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 第1538章 五万对十一万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第1538章 五万对十一万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6:25 来源:笔趣阁

整个戈梅利州将爆发全面战争,称呼其斯韦特洛戈尔斯克进攻战役,已经不合时宜。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二十五日晚,杨明志将游击共和国制定的守城的初步计划,发给莫斯科的游击运动指挥部,波诺马连科也赶紧召开紧急会议。

“别列科夫发来紧急电报,他们毫不畏惧气势汹汹而来的敌人,他们将顽强守卫列奇察。此战,意味着整个戈梅利州陷入战火,甚至还波及到了临近的莫吉廖夫和布良斯克。戈梅利的战火越是激烈,就越对我军即将展开的反攻,争取有利条件。”

与会的人们,尤其是国防委员会的代表,大家对别列科夫有着天然的好感,指挥部内弥漫着乐观的气氛,大家甚至相信别列科夫能再次创造军事奇迹。

参谋长手持指挥棒,指着挂在墙壁上的戈梅利的地区地图。地图是赶制的,根据电报信息,图上标注除了敌我双方的作战态势。德军用蓝色,苏军用红色,态势一目了然。

“目前,红十月大队正和德军805师、700师、734师和715师一部交战。茨冈人大队正和德军715师一部、722师、以及707师634师残部,于列奇察周围交战。

第63集团军守卫着列奇察,根据别列科夫最新发来的电报,他们总共收拢了约两万五千名战争难民,且全部离开列奇察。

科夫帕克兵团,和指挥部、63集团军取得联络,他们支持别列科夫的决定,将从洛耶夫过河,抵达霍姆尼奇,随时进攻德军侧翼。

此战,我军的最大敌人正是德军突然进攻的第100军,我们获悉,这支部队将增援德军第九集团军。他们计划攻占列奇察,疏通通往戈梅利的铁路,使得德军其他部队,能够快速抵达布良斯克。

德军第100军下辖三个师,即370师、371师和771师,总兵力不少于四万人,更有若干重型武器,战斗力不可小觑。

所以,此次斯韦特洛戈尔斯克战役,德军兵力为十个师,实际总兵力大约十一万人,我军兵力仅五万人。想要取得胜利,是非常困难的事。不过,战役以我军全面失败结尾,也是不可能的。

我们毕竟是游击作战,按照我的意思,列奇察的防御犯不着按照其他城市的巷战打法,一直打到最后一人。”

参谋长的话实在耐人寻味,指挥部内的乐观气氛也削弱不少。

参谋长的话令波诺马连科陷入思考,从别列科夫的电报来看,他的确是摆开架势,用其能控制的两万余人,去和德军的五万精锐战斗。之前,他可以取得种种大胜,一是部队保有强大兵力和战斗力,二来他们确实有令人的兵器优势。

他们已经没有火箭炮,其他重武器也严重匮乏。他们突然击败德军渗透部队,胜利的一半功劳,要归到第21游击旅的突然袭击。

参谋长特别强调了敌我双方兵力的严重不对等,接着又是重武器的严重不对等。

纵使那个男人一副大无畏的态度,63集团军若在列奇察遭到重大损失,无疑,游击运动也将陷入困境。

波诺马连科毕竟不是个军事家,他唯一亲自指挥的战斗,落得个军事灾难。哥罗德尼亚和第17游击旅的悲剧,若是再在列奇察上演,那么自己又有何颜面去面对苦难中的白俄罗斯人民?

他问到参谋长,以及其他同志:“如果!我是说如果。第63集团军在和德军接触的一刹那,就被德军强大火力打退,这可如何是好。他们还要继续坚守城市,还是主动撤退。”

谈及撤退的问题,没有人敢第一个站出来表态自己支持撤退。他们身处安全的莫斯科,对于前线的战局、士兵的亲身遭遇,因严重缺乏了解,就难以体恤士兵和前线指挥官。

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重复着领袖的命令,所谓“一步也不后退”。

是的,斯大林本人已经签发了那倒著名的命令,因为“混沌效应”的干扰,命令编号并非是227,发布时间也是在七月二十四日。德军的兵锋即将攻破顿河防线,德军进入斯大林格勒已经是时间问题。

在命令之下,内务部开始组建惩戒营,内务部直属部队则大规模的搜索逃兵,劝阻逃兵回归部队,拒绝者送入惩戒营。计划如此,他们也是刚刚开始实施。“一步也不后退”的命令能取得怎样的效果,斯大林本人目前也只能估测。

波诺马连科的参谋长则站起身,说道:“一步也不后退,那是针对正规部队的。目前正在列奇察作战的部队,都是游击队,即便给予他们一个集团军的番号,实在是鼓舞士气和征召新游击队员的手段。他们实在没必要和列奇察共存亡,毕竟那座城市的战略价值已经不明显。按照我的想法,别列科夫能守住城市两天或三天,就已经可以了。”

说罢,参谋长又拿出一份电文:“这便是别列科夫发给我们电报的复印件,诸位可以传阅一下。别列科夫有自己的战术打算!”

无论怎么打,波诺马连科是那位最终的决策人,也是最终的负责人。

他更是和斯大林长谈了一次,知晓领袖对于这个中国人的浓厚兴趣。显然别列科夫正面临着人生的重大危机,德军比他的兵力多上一倍,万一遭到重大损失,无疑是其人生的重大污点。领袖需要的是一个英雄的别列科夫,最好不要有污点。

波诺马连科也意识到,他的指挥部内的众多人员,谈起意识形态的宣传,一个个人五人六的,三句话中,首先引用斯大林的,再引用列宁的,每天把“学习学习再学习”挂在嘴边。要指挥游击队展开大规模战役,也就参谋长一人算是个强人。

介于这一情况,波诺马连科不想冒险。

别列科夫在电报上提出的战术,被参谋长高度赞赏。波诺马连科一开始是有些懵的,直到他被提醒“比亚韦斯托克口袋”。

此战,苏军的五万大军,的确处于类似于“比亚韦斯托克口袋的困局”,战役最坏的结果,可不仅仅是第63集团军重大损失,红十月和茨冈人,合起来兵力两万五千人的游击队,也将全军覆没。其结果将至灾难性的,那便是莫吉廖夫、斯摩棱斯克和布良斯克不再有规模庞大的游击队,该地区的游击运动将进入低谷。

“我支持别列科夫的决定。就两天,当战斗打响后,第63集团军只要能守住列奇察两天就足够了。接下来的战术就按照他的意思来。现在,别列科夫将接受红十月和茨冈人两支部队的领导权。”

就在七月二十六日凌晨,波诺马连科做出庄重的决定。杨明志将有权直接率领红十月、茨冈人和科夫帕克兵团,他将指挥五万人进行这场战役。

上级的最新命令来的过于突然,杨明志睡眼惺忪的结果电报,文件令他瞬间清醒。

和昨日一样,又是在相同的凌晨三点,一场紧急会议召开。

杨明志取得了领导近五万人军队的权限,大家为他祝贺,耶夫洛夫更是调侃,63集团军成为名副其实的集团军了。

但杨明志丝毫高兴不起来,自己肩头的担子大得惊人。苏军以五万对德军的十一万,在一个面积可能超过三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大打出手,怎么想苏军的赢面都很渺茫。

唯独让他高兴的,是游击运动指挥部明确表态,部队犯不着死守列奇察,只要城市能守卫四十八个小时,茨冈人和红十月能从“袋口”处撤入沼泽地,那就是巨大的成功。

城市防御战将会如何,命令已经下达,前线各部队从二十五日下午全面开始建立防御工事,增援部队也排着队列大步走向北方。。杨明志只能祈求,自己的部下动作快点。

……

“就这样,我就成了一名步兵。”

结束了白天的工作,多罗宁和罗沙科夫混在一起。多罗宁相当的疲惫,他抽着烟,抒发些牢骚。

罗沙科夫没有因为他是前线的最高指挥官,就没有和士兵一同修筑工事,他的双手磨出不少血泡。听着多罗宁的抱怨,他想到一些事,不禁笑起来。

“嘿!你傻笑什么?难道有什么好的战术?”

“没有。我听说,聪明人当炮兵,高贵的人当骑兵,酒鬼当海军,傻瓜才当步兵。”

“唉?你在讥讽我?!”说着,多罗宁以喝了一半的红酒瓶,锤了罗沙科夫一下。

“我可没说你是傻瓜。我们现在都是步兵了,我们都是傻瓜。没办法,步兵是军队最基层的力量,也是伤亡率最大的兵种。你做炮兵的,操持重型火炮远程攻击,基本是没机会和德军拼刺刀的。现在做了步兵,希望你不会被吓到。”

多罗宁一阵苦笑:“我在1940年就参军了,然后被编入第284步兵师。我是一个老兵,和德军拼刺刀的事虽然没有亲身体验。你我都是从德军轰炸中侥幸活命,现在我的耳膜还是穿孔状态,我一直在忍受疼痛,但我从没有畏战。”

罗沙科夫很佩服多罗宁这个家伙,当时,284师残部保护着军旗,他们有组织的撤退,他们赋予了涅的第63集团军新的军魂。

罗沙科夫和多罗宁,他们负责城市北部的防御。

苏军在解放全城后,缴获了德军的战防炮。多罗宁知晓这些战防炮的型号,他的部下更是会操作。如此,仅剩七百人的炮兵团的部分战士回归正业。

士兵们在城市的所有路口建立简易机枪堡垒,用铁铲在城市内挖掘散兵坑,把地窖当做防炮洞。所有人都相信,德军若来进攻,一定是先用重炮轰炸一轮。

重炮是否会将城市抹平?大部分士兵是不相信的,他们攻城时也这展开了炮击,70毫米的炮弹将墙壁炸塌,大部分的建筑却没有倒塌。要炸毁混凝土建筑,士兵更相信他们的鲶鱼火箭炮更胜一筹。

但守城士兵在和德军打巷战之前,势必在炮火中蒙受损失。

绝大部分的士兵,他们早已生死看淡。人活着是为了什么,是活到七八十岁老掉?大家当然喜欢在和平年代活到很大岁数,守着膝下子孙,安详离世,他们不想战争,战争却找上门来。

“如果明天会战死,就珍惜现在的时光。”士兵们多是这样的态度,也因此,军纪一旦失去了基层政委和军官的管控,会迅速变得混乱。

罗沙科夫和多罗宁的部下,他们得到的补给不仅仅是大量的弹药。在解放城市后的大搜查,士兵们找到了数量庞大的衣服,这可让众多只有一套衣服的士兵大为震撼。

许多士兵找到了珍贵的男士内衣,第一时间就穿在了身上。他们甚至还找到为数不少的女士衣服,一些哗众取宠的人还穿着这些女装,在战友面前秀了一把,惹得战友们哄堂大笑。

许多士兵的军装下,套着的是搜到的新衣服。这种没有把战利品上交的行为,并没有令罗沙科夫等人不满。兄弟们面对的是三个精锐步兵师的进攻,那群敌人从法国千里迢迢杀来,很多人将在战斗中牺牲。

穿着新衣服上战场,这本是苏军的一项传统。

比起换上新衣,缴获的一批红酒和伏特加,甚至是少量的白兰地,几乎全部进了士兵的肚子。介于这些酒根本就不够分的,战士们只能解解馋,也就是高级军官,例如多罗宁这样的,可以拎着一整瓶红酒独自享用。

总体来说,守卫城区的两个团的战士,他们在进入夜晚后,整体显得有些颓废。

他们的确太疲倦了,许多士兵挖掘散兵坑,胳膊的肌肉非常酸痛,他们甚至担心在未来的战斗,酸痛的胳膊难以持枪射击。

二十六日,很可能就是开战前最后祥和的一天,部队还要继续加强城防建设。城市内响起阵阵鼾声,吃过“锅盔”和肉罐头的战士们,在各自的机枪阵地、散兵坑呼呼大睡,个别人的鼾声之大,仿佛整个城市在激战。

多罗宁和罗沙科夫继续扯了一会儿,聊起战前的和平岁月,聊起战争爆发后的几次大战。284师在进入沼泽地,拉起队伍升级为集团军,部队还真的没有明确的失败过。胜仗成为二人的重要谈资,他们太希望本次作战部队也能顺利的获胜。

毕竟那位波诺马连科亲自命令,作战就按照司令别列科夫的计划来,关于列奇察的防守,部队实际也不会死战到最后一人。介于这些情况会干扰到部队士气,具体情况只有团级指挥官知晓。

所以在表面上,部队还是一副背水一战的模样。白天的时候,罗沙科夫还亲自向他的部下嚷嚷:“我们的背后就是宽阔的第聂伯河,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必须守住城市,扼杀掉德军重要的铁路运输线。”

他在渲染一种悲壮的气氛,一时间弄得群情激奋人血澎湃。这对战士们最终能取得怎样的效果,只有打起来才能看得出来。

大部分苏军战士早已精神麻木,战役持续一个多月了,唯有胜仗能让人重新亢奋。好在部队打了许多胜仗,军官也适当的放松了军纪管制,士气很好的维持住。

惊恐的则是那些被扣留的民兵,这些四十五十岁的人,他们就是因为不想死,而一路逃到沼泽地的。实际上,他们即使能逃到大后方,时间到了1942年的夏季,苏军已经开始在队伍里安超四十岁的人,拒绝征兵会第一时间被扭送监狱做苦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