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八十五章 文天祥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八十五章 文天祥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殿前司所属催锋军大规模的拉出京城去训练,且执行了严格的军规,这件事情在京城引发了很大的轰动,驻守在京城的有殿前司所属的其他军队,还有侍卫马兵司、侍卫步军司所属的军队,这殿前三司所属的军队,乃是精锐之中的精锐,被皇上直接掌控,平日里的待遇也算是可以的,军士以进入到其中为荣,特别是殿前司所属的踏白军和催锋军,更是诸多军官军士向往的地方,可以说踏白军和催锋军,就是京城周遭军队的标杆。

催锋军的训练,必定引发其他军队的震动,甚至是引发了皇上的关注。

据说殿前司都指挥使马华轩大人,亲自到大内,向皇上做出了解释,皇上很是满意,要求京城周遭的其他军队,也要加强训练。

朝中不少的官员,以及军队之中的统领等等军官,对于殿前司所属催锋军本来是有着很大意见的,你拼命的训练,让其他人看着吗,不过当众人知道这是马华轩大人之意思,且皇上鼎力支持之后,不满的声音迅速的消失,其他诸军也开始了像模像样的训练。

众多的军队都开始了训练之后,催锋军却回到了京城的军营之中。

一些人试图到催锋军军营之中一探虚实,但苦于无法进入,好在一些催锋军军士离开军营,将消息传出来,原来催锋军集中的大规模的训练结束,接下来就是分批次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是不会中断的,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部分的军士拉出城去训练,而且为了保证训练的效果,城外军营还专门驻扎了一千余人,保证后勤方面的供给。

其他军队恍然大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纷纷开始效仿。

一时间,京城周遭的军队,军纪军规好像得到了强化。

殿前司都指挥使马华轩因此再次得到皇上之赞许。

殿前司所属催锋军统领吴邵刚,也得到了马华轩的赞许和信任,在殿前司官邸,马华轩亲自赏赐给吴邵刚五百两纹银。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新任的殿前司所属催锋军统领吴邵刚,得到了马华轩的信任,甚至可能引发了皇上的关注,此人不简单。

其他军队的统领,纷纷前来拜访吴邵刚,名义上是取经,学习训练军队之方法,其实是与吴邵刚套近乎,就连殿前司所属踏白军统领常明全,也专门前来拜访了。

吴邵刚苦心安置在城外军营之中的一千多人,没有谁注意,更不会有谁去关注,何况城外其他军营之中,也驻扎有了军士,负责后勤方面的事宜,要知道诸多的军队,都是需要隔一段时间拉出去训练的。

聪明人明白其中的道理,这训练是必须要进行的,既然是军队,而且是大宋最为精锐的大军,不训练怎么说得过去,不过也不要拼死的训练,作出来样子就可以了,皇上看到的是诸多的军队都在刻苦训练,至于说训练的效果,神仙都说不清楚,再说训练需要消耗大量的粮草,这些粮草全部都开支出去了,军中的军官还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而且强化训练,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申请增加军饷,毕竟训练很是辛苦,这也是皇上赞许的,开销自然就要增加,枢密院和兵部更是会同意,户部尽管说有些看法,可大势所趋,他们也不可能与满朝文武唱反调。

吴邵刚回到京城军营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整个人看上去也显得阳光和轻松。

吴邵刚打内心里面高兴。

城外的一千二百八十人,训练的成效已经非常好,那些被挑选出来的军士,品行都是很好的,能够吃苦,而且他们几乎都经历过生死,在战场上拼杀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让他们身上的杀气重新显露出来。

这绝对是一支最为精锐的军队,假以时日,这支军队一定能够让蒙古鞑子头疼。

人数上面还是有些偏少,不过目前的条件之下,能够有这么多人,吴邵刚已经很满足了,而且他很清楚,这样的情形不可能长期维持,顶多一年到两年左右的时间,他就要带着这些人离开京城,到外面去开拓一片天地,否则被皇上和朝廷发现,他所有的努力,同样白费。

军营外面,站着一个身穿官服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显然是想着进入到军营之中,却被守卫大营的军士挡住了。

年轻人在来回的踱步,脸上的神色不是很好。

任何人进入到军营之中,都要下马,吴邵刚也不例外。

翻身下马的时候,年轻人快步准备走过来,却被另外的两名军士挡住。

负责大门警戒的部将谭麻子快步走过来,低声开口了。

“统领大人,此人自称是朝中著作局著作佐郎,今日专门来拜会大人,有要事告知,属下见其神色不对,将其挡在了军营之外。。。”

吴邵刚看了看正在怒斥军士的年轻人,大约二十四五岁的样子,身材魁梧,皮肤白皙,双目炯炯有神,身穿黑色的八品官服,浑身透露出来儒雅的气息。

不用多看,就知道这个年轻人是读书人出身,且肯定是当朝的进士。

不管怎么说,大宋的读书人身份都是高于军人的,不要看吴邵刚现如今很是风光,可惜他不是读书人这个短板,还是会遭遇到诟病,若是不出什么意外,吴邵刚顶多能够成为御前诸军都统制,那就是最高的官职了。

稍稍思索了一下,吴邵刚对着谭麻子开口了。

“老谭,让此人过来,你们都去忙。”

年轻人终于走到了吴邵刚的对面。

四目对视,年轻人丝毫不畏惧,这让吴邵刚有些吃惊和好奇,要知道他的目光是有些犀利的,一般人看过一会之后,都会不自觉的低下头。

“在下著作佐郎、献景府教授文天祥,字履善,今日前来拜见吴统领,想不到吴统领真的是如此的年轻,刚刚在下听军士说了,吴统领公务繁忙,不知道是不是有时间与在下交谈。”

吴邵刚瞪大了眼睛,看着眼前的文天祥。

此人乃是宋末三杰之中名气最大的一个,一首《过零丁洋》的诗词,影响深远,“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诗句,成为多少怀抱信阳之人的座右铭。

吴邵刚对文天祥的履历还是知晓的,甚至是很清楚的,刚刚穿越的时候,他就想到了文天祥,毕竟任何一个知晓历史的人,想到南宋的历史,就会想到岳飞、文天祥等大名鼎鼎的人,这些人千年之后的影响依旧巨大。

看着吴邵刚没有开口说话,文天祥按捺不住了。

“吴统领,公务真的那么繁忙吗,没有时间与在下交谈吗,如此在下只好告辞,等到吴统领有时间的时候,再行来拜访。”

吴邵刚眨了眨眼睛,终于开口。

“文大人误会了,早在鄂州之时,我就听闻你之名声了,殿试状元,集英殿殿试之时的御试策,惊动了皇上,被主考官王应麟大人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我只是想不到,大名鼎鼎的文天祥大人,居然回来拜访我这个军中粗人。”

文天祥看着吴邵刚,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其实到军营来之前,他也曾经打听过吴邵刚的情况,评论吴邵刚为儒将的人非常多,且朝中几个地位显赫之大人,也是这样的看法,作为殿试状元的文天祥,当然不服气,想着亲自来拜访一番,看看情况究竟如何,当然文天祥今日前来拜访,主要还是其他的事宜。

看见文天祥没有开口说话,吴邵刚接着开口了。

“怎么,文大人身为状元,看不上我们这些军中粗人吗,如此也罢,文大人还是请回,军中不是你们读书人该来的地方。”

文天祥的脸瞬间有些红了。

“吴统领,怎么说出这样的话语来,在下今日是真心诚意前来拜访的。。。”

现如今的文天祥,远没有什么名气,是京城之中有名的刺头。

宝祐四年,公元1256年,文天祥成为殿试状元,被贾似道收为门生,无奈父亲病亡,来不及进入朝中做官,便回家守孝三年。

守孝结束,回到京城,已经是天庆元年,正值蒙古大军大举进攻,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大军进攻sc亲王忽必烈率领大军进攻鄂州等地,一时间京城风声鹤唳,当时皇上最为宠信的宦官董宋臣建议迁都至四明府,仅仅为进士身份、尚无任何官职的文天祥大胆上书,强烈反对迁都之建议,且恳请皇上斩杀提出迁都之建议的董宋臣。

此举引发了巨大的轰动,董宋臣权倾朝野,深得皇上之信任,与权相丁大全的关系颇为密切,无人敢于得罪。

好在蒙古大汗蒙哥阵亡,蒙古大军很快撤离,迁都之事再也无人提及。

文天祥得罪了董宋臣,身为状元的他,仅仅被敕封为正八品的著作佐郎。

六月,董宋臣病亡,文天祥的日子总算是好过了一些,因为其是贾似道的门生,于是兼任献景府教授。

可不要小看这个不起眼的官职,献景府乃是太子的府邸,献景府教授就是太子的老师,身份无比的清贵。

若是顺利的发展,文天祥的前途无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