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二百八十二章 举荐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二百八十二章 举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0:33 来源:笔趣阁

景定六年正月初六,吴邵刚一行回到了成都府城。

兀良合台最终还是留在京城,被单独关押,吴邵刚无法带回来,李庭芝也专门做过分析,让兀良合台留在京城,对于吴邵刚以及合州御前诸军来说,不一定是坏事情,毕竟这是吴邵刚与合州御前诸军的功劳,想要暗地里诽谤和算计的人,只要得知兀良合台尚被关押在大牢之中,就不好说什么的,而且皇上也时刻都能够想到,蒙古的万户长兀良合台被大宋朝廷关押,这种自信与荣耀,会让皇上做出决定的时候,有更多的思考。

李涵薇已经是大出怀,按照预产期的测算,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小孩子就要出世了,这是大事情,不仅仅是吴邵刚重视,包括李思琪、郝经与黄家明等人,一样高度重视,这是众人的惯常思维,毕竟吴邵刚是做大事情的人,一旦创立了基业,就要有后面的继承人。

迟来的团年饭,正月初七举行。

李涵薇、阿可察、青娘以及玉环等等,全部参与。

诰命夫人的服饰,李涵薇暂时无法穿,只要等到生产之后才有可能穿的,再说诰命夫人的服饰,也不是随意穿的,一般都是存放在家中。

被敕封为三品诰命夫人,李涵薇是相当高兴的,很小心的将诰命夫人的服饰收藏起来。

吴邵刚也发现了,阿可察的眼神里面,出现了一丝的期盼与落寞。

正月初八,吴邵刚就开始署理政务了。

成都府路的事宜,处理的很不错,军事方面的部署主要是郝经负责,民生方面的事宜主要是黄家明负责,两人相互协作,以郝经为主,黄家明也表现出来对郝经的尊重。

可能是成家立业的缘故,黄家明的脾气和秉性方面,都有了不少的变化。

吴邵刚最为担心的事情,就是官吏的配备事宜。

这也是郝经与黄家明感觉到头疼的事宜,几个月的时间过去,两人忙的是脚不沾地,尽管有李润和李辰孙等人的帮助,可人手明显还是不够的。

已经是四川制置使的吴邵刚,需要全盘考虑四川的事宜,还包括云南的事宜。

张炳辉率领的大军,几乎占领了整个的云南,现如今留在云南,还在尽力稳定当地的局势,而想要彻底稳定云南的局势,官吏的配备是核心的任务。

在举荐官吏方面,郝经与黄家明不会过多的插话,这是吴邵刚的权力。

早在京城的时候,吴邵刚就认真思考过官吏配备的事宜。

说四川与云南两地,是独立王国,已经不算是过分,吴邵刚准备大幅度的调整官吏,特别是府州县的主官,几乎都是需要调整的,如此牵涉的人就不少了。

当然直接给皇上和朝廷如此的禀报,肯定是有问题的,人家看见奏折,就感觉到有问题,说的轻松一些,你吴邵刚是想着在四川等地割据,说的严重一些,吴邵刚就是想着造反。

可不管引起什么样的动荡,或者说不管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吴邵刚都是要大幅度调整官吏的,这是他彻底立足四川与云南的资本,也是他能够与蒙古鞑子抗衡的基础。

“郝先生,黄先生,我的想法,四川所辖地方的府州县主官,基本都是要调整的,其中知州与县令的人选,可以从合州御前诸军之中抽调,而知府的人选,需要我们详细考虑,至于说以前的那些主官,我会想办法逐渐给朝廷推荐,让他们到两淮,甚至是直接到京城去,这样他们就不会有什么怨言,甚至是高兴都来不及。。。”

郝经与黄家明的脸上,露出的是吃惊的神情,如此大范围的官吏调整,一时半会怎么可能做好,再说如此巨大的动静,肯定会引发朝廷高度关注的。

再三思索,郝经开口了。

“大人,属下有不同之看法。”

说到这里,郝经看了看吴邵刚。

吴邵刚面带微笑开口了。

“郝先生,有什么想法说出来,不用看着我,也不要管我是不是高兴。”

“那属下就直说了,大人想要调整四川辖区内所有府州县的主官,属下认为动静太大,其实也是做不到的,首先说人选,从合州御前诸军之中挑选不出这么多的人,属下认为,担任一地的主官,还是需要有些学识的,如此才能够很好的处理地方上的事物,而合州御前诸军之中,哪怕一下子挑不出这上百的人来。”

吴邵刚微微点头。

“其二,四川本就属于是非之地,多年遭遇战火侵袭,基本没有多少稳定的时间,这里的官吏,与两淮以及京城的官吏是没有办法比较的,若是他们不能够真正的做一些事情,也无法在这里立足,故而属下认为,大范围还是需要稳定官吏队伍,当然小范围的调整,那是必须的,特别是成都府、重庆府、泸州府、潼川府以及兴元府等地,必须做出大范围的调整。”

“其三,属下认为,调整以知府和知州为主,至于说县令,凡是做的不错的县令,属下认为都是要保留下来的,其实这段时间,属下与黄兄一道,做了不少稳定的事宜,就是让下面的官吏放心,大人能够包容和接纳他们。”

郝经还没有说完,吴邵刚就陷入到长时间的沉默之中。

郝经说的话很有道理,这方面吴邵刚的确是疏忽了,吴邵刚自身的想法是不错的,毕竟四川的位置太过于特殊,必须在短时间之内完全掌控,如此就只有派遣心腹掌控地方。

可郝经说的也有道理,不管什么时候的官吏调整,都是大稳定小调整,这样才能够让地方上完全稳定下来,若是大幅度的调整,让官吏心生埋怨的情绪,出工不出力,恐怕局势难以收拾,再说赴任的主官,不熟悉地方上的情况,也需要时间了解。

两相比较,郝经的建议是正确的。

吴邵刚不再犹豫,想清楚之后开口了。

“郝先生,你的建议很好,是我过于着急了一些。”

吴邵刚的态度,大大出乎了郝经与黄家明两人的预计,在他们看来,牵涉到人员调整的事宜,这是吴邵刚主要掌握的东西,也是一辈子都不能够放下的权力,想不到两人商议之后的建议,吴邵刚如此之快就采纳了。

看见郝经与黄家明没有马上开口,吴邵刚接着说了。

“我只是想到了四川以及云南可能面对的危险,却没有考虑到地方上彻底的稳定,其实地方上彻底的稳定了,才能够应对今后面临的任何危局,郝先生的建议是正确的,我的想法狭隘了一些,没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是不可能获取任何成功的。”

吴邵刚的这些话,让郝经与黄家明激动和惶恐,两人都站起身来了。

两人同时给吴邵刚稽首,郝经跟着开口。

“大人,属下与黄兄不是这个意思。。。”

吴邵刚挥挥手。

“我没有责备你们的意思,唐太宗不是说过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很多事情我不可能考虑那么细致,需要二位先生以及其他人来帮忙提醒,如此我们才能够保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很好的。。。”

穿越的吴邵刚,说到底还是没有多少皇权的思想,是很开放的,他的这种态度,在千年之后不算什么,可是放在如今这个时代,那就了不得了。

也难怪郝经与黄家明会如此的激动。

接下来,吴邵刚说出了有关府州县官吏调整的初步想法。

“我考虑,让李思琪出任重庆路防御使,兼任重庆府知府,陆秀夫出任潼川府路防御使,兼任泸州府知府,黄家明出任成都府知府,张珏出任利州西路防御使,张炳辉出任利州东路防御使,兼任兴元府知府。。。”

吴邵刚还没有说完,黄家明的脸色就变化了。

“金州御前诸军,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尽管说金州御前诸军兵力不多,也就是五千人左右,且战斗力尚未完全恢复,不过作为一路大军,在四川遭遇蒙古鞑子进攻的时候,还是能够抵御,且护卫一方平安的,我的考虑,举荐张炳辉出任金州御前诸军都统制,至于说兴元府御前诸军,则驻扎到利州西路去,护卫利州东路的职责,交付给金州御前诸军。”

“合州御前诸军、兴元府御前诸军以及金州御前诸军,之前驻扎的地方,是结合当年四川的情况,现如今情况出现变化了,我们也需要做出调整,兴元府御前诸军,主要负责四川北面的防御,金州御前诸军主要负责东面的防御,兼顾北面,其余地方的防御,包括整个的云南,则由合州御前诸军直接负责。”

“军队的驻扎形式也要改变,以集中驻扎为主,分散防御为辅,重点区域必须部署重兵防御,譬如说成都府、兴元府以及云南等地,总体来说,兵力驻扎在重要城池的周边,以及四面交界的地方,至于说中部,则以地方衙门维持治安为主了。。。”

吴邵刚刚刚说完,黄家明就哆嗦着身体开口了。

“大人,属下出任成都府知府,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唯才是举,没有什么不合适的,我甚至想着举荐郝先生出任四川制置副使,不过目前时机尚不成熟罢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