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77章 游击共和国的八月一日

八月份终于到来了,本月第一天,普里佩特沼泽又下起了小雨。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八月九月,白罗斯的降雨是偏多的,尤其是沼泽地,这一天气特点更加显著。

降雨意味着气温的降低,又因为地理纬度较高,真可谓一场雨水一场寒冷。就在几天以前,士兵乐意跳进随处可见的池塘洗澡,如今让他们跳水,多数人得掂量一下。

新的一天,又有一百多人因感冒被送到医院,甚至还有十多人因为喝了不干净的水闹肚子。

所有进入游击共和国核心控制区的难民、撤回来的士兵,医院为照顾他们,工作量亦是大幅度增加。

暴雨没有重演,淅淅沥沥的小雨虽弄得世界一片潮湿,普里佩特河和第聂伯河,水量明显有了减弱。水流不再湍急,盘踞于米西渡口左岸的上万撤退军队,终于开始了大规模渡河。

渡河行动与当日下午两点半展开,渡河手段为摆渡。

吸取了之前的坠河事故,阿纳托利率领的工兵就只规划了五条线路,每个线路同行的木筏也只有一个,乘坐人员也被苛刻的限制为二十人。

一切都是为了安全!

“如若再出事!我可担不起责任。”

阿纳托利的决定,在那些着急过河的士兵看来压根就是懦夫行为。部队都到了河畔,还能磨磨蹭蹭的渡河?尤其是在知晓,游击共和国的有着大量住房,无论是否简陋,都是一处遮风挡雨的好去处。

因此,整个渡河行动有些拥挤,大量士兵聚集河边,就如同一大群等待渡河的角马。他们望着宽阔的第聂伯河上孤独的几个木筏,纷纷无奈的摇头。

天气状况糟糕,也就绝不会出现德军战机。至于德军地面部队,他们已经被揍成重伤,雨水更迫使其不敢贸然南下。没有后顾之忧,阿纳托利坚持磨蹭谨慎的渡河也就合情合理。

无论对岸的军队怎样要求加快速度,他以不变应万变。

可以说,他就是要在这个问题上凸显一下自己的权力,也是奉行指挥部的命令。

原来,杨明志支持了萨林奇金的一个提议,即放慢撤退部队的回归速率。那么阿纳托利就设立五条线路也就合情合理。

军事指挥方面,杨明志有着最高权限,游击共和国的日常运转,则是萨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这种专业人员全权负责。

“人不可能一口吞掉整个大列巴,我们要拿出刀子将其切成小块,一点一点的吃。”

萨林奇金的意思是,介于游击共和国突然吸收了数万难民,这些人的安置本身就是个大问题。如若短时间内,整个大河左岸的部队全撤回来,三大集体农庄,人口多达八万人!

于七月三十日基本结束的庞大战役,长达四十天的战斗中,游击共和国永久性的损失近两万人!

即便精锐损失极其严重,共和国尚控制着四万余人(三万人仅能持枪自保)。纸面上看,共和国战斗力暴跌,人口并非雪崩。

从北方而来的两万五千难民,以及起义的第21游击旅,为共和国增加了近三万民众。如若再算上渡河完毕后的“红十月”“茨冈人”两个大队,共和国又要接收一万五千人。

萨林奇金从没想到过,一场损失惨重的大战后,游击共和国的核心,也就是被承认的城市“诺夫戈梅利”,她必须负担起十万人生产生活!

在白俄罗斯,一个有着十万人口的城市已经属于中等规模。即便是战争爆发前,戈梅利的人口有近二十万。诺夫戈梅利赶上戈梅利市一半的人口,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却也是巨大的人口压力。

“等到科夫帕克归来,诺夫戈梅利可能就有十万人口了。右岸定居点在战争中毁灭,剩下的就只有三个集体农庄和霍姆尼奇兵站,能够安置这些人。”曾经的戈梅利市长柳得巴廖夫,他不得不解决好这一问题。

鲶鱼村、黑土村和铁匠村,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集体农庄,组成为城市“诺夫戈梅利”。

要解决规模达十万的居民生活,首先必须解决粮食问题。

那么,现有的粮食足够这么多人生活?答案几乎是否定的。

睿智的人谋划大局,长时间的战争和突如其来的降雨,直接导致夏耕计划基本落空。本来还能再种植一季土豆,并依靠深秋的收获,使得游击共和国不但能平安渡过寒冬,甚至还能接济友邻游击队。

现在,时间进入八月,夏耕计划不但完全落空,能保住多少被水浸泡过的土豆,都是一个不亚于德军入侵的考验。

柳得巴廖夫和萨林奇金,都是经历过沙俄末期的穷困和苏联建立初期的困难,他们太知道粮食的重要性!

在战时的分配体制下,饥荒是不易出现的。只是粮食储备出现严重问题,掌权者必然对人员分成三六九等。当前被围困的列宁格勒正在发生饥饿惨剧,唯有军人和工人这些抵抗力量的中坚,能一直分到数量不多的粮食坚持作战。

作为斯大林专员,萨林奇金对于列宁格勒的事有着一些了解。其实他绝对想不到,中将杨明志,没有比他更了解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惨烈,尤其是关于粮食与饥饿的问题上!

所以就在八月一日的凌晨,萨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进行一番详谈,及是关于游击共和国可能爆发的饥荒问题。

“虽然我们可以采集蘑菇、捕鱼,甚至到森林中打猎。我们也可能得到上级空投的粮食。只是这些措施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接下来,我们必须发动一切劳动力,去田地挖掘土豆。我觉得,我们需要设立奖励机制,以刺激难民迅速成为劳动能手。”

仅从权限上和职务上,萨林奇金比柳得巴廖夫高很多。再者论宣传和动员方面的工作,萨林奇金更是绝对的专家。

因为工作是关于挖土豆的,两人没有将凌晨的决意告知杨明志,大清早就开始执行了。

对于那些成功撤入游击共和国的难民,他们刚刚安顿没两天,就全被赶着充当挖土豆的劳动力。

这些人几乎都是农民,论挖土豆也是高手。只是要在浸水的农田里挖土豆,工作量繁重不说,有谁会乐意淋着雨的同时,双脚踩在凉飕飕的泥里摸索呢?

不得不说,难民们在七月三十一日的表现令人满意,他们挖掘的土豆数量惊人。

不过土豆对浸水的容忍性最多也就三天,假若八月二日,尚有大量土豆没有送到粮仓,它们必有大部分烂死在泥地。

八月一日大清早,已经按照每十户家庭为一组的一个个劳动小组,他们拎着大量突击制造的木制挖掘工具集合后,顶着蓝帽子的军队政委们,当众宣读指挥部的决定。

听到决定文件的内容,即便是有抵触情绪的人,也摩拳擦掌渴望成为挖土豆的王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