧,我相信您的人格和职业素养。但是我现在需要用钱,莫斯科现在变成大军营,我看很多人还在排队买东西,也许还能再买些商品。”

“您是要取钱买东西?”

“对。您有什么建议吗?”

“是买什么?”一脑门汗水的主任终于长舒一口气,他很乐意回答杨明志的新问题,继续说:“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好,一些紧俏物品价格很高,有时就是价格高也不见得有货。如果您是想买些面包,我建议您多取一些钱。”

“为什么?有什么说法吗?”杨明志虽以基本猜到,怕是和自己在波多利斯克一个遭遇,故意这么问。

“价格太高了。一公斤三十卢布,有时还能涨到五十卢布。真是一天一个价,好在马铃薯相对便宜。像是我们这样的机构,都是国家提供粮食,您也是如此。只是您想要多买些粮食储备以备不时之需,很遗憾,您真的只能花大价钱。”

“好吧,那就取一万卢布,大部分换成五百面值,其次是一百面值。我还要一些一卢布的硬币。我就不信了,偌大的莫斯科,所有商品都是价格高昂。”

杨明志绝对想不到,他的话令这个尼科诺夫大吃一惊。

“将军同志!一万卢布?您……您不能?您不能取钱。”

“什么?您说什么?”

“您只能取走五千卢布,一周之内也不能再度取钱。也就是说,您每个月只能取走两万卢布。”

“拿到说银行对储户也做限额了?”

“是的。这是国家的规定,您的存折的确有一笔巨款,但是您不能一次取走,汇款更是受到限制。”

他这么说,杨明志基本上明白了个七七八八。

其实也很好理解,全面的战争可从不是旷野中、在街巷中,士兵和战争机器的铁血搏斗。间谍战、经济战,也是全面战争的组成部分。

所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它可以是军火商抢钱的盛宴,亦是对国家财政的疯狂消耗。

“是担心伤害到脆弱的战时经济吧。”杨明志木着脸问。

“既然您都清楚,是的,的确是如此。这是领袖的命令,谁超过了这一数额,都将被调查。”

“是这样吗?”杨明志转头问身边的拉林大尉,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杨明志意识到某些事怕是不好运作了,他无奈的叹口气,继续道:“那就五千卢布。购置家具还有别的物件,我需要钱。请您给我换成低面值的。”

“好的,我立刻差人去办。”

……

一番等待,一把整洁的、充满油墨气息的崭新钞票,送交到杨明志的手中。

“这是您的钱,将军同志。如果您急需用钱的话……”主任看了看有些迷茫的杨桃:“您的妻子也有每周五千卢布的额度。”

“不必了。”杨明志摇摇头,“五千卢布也是一笔巨款。只要我不乱买东西,绝对够用。”

“当然!当然。我住在城里十多年了,如今真是物价飞腾。商品粮翻了好几十倍,甚至一百倍的价格,国营商店的那些家伙们就是不愿让我们买。其实他们想的也高妙,花取大价钱买粮食,挣得的钱全部补贴军用,以后买盟国的物资了。”主任带着深深的无奈说了这些,言语中充满了对现状的不满。

“但是,我在大街上没有看到乞丐。人民还是排着队买东西,这说明物资供应并未中断,人民还有力气排队,人民没有饿肚子。”

“毕竟这里不是列宁格勒,只是钱的价值削弱了。何况国家正在大量印刷钱币,您手里的就是最新印好的。还有,您应该觉察到我们这一分行中弥漫的油墨味。”

“是的。”

“我们的仓库里堆了很多全新纸钞,以前从没有这么多。莫斯科和周边城市,几乎所有家庭都出人参军,大部分人依旧在前线奋战,立功者数量庞大。那些战士通常要求把自己的战功奖金发给家里,由家属带为领取。

家属们领了钱,很快就用于城市消费,我们永恒的首都流动的现金数量庞大,以至于全市的各类国营商店,针对紧俏物品全面涨价,尤其是的粮食!

啊,这些都是经济学的东西,也许您……”

“经济学常识我懂。好在我们的体制有着优越性,任何时期只要交通线通畅,就没有人饿肚子。普通市民还是吃到保命的配给粮,只是生活艰苦一些。”

“对!”主任提起胸膛,“就是再艰难,也被沙皇时期要好过。我们银行也会发行粮票布票,市民每月击中领取一次。您瞧,一切都是井然有序的。”

杨明志点点头,在手指沾了一点口水,娴熟的数钱。

这无心之举立刻引起了主任的注意,就仿佛将军还曾做过会计员?

“很好,一共五千卢布,四十九张一百的,还有十张零钱。”

“我们办事从来一丝不苟,而您。将军同志,您也是数钱的高手?”

“哦?是嘛,不过是整理文件时被迫学的技能。”

再那个位面,哪个中国人不得是数钱能手?毕竟新的中国在很长时间内奉行着低面值钞票政策,无数人觉得国家该提高钞票面值,但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金融业掀起了全面电子支付的革命,货币数字化,低面值的问题也就没人提了。

而形成鲜明的对比的莫过于苏联,物价长期低廉,一戈比都能买到东西,而最大面值却是一千卢布,彼此相差了十万倍!

由于没有钱包,钱只能装进衣服口袋。

杨明志的确是穿着传统的俄式大衣,大衣里面则是崭新的军人制服。当前的苏军可没有换装,从上到下的军装朴素中带着强烈的实用性,就是威武不足。衣服的衣兜很多,一叠钞票轻松揣入。

当然,作为好男人,老婆身无分文怎能行呢?遂有十多张百卢布大钞成了杨桃的钱。

既然银行办好事了,尤其是这位尼科诺夫主任跑前跑后出力甚大,俄罗斯人其实也是乐意收小费的,然此特殊时期,只怕收小费又行贿受贿的嫌疑。

杨明志便暖心的说:“我对先进的需求量并不大,剩下的钱就安心的存在银行,等到战争胜利了,一切区域平静我在慢慢消费。真是谢谢您了。”

“不用谢,这是我们的任务。”

“哦对了,还有一件事。”

“请讲。”

“城里的眼镜商店应该还营业吧。实不相瞒,我因为长期的紧张工作,罹患了近视。我必须佩戴一副眼镜,我的妻子也是一样的。”

“您的眼睛生病了?不,城里不存在什么眼镜商店。您要佩戴眼睛,需要去医院。”说着,主任赶紧看了看表,“不妙啊,眼科医生按时下班,他们恐怕不会为了您加班的。”

“那我就得抓紧时间了。但愿配眼镜的价钱不会很贵。”

主任肯定的说:“市民的医疗都是免费的,不过某些时候也要付钱,例如眼镜的制作费用。恐怕,现在一副眼镜价格更高了。”

“是因为专业的镜片打磨师,被征兆制造军用望远镜了?”

“也许吧,总之价格是贵了。”说着,主任很快叫来一位戴着眼镜的银行职工。

根据此人所述,他的眼镜是在战前购买的,花费了二十卢布。

话说眼镜再贵能贵到哪里?莫非还能变成两千卢布?

杨明志寻思着,这里又不是下个世纪的中国,本时代苏联十年义务教育都没普及,高年级的孩子学费还得照交,曾经娜塔莎是全村的希望,学费还是众筹的。没有那么多玩命学习的孩子,如何造成全民戴眼镜,又如何导致眼镜暴利行业?而且苏联当局也一定要打击这种投机倒把行为。

“我手里攥着五千卢布,有哪个眼镜店敢狮子大开口?”

从银行的后门出来,杨明志面色冷静,倒是杨桃,攥着丈夫的手,脸上浮着丰收的喜悦。她这辈子还没见过一百面值的卢布,更是明白战前一百卢布的恐怖购买力呢能买两三件质量很好的毛衣。

杨明志上了车,问到大尉:“现在去医院是否来得及?”

“还来得及。司机,去第二人民医院。”

贝利亚和他的部下掌握着重大权力,本来莫斯科市民已经优先于全联盟,早就享受了免费医疗的福利,内务部人员凭借证件,享受的医疗待遇就更高了。

除此之外,官员、军官以及他们的家属,都享有最好的医疗待遇,可谓超脱平民的特权。

杨明志可想不到这些,更是想不到大尉已经下定决心,此事就是要蛮横一下,眼镜的事不办妥,第二医院的眼科今天就甭想下班。

轿车火速赶到医院门口,太阳将要落山,此刻也是许多市民瞧病的时间。

商店和医院门口,永远是人群聚集之地。市民们更是畏惧内务部,看到了蓝帽子情不自禁的做出回避,也使得杨明志夫妇得以一路快走,进入酒精味弥漫了医院大楼。

战时能源使用被限制,莫斯科也在夜间施行居民限电政策,唯有诸多要害部门必须保证供电充足。并装备汽油发电机,以保证如若德军轰炸了电力设施,各部门电力供应稳定。

这里是医院,它永远都充斥着大量病人。

杨明志仅仅拽着妻子的手左顾右看,所见所闻真可谓强烈的亲切感!

缘何?瞧瞧走廊的模样吧,墙壁整体提着白腻子,墙下端又图着绿漆。在墙角处排布着金属管道,透过一些科室虚掩的门缝,杨明志看到了里面的暖气片。

他难以不有亲切感,因为在那个位面的新中国成立伊始,所谓现代医疗体系就是重点学习苏联的,156项目中的医院建设项目简直是照办。白墙绿漆,还有大暖气片,倘若不是来来往往都是说着俄语棕黄头发的俄国人,杨明志真是绝得,自己又穿越了。

而空气中永久弥漫的酒精味,给予杨桃更大的亲切感。

她仅仅拽着丈夫的胳膊,喃喃说:“哥啊,以后我生完孩子了,也要到这样的医院工作。对吧。”

“你的意愿不就是这个?”

“是的。”

“在此之前你得抓紧时间学习,等孩子降生后,到了合适的时间你去专业学校学习。你只有获得资格证书,才能到这样的医院工作。毕竟这里不是战场,一切都是凭证书的。”

“好吧。”

杨明志又补充一句:“生孩子也是女人的一大关,我就怕你出事。等到了明年,你就到医院的妇产科住院。我会尽量陪着你。”

“好,我听你的。”

很显然,丈夫来了城市就仿佛回家似的,对自己来说一切都是极度新鲜,丈夫却瞬间适应。他似乎对大型医院还有很深的了解。

“真不知道你小时候经历了什么?”瞎想只是伤脑筋,很快的,紧拽丈夫的杨桃,终于到了所谓的眼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