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四百六十六章 抢先一步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四百六十六章 抢先一步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明王出世的传闻,的确到大都去了,却没有让忽必烈感觉到惊慌,相反其还有些高兴,既然吴邵刚自称为明王,且在开封府城成为了所谓的朝廷,那就需要消耗极大的精力去组建和维护这个朝廷,那么多跟随吴邵刚做事情的人,这个时候都想着能够得到封赏,若是吴邵刚摆不平,肯定是有大麻烦的,若是吴邵刚能够摆平,也需要时间。

如此的情况之下,吴邵刚怎么可能有精力和时间去操心作战的事宜,而且吴邵刚麾下的所谓明军军官和军士,心里想着封赏的事情,又怎么可能奋力的厮杀。

作为帝王的忽必烈,很清楚这里面的奥妙,他内心讥笑没有当过皇帝的吴邵刚太着急了。

一道道的圣旨,从大都发出去,前往漠北草原、山东以及南方等地,忽必烈终于亮出了阵势,要开始彻底剿灭吴邵刚的战斗了。

开封府城很是热闹,络绎不绝的人到这里来,有读书人,商贾,甚至有寻常的百姓,明王府的官吏每日里也是忙的脚不沾地,来来往往的穿梭,至于说左丞相李庭芝,以及协助李庭芝的平章重事刘秉忠、御史大夫许衡,几乎连吃饭的时间都难以腾出来。

开封府城的忙碌,与海州州城的冷静比较起来,的确是两个极端。

吴邵刚并未回到开封府城,而是留在了海州州城。

就在李庭芝等人离开海州州城的时候,吴邵刚已经开始了动作,其大规模调兵遣将的部署,全面铺开了。

明王府所辖的近三十万大军,全部更名为明军,其各级的军官称唿,也即将出现重大的变化,其编制和机构,更是会出现颠覆性的改变,不过这一切暂时都没有透露出去,整个的指挥系统,依旧是按照原来的格局。

关键时刻,军队是轻易不能够动的,军心是不能够动摇的,必须保持稳定。

作为穿越之人,吴邵刚很清楚,每一个王朝的更迭,包括王朝的建立,都是大肆封赏时候的开始,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人家跟着你辛辛苦苦的打下了江山,若是什么都得不到,内心肯定是不舒服的,基于这个原因,吴邵刚暂时不愿意称帝,只是将原来的魏王府内部的官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称唿出现了变化,至于说人员上面的调整,以稳定为主。

李庭芝离开海州州城的时候,吴邵刚一再强调,目前明王府主要的责任,还是稳定民心,稳定各级的官吏,只要地方上能够稳定,其余的事情自然是好应对的,至于说论功行赏的时刻,那还要等到天下真正的统一之后,才会考虑。

李庭芝、郝经、李思琪、刘秉忠、张文谦、许衡、窦默以及蔡思伟、张炳辉、马龙等人,都是明白这一点的,都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河南、陕西、山西、四川和云南等地,很是平静,明王出世的传闻,只能够让这些地方更加的稳定,老百姓更加的安心,这一点是忽必烈和大元朝廷根本没有想到的,也可以算是忽必烈决策上面的重大失误。

吴邵刚的眼光,已经看向了南方,看向了大元朝廷的征南大军。

当初进入山东,主要的作战目标,就是打败和剿灭蒙军的征南大军。

穿越的吴邵刚,在做出详细的部署之前,想到了千年之后的三大战役,此番他开始筹谋的一切战役,就好比是千年之后的几大战役,只要这些战役能够顺利的推进,统一天下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明王府所辖地方的驻军,最大幅度的减少,除开河南与四川等地还有少量的驻军,其余的军队悉数都调动起来,一部分朝着山东方向开进,一部分朝着两淮开进。

漠南草原的稳定,让吴邵刚能够放心大胆的抽调兵力,地方上有各级官府以及巡捕房等来维持治安,不需要驻扎多少的军队。

争夺两淮,成为了吴邵刚下一步战略实施的重中之重。

吴邵刚判断,阿术率领的征南大军,一定会从两淮朝着山东开进,至于说阿术是会沿着淮南东路的楚州开进山东,还是从淮南西路的毫州进入河南,接着开进山东,那就需要斥候做出详细的侦查了。

淮南东路的楚州、高邮、盱眙,以及淮南西路的毫州、安丰以及光州等地,是必须要占领的,阿术率领的蒙军征南大军,只有可能从这些地方进入到河南或者是山东。

明军的动作必须要快,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这些地方,进而控制这些地方,如此才能够真正的阻击和剿灭阿术率领的征南大军。

目前这个阶段,明军的主要作战任务,依旧是剿灭蒙军的有生力量,而不是掌控更多的地方,只有彻底打败和剿灭了蒙军的征南大军,明军才能够真正的掌控南方,从而壮大自身的实力,以绝对的实力彻底打败忽必烈与大元王朝。

关键时刻,争论还是出现了。

明军大部队已经开动,正在朝着两淮扑来,但这个时候,张文谦提出了异议。

张文谦的态度很明确,明军不应该分兵,应该集中行动,也就是说,明军不应该占领两淮的楚州、高邮、盱眙,以及毫州、安丰以及光州等地,这一带过于的辽阔,而且地势复杂,有很多的湖泊,根本不利于大军作战,再说兵力过于的分散,阿术麾下毕竟有十五万的大军,分散的兵力是不可能撼动如此庞大的军队的。

张文谦建议,大军占领楚州就可以了。

张文谦的理由也很充足,淮南西路紧靠着河南,阿术应该不会朝着河南进军,这样做太过于冒险,毕竟河南已经被明军控制很长的时间,进入这些地方的蒙军,得不到任何的支持,相反会遭遇到很多的意外,作为蒙军征南大军的统帅,阿术不会做出不利于自身的决定。

淮南东路的楚州,本就在蒙军的掌控之下,而且这里紧靠着山东,蒙军的征南大军取道楚州进入到山东的海州,与明军展开厮杀,这是最为明智的。

故而明军也应该集中主要的兵力,在楚州以及海州做好充足的准备。

张文谦甚至建议,大军不需要占领楚州等地,就在海州以逸待劳,等候蒙军的征南大军,就可以完成作战部署了。

张文谦的建议,引发了不少的争论,绝大部分人、包括郝经,都认为明王殿下的安排合适一些,毕竟阿术麾下有十五万大军,若是从其他地方进入到河南,直接威胁到开封府城,则明军需要转回头跟随厮杀,且驻扎在济南府的合丹率领的蒙军援军,也会趁势发起进攻,到了那个时候,明军很有可能陷入到被动之中。

唯有吴邵刚,没有明确表态,他将自己关在了屋子里一整天的时间,思考张文谦提出来的建议,时间太宝贵了,大军正在朝着两淮的方向集结,若是改变作战部署,则牵一发动全身,大军需要马上改变行军的方向,不需要深入两淮,也就不会惊动驻扎在两淮的蒙军。

阿术留在南方的蒙军,总兵力近七万人,这些蒙军不仅仅承担固守南方的任务,也是阿术派遣到各个地方的眼线,一旦明军有什么动作,阿术都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获悉。

吴邵刚终于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大军不直接进入两淮,从山东徐州的方向,进入海州,所有军士在海州设伏,等待阿术率领的蒙军的征南大军。

吴邵刚的这个决定,让郝经等人颇为担忧。

其实吴邵刚自己也有些担心,但他内心已经有了把握。

“张大人的建议是不错的,我们不能够分兵,此番参与征伐的明军,总兵力为二十五万人,其中十万人部署在沂州和滕州一带,阻击合丹麾下蒙军的进攻,其余十五万将士,负责进攻以及打败蒙军的征南大军,阿术麾下的征南大军,总兵力十五万人,而合丹麾下的蒙军,总兵力也接近十万人,也就是说,我们兵力上面的对比,是差不多的,而且我们可以断定,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一定会派遣大军的蒙军,进入山东作战,试图剿灭我们,这个时候,我们若是分兵了,今后面临的局势会更加的不利。”

“我想阿术是会从楚州进入到海州的,对我们发起进攻,从行军路线上面来说,这是最近的,而且阿术的目的,不一定是打败我们,只要能够从海州撕开一条道路,其肯定会率领大军前往大都而去,给忽必烈和大元朝廷禀报战功,就算是阿术留下来与我们厮杀,怕也是要派遣军士押解谢太后以及皇上等人前往大都而去的。”

“还有一点,对于我们最为有利,迄今为止,不仅仅是忽必烈,恐怕阿术与合丹等人,都不会想到我们会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更不会想到我们会以征南大军为进攻的目标,明王府成立了,朝廷的架子搭起来了,我们岂不是要忙着每日里封官许愿,哪里还有时间考虑山东征伐的事宜,故而我们必须集中兵力,打阿术以及蒙军征南大军一个措手不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