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四百零九章 既得利益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四百零九章 既得利益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0:33 来源:笔趣阁

让吴邵刚与李庭芝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元朝廷真的派遣使者前往成都府城,而且此次的使者,依旧是末哥亲王。

由此吴邵刚安排张文谦代表节度使衙门出面谈判的事宜,不得不重新考虑了,毕竟末哥亲王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那就是阿可察的叔父,也是吴邵刚的叔父,不管是从规格还是礼仪方面来说,张文谦出任谈判代表都是不合适的。

李庭芝承担了谈判的重任,而这一次的谈判,意义也不一样了,吴邵刚与众人做过多次的分析,大元朝廷与忽必烈都想着能够稳定中原的局势,集中精力拿下襄阳府城,故而肯定会放低姿态,力求在短时间之内与四川和平共处。

这一次的谈判,其实都是双方相互的利用,吴邵刚也想着四川等地能够暂时的稳定,当然稳定的时间不会太长,从京城来的情报,以及从襄阳方面侦查到的情报,与外界隔绝了两年多时间的襄阳府城,基本难以支撑了,朝廷派遣的驰援大军,屡战屡败,负责领兵救援的夏贵等将领好多次向朝廷辞官,都没有得到准许。

节度使衙门确定的停战的时间,其实就是大元朝廷攻陷襄阳府城的时间。

这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不过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将来能够顺利的登上巅峰,吴邵刚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也许这样的选择,在史书上面会留下不光彩的一笔,但那也无所谓了。

六月初五,盛夏季节,末哥再次来到了四川。

这一次,吴邵刚没有让末哥更多的等待,翌日就来到了官驿,见到了末哥,陪着吴邵刚一道前往官驿的,还有李庭芝与阿可察等人,至于说郝经与张文谦等人,则没有出面,免得刺激到了末哥。

让吴邵刚颇为吃惊的是,末哥的神情很是黯然,头发也白了很多,整个人看上去有了衰老的迹象,而且精神也不是很好。

吴邵刚与末哥亲王的见面,仅仅持续了小半个时辰的时间,期间末哥说话都是客气的,对吴邵刚也表现出来了尊重,没有上次前来的那种志得意满的感觉了。

阿可察留下来了,毕竟是不一般的关系。

回到节度使衙门的时候,吴邵刚与李庭芝、郝经和张文谦等人再次进行了商议,吴邵刚认为,末哥亲王的态度,已经说明了一切,此番的谈判,对于大元朝廷来说,某种程度上面是耻辱,是忽必烈等人难以接受的,可是为了能够稳定中原的局势,忽必烈不得不派遣使者前来谈判,以求集中精力攻陷襄阳府城。

吴邵刚还分析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漠北的局势肯定不乐观,海都等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中原得不到稳定,襄阳府城暂时不能够攻陷,漠北的乱局再次出现,若是这三面的压力同时袭来,就算是骁勇的忽必烈,也是难以应对的。

也就是在这一次的商议中,吴邵刚果断的做出了决定,派遣使者前往漠北去,将诸多的情况告知海都,相信海都知晓了这些事情之后,一定会有所动作的,如此情况之下,就算是蒙军攻陷了襄阳府城,也要面临诸多的麻烦,也难以真正的安宁下来。

张文谦则是建议,不要专门派遣使者前往漠北,只要派遣商贾前去做生意就可以了,漠北的蒙古部落,对于前去做生意的商贾是很欢迎的,他们曾经遭受到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的封锁,经济方面很是困难,这个时候派遣商团前去交易,一定会收到空前的欢迎,而不用多说的是,海都等人,肯定会询问商贾中原以及大都的事宜,这个时候商贾说出来中原、南方以及大都的局势,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宜了。

张文谦之所以提出来这样的建议,是因为海都等人,比忽必烈更加的仇视汉人,故而派遣使者,不一定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吴邵刚采纳了张文谦的建议,让节度使衙门派遣的使者,混迹于商贾队伍之中,前往漠北草原去交易。

因为占据了京兆府路等地,节度使衙门其实已经打通了前往漠北交易的路径,他们不需要绕道大都,完全可以从取道延路,直接进入草原。

至于说延路,大元朝廷基本放弃了,河南路、庆原路以及京兆府路等地,悉数都被四川的宋军占领,延路已经被完全和彻底的包围,没有谁会继续固守这里,特别是在河南路之战大败之后,驻守此地的不少新附军,都选择撤离到开封府去了。

谈判很快开始,吴邵刚虽说没有直接出面参与谈判,却始终掌握谈判的进程。

而京城和襄阳府城方面的情报,也成为了吴邵刚关注的重点。

从襄阳府城方面来的情报看,固守襄阳府城的吕文焕,已经不可能坚持多长的时间,尽管说襄阳府城存有的粮食充足,可两年多时间过去了,按照粮食消耗的数量来计算,襄阳府城应该是进入到困难的时期,眼看着就难以支撑下去了,更加关键的是,朝廷派遣的多路援军,始终都没有能够攻破蒙古大军的包围圈,反而是损兵折将。

综合各方面的情报,吴邵刚做出了判断,若是朝廷不改变策略,倾尽全力的驰援襄阳府城,不超过半年的时间,襄阳府城必定陷落,也就是说,年内襄阳府城就守不住了。

这个分析,对于四川方面来说,至关重要。

襄阳府城被攻陷的时间,也就是节度使衙门决定在中原再次展开进攻的时间,到时候吴邵刚会拿下开封府城,朝着南面的襄阳府城方向靠近,与进攻襄阳府城的蒙古大军展开决战,力求彻底打败攻打襄阳府城的蒙军。

河南路之战,合州御前诸军、鼎坤军占据了陕州、嵩州、邓州、汝州以及河南府等地,但没有进攻唐州、蔡州、郑州和钧州等地。

唐州和蔡州紧靠着襄阳府城,乃是大元朝廷攻打襄阳府城的后援基地,至于说郑州和钧州,则是紧靠着开封府城,若是拿下了这些州府,大元朝廷就不可能全力进攻襄阳府城了,也更是担心整个中原的安全,而末哥此番代表大元朝廷来谈判,重点也要说到这些事宜。

忽必烈和大元朝廷之所以会派遣使者前来谈判,就是因为吴邵刚没有进攻和占领这些地方,其实在河南路之战取得胜利的时候,宋军拿下这些地方不费吹灰之力。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并非是占领的地方越多越好,吴邵刚与其他人的理念不一样,所有占领的地方,都是需要稳定百姓的,至少不让老百姓冻饿致死,这就需要节度使衙门拿出来数量不菲的钱粮,维持被刚刚占领的地方的稳定。

接受了吴邵刚理念的李庭芝、郝经和张文谦等人,也不赞同短时间之内占领大量的地方,他们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那就是暂时不占领这些地方,负担就是忽必烈和大元朝廷的,节度使他们就可以少了很多的开销。

李庭芝结合吴邵刚分析到的诸多情况,耐心细致的与末哥开始了谈判。

末哥提出来的条件,证实了吴邵刚的诸多判断,忽必烈与大元朝廷承认四川节度使衙门占领的诸多地方,不会派遣大军进攻这些地方,大元朝廷与四川节度使衙门稳定现状,双方互不干扰。

李庭芝代表节度使衙门,提出了唯一的要求,那就是钱粮方面的补偿,其理由是河南路诸多的地方,遭遇到大元朝廷的盘剥,民不聊生,大元朝廷必须给以一定的赔偿。

这个条件,末哥几乎没有思索就答应了,提出来赔偿十万两白银的数目。

李庭芝这个时候变成了商贾,与末哥两人讨价还价,最终将赔偿的数目确定在十五万两白银,外加十万石粮食。

李庭芝与末哥达成了谈判协议,此番的谈判,因为双方的意向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没有太多的争吵,作为蒙古亲王的末哥,在钱财方面没有太多的概念,不会与李庭芝在赔偿的钱财方面过多的讨价还价,不过末哥坚持一个观点,那就是十五万两白银,以及十万石粮食,并非是大元朝廷给四川方面的赔偿,而是给予的赏赐。

李庭芝本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不过吴邵刚无所谓了,十五万两白银,加上十万石粮食,足够让河南府等地稳定下来,这就足够了。

吴邵刚很清楚,这一份的谈判协议,不可能维持多长的时间,接下来的大战,在很短时间之内就要展开,现如今还不如拿到钱粮,后面的事情再说。

末哥暂时留在了成都府城,谈判的协议则是送到大都去了,等到大元朝廷赏赐的白银与粮食抵达成都府城,则末哥就可以回到大都去了。

如何的对待末哥亲王,吴邵刚也有自身的看法,他与阿可察严肃的交谈过,决定将末哥亲王暂时留在成都府城,不要回到大都去,毕竟这一次谈判达成的协议,没有太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末哥亲王并未真正完成任务,若是再次回到大都,说不定遭遇忽必烈和大元王朝的惩戒,甚至是危及到生命。(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