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85章 逃难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85章 逃难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6:25 来源:笔趣阁

城镇医院尽哀嚎,十多名护士和五名军医,承担起所有的治伤工作。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德军伤员被第一时间抬进来,并优先进行救治。但伪军也有伤亡,就治伤问题上,双方干脆发生冲突。德国人和乌克兰人,他们虽为盟友,还是在医院里打了一架。

直到荷枪实弹的德军以人数优势,强行将乌克兰人驱逐出去。

德军和伪军能在治伤问题上大打出手,至于那些平民,他们只能自救。

城镇里的平民,各个家庭的余粮本就有限,药品更是不存在。德军控制的医院也鲜有给平民治病的,所以对于平民,得了疾病只能自己硬抗。现在许多人受伤,平民完全丧失对占领军的念想,因为缺乏药品,他们只得对伤员以麻绳捆肢体,做止血包扎。

八月四日天亮后,又有四十个平民伤重身亡。

天逐渐亮了,整个世界依旧的灰蒙蒙的,人的心情也和糟糕的天气一样。

韦尔希戈拉打出的炮弹不多,对于有着大量木质建筑的城镇,其爆炸冲击波取得的战术效果真是太好了。

全镇有三十五栋房屋在轰炸中倒塌,其中三栋燃起大火(天亮时火被扑灭)。

无论是平民还是德伪军,利尔楚奇镇的所有人一夜未眠。

平民的自救在战斗结束后便开始,他们在废墟中发觉同伴的尸体,找寻被压着的伤员,从旮旯缝隙中拽出惊恐的孩子。他们也麻木的挖坑,就地掩埋死亡者,并心里庆幸这些人的解脱。

至于德军,他们亲自参与清理街头的瓦砾,并坚持在城市外围布防,以防敌人可能的第二次进攻。

满眼血丝的德军团长富勒,他根本没工夫清扫呢子大衣上的灰尘。

“嘿!那边是士兵!给我老老实实的布设铁丝网,这是阻挡敌人冲锋的屏障!”

“还有那边的人,到建筑废墟里搬些废砖头,充当掩体保护你们该死的机枪!”

他扯着嗓子发号施令,正是掩饰内心的焦虑。

当天亮后富勒终于明白夜里的战斗,德军打得何止是稀里糊涂。站在城镇最高处的观察员,赫然看到城西的麦田大面积的被毁,这意味着月底的收获期,粮产量的大跌。

富勒知道,当前自己根本不顾上三周后的事,游击队既然攻下半个莫济里,难道他们对利尔楚奇的进攻稍稍打一下就没有下文了?

不!俄国人一定就在这附近。

富勒了解城镇周边的地理,城镇挨着河流,所有用水都从河中汲取。城镇的南北皆有大片的森林,而森林中也遍布许多池塘。这类环境真可谓打游击的好地方,它规模太大了,看看手头的兵力,富勒觉得还是继续坚守最明智。

然而到了上午八点,刚刚入睡的富勒被卫兵匆忙唤醒。

“喂!怎么回事,难道俄国人有打过来了?”

要知道,极度疲惫的人刚入睡又被闹醒,那份痛苦真是难以用语言行动。

卫兵紧张的说:“是平民!很多平民在逃亡,他们正逃出城市!”

“平民?那些家伙对守城有什么用吗?不过是一群蝼蚁,唯一的作用就是收麦子罢了。让他们滚出城吧,至少不用吃掉我们的军粮。”

“团长!您……”卫兵意识到团长下达了新的命令,但是该命令真是太不可思议的。

接着,团参谋长介入,才弄清了富勒的意图。

“我的上帝,求求你们让我休息一下吧!那些平民对我们有什么用?谁能保证他们中不会混有游击队?如果将他们处决有损我们620师的荣誉,我们可不是白罗斯的707师的那群土匪们。”

“可是,未来谁来收麦子?”团参谋长依旧抱着这一问题不放。

富勒暴怒得面红耳赤:“传我命令!把那些平民都给我赶走!限定两个小时内滚出城镇,届时不走的,全部当做游击队射杀!”

说罢,这位指挥官猛烈的瘫倒床上,两眼一闭管他洪水滔天。

参谋们无可奈何,副团长亦是如此。他们作为下属,必须听从富勒的命令,即便这个命令有些不靠谱。

荷枪实弹的德军士兵纷纷给步枪上刺刀,他们走在街上宣布团长的命令,接着便动手驱赶居民。

如果可以,老实本分的和平居民当然会趋利避害的逃跑,自夜里战斗爆发,他们就萌生的逃亡的念头。

德国人肯让大家离开吗?最终在早晨有人铤而走险,见得德国人没有强烈的阻拦念头,更多的人开始逃亡。

当时间到了上午九点,德国人突然一反常态。众多平民还以为德国人是来禁止逃亡的,不曾想却是执行驱逐。

这,堪称是战场上的奇景!

数以千计的平民开始了逃亡,而平民的逃亡,正是科夫帕克兵团希望促成的战术效果。只能说战局发展之顺利超乎苏军想象,他们即将接收大量逃入森林的难民!

德军士兵闯入民居,以黑洞洞的枪口和雪亮的刺刀,逼迫居民离开,无法容忍居民的一点点磨蹭。

很多人被驱逐时完全是两手空空,除却身上的一套衣服就别无他物。

当然,这些居民的有价值财物几个月前就被占领军洗劫过,破家值万贯,即使是最后的一点衣服,对于大家也是至关重要。

那些破旧的衣服的确关系到以后的生活。这一点,被驱逐者根本不用想就能明白!

“求求你们,让我把衣服带上。否则到了九月份我们会冻死!”

然而德军不理睬居民的哀求,强行押解出去。他们暴力的行动弄得满城混乱,很多不明真相者,甚至以为德军要把他们全部枪杀。

城里发生了几次暴力事件,那是德军士兵蓄意杀害了死活不愿走的平民。他们被无情射杀,尸体被拖到大街上,残酷的景象为所有赶到街上的难民目睹。

一名德军排长站在手推车上,指着被杀者。

“你们这些乌克兰人,这就是不愿滚出去的下场。现在你们都被驱逐了,再有磨蹭者,我们就用机枪扫射。”

这番言语威胁威力巨大,依依不舍平民哪里还管什么财物,能保住命就是最重要的。

整个利尔楚奇的驱逐事件,唯有伪军负责的区域相对和谐。

那些带着黄蓝袖章的乌克兰裔伪警察和伪军,对付不愿撤离的同族还算客气。

“你们留在这里是想死吗?我们和俄国人打仗的时候如何能够照顾你们。”

“德国人在到处检查间谍,你们不愿离开,就会被德国人当做间谍!”

“你们可是女人,如果俄国人打进了,他们会放过你们?”

诸如此类的话他们说了一遍又一遍,然而这些言论本身就是错的。

难道离开了城镇就安全了?呸!俄国人的游击队已经兵临城下了,夜里的战斗,游击队展现出的火力相当于正规军。

假若一切皆如他们所言,游击队都是群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那么离开城镇岂不是羊入虎口?!

至少,留在城里就算不被同族杀害,也肯定被德国人处死。

伪军给予平民一些时间,这使得很多居民急忙将被褥衣服塞入麻布口袋,甚至还有埋在地板下的珍贵私人物品,这些物件被打包后,要么背在身上,要么扔到简陋的手推车里。

因担心德国人的破坏,这些人出了家门,不由伪警察督促,母亲缠着孩子,儿子缠着老母,一家人推着手推车撒腿就跑。

平民迅速离开了村庄,待在远处以高倍望远镜观察的韦尔希戈拉的侦察队,看到了这一奇景!

只见,大量戴着头巾的平民离开了依旧冒着烟的城镇,他们在麦田中的通路急匆匆的穿行。

一些人在离开麦田后,突然就蹲了下来。

“真是奇怪,这群人在干什么?谢苗,你怎么看?”

“应该是系鞋带吧?”

“鞋带?他们如果有这样的鞋子,早被德国人抢走了。他们是否有鞋子我十分怀疑。”

“这……要么,他们是在刨地?”

两个头顶一团青草的侦察兵,经过了十多分钟的观察与分析,基本弄清了平民的行动。

平民被德国人驱逐了,至于平民蹲在地上的行为,那绝对是在挖土豆!因为在侦察队行动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些地域生长着的根本不是苜蓿和狗尾巴草,而是一种有着巴掌般大小叶子的草那是马铃薯的叶子。

弄清情况后,侦察兵跑步去侦察队指挥部,向韦尔希戈拉汇报这一大事。

派出去的多个侦查组得到了极其相似的情报,大量平民装束的人带着为数不多的行李开始离开城镇。

他旋即给远在十公里外大部队发去电报,汇报这件事。

韦尔希戈拉绝非是兵团“眼睛”这么简单,他有着自己的思考。

谁能保证,离开城镇的都是平民?谁能保证,戴着头巾的绝对是农妇,而非伪装的敌军?

所以在发去的电报上,他阐述了这些观点,同时希望自己的上司能做好防范以备不测。

看过了电报,科夫帕克的心情很不错。

他对兵团政委鲁德涅夫说:“接下来就是您的工作了。那些平民肯定会大规模的向我们这里靠拢,接着您要安抚他们,告诉他们我们是苏联红军,绝不会伤害他们。”

“但愿如此吧!离开城镇的人多是乌克兰人,我们也多是乌克兰人。但愿不要闹出冲突,同时我们也得防范混在其中的敌人。”

巴尔岑则最关心电报中关于“混入敌人”的可能性。

他认同鲁德涅夫的观点,特别提醒科夫帕克:“同志!请您不要太乐观,如果我是德君,我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将精锐士兵混在人群,伺机摸到对方指挥中枢,就算刺杀指挥官失败,也能摸清对方虚实。”

“这绝不可能!”科夫帕克摆摆手,“您是近卫军的部队,你们即有智谋有善于战斗。如果敌人有你们的智谋,游击运动几乎会被扼杀在摇篮。您还是不要高看德国人,他们没杀害这些平民已经算是大发慈悲了。”

“好吧!我是您的顾问,有义务提出这些建议。我也希望您能好好考虑一下,我的将军曾告诫我,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科夫帕克觉得巴尔岑引用别列科夫将军的话确实有些道理,不过他无法改变本心,依然蔑视城里的德国人。

第620师算什么?他们最好离开城镇到森林来,这样,他们就能成为滋养大树的肥料!

然而此次作战也属于协同作战,如果让第63集团军的弟兄有意见,以至于到别列科夫面前打报告,最终才到波诺马连科那里参自己一本所谓“自大轻敌”,那就不好了。

兵团做出了一些防范措施,即规划了大量的机枪阵位,科夫帕克还下令士兵就地挖掘大量散兵坑。

他估摸着,这些措施对付混入平民中的敌人轻轻松松,就是德国人放弃城市和自己决战,这套防线也能轻易坑死数百个敌人!

苏军就在城镇南方六公里的森林区守株待兔,爬上大树的侦察兵一直举着望远镜观察。

八月四日,天气依旧阴沉沉,本时空的空气污染水平很低,即便是阴天,能见度依旧不错。

如猴子般攀在树梢的侦察兵纷纷汇报一个特别的景象,而位于兵团西北方向的韦尔希戈拉,也汇报了平民群体纷纷拐弯的事实。

那些离开了城镇拖家带口的平民,他们在城外的土豆田熟练的挖掘出不少只有乒乓球大小的土豆。

这些土豆分明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居民已经等不到它们膨大的日子。他们以这些小土豆当做干粮,装入各种口袋,哪怕是用手拎着。

他们离开城镇后不久,便纷纷拐弯向南,这举动深深触动了科夫帕克,迫使他不得不基于观察报告紧急召开军事会议。

紧张的氛围在整个兵团中蔓延,士兵们传说着有大量敌人混入平民,并神奇的找到了大部队的位置,激战将在下午发生。

谣言之下,军人更加紧散兵坑的挖掘,临时机枪堡垒更是在巴尔岑的授意下,以木块加固,附土夯实。

几位重要的指挥官齐聚科夫帕克面前,他开门见山的说:“我看,巴尔岑同志您的猜测可能要成真了!他们居然向我们的位置移动。”

“这……我总觉得很蹊跷。他们怎可能会知晓我们的位置?难道我们暴露了?”

“搞不好我们的队伍里有叛徒。”

科夫帕克刚动了这个念头,他随口一说便被第二大队队长言辞否定。

“兵团长,我们都是爱国者,没有一个叛徒!再说了,游击运动形式一片大好,我只听说有伪军反正变成游击队,没听说过叛变的。”

巴尔岑亦是摇摇头:“他们南下肯定是有理由的。瞧瞧我们现在的处境,我们身处森林,却处于森林的一个突出部。前几天下雨,瞧瞧我们的附近,大部分树下都有蘑菇。我们昨晚就采了一些蘑菇充饥,难民也肯定知道这一点。也许那些平民严重匮乏粮食吧。

当然,我很高兴您采纳的我的建议加强防御。

我继续建议,部队的防御进一步加强,同时接应平民的战士,也必须告诫他们一直保持戒备,枪械必须打开保险。嗯,还有在草丛中埋伏些狙击手、机枪手。谨防任何意外。”

科夫帕克点点头:“好吧!就按您说的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