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四百九十七章 山东的部署(3)

合丹亲王本来是没有那么幸运的,忽必烈已经下定决定,一定要惩戒的,只是在合丹亲王回到大都的时候,末哥亲王与忽必烈之间在如何对待合丹的事情上面产生了争执,末哥亲王坚持自身的意见,他认为大元朝廷在漠北草原刚刚与海都有了缓和的余地,这个时候正是最为敏感的时期,若是朝廷惩戒合丹亲王,很有可能引发巨大的动荡,导致朝廷与海都之间的协议泡汤,而末哥亲王的意思,忽必烈也是明白的,毕竟草原上面支持海都的蒙古部落首领有增加的趋势,这个时候若是诸多亲王也心生寒意,那朝廷就真的难以维持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所以忽必烈采纳了末哥亲王的意见与建议,而在大殿之上的那一幕,不过是忽必烈与末哥亲王唱的双簧,可怜的是兀良合台被蒙在了鼓里。

当然,从局面上看,兀良合台也是满意的,毕竟皇上基本同意了兀良合台所说的话语,也给与了合丹亲王应该有的警告。

这就是帝王心术,身为蒙古人的忽必烈,也慢慢学会了这些。

在山东展开一场大规模战斗的部署,已经慢慢开始形成,忽必烈的意思,此番的战斗最好是在莒州或者是海州进行,通过持续不断的作战,打败入侵山东的明军,维持和巩固大元朝廷在山东的统治。

忽必烈也开始注重各级官府对地方的掌控了,这一点他之前压根没有在意。

马背上打天下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忽必烈的骨髓里面,多年之前忽必烈亲自领兵作战的时候,不管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作战,都习惯于屠城,用惨烈的杀戮让对手屈服,至于说杀戮之后怎么办,着实没有想那么多,忽必烈同样认为,军队的实力才是称霸天下的绝对要素,其余的都是不重要的。

可是登基的时间长了,忽必烈才发觉自身的认识存在一些问题,马背上的确可以打天下,但是若是依靠在马背上治理天下,那就有些荒谬了,加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忽必烈都在分析吴邵刚取得成功的原因,他发觉吴邵刚对于治理地方的事宜是非常重视的。

忽必烈开始重视民生事宜,特别是耕作事宜,在燕京以及大名府一带,到春耕季节,各级官府是不准随意干扰百姓的,务必支持百姓做好春耕的事宜。

可惜忽必烈重视的太晚了一些,或者说吴邵刚的穿越,让忽必烈的努力没有多少的效果。

连年的征伐,大元朝廷丞相阿合马大肆的在民间敛财,供应蒙军的开销,让大元朝廷控制的地方赋税异常的沉重,百姓和商贾几乎都无法承受了。

山东的情况更是糟糕,毕竟这里以前是李控制的地方,在镇压了李的叛乱之后,蒙军在山东大肆的劫掠和杀戮,目的就是彻底消除李在地方上造成的影响,这样的劫掠和杀戮,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快速稳定了地方,但也让百姓与官府之间严重的对立。

老百姓的确是逆来顺受的,只要能够活下去就满足了,就算是活不下去了,也不敢有什么其他动作,可老百姓内心对于官府是漠然甚至仇视的,这一点短时间之内改变不了。

忽必烈忽视的就是这个方面。

明军占领的海州、沂州、滕州、徐州以及邳州等地,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老百姓就心向大明朝廷了,大明朝廷能够让他们稳定下来,地方官府能够让他们安心的种地,那些家中已经没有粮食眼看着就要饿死之人,还能够得到官府救济的粮食,保证不饿死。

如此情况之下,老百姓不支持大明朝廷才是怪事了。

这个时代的民心,也许在征伐厮杀的时候不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平日里地方上的稳定,却能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身为战区的海州滕州、徐州、沂州、邳州以及徐州等地,尽管气氛有些紧张,可老百姓大抵还是稳定的,相反大元朝廷控制的济南府等地,就明显有些躁动了,有钱人家都想办法朝着大都甚至是开封府的方向搬迁,避免遭遇到战火的侵袭,导致家破人亡。

吴邵刚同样在部署山东之战的事宜。

在他看来,决战早已经铺开,大明朝廷与大元朝廷的生死博弈,将在未来的一年甚至数年的时间展开,双方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而山东将要成为主战场。

大元朝廷不能够失去山东,一旦山东被明军完全占领,则燕京与大名府等地,处于巨大的危险之中,大元朝廷也被完全压缩了生存的空间,不仅仅是失去了南方,也近乎于要失去整个的中原,多年辛苦经营的成果会完全丧失。

如此情况之下,忽必烈一定要拼命。

吴邵刚何尝不是在拼命。

山东对于大明朝廷来说,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旦拿下了整个的山东,则明军往北可以进攻河北,这是燕京和大都最后的一道屏障,往西可以进攻大名府,一旦拿下了河北与大名府等地,则开封府城就完全的安全了,而且大元朝廷也将逐渐走向覆灭的边沿。

不能够拿下山东,不仅仅是开封府城时刻处于危险之中,整个的南方也无法安宁下来。

山东是吴邵刚志在必得的地方,也是大明朝廷彻底剿灭大元朝廷的重要筹码。

双方在山东剩下的就是惨烈的厮杀,没有其他的路可以选择。

吴邵刚的想法与忽必烈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他认为决战应该在莒州或者济南府一带展开,只要彻底打败了蒙军,则登州、莱州、密州、宾州、德州等地,不需要使用过多的兵力,就会归顺大明朝廷,蒙军若是在莒州或者济南府一带战败,也不会固守这里,会选择退回到河北东路固守防线。

蒙军不断朝着济南府一带集结兵力的情报,让吴邵刚高度的兴奋,他希望与忽必烈之间展开真正的对决。

李庭芝等人同样没有闲着,同样在思索如何部署兵力在山东与蒙军决战。

最为辛苦的还是袁世春,作为枢密副使,负责情报事宜,需要搜集大都和山东方面的诸多情报,提供给皇上和朝廷参考。

回到开封府的佟卫华、姚枢以及史天泽等人,也没有闲着,根据他们自身对于大都方面情况的了解,帮忙分析可能出现的诸多局面。

众人的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忽必烈是异常重视山东的,决不允许山东被明军占领,所以会派遣重兵驻扎山东,同时忽必烈也是希望在山东能够彻底打败明军的,之前忽必烈派遣末哥亲王前往漠北草原与海底之间达成暂时和解的协议,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集中兵力,在山东一带与明军作战。

当蒙军在山东济南府周遭聚集的兵力估计超过二十万的情报送来的时候,吴邵刚陷入到了沉思之中,尽管他异常的兴奋,但也要仔细的思考和部署,不能够让兴奋的情绪左右思想,与蒙军在山东的决战异常关键的,关乎大明朝廷的未来。

接连几天的时间,吴邵刚都是单独召见李庭芝等人议事,询问的事情也很明确,就会明军在山东应该如何与蒙军作战。

李庭芝进入到屋里的时候,吴邵刚几乎做出了决定。

“岳父大人,坐下说话吧。”

“皇上,山东之部署,是不是已经确定下来了。”

吴邵刚点点头,神色略微严肃。

“此战至关重要,不管怎么形容都不为过,朕需要详细的筹谋,诸位爱卿的意见,都是要集中兵力在山东与蒙军作战,朕也是这么看的,朕以为,在兵力方面,我们必须要占据优势,蒙军不是有二十万左右的兵力吗,那朕就投入三十万兵力,与他们捉对厮杀,不过有一点,朕还是需呀提醒蔡思伟等人,不要想着涟水县之战的情形再次出现,也就是说不要想着在莒州或者济南府的作战之中,彻底剿灭二十万的蒙军,此番作战的目的是彻底打败他们,让他们损失惨重,进而撤离山东。。。”

“皇上,臣以为能够彻底剿灭蒙军,乃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忽必烈不能够容忍山东的失败,定会要求蒙军拼死抵御的,臣与姚枢、史天泽等人都商议过了,他们也是此等的看法。”

“岳父大人说的不错,不过在二十万大军与山东两个方面做出选择,朕想忽必烈心中还是有数的,此番在莒州或者济南府展开的厮杀,忽必烈可不完全是为了能够固守山东,还期盼着能够打败朕,进而觊觎开封府等地,朕预计蒙军一旦难以支持了,忽必烈必定会命令蒙军迅速的撤离,避免全军覆没的危险,毕竟这二十万蒙军之中,有十万的蒙古铁骑,也是忽必烈最为精锐的大军了。”

“皇上说的是,臣明白了。”

“嗯,后日早朝之后,就专门商议此事吧,南方稳定之事,朕就委托你了,太子尚在南方巡查,需要注意的一应事宜,也请岳父大人多多操心。”(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