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三百二十章 大宋之殇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三百二十章 大宋之殇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0:33 来源:笔趣阁

吴邵刚提出来的火炮铸造之法,应该是最为原始的手中锻造办法,也是最笨的办法,现如今这个时代,也唯有使用这样的办法,那些所谓的机床以及冲压的设备,根本不存在,若是提出这些概念,恐怕众人真的以为他是神仙了。

好在人力方面不是很值钱,也不需要过多的去计算。

吴邵刚身为特种兵教官的时候,给特种兵上课的时候,曾经教授了这些知识,想不到现在实实在在的用上了。

如此的铸造火炮的办法,每个月能够造出五门以上的火炮,就算是奇迹了。

当然,这方面吴邵刚有其他的办法,生产技术受到限制,可以从流程方面来想办法,明末铸造火炮的时候,那个时候没有人明白什么是流水线生产,一个领头的工匠带着一帮人,负责制造一门火炮,从炮身到炮架,全部做到底,不知道耽误了多少的时间,而将所有人分开,按照每个步骤,各自负责一块,以固定的技术为标准来尽心生产,精炼熟铁的专门炼铁,铸造炮身的专门铸造炮身,则效率要提高很多倍。

只要能够造出第一台合格的火炮,吴邵刚有信心每月造出十门以上的火炮。

谁也不敢想象,拥有千门以上的火炮,在战斗之中采取骑兵、步卒和炮兵相结合的作战方式,会产生什么样的震撼,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这是吴邵刚期盼的事情。

四月底,李庭芝的信函来了。

蒙古鞑子已经撤离了两淮,过淮河去了。

两淮所属的毫州、庐州、楚州、光州以及安丰等地,遭遇了惨烈的屠戮。

近半年的时间,蒙古鞑子在两淮诸多地方肆掠,如入无人之境,攻破了三十四座城池,劫掠了无数的财宝,残杀了无数的百姓,期间镇江御前诸军以及池州御前诸军曾经与蒙古鞑子交战,但都是以失败告终,先后败在蒙古鞑子手下的有吕文德、范文虎以及夏贵等人,范胜、**、高兴、高迪等人皆战死,要知道这些人都是大宋朝廷的骁将。

殿前三司的军队最终没有出动,蒙古鞑子在两淮肆掠的时候,曾经一度准备南进,让朝廷务必的惊慌,根本不敢抽调殿前三司的大军前去御敌。

信函的最后,李庭芝告诉吴邵刚,魏国公贾似道,对他吴邵刚怕是有了不小的意见了。

四川方面很快平定了入侵的蒙古鞑子,就应该要派遣大军驰援两淮,但是吴邵刚没有这样做,依旧是命令合州御前诸军、兴元府御前诸军以及池州御前诸军固守四川和云南两地,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制置使衙门还举荐了大量的官员,到四川以及云南等地去任职,让贾似道以及朝廷很不爽。

当然,朝廷之中无人弹劾吴邵刚,毕竟吴邵刚打败了入侵四川的蒙古鞑子,取得了作战的胜利,比较起来,两淮制置使吕文德就狼狈很多了。

当然蒙古派遣的两路大军,实力完全不一样,入侵两淮的蒙古鞑子,由蒙古亲王哈必赤率领,万户长拔突儿为副帅,入侵四川的蒙古鞑子,则是由张柔率领,以新附军为主。

不过朝中看的是谁能够取得作战的胜利,不会过多考虑这些实际情况。

李庭芝在信函之中,提醒吴邵刚,务必要注意朝中的动向,不能够过于的掉以轻心。

李庭芝的信函抵达不久,京城方面的诸多情报也送来了,其中以四爷的情报作用最大。

四爷的情报,印证了吴邵刚的判断,新任的皇上赵禥,整日里想到的就是吃喝玩乐,至于说国政,从未考虑过,而贾似道的权力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巅峰。

四爷的情报之中,说到了一件事情,专门说明了贾似道权力之大。

赵禥登基之后,新年伊始,以咸淳纪元,必须举行祭祀大典。

举行祭祀大典之前,天突降大雨,导致祭祀大典必须推迟,皇宫之中管理马队的是赵禥宠爱的胡贵妃的父亲胡显祖,胡显祖见到大雨一时间停不下,就想着回到宫里去,于是撺掇赵禥离开,赵禥倒也是老实,不敢离开,因为贾似道还没有发话,于是胡显祖就撒谎说贾似道已经准许了,听到胡显祖如此说,赵禥才离开。

大雨停歇之后,贾似道迎候皇上主持祭祀大典,谁知道皇上已经回宫了。

大怒的贾似道,立即赶到了宫里,大发雷霆,且执意辞职不干了。

这一下赵禥慌张了,亲自出来挽留贾似道,并且苦苦哀求,还流下眼泪。

贾似道当然不会轻易答应,在府邸好几日不上朝,也不过问朝中的事情,其他的文武大臣,根本不敢出头,也不敢处理任何的朝政。

无可奈何之下,赵禥罢免了胡显祖的官职,流着泪将胡贵妃送到了庙里罚做尼姑,又专门派遣宫里的中官去给贾似道赔礼。

如此情况之下,贾似道才心满意足的回归朝廷,开始署理政务。

这些情报,令吴邵刚目瞪口呆,这件事情他在史书的记载上面看见过,但不是特别相信,主要是不相信赵禥窝囊到如此的程度,现在看来是真的了。

贾似道如此的专权,也是吴邵刚没有想到的。

穿越这么多年,吴邵刚早就不完全相信史书的记载,在看待贾似道这个人的时候,他想到过公田法,以及经界推排法,应该说贾似道推行这些政策,其目的还是想着维系大宋朝廷,不想朝廷垮了,特别是在推行公田法的过程之中,得罪了一些权贵,无疑会遭受这些人的算计,在历史上留下不好的名声。

就说当初贾似道与忽必烈之间议和,也有实际情况所迫的无奈,宋军不是蒙古大军的对手,若是忽必烈硬是要进攻,恐怕京城还真的是有危险。

不过一个人一旦掌握了大权,在没有任何人监督的情况之下,很大程度上面会出现问题,除非此人有着坚强的意志,以及始终不变的恒心。

这一切都不是贾似道所具备的。

贾似道是小妾所生,在家中没有什么地位,小时候也是遭遇过坎坷的,正是因为地位不高,故而贾似道学会了圆滑,学会了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学会了八面玲珑,也正是因为这些本事,让还有些能力的贾似道,得到了孟珙的赏识,得以步步高升。

如此出身的人,在掌控了朝局、甚至是直接掌控了皇上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还真的是不好预料。

吴邵刚从四爷提供的其他情报方面,已经知晓了贾似道的喜好。

贾似道不仅仅是喜欢漂亮的女孩子,家里时时刻刻都是美女成堆,而且还喜欢赌博,其府邸里面时常有赌徒出入,甚至这些赌徒比朝中大臣还要随便。

最求享乐是人之本性,若是有那样的机会,吴邵刚也愿意好好的放荡一番,可你要看是什么时候,而且要看自己是什么身份。

贾似道是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左丞相、枢密使,更是被敕封为魏国公,其身上的职责,没有任何人可以比肩,更是得到了皇上无以复加的信任和依赖,如此情况之下,必定是做好自身的本分,为朝中文武大臣树立榜样,可是贾似道居然是如此的表现,不得不说令人失望。

严格说,贾似道在朝中的表现,对吴邵刚是有利的,穿越这些年,吴邵刚已经发现了,大宋的百姓并非如史书记载的那样,一味的拥戴赵家的天下,百姓更多的还是关心自身是不是能够吃饱穿暖,是不是能够过上平静的生活,至于说谁是皇帝,与他们没有太多的关系,而那些读书人,大都是将自身利益与皇家利益挂钩的,如同文天祥这样的人,还是太少。

就算是宋末三杰之一的陆秀夫,不也在吴邵刚的身边来了,兢兢业业的做事情。

厢房,郝经与刘秉忠两人看完了京城来的情报。

吴邵刚看着两人,轻轻叹了一口气,开口了。

“郝先生,刘先生,这些文书你们都看了,不知道是什么感受,我是感觉到寒心。”

“朝廷面临蒙古鞑子的巨大威胁,两淮已经遭遇到荼毒,百姓生不如死,望眼欲穿得不到大军的保护,偏偏这个时候,朝中还有那么多的事情,简直是令人不齿,不想着如何去抗击蒙古鞑子,不想着如何让百姓过上平静富足的生活,时刻都想着自身权势,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希望。”

“皇上登基,我未到京城去,因为四川和云南的事情太多,本想着皇上登基,能够振兴超纲,至少让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抗击蒙古鞑子,谁知道皇上压根不在乎这些,整日里想到的就是吃喝玩乐,如此下去,大宋还有什么希望。”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大宋的气数将尽了。”

说到这里,吴邵刚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用拳头狠狠的捶了一下桌子。

郝经看了看刘秉忠,扭头跟着开口了。

“大人,属下以为京城之事,不必去关心那么多了,做好四川以及云南的事宜,才是大人需要考虑的。”

刘秉忠也开口了。

“大人,属下以为,郝兄说的是正确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