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六十一章 分析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六十一章 分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3:20:33 来源:笔趣阁

比武切磋过去五天时间,算是之前的时间,吴邵刚一行抵达建康府城已经有八天时间,但李庭芝迟迟没有谈及执行任务的事情,这期间,陆秀夫倒是常常串门,与吴邵刚闲聊说话,两人闲聊的范围很广,说到了自身成长的经历,也说到了各自对生活的认识,好几次陆秀夫试图评价朝中的事宜,都被吴邵刚巧妙的转移了话题。

陆秀夫的傲气消失的无隐无踪,对吴邵刚表现出来该有的尊重。

能够与陆秀夫成为朋友,吴邵刚也是高兴的,不过他时时刻刻都注意控制自身的情绪,小心的说话,轻易不发表任何的评论,他很清楚,陆秀夫背后有李庭芝的影子,来到建康府的时间虽然不长,可李庭芝一直都在关注他,想要彻底了解他。

带着麾下三十人来到建康府,究竟是执行什么任务,这是吴邵刚最为关心的,离开京城之前,他曾经询问过四爷,但四爷也不知道。

李庭芝单独进入到房间的时候,吴邵刚正在认真看陆秀夫送给他的书籍。

穿越大半年时间了,吴邵刚看了很多书,尽管说这些书很难看,基本都是古文,不过这是必须的,深入的了解一个时代,从书籍之中吸取知识,是最为便捷的方式。

“吴副将,对这里的生活可否适应。”

“很适应,感谢李大人的关照。”

李庭芝的脸上再次露出笑容,他对吴邵刚的印象越来越好。

吴邵刚的身上,没有读书人的迂腐,说话做事干脆利落,尽管很年轻,但透露出来成熟的气息,而且懂得自律,绝不会轻易的议论和评价朝政和他人。

李庭芝曾经也怀疑,只有十七岁的吴邵刚,没有真正的读书,没有见过什么世面,打小就生活在村里,怎么会有如此的学识和气度,不过吴邵刚说出偶遇一位神秘的老人,让李庭芝较为释然,这年月隐士的确很多,这些隐士有着不一般的能力,不愿意留恋红尘之中,又不想一身所学湮没,在游历的过程之中,找到他们认为有出息的小孩,倾囊相授。

只能说吴邵刚有着不一般的运气。

吴邵刚的背后是吕文德,这一点李庭芝清楚,吕文德现如今与右相贾似道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这让李庭芝较为谨慎,不过凭着他对吕文德的了解,吴邵刚这样的人才,不是吕文德真正能够笼络的。

所以合适的时候,李庭芝还是会出手的,如此俊杰的人才,不能够吸纳到麾下,也要尽量的处理好关系。

李庭芝今日亲自来见吴邵刚,是经过认真思索的,他要看看吴邵刚的预判能力以及决断能力如何,若是吴邵刚的判断独到,那么他就一定要想办法,千方百计的笼络吴邵刚。

再次开口的时候,李庭芝的神情已经变得颇为严肃。

“吴副将,去年蒙古鞑子对我疆域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皇上英明之决策,将士浴血拼杀,给与蒙古鞑子重创,迫使蒙古鞑子撤离,不过我认为蒙古鞑子的实力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不过是因为蒙古大汗蒙哥的阵亡,让他们群龙无首,必须要稳定内部,最近我得到了消息,忽必烈继任蒙古大汗之后,遭遇到一些麻烦,他的弟弟阿不里哥颇为不服,已经有谋反之迹象,忽必烈一方面要彻底剿灭阿不里哥的叛乱,稳定局势,一方面也害怕我大宋朝廷趁机发动进攻,让其首位不能够兼顾,产生更大的损失,故而会派遣使者前来商谈。。。”

吴邵刚听的非常仔细,他的脸上没有太多的表情,内心有了一些波澜。

想不到李庭芝的分析如此的精准,有着非常理性的认识,这是非常难得的。

去年的战斗,蒙古大军的确没有遭受到什么损失,只不过蒙古内部出现了问题,迫使忽必烈率领大军撤离,继承蒙古大汗职位的忽必烈,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稳定内部,彻底剿灭阿不里哥的叛乱,这个时候,维持外部的平稳就显得很重要了。

换位思考,吴邵刚面临如此的局面,同样会派人前往南宋,稳住南宋朝廷。

不过吴邵刚也清楚,南宋朝廷根本没有进攻江北、收复失地的打算和雄心,能够稳住目前的局势,就求之不得。

至于说忽必烈派遣使者前来商议的事宜,吴邵刚隐隐有些印象,去年他曾经听闻,右丞相、枢密使贾似道曾经派遣人与忽必烈接触,双方有过商议,至于说商议的内容是什么,外界压根是不知道的。

贾似道因为鄂州作战取胜、迫使蒙古鞑子撤兵的事宜,得到了皇上的赞许和朝中的敬仰,权势日盛,这也成为贾似道排挤左丞相吴潜、独揽朝中大权的依仗。

吴邵刚对南宋的历史不是特别的熟悉,但是凭着他对历史的判断,压根不会相信蒙古大军是因为战败才撤离的。

看样子李庭芝也有这样的判断。

“吴副将,若是蒙古鞑子派遣使者前来商议,你认为当如此处置。”

李庭芝的问题终于抛出来了。

吴邵刚也做好了回答的准备,这个问题在他的预料之中。

李庭芝能够询问他这样的问题,一方面是试探,另外一方面就是不一般的信任。

“李大人,属下认为,蒙古大汗忽必烈派遣使者前来,朝廷接待就是了,趁此机会朝廷可以提出要求,谋得江北部分的地方。。。”

李庭芝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对吴邵刚如此的回答,好像有些失望。

“吴副将,我已经说过了,蒙古大军的实力并未遭受到损失,此时此刻发动进攻,未必能够获胜,相反可能危及到鄂州、庐州以及建康等地。”

“属下与大人的看法不一样,该来的总是要来的,战机稍纵即逝,此时蒙古内部陷入到内斗之中,抓住这个机会进攻,收复部分的失地,是最佳之选择,就算是我们不打算发动进攻,等到忽必烈稳定了内部的局势,同样会对我江南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进攻江北的提议,得不到朝廷的准许,毕竟朝廷与蒙古大汗忽必烈之间,是有着协议的。”

吴邵刚的脸上闪现了一丝的笑容,他隐隐明白了一些。

“协议只是暂时的,在属下看来,协议保护的只是弱者,乃是强者的权宜之计,试想一下,去年蒙古鞑子的进攻,若不是蒙古大汗蒙哥阵亡,不是蒙古内部出现纷争,蒙古大汗之位不确定,忽必烈会轻易的撤离吗,凭着其麾下的大军,攻陷鄂州是迟早的事宜,现如今忽必烈稳定了内部,继承了蒙古大汗之职位,怕是不长时间就会发动再次的进攻,到了那个时候,什么协议都没有作用了。”

吴邵刚说出这番话,李庭芝的脸色终于有些变化了。

踌躇了一会,李庭芝再次开口。

“吴副将,你说的很有道理,蒙古鞑子下一次的进攻,迟早都是要来的,此事我会向朝廷禀报的,不过今日还是说说蒙古使团的事宜,你说向蒙古使团提出收回部分江北失地之要求,怕是不妥,如此做很有可能激怒忽必烈,导致其不顾一切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朝廷尚未做好准备,届时又是生灵涂炭。。。”

李庭芝的踌躇,脸上犹豫的神情,吴邵刚全部看在眼里。

吴邵刚决定豁出去了,做出大胆的判断。

“大人的意思,属下明白了,属下此番前来,怕是针对蒙古使团的,属下大胆揣测,去年朝廷与蒙古商议之意见,不是那么好,这里面可能有屈服蒙古鞑子的意思,现如今忽必烈派遣使团,就是要求朝廷兑现以前的承诺,不过朝野都知晓去岁的作战取得了胜利,忽必烈是被迫撤离的,一旦蒙古使团提出来赔偿甚至是割地求和之要求,天下哗然。。。”

李庭芝的脸都白了,可吴邵刚还是继续说。

“大人对属下之关爱,属下心知肚明,朝廷派遣属下前来,目的就是对付蒙古使团,且要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属下若是能够顺利完成任务,那是最好,属下若是搞砸了,那么所有的责任都在属下的身上,忽必烈派遣使团前来我南宋,使团突然失踪,其必定会追问使团是下落,到时候属下就是罪人,任由忽必烈处置。”

“身为军人,属下接受任务,不管忽必烈和蒙古鞑子如何的厉害,属下不在乎,属下绝不会畏惧忽必烈和蒙古鞑子,他们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属下目前还不敢保证彻底打败蒙古鞑子,但只要给属下时间,属下一定能够让忽必烈和蒙古鞑子畏惧,让他们不敢觊觎我南宋之疆域。。。”

吴邵刚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庭芝忍不住站起身来了。

“吴副将,你之分析,出乎了我的预料,不错,你此番前来,承担之任务,就是扣押蒙古使团,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有我在,绝不会让你蒙受不白之冤,这扣押蒙古使团之事宜,乃是我做出的决定,你不过是按照我之命令执行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