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五百一十八章 终极一战(19)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五百一十八章 终极一战(19)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王家墩,这个距离沂水县城池四十里地的小村落,本来是默默无闻的,因为一场生死攸关的战役,一跃成为所有人瞩目的地方。

连夜构筑起来的简单工事,不可能那么牢固,但聊胜于无。

蔡思伟、张珏、吕文焕及其麾下的明军将士,早就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蒙古铁骑卯时从沂水县出发,前往王家墩而来,他们行军的速度不是很快,似乎在节省力气,接近辰时,蔡思伟等人已经能够看见官道上面扬起的黄沙。

凌坤元年八月初九,辰时。

漫天的黄沙,让人几乎睁不开眼睛,两路大军在王家墩对峙,没有谁首先发起冲锋,双方相距不到五百米的距离,就这么静静的看着。

气氛已经变得令人窒息。

忽必烈很谨慎,蔡思伟同样谨慎。

忽必烈的谨慎,来源于莒县之战损失了二十余万大军,损失了哈必赤和兀良合台两员悍将,蔡思伟的谨慎,来源于此番战斗的重要性,以及大元朝廷的皇帝就在对面的蒙军之中。

骑兵的进攻,最大的威力就来自于冲击过程中产生的气势,但这一次的厮杀,双方都没有率先冲击,而五百米的距离,已经不可能产生骇人的气势。

唯有势均力敌的双方,在决战的时候,才摆出来如此的架势。

从这一点来说,双方就是完全的硬碰硬。

蔡思伟、张珏与吕文焕等人,已经告诫了诸多明军的将士,此番作战重点依靠的就是手中的长矛长枪和自身的能力,至于说轰天雷,恐怕不能够发挥出来决定性的作用。

蒙古铁骑与明军的将士,全部都做好了厮杀的准备,这一次他们完全豁出去了。

太阳当头照,万里无云,天气还是很不错的。

终于,蒙古铁骑的军士开始动作了。

漫天箭雨出现的刹那,蒙军军士开始了冲锋。

五万人的冲锋,尽管说距离很近,但气势一样是骇人的。

明军军士同样开始了冲锋,同样是五万人,且是在张珏的率领之下展开的冲锋。

多年的厮杀,张珏在军中已经有了拼命三郎的美称,每一次作战,张珏都是悍不畏死,都敢于冲锋在最前面,而他这种大无畏的气势,也极大的鼓舞了麾下诸多的明军将士。

“轰。。。”

巨大的撞击声音,漫天的黄沙以及晨雾,遮蔽了阳光,瞬间出现的血雾,震慑人的心魄。

惨烈的厮杀,终于开始了。

吴邵刚亲率的大军,已经朝着沂水县的方向大踏步的开进。

马龙率领的五万明军将士,负责所有善后的事宜,其余的近二十万将士,跟随大军出发前往沂水县,这里面甚至有刚刚加入明军之中归顺的新附军,他们渴望参与作战的心情,比较明军将士更加的迫切,因为他们想着立下功劳,想着今后能够在军中很好的立足。

吴邵刚绝不会耽误时间,他清楚的知道,蔡思伟等人面临的是一场异常惨烈的厮杀,大元皇帝忽必烈亲率的蒙古铁骑,拼死都要杀出一条血路,让大军迅速撤离沂水县,前往济南府,最终回到大都,而负责阻击的蔡思伟等人,拼死也要阻击蒙古铁骑,想要做到这一点,凭借的就是明军将士的血肉之躯。

当然,蔡思伟等人内心是有着巨大希望的,那就是只要阻挡了蒙古铁骑的撤离,将其留在了山东,被明军大军最终包围,则整个的大元王朝,怕是在不久之后就会轰然倒塌。

吴邵刚何尝不想着早点灭掉大元王朝,最好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岂能错过。

若是不能够彻底剿灭进入山东的蒙古铁骑军士,让其回到了大都,则后面的征伐将变得异常艰难,付出的代价也更大更多,甚至可能让忽必烈以及大元王朝东山再起,若是出现这样的局面,吴邵刚也不会原谅自身。

跟随行军的张炳辉等人是完全明白这个道理的,几乎所有的马匹都被用起来,大军携带的粮草不是很多,凡是空闲的战马以及其他的马匹,几乎都用来运送鼎坤炮了。

行军的速度是很快的,没有谁耽误时间,就连张文谦等人,都是咬着牙跟随大军行军,整天的行军,消耗是非常大的,到了难以支撑的时候,张文谦甚至命令军士将自身绑在马背上,跟着大军行军,其目的就是不能够拖慢大军的行军步伐。

不管是命令还是圣旨,都很简单,那就是快速的行军,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沂水县。

每日里的行军,歇息的时间只有三个时辰,戌时到寅时为大军歇息的时间,吃饭一律都是在马背上解决,军士携带的都是炒面和熟肉,因为气候炎热,熟肉不可能保存很长的时间,故而在后来的行军过程之中,众多的将士都是依靠炒面和清水填饱肚子。

就连吴邵刚都不例外,因为需要节约时间。

鼎坤军的将士最为辛苦,携带了四百门的鼎坤炮,一律依靠马车来运输,鼎坤军的将士需要押送,在一些上坡或者是颠簸的地方,鼎坤军的将士需要下马,用力推动马车,有些军士在遇到不好路况的时候,甚至下马跟随在马车的后面,随时都能够帮忙推动马车前行。

八月初八,大军行军八十里地,八月初九,大军行军七十里地。

这个速度,让吴邵刚都感觉到吃惊,在他看来,携带四百门鼎坤炮的大军,每日里能够行军五十里地,就算是达到极限了。

这是一股难以言状的士气,凭着这样的士气,吴邵刚有充足的信心,他一定能够彻底打败和剿灭忽必烈麾下的蒙古铁骑。

八月初十,寅时,大军开始了再一次的行军。

按照大军行军的速度,今日申时之前,就可以抵达沂水县。

蔡思伟、张珏和吕文焕等人阻击蒙古铁骑的战斗,八月初八就开始了,已经过去了两天的时间,前方斥候禀报的消息,蒙古铁骑依旧被阻隔在王家墩,没有能够突破明军的防线,接连两天的进攻,蒙古铁骑的军士如同发疯一般,冲击明军的防线,好些次眼看着就要突破了,可明军总是能够坚持下来,最终打退蒙古铁骑的冲锋。

斥候没有禀报战场上详细的情况,吴邵刚也没有询问,但他知道,惨重的伤亡不可避免,蒙古铁骑以及忽必烈,都已经被逼入到绝境之中,没有了任何的退路。

大军出发之际,斥候再次来禀报,前往沂水县城的路上,没有任何的蒙军。

吴邵刚微微点头,看来忽必烈已经是孤注一掷了。

斥候与传令兵还在等候,吴邵刚扭头对着身边的张文谦开口了。

“朕看要将消息传递出去了。”

张文谦努力的抱拳行礼开口。

“皇上说的是,将大军已经快要抵达沂水县城池的消息传出去,忽必烈及其麾下的蒙军,必定是惊慌失措,其最终的选择就是暂时退回沂水县城池,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办法。”

“不错,朕看就这样做,朕需要的就是忽必烈返回沂水县城池之内,到了那个时候,他麾下的蒙古铁骑,插翅都难逃了。”

面对着传令兵和斥候下达命令的时候,吴邵刚的神色是严肃的。

“快马告知蔡思伟、张珏和吕文焕,朕率领的大军,申时之前可以抵达沂水县城池,他们只要坚持半天以上的时间,蒙古铁骑就面临彻底覆灭的命运,朕知道他们拼的很辛苦,亦知晓他们伤亡惨重,不过这样的伤亡是值得的。”

“将大军即将抵达沂水县城池的消息传播出去,大队人马迈开大步行军,阵势越大越好,就是要让周遭的人全部都看见。”

圣旨下去,大军随即开始了行军。

气氛与前两日完全不一样了,诸多的将士,能够看得出来身上带着疲惫,可他们的精神异常的高涨,接连几天的行军,皇上就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样吃着炒面、就着清水,没有任何的不同,皇上如此做的目的,就是要加快行军的步伐,彻底打败和剿灭蒙古铁骑。

那些归顺明军的新附军,更是吃惊,完全不敢相信这一切,不过亲眼所见,让他们不得不相信,皇上就在大队人马之中,没有谁专门做饭,没有谁停下行军的步伐,都是在急匆匆的赶路,曾经到他们面前询问行军情况的副帅张炳辉,也是手里拿着炒面和清水,一边吃着炒面喝着清水,一面告诫众人务必要跟上。

明军的各级军官,行军都是在最前面,他们不仅仅没有特殊,且行军的速度还要比其他的军士快,更是要协调整个大军的行军速度,说起来他们比寻常的军士更加的劳累。

这些归顺明军的新附军军士,总算是明白一些道理了,为什么明军的战斗力如此的强悍,为什么明军的军士就是不怕死,这恐怕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部分新附军的军官,转变是最快的,他们没有了以前的架子,行军走在前面,默默的起着带头作用,用实际行动来感染那些归顺的新附军军士。(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