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647章 向着霍姆尼奇机场高傲的飞去

伞兵战士们被安排至一处仓库,他们背靠着堆积如山的越冬棉衣,裹着自己带的摊子,姑且睡到凌晨两点。

唯有那位姓谢苗诺夫的连长,戈里佐杜波娃对他和他的部队产生强烈的好奇。

“您坐吧,这是我的临时指挥办公室,请不要介意。”

连长的确不介意,此刻他人在图拉,心思已经飞到了白俄罗斯。234旅的作战部队,唯有这位谢苗诺夫所在的营没有参与勒热夫渗透作战。这种情况下,存活反倒是一种耻辱,因为234旅应该是一个整体,战友们陷入枪林弹雨,后方的人如何心安理得呢?

终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谢苗诺夫坐下来,他喝了一杯热水,心情平复许多。

戈里佐杜波娃探着半个身子,郑重的说:“我是刚刚才获悉,您的部队要前往白俄罗斯。真是惊人,您的连队要全部坐在机舱内。”

“具体而言,我们收到的任务是伞兵234旅全体官兵进驻位于普里佩特沼泽的游击共和国,就像我们的友军伞兵233旅那样。”

“哦我从没想过会是这样。”戈里佐杜波娃瞪大双眼,“也许,在我将您送抵目的地后,我还将持续送人,直到将你们一个旅,嗯,应该是两千人,全部送去。”

“不!应该只有一千人。或许您不知道,我们234旅在七月的作战中伤亡很大。反倒是早早降落的233旅在七月的作战屡立战功,我的上级调整了战略。似乎我们所属的空降军第二军将大规模的降落游击共和国,归由当地的第63集团军指挥。说实话,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戈里佐杜波娃从这个人的脸上看到的只有兴奋,他仿佛不是去打仗的,而是去度假。

也许这就是大无畏精神?还是说他们这群人是天生的冒险家?

“你们……你们真的不怕死么。”

“死?”谢苗诺夫摇摇头,“每个人都会死,是一把年纪安静终老,还是为了伟大事业死得轰轰烈烈,我当然选择为国牺牲。再说了,伞兵天生就是要被包围的,我们既然当了伞兵,就是要到最危险的境遇去。哈哈,我看反倒是敌人要小心他们的脖子,我们的匕首锋利无比。”

“好啊,希望您一直乐观。不过我的首要任务是将别列科夫中将接回来,也就是打了许多次胜仗的第63集团军的司令员。”

“我知道这个人!”谢苗诺夫兴奋地抬起头颅,“真是羡慕233旅的家伙们,他们在一位战术天才的率领下一直打胜仗。我还知道,那位别列科夫将军还是一位发明家,我的连装备了一些火箭助推榴弹,就是他改良的。”

毕竟rpg的本质就是无后坐力炮,是经过魔改的超口径无后坐力炮,整个三十年代,苏联这方面的研究尚在摸索阶段,杨明志的突然出现,瞬间解决了困扰科学家的许多问题,到了1942年下半年,因为rpg在巷战中有着极其优秀的战术优势,其产量开始大幅提升,并直接用于斯大林格勒城内的巷战。

但杨明志毕竟是加入苏联国籍的外国人,在宣传上,各部门故意忽略这一点,在这一问题上,只说明“近卫师的别列科夫将军改良的这种武器”。唯有一些精锐部队,知晓那个别列科夫是怎样的奇人。

“说实话,我对别列科夫将军充满好奇!也包括您,家喻户晓的英雄飞行员同志。”

“您是在说我吗?”戈里佐杜波娃竟情不自禁地眨动她的那双大眼睛,被一个英俊的男人夸奖,哪个女人不高兴呢。

“对,就是您。我非常的荣幸能加入您的团队,您曾多次飞抵普里佩特沼泽,也只有您能安全执行这一任务。”

“那是当然的,执行穿越战线的远程飞行,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彼此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同为不同兵种的红军战士,为之奋斗的都是答应这场战争。

飞过战场抵达目标,真的能规避任何可能的敌机拦截么?戈里佐杜波娃没有十足的把握,看着这位连长自信满满的样子,她什么不吉利的话只字不提。

但她的内心却不禁幻想出一副恐怖画面,即机群如大雁那般编队飞行到候鸟越冬的普里佩特沼泽,中途遭遇德军拦截,一架运输机冒着黑烟坠落。

虽然机舱内的战士都是伞兵,这一次他们根本就没带降落伞,失速下坠时他们任何活命的可能性都没有!

真的,只有最勇敢的人才会参与到这次“大雁行动”中。

约定的起飞时间是凌晨四点,待到凌晨两点,整个军用机场开始奏响集结号。

机场内有相当人员并不参与本次行动,甚至连地勤服务也不参与。可他们必须苏醒,不是因为号声的吵闹,而是待会儿飞机起飞的轰鸣,没有人能够安睡。

执行任务的所有机组人员与伞兵提前起床,他们迅速穿戴好衣服,齐刷刷的赶去机场食堂去吃他们行动前的最后一餐。

“也许,这是我最后的晚餐?任何行动都有着危险性,但愿我能平安。”

戈里佐杜波娃闭着眼,双手抱拳,内心里默默祈祷,她奇怪的样子正巧被那位自信心爆棚的谢苗诺夫看到。

谢苗诺夫拎着面包片凑过来,啧啧说:“想不到您依旧相信上帝呢?我出生时也被牧师施洗,现在我觉得那不过是迷信罢了。”

“我的确在祈祷,希望行动中我们不会遭遇敌机,希望我们足够幸运。”

谢苗诺夫耸耸肩:“作为心理慰藉,您的祈祷有些必要。但是我更相信您的运输机顶部的可转动炮塔,仅仅一发航炮命中就能击毁敌机,而任何一架飞机却有两门航炮。如此武装,我并不担心。”

……

那么,谢苗诺夫真的不担心?呸!他的连队被突击调到图拉的这一军用机场前,他恶补了一些资料。

以往支援沼泽地的空中行动,一直存在着飞机遭遇击毁的情况。

作为一个男人,理所当然应该在女人面前表现自己勇武坚强一面,即便那是装的。何况这位戈里佐杜波娃是苏联英雄,自卑感作祟下,谢苗诺夫故意表现的有些自负。

当他登上一架运输机后,遂对全副武装整齐坐在机舱两侧的战士们严格命令。他一改自信模样,直接向部下描述一种可怕场面,那便是戈里佐杜波娃也非常担忧的坠落。

“同志们,我们此行都没有带降落伞,我们执行的也不是空降任务。祝我们好运吧!不要遭遇敌机,平安着落。”

“乌拉!”

士兵们用吼声振奋自己的士气,紧接着,运输机两台巨大的发动起传来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即便是大声吼叫,也会被这噪音淹没。

时间已经到了凌晨四点,天空渐渐放蓝,太阳即将升起。

早晨凉飕飕的,与炙热的飞机发动机形成鲜明对比。

十架运输机排成两行纵队,所有发动机集体轰鸣,随着队首戈里佐杜波娃的长机率先升空,拉开了行动序幕。

它们组成“大雁”队形向着西南方向飞去,因为要高负重飞一个来回,以“大雁”编队飞行正是省油料的好方法,又因为是从北方去相对温暖的南方,真的仿佛候鸟的迁徙。

不过大雁这种生物,飞行时必须时刻盯着老鹰袭击。它不得不非得更高躲避之,所以机群在升空后就一直疯狂爬升,并稳定在近六千米的高空。

当他们飞抵维亚济马的苏军前线时,一段不停重复的无线电喊话,传入戈里佐杜波娃的耳朵里。

“大雁!大雁!我是金雕!重复!我是金雕!重复!”

“我是大雁!我是大雁!重复!”

“金雕收到!大雁注意!三个航空中队已看到你,保持镇定!重复!”

苏军可不敢让十架里2运输机堂而皇之的穿越战线,或许一架飞机的出现,德军犯不着出动战绩阻拦。但飞机多达十架,这已经是个大数目了,德军可不傻,虽然不知道苏军搞什么鬼,让如此数量的敌人从头顶飞过,德军不会这么做。

航程中最危险的莫过于穿越苏德双方最烈激烈交火的锋线!

在戈梅利战役期间,第404航空团很好支援了第101远程航空团对列奇察守军的支援行动,大量的拉5战斗机甚至和戈梅利的德国空军守军大打出手,那场空战可谓对德军的屠杀!

第404航空团的本职工作,就是加入到和德国空军争夺制空权的残酷大战。地面的大规模作战基本暂停,空战战斗却依旧激烈。该团的三个中队,即三十六架崭新的拉5战斗机,带着硕大的副油箱开始加入“大雁”行动。

从维亚济马开始,戈里佐杜波娃不再独行,战斗机会持续护航,直到大家能看到第聂伯河为止战斗机全体返航。

加上战斗机,苏军浩浩荡荡的空中大军,军机达到四十六架至众!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德军前线部队因没有雷达,还是使用一战时发明的那种巨大的耳朵型设备,对空探测飞机噪音。

早起的德军官兵照例进入一线战壕坚守,高射炮部队陆续进入阵地。随着对空侦察员抠干净耳朵,还是能听到骇人的噪音,空袭预警直接传到了莫德尔的后方指挥部内。

德军的反应很快,两个中队的战斗机率先起飞,向着噪音传来的方向飞来。

地面的防空火力也开始对着大概位置开炮,一发发88炮拼命对空射击。

这些炮弹急速划破空气,强大的压力将空气中的水汽压成雾,炮弹快的肉眼看不清,那些雾气却成了淡淡的尾迹。

88炮的防空射程可达一万米,所以戈里佐杜波娃的编队在六千米飞行依旧危险重重。

她冷静的拿起步话机:“各机组注意,立刻拉高至七千米!”

对于里2这种飞机,它在六千米空域巡航飞行最为实用,继续爬升是可以的,只是因为空气变得稀薄,燃油不能充分燃烧,对宝贵的燃料真是一种浪费。

为了保命,她已经顾不上那么多,必须暂时冒险!

七千米高空真的很冷,原本冷静坐着的谢苗诺夫,他感觉到阵阵寒意不说,又开始觉得呼吸变得困难。他看到机组人员已经纷纷戴上氧气面罩了,可怜的伞兵战士们不得不继续忍耐。

通过苏军运输机疯狂的爬升,想要靠纯粹纯粹惯性的炮弹击中七千米的目标,即便是德军优秀的88毫米高射炮也难以做到。

而在三千到四千米的空域,拉5大战fw190的大戏绚丽上演。德军派遣两个中队参战,苏军亦是两个中队。不过战场距离苏军的防线并不远,当交火的情报传到了404航空团指挥部,它引发了连锁反应。

空中到处是棉线般的奇特云朵,它们是机翼翼尖气流制造的云雾,双方狗斗异常激烈,无数云雾聚合起来,就防卫一团无比巨大的线团。

改良后的fw190拥有了更快的速度,武备方面也有所增加。德军空战能力有所加强,苏军也绝不是弱者,尤其是三千米狗斗,拉5的技术性能处于顶峰!

又有两个中队的二十四架拉5战机正在驰援,趁着下放空域处于胶着混战,运输机编队在唯一的一支战斗机护航下,飞离战区。

戈里佐杜波娃长舒一口气,她想到几个小时前的祈祷。

“我期望不要遭遇敌机,遭遇却几乎是必然的。那个人说得不错,这种情况我更应该相信机顶炮塔的重机枪。”

她定了定神,努力平复狂跳的心脏。

她又拿起步话机,向各机组询问伤亡情况,万幸,各机组毫发无损。

更为奇妙的,她甚至在耳机中听到了谢苗诺夫的声音。

“哦亲爱的同志,我们刚刚仿佛站在世界屋脊,那里不但寒冷,空气又非常稀薄!您真不愧是飞抵勘察加的英雄,您居然把运输机飞到了七千米的极限高度,您是那么渴望非得更高么?”

那人还是一副骄傲自豪的样子,不过听其哆哆嗦嗦的口气,在七千米巡航的那十分钟里,可是把众多伞兵战士折腾得不轻。

她不禁笑出声,既然那个家伙是在共频讲话,十个机组都能听到,这便顺水推舟,笑着说:“对!我们是空军!高飞!高飞!飞得更高!”

紧接着,众多的机长听到了他们的上司哼唱起著名的《斯大林空军进行曲》。歌声的感染力是无与伦比,大家相信,就是因为非得更高,才能在高空中意持续飞行,来嘲讽德军防空炮的窳劣。

甚至当唯一伴行的拉5战机中队队长再度打开无线电,听到的就是戈里佐杜波娃优美的歌声,以及对空军的礼赞。

他们唱着歌,向着霍姆尼奇机场高傲的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