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的情报源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三百八十六章 新的情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0:33 来源:笔趣阁

大都方面情报的缺失,一直都是情报署焦虑的事宜,张文谦来到成都府城之后,大都方面的情报开始锐减,尽管说蒙古朝廷之中还有汉人大臣,可是不是能够争取过来,谁心中都没有底,袁世春没有强迫佟卫华,毕竟长时间在大都从事情报搜集的事宜,自身的危险性是巨大的,不能够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之下,还是不要轻举妄动。

吴邵刚也是这个意思,不强迫大都方面获取到要紧的情报。

随着合州御前诸军和鼎坤军做好战斗厮杀的准备,大都方面的情报就显得很是重要了。

刘秉忠、窦默、许衡以及张文谦等人,都写了信函,带到了大都,这些信函分别是写给姚枢与史天泽等人的,意思都是一样,劝诫这些人归顺大宋朝廷。

转眼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佟卫华送回来的情报,没有提及姚枢与史天泽等人的情况。

大军已经做好一切的准备,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也就在这个时候,佟卫华的情报来了,情报上面居然再次说到了蒙古朝廷的事宜,这让袁世春喜出望外,连忙给吴邵刚直接禀报了。

有关大都方面的情报,知晓的人不是很多,节度使衙门知晓的也就是李庭芝、郝经以及曹文刚等人,而特别重要的情报,几乎就是李庭芝知晓,这也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避免大都方面的情报网出现问题。

情报送来的时候,吴邵刚尚在军营之中参与演练。

袁世春将情报直接送到了军营之中。

演练是绝密的行动,无关人等一律不准靠近,周遭也完全是戒严的举措。

吴邵刚仔细看着尚未来得及整理的情报。

其实情报之中也没有特别的消息,唯有关于忽必烈要求合丹亲王加强对襄阳府城的进攻,争取在尽快的时间之内攻陷襄阳府城。

这个消息,同样引发了吴邵刚的注意,尽管说节度使衙门早就做出了分析,认为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已经不愿意耽误时间,会加强对襄阳府城的进攻,但这只是节度使衙门的预测,真实的情况如何,谁都不能够断言,现如今从大都方面来的情报,证实了这个判断。

看来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对于四川方面的情形已经是高度重视,不愿意中原再起波澜,故而要求合丹尽早攻陷襄阳府城,接下来将大部分的兵力转移到四川作战。

看完情报,稍稍思索了一下,吴邵刚看着袁世春开口了。

“袁世春,你怎么看佟卫华送回来的这份情报。”

袁世春丝毫没有犹豫,马上开口了。

“大人,属下认为,佟卫华应该是再次拥有了从蒙古朝廷获取情报的渠道,蒙古朝廷之中的汉人大臣,已经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排挤,几乎不可能知晓什么重要的事宜,而能够获取到如此重要的情报,除非是身在蒙古朝廷之中的地位重要的汉人大臣,甚至可以说就是在蒙古朝廷之中做事情的汉人大臣。”

吴邵刚同意袁世春的分析。

“你的分析不错,那么佟卫华获取到这份情报,究竟是来源于姚枢,还是来源于史天泽,还是来源于其他我们没有特别关注的汉人大臣。”

“这个,属下预计是来自于史天泽,史天泽本就是蒙古朝廷枢密院枢密副使,能够获取到这些方面的情报。。。”

袁世春尚未说完,吴邵刚就微微摇头了。

“我看这份情报,应该是来源于姚枢,若是史天泽提供的情报,则要详细很多,不管蒙古朝廷如何的排斥汉人大臣,史天泽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了,必定能够获取到军事部署方面详细的情报,这些情报若是反馈给了佟卫华,佟卫华定会在最快的时间之内禀报,同时,史天泽的身份不一样,本就是武将出身,多年以来也一直都是带兵作战,思维相会粗狂一些,没有那么缜密,若是史天泽愿意归顺我们,那做出来的动静是绝不一般的。”

“姚枢不一样,读书人出身,最为关注的就是帝王之学,治国之道,崇尚儒家学说,也因此得到了忽必烈的器重,姚枢关注的重点并非是军事方面的事宜,故而姚枢给佟卫华提供情报,有关军事方面的事宜,要含糊很多。”

袁世春听的;连连点头,等到吴邵刚说完之后,忍不住开口询问了。

“大人,既然姚枢愿意归顺我们,那为什么佟卫华情报之中没有说及。。。”

吴邵刚看了袁世春一眼,让袁世春醒悟过来,脸色迅速红了。

这本应该是情报署要弄清楚的事宜。

不过吴邵刚还是开口了。

“佟卫华没有说到这方面的事宜,肯定是时机不成熟,或者说是对方内心还有顾虑,做事情更加的谨慎,郝经、刘秉忠、张文谦、窦默、许衡、郭守敬、张柔、张弘略以及张弘范等人,悉数都投靠过来了,如此情况之下,忽必烈和蒙古朝廷会没有任何的戒心吗,会不关注这方面的事宜吗,就算是姚枢有心归顺,目前情况之下,也不敢轻举妄动,一旦被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察觉,怕就不是关押到大牢那么简单了,全家遭殃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袁世春红着脸点头。

“情报署也需要改变看法了,就算是姚枢和史天泽等人有心归顺,也不能够马上就到四川来,他们需要留在大都,不能够有任何不切实际的举措,佟卫华在大都已经拼尽全力,若是继续有什么动作,自身也是很有可能暴露的,不管是姚枢还是史天泽,想着到四川来,我们都无力搬迁他们的家人来了,若是因为自身归顺我们,却导致了家人遭遇到残杀,你说姚枢或者是史天泽能够全力为我们做事情吗。”

吴邵刚说完之后,袁世春抱拳开口了。

“大人说的是,这本是属下应该分析的事宜,都是属下的疏忽。”

“嗯,说的不错,这些事情,情报署必须有准确的分析,拿出切实可行的应对办法,我看从现在开始,情报署不要催促佟卫华,更不要提及策反蒙古朝廷之中汉人大臣的事宜,大战即将开始,情报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可我们更加需要注意的,是自身的实力。”

接下来几天的时间之内,有关大都方面的情报,源源不断的抵达四川。

这些情报,更多的是来自于蒙古朝廷内部的事宜。

十一月初,一个重要的情报终于出现。

漠北的海都以及八剌等人联合起来,他们得到了钦察汗国的支持,力量开始壮大,在漠北召开了塔剌思大会,推举海都为盟主之后,公开反对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并且派遣使者抵达蒙古朝廷,公开谴责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将都城修建在汉人居住的地方,抛弃了蒙古草原和蒙古部落。

因为海都等人的力量开始空前的壮大,忽必烈已经不能够随便派遣大军征伐,加之忽必烈以及蒙古朝廷的注意力已经集中到了大宋,没有精力去应对漠北的巨变,于是忽必烈与蒙古朝廷默许了漠北的变化。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情报。

情报署在没有做出全面分析的情况之下,就直接给吴邵刚禀报了。

吴邵刚召集了郝经、张文谦、窦默、许衡以及张弘范等人专门分析研究这份情报。

商议的过程之中,张文谦提出了很重要的看法,他认为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已经开始明白孰轻孰重,漠北草原与中原和南方比较起来,毕竟不是那么重要了,忽必烈虽然是蒙古人,可其眼光已经放眼天下,不会局限在漠北草原,一旦占据了中原和南方,统一了天下,回过头来应对漠北草原的巨变,就有了足够的实力和信心,否则不仅不能够剿灭漠北的叛乱,还可能导致南方的局势也出现巨大的变化。

张文谦的分析,得到了众人的赞同。

吴邵刚也同意张文谦的分析,忽必烈毕竟不是一般人,能够审时度势,能够做出重要的决定,尽管说这个决定对于大宋朝廷和四川方面都是不利的。

蒙古朝廷的情况变化了,四川方面自然也是要变化的。

合州御前诸军和鼎坤军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马上就要出征了,此时此刻未必不是最好的计划,尽管说忽必烈和蒙古草原默认了漠北草原的巨变,不再派遣大军征伐,但漠北草原的海都等人,未必甘心,一旦中原出现异变,则海都等人很有可能派遣大军征伐,试图更大范围的扩充领土,而不是局限在漠北草原。

忽必烈和蒙古朝廷的确很是强大,可是也禁不住多方的进攻。

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就是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必须要三面作战,其一是襄阳之战,其二就是中原之战,其三就是漠北之战,真正的处于如此的局面之下,忽必烈就算是神仙,也是难以应对的。

这就是四川方面的机会,也是吴邵刚最佳的机会。

出兵刻不容缓,必须在短时间之内,趁着蒙古大军尚未拿下襄阳府城的时候,占据中原更多的地方,壮大自身实力。(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