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四百二十九章 伐宋诏书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四百二十九章 伐宋诏书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0:33 来源:笔趣阁

咸淳八年四月底,大元朝廷发布了讨伐大宋的诏书。

合丹与阿术等人,已经回到大都,禀报襄阳府大捷与两淮大捷,跟随他们一同到大都的吕文德与吕文焕等人,则是建议大规模进攻南方,于是,忽必烈下定决心,首先灭掉大宋。

就在忽必烈准备下诏的时候,色目人亦思马因献上了回回炮。

回回炮其实就是改进之后的投石机,省力且投掷远。

这让忽必烈大喜,四川宋军拥有的利器,一直都是忽必烈的心病,现在亦思马因献上的回回炮,让忽必烈认为,完全可以对付四川宋军的利器。

于是,伐宋诏书就在这个时候诏告天下了。

开封府城,魏王府。

桌上摆着大元王朝的伐宋诏书。

史上的伐宋诏书的确是存在的,而忽必烈对大元朝廷发布了伐宋诏书之后,仅仅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基本灭掉了大宋。

不过史书上记载,大元朝廷发布伐宋诏书,是在咸淳十年的六月。

现如今是咸淳八年的四月底,伐宋诏书就出现了。

史改变还真的是挺大的。

“诸位,忽必烈终于按捺不住了,这伐宋诏书,写的还是不错,我看了都有很多的感触,忽必烈的确说出了大宋王朝衰败的原因,应该说,大宋王朝自建立以来,就处于积贫积弱的态势,其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重文轻武,当年强悍的大辽,对大宋就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后来的金国就更是不用说了,导致大宋王朝不得不迁都到临安府城。”

“迁都临安府城,上至皇上,下至诸多的大人,偏居一隅,贪图享乐,真正想着复国之文武将士,反而遭受到算计,当年大宋朝廷联合蒙古王朝,灭掉了金国,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明智之举,其后果就是让蒙古王朝迅速的壮大起来。”

“蒙古王朝本是重武的王朝,没有太多值得担心的地方,若是他们一直都按照蒙古人的习惯来做事情,盲目的排斥外界,倒也不值得过于担心,可惜的是,大元王朝同样有睿智之人,忽必烈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尽管说忽必烈骨子里是排斥汉人的,可他知晓汉人之文化影响,清楚大宋朝廷以及金国朝廷之中的很多规矩,都是需要吸纳的,而蒙古人坚守的诸多规矩,是应该抛弃的,正是因为忽必烈的改变,大元王朝在他的手中,真正壮大起来,有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偏居一隅,醉生梦死,贪图享乐,这是我对大宋王朝的评价,迁都百余年的时间,可曾有过一个皇上,想着收复这开封府城,想着重新延续大宋王朝的辉煌,哪怕是短暂的辉煌。”

“大元朝廷既然决定灭掉大宋,想必是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其主要的兵力,将继续朝着南方开进,情报署前些时间搜集到的情报,表明蒙军已经在朝着荆湖南路进军,看来下一个重点的目标,就是鄂州了。”

“一旦蒙古大军拿下了鄂州,控制了荆湖南路,则断绝了我们与朝廷的联系,到了那个时候,朝中的诸位大人就是想着到开封府城来,也要绕道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了,不过我想他们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蒙古大军若真的是拿下了荆湖南路与鄂州,控制广南西路与广南东路,还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

“诸位,且不管朝廷会如何,忽必烈既然下了伐宋诏书,我们是不是也该有所行动了,至少趁着这个时机,做好最终与忽必烈决战的准备。”

吴邵刚说到这里,停下来看着众人。

迄今为止,吴邵刚已经控制了四川行省、云南行省、陕西行省、山西行省以及河南行省等地,这些地方,除开河南行省属于中原略微富庶的地方,其余都算是偏远之地,得不到太多重视的,吴邵刚能够在这些地方开拓出来一片天地,已经很不简单。

满足是不可能的,不过下一步的目标究竟是向着南方进攻,与忽必烈争夺南方,还是继续朝着北面进攻,争取拿下大名府、西京路以至于西夏,继续占领这些所谓的边陲之地。

进攻山东等地,应该是被排斥的,毕竟山东是中原腹地,一旦拿下这里,则大元王朝的京城大都遭遇到重大威胁,而且大元王朝与南方的所有联系,也要被切断,若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忽必烈必定倾力一战,甚至不管南方的战局如何了。

大元王朝的伐宋诏书昭告天下之后,吴邵刚也听到了一些议论,提议最多的还是大军朝着京西南路进攻,将京西南路所辖的府州县纳入到魏王府的治下。

因为大元王朝颁布了伐宋诏书,其大军肯定会朝着荆湖南路以及鄂州等地进攻,留守京西南路的蒙军军士,不会太多,这正是进攻的最好时机。

伐宋诏书里面,表明忽必烈将要派遣百万大军灭宋。

这其实不可能,吴邵刚不会相信。

大元王朝控制的总兵力,不超过五十万,河南路之战以及开封府之战,损失了近十万的兵力,就算是襄阳之战和两淮之战补充了不少的兵力,但总体的数目是下降的,而且驻守山西行省的不少新附军,也选择了投降,让大元朝廷兵力损失更大。

也就是说,情报署分析,大元朝廷掌控的真正能够在战场上厮杀的兵力总数,最多四十五万到五十万人,其中主力的蒙古铁骑,不超过二十万人。

面对来自于吴邵刚的威胁,山东以及河北等地,肯定是要驻扎不少兵力的,至少需要护卫京城大都,这方面的兵力不会少于十万人,漠北方面也需要驻扎一定的兵力,防止海都造反,这方面的兵力不会少于五万人。

拿来灭掉大宋的兵力,绝不可能超过三十五万人,而且其中蒙古铁骑不会太多,大都是以新附军为主。

若真的如忽必烈所说的百万大军,那不管到什么地方,压过去都是寸草不生了。

这种吹嘘和夸大自身兵力的情况,数不胜数,倒是不算什么,可惜大宋朝廷的某些人,可能是当真的,看见了这伐宋诏书之后,怕是魂不附体了。

至于说魏王府,经了河南路之战、开封府之战以及河东路之战,兵力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八万人,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七万人,其中合州御前诸军十八万人,鼎坤军三万人,兴元府御前诸军三万人,金州御前诸军两万人,此外还有隶属于枢密司的一万亲卫部队,专门负责魏王府以及开封府城城内的安全。

从兵力的总数方面来说,吴邵刚还是无法与忽必烈比较,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大元朝廷随时可以在地方上招募青壮进入军中,不考虑其他的后果,可在魏王府控制的区域,这种情况决不允许出现,相反被俘的新附军不少青壮,好多都放回家去耕田种地了,毕竟田地里面需要有人耕种,都不去种地了,大家伙吃什么。

沉默了一会,李庭芝开口了。

“魏王殿下,大军肯定要有所行动,而可以选择的也就是三个方向,其一是朝着北面进攻,拿下西夏以及大名府等地,其二是朝着东面进攻,拿下山东等地,其三就是朝着南方进攻,拿下京西南路等地,其实这三路的进攻,都存在危险,相比较来说,第一种选择最为安全,但需要放弃进攻大名府路,也就是殿下曾经说过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李庭芝说的很是平静,可其倾向性还是有些明显,就是不同意第一种方案,北面进攻,拿下西夏等地,其实就是漠南草原的一部分,这些地方更加的荒凉,人烟稀少,对于魏王府来说,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地方,相反可能需要王府投入大量的钱财。

至于说进攻山东,明显也是不成立的,这等于是将蒙古大军全部都吸引过来了,反而让大宋朝廷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剩下就是南面进攻了,争取能够夺取京西南路等地。

李庭芝的倾向,怕也是如此。

其余人暂时都没有开口。

看见其他人都没有开口说话,吴邵刚再次开口。

“我看还是按照之前确定的部署进行,拿下漠南草原,这样也能够让大元朝廷震动。”

吴邵刚的这个决定,让所有人吃惊,其实私下的议论之中,对于这个战略部署,是最为不看好的,毕竟魏王麾下的大军,根本不惧怕蒙军,数次的战斗都是大胜,就算是面对倾巢出动的蒙古大军,诸多的将士也不会惧怕,可若是选择进攻漠南草原,岂不是表示了对蒙古大军的惧怕吗。

吴邵刚没有解释原因,坚持了原来的部署,这让很多人不明白,包括李庭芝等人。

吴邵刚再次专门召集李庭芝,以及枢密司的枢密副使蔡思伟、张炳辉和马华轩,以及郝经等人,小范围解释了自身做出的选择,且严格要求众人,绝不能够将诸多的战略部署泄漏出去。

这一次,吴邵刚的战略部署,得到了魏王府顶层的坚决支持。(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