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四百四十三章 赶鸭子上架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四百四十三章 赶鸭子上架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0:33 来源:笔趣阁

咸淳九年九月初十。

蒙古大军开始了再一次的进攻,驻扎在鄂州与潭州的蒙古大军,分为了两路大军,分别在阿术以及阿里海牙的率领之下,朝着江南东路、江南西路以及广南东路进军。

阿术率领十余万的大军为蒙军进攻的主力,他们从鄂州出发,展开了对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的进攻,阿里海牙则是率领其余五万大军,从潭州出发,直插江南西路的虔州,在完全控制虔州之后,接着进军广南东路所属的韶州。

阿术的战术是非常明确的,大军分为两路进攻,彻底切断大宋朝廷的任何退路。

皇上在圣旨之中专门强调了,要避免大宋朝着开封府城的方向转移。

蒙古大军在休整期间,阿术已经秘密调遣其副帅阿里海牙,率领五万大军驻扎在潭州,而且派遣了无数的斥候,进入到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侦查,预防大宋朝廷往开封府城的方向转移,好在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没有任何的动静。

就连大宋京城临安府城方向,也没有太多的动静。

蒙军再次展开进攻的消息,九月下旬传到了临安府城。

魏国公贾似道开始迫不及待的提出了迁都的事宜。

此番蒙古大军进攻的目标,无疑就是京城临安府城,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虽说在这段时间临时组织起来了不少的军队,但这些军队的战斗力贾似道还是清楚的,绝非是蒙古大军的对手,这些军队顶多就是迟滞蒙古大军进军的步伐,根本不可能抵御蒙古大军。

贾似道所能够依靠的,还是掌控在手中的殿前司诸军以及侍卫马军司诸军,这两路大军一共十三万人,还是能够用来抵御蒙古大军的。

既然提出来迁都的事宜,那就必定会惊动谢太后与皇上,可事情已经到了如此紧急的地步,想要隐瞒战况已经不可能了。

十月初五,早朝,贾似道终于将迁都的事宜提出来。

鉴于蒙古大军展开了勐烈的进攻,为了避其锋芒,贾似道建议京城搬迁到福建路所属的福州。

贾似道的这个提议,让毫无准备的皇上,瞬间变得脸色苍白,身体不停的颤抖。

尽管登基已经有十个年头,不过皇上一直都是醉生梦死,从未考虑过朝廷之中的大事情,对外界的事情也是双眼一抹黑,骤然听到蒙古大军朝着京城而来、朝廷被迫要迁都的事宜,根本就无法接受,这岂不是意味着他这个皇上,从此无法享受美好的生活了。

朝中文武大臣,对此倒是没有太多的表现,或许众人已经变得麻木,已经明白面临什么样的局面,不管是迁都与否,都是没有多大希望的。

因为皇上的失态,早朝根本无法进行下去了。

贾似道迁都的提议,也就无法通过了。

早朝之后,贾似道心急如焚,一直以来他都是大权在握,不过这也得益于太后与皇上的信任,若是没有这样强有力的支持,贾似道想要掌控朝政这么多年,也是不可能的。

现如今也是如此,若是失去了太后与皇上的支持,贾似道不可能继续掌控朝政。

所以贾似道不敢有埋怨皇上的态度出现,他只能够是干着急,希望皇上真正明白京城所处的危险之后,同意迁都。

回到枢密院,贾似道随即开始安排迁都的事宜。

想要迁都,首先就是考虑皇宫的搬迁事宜,其次才是枢密院以及朝廷的搬迁事宜,至于说福州州城内,是不是有合适的场所,那是下一步考虑的事情。

就在贾似道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迁都事宜的时候,皇宫里面的太监到枢密院来了。

见到前来的太监,贾似道的态度瞬间变得恭敬,因为这是谢太后身边的太监。

跟随太监进入到皇宫,贾似道脑子里面正在紧张的思索,他知道谢太后召见是什么事情,肯定是有关迁都的事宜,失态已经到了非常紧急的地步,务必要考虑迁都的事宜了。

想好了在谢太后面前怎么说,贾似道略微的松了一口气。

等到他抬头的时候,发现因来到了端诚殿。

这让贾似道大为吃惊。

端诚殿平日里使用的时候不多,皇上祭祀祖先的时候,这里称之为端诚殿,殿试唱名的时候称之为集英殿,宴请来使的时候称之为崇德殿,武举授官的时候称之为讲武殿,外面牌匾上面的名字,也会随之更换。

太后居然来到了端诚殿,而且没有更换匾额。

贾似道的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他隐隐明白太后的意思了。

进入端诚殿的时候,贾似道的身体微微的颤抖。

大殿里面异常的安静,太监领着贾似道进入到大殿之后,随即转身退出去了。

贾似道左右扭头看了看,没有其他人。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

“魏国公,哀家望你来到端诚殿,能够想到先皇,想到我大宋的诸多祖先。。。”

贾似道脸色瞬间发白,扑通的跪下了。

“臣拜见太后,臣时时刻刻都想着大宋朝廷和江山。”

“如此哀家就放心了,皇上身体有痒,哀家没有办法,就来求求魏国公了。”

跪在地上的贾似道,连忙开口回答。

“只要太后有吩咐,臣一定尽心竭力。”

一声轻微的叹息声,让贾似道的身体再次开始颤抖。

“哀家听闻魏国公想着迁都,哀家不是很明白,魏国公可否为哀家解释一番。”

贾似道头脑里面想好的说辞,此刻全部都飞走了,其实从谢太后的态度,他已经明白了一切,先前将朝政吹嘘的那么好,这才多长的时间,竟然被逼迫要迁都了,皇上与太后肯定是不满意的。

放眼整个的朝廷,能够让贾似道继续保持权势的,也就是皇上和太后了。

看见跪在地上的贾似道没有开口回答,谢太后再次开口了。

“哀家先前听皇上说了,准备迁都到福州去,哀家就不相信,哀家尽管不知道朝廷之中的事情,可也知道殿前三司的将士,尚有那么多的将士护卫我大宋江山,难不成蒙古大军进攻,就被逼迁都,还有魏王吴邵刚,已经光复了开封府城,其麾下的将士骁勇善战,哀家一直都在想着,什么时候回到开封府城去,见一见我大宋朝廷的这位勐将。。。”

贾似道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他知道迁都的事宜,彻底泡汤了。

至于说迁都到开封府城的事宜,更是不成立了,广南东路与广南西路已经传来了消息,蒙古鞑子的另外一路大军,已经朝着韶州的方向扑过去,明显就是阻拦大宋朝廷与开封府城之间的联系,一旦皇上与太后取道光南路,百余年前的靖康之耻,就很有可能重演,只不过太后与皇上是被蒙古大军擒获。

贾似道绝对无法承担如此的责任。

到了这个时候,贾似道说不出话来了,因为他已经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

贾似道一直都没有开口,谢太后倒也没有怪罪。

“哀家是最为信任魏国公的,皇上将朝廷托付给魏国公,哀家也将一切都托付给魏国公,哀家望魏国公能够抵御蒙古鞑子的进攻,护卫大宋朝廷,护卫我大宋江山,不知道魏国公有什么想法,若是需要哀家出面。。。”

“不敢不敢,臣不敢劳顿太后,臣一定率领大军,护卫京城,护卫朝廷,护卫皇上和太后。。。”

谢太后的脸上,显露出来一丝的笑容。

“魏国公,平身吧,哀家等着你的好消息。”

回到枢密院,贾似道才发现内衣全部都汗湿了。

以丞相的身份,统领十三万大军作战,这样的局面,贾似道做梦都没有想到,可到了如今的局势,只能够是他率领大军作战了。

死守京城肯定是不行的,一旦蒙古大军包围了京城,那一切都完了,京城里面有那么多的官吏权贵和百姓,消耗也是巨大的,若是蒙古大军断绝了京城与外界的任何联系,估计不要一个月的时间,大宋朝廷就只能够选择投降了。

故而驻扎在京城周遭的十三万军士,必须要杀出去。

十一月二十日,天下兵马都督府在京城临安设立。

贾似道亲任都督,统领诸路军马,准备与蒙古大军展开决战。

皇上已经下诏,调集两浙东路、两浙西路、福建路、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的大军进京,由魏国公、都督贾似道指挥,抗击蒙古大军。

可惜地方上前往京城的军士不是很多,一直到十一月底,抵达京城的军士总人数不超过两万人,也就是说,贾似道这个天下兵马大都督,掌控的军士不足十五万人。

对于军事方面不熟悉的贾似道,居然成为了天下兵马大都督,这看上去是笑话。

接下来的战略部署,在枢密院进行。

贾似道将侍卫步军司都指挥使司孙虎臣调遣到了枢密院,拟让孙虎臣出任先锋官。

贾似道与孙虎臣商议之后,决定近十五万大军,将在芜湖一带抵御进犯的蒙古大军,大军依托芜湖,以优势兵力围歼进犯的蒙古鞑子,力争在丁家洲一带彻底打败蒙古大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