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四百四十四章 蓄势待发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四百四十四章 蓄势待发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咸淳九年十一月初五,开封府城,魏王府。

才进入冬月不久,开封府城已经异常的热闹,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的商贾,络绎不绝的商铺,鳞次栉比的楼房,纵横交错的街道,繁华热闹的集市,构成了一幅远比《清明上河图》热闹的场景。

没有人知道,一项重大的决定,即将在魏王府形成。

吴邵刚站在上首,左边依次站着李庭芝、郝经、刘秉忠、张文谦和许衡等人,右边则依次站着蔡思伟、张炳辉、马华轩、马龙和袁世春等人。

中间摆着一个沙盘,上面插着红色与白色的旗帜。

刚刚过去的时间,吴邵刚已经和众人进行了数次的沙盘演练。

一场兵力推进的演练已经结束。

红色旗帜代表的是魏王府辖下的大军,白色旗帜则是代表蒙军,沙盘上面,绝大部分的地方都被红色的旗帜占领,白色的旗帜只能够被压缩在少量的边沿地带。

吴邵刚看着众人,慢慢的开口了。

“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的主力,大都在漠北草原以及南方,山东的防御相对空虚,这里驻扎的绝大部分都是新附军,也有少量的蒙古铁骑,当年驻守山东的李造反,让忽必烈几乎不敢相信新附军和汉人,故而在灭掉了李的叛乱之后,派遣蒙古铁骑进入到山东,统领整个山东的防御事宜。”

“这本来是不错的安排,蒙古铁骑与新附军联合作战,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可惜的是,这些蒙古铁骑的军士,压根瞧不起新附军,在他们统领之下的新附军军士,怨气冲天,毫无斗志,其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直以来,忽必烈对山东都是不客气的,因为这里是李的老巢,为了打灭李的影响力,通过数年的残酷镇压,忽必烈与大元朝廷完全平定了山东的局势,不过在其平定山东局势的同时,也激起了这里汉人的仇恨情绪。”

“现如今山东的地理位置,已经变得极为重要,山东西路紧靠着淮南西路,山东东路紧靠着淮南东路,蒙古大军已经完全占据了两淮,正在朝着江南东路与江南西路进军,山东已经成为南北连接的通道,一旦山东出现危险,则将直接影响到南方征伐的蒙古大军。”

“按照战局的发展,估计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南方将被大元王朝完全的占领,到那个时候,忽必烈以及大元王朝的实力将大大的增强。”

“时间紧迫,我们已经不能够继续等待下去了,必须要对山东展开进攻,力争在半年时间之内,彻底控制山东西路与山东东路部分的府州县,彻底切断大元王朝南北的通道。”

“占领山东路部分府州县,不是特别困难的事宜,毕竟这里的蒙古军队,战斗力不是特别的强悍,但是守住这里,阻断南北蒙古大军的联系,进而彻底剿灭进击南方的蒙古大军,将是我们面临的空前严峻的任务,可以想象,一旦我们占据了山东路几个要害的府州县,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怕是会倾巢出击,而占据南方的蒙古大军,同样会主动进攻,对我们形成南北夹击的局势,稍有不慎,我们就会陷入到蒙古大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我们没有退路,只有作此选择,与蒙古大军面对面厮杀。”

“我们的战略目标顺利完成,将在最大限度上面削弱忽必烈以及大元王朝的实力,接下来我们统一天下的作战,将变得相对容易一些,诸位都要记住,这一次是我们唯一的机会,也是最好的机会,若是让蒙古大军完全占领了南方,且南北形成了合力,则我们怕是要面临更加困难和危险的局面。”

“六月份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商议准备出兵了,不过那个时候,阿术率领的蒙古大军,拿下了鄂州,却停止了继续征伐,这说明了忽必烈的作战计划有所调整,情报署搜集到的情报表明,忽必烈对我们还是很担心的,要求阿术巩固已经占领的京西南路以及两淮和荆湖路等地,防止我们偷袭这些地方。”

“如此情况之下,我们当然不宜出动大军征伐。”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忽必烈的确是睿智,可惜他想到的是京西南路等地,完全没有想到山东,或许在忽必烈看来,我们还没有胆量进犯山东,兵行险招,我们此番出动,占领山东路部分的府州县,必定会让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猝不及防。”

“漠北草原的战斗,正在激烈的进行,蒙古大军无法从那里抽身,而在南方领兵进攻的蒙军大帅阿术,胜券在握的情况之下,也不大可能全部撤回与我们作战。”

“机会正是最好的,下一步战局的发展,已经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故而此番的进攻,我们必须按照作战部署进行,不可盲目出动,不可擅自行动,不管是前军或者中军,都要统一行动,前后兼顾,如此我们才能够在南北两个方面,抵御蒙古大军的进攻。”

“时机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大军出动,绝不能够瞻前顾后,必须是义无反顾。”

所有人都很严肃,他们很清楚,迈出这一步,意味着决战的开始,这是魏王殿下与忽必烈的决战开始,一旦战事全面铺开,必定是惨烈的厮杀。

诸多方面的可能性都已经做出详尽的分析。

从兵力上面来说,魏王府能够投入的作战兵力,将达到空前规模的二十万人,不管是从哪一个局部的战争来看,兵力上面都是占据优势的,从粮草的准备来说,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筹备,大军的粮草是充足的,完全保证作战需要,从地方上的稳定来说,四川、云南、陕西和山西等地,魏王殿下得到了空前的支持,其威望如日中天。

南方的富庶,众人都是知晓的,一旦让忽必烈和大元朝廷灭掉了大宋,完全占据了南方,则其盘剥的钱财,足以迅速壮大实力,故而在蒙古大军全力进攻南方的同时,抓住战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有步骤的剿灭蒙古大军的有生力量,就成为必须完成的作战任务。

战略部署若是完全落到实处,魏王吴邵刚将基本占领整个的南方,拥有足够雄厚的实力,反观忽必烈与大元朝廷,则将遭受沉重的打击,甚至陷入到一蹶不振的境地。

李庭芝、张炳辉、马龙、袁世春以及郝经等人,是一步步看着吴邵刚发展壮大起来的,对于关键时刻吴邵刚所做的诸多决定,他们是深为佩服的,很多的时候,吴邵刚是盯着压力做出的决定,刘秉忠、张文谦和许衡等人,来到吴邵刚身边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对于吴邵刚的睿智与毅力,也是完全拜服的。

在众人的心目之中,吴邵刚已经是统一天下的君王,而且是能够让四海归服的君王。

以潼川府路为据点,一步步开始扩张,先后占据了四川、云南、河南、陕西和山西等地,地域不断的扩大,实力不断的增强,吴邵刚没有显得不知所措,更没有志得意满,而是埋头发展,每走出的一步,都是异常稳健的。

现如今的吴邵刚,早就取代了大宋朝廷,开封府城成为天下英雄归附之地。

沉默的时间持续不长,李庭芝开口了。

“魏王殿下,我以为把握关键的时机,最为重要,若是大军进入山东时间太早,则阿术率领的蒙古大军,可能回头进攻,忽必烈也可能抽调最为主要的力量,展开对大军的进攻,南北夹击之下,大军面临的压力巨大,最佳的时机,就是阿术率领的大军,围攻临安府城,或者是与大宋朝廷大军对峙的时刻,那个时候大军展开突然的进攻,必定令忽必烈以及大元朝廷猝不及防,来不及抽调足够的兵力,等到大军在山东站稳了脚跟,就不用惧怕蒙古大军的南北夹击了。。。”

李庭芝刚刚说完,刘秉忠跟随开口了。

“下官认为李长史所言极是,占领山东部分府州县,并非是最终的目的,仅仅是开始,北面大军需要抵御蒙古大军的进攻,南面则是要彻底剿灭阿术率领的蒙古大军,如此南方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归属魏王殿下掌控。。。”

张文谦与许衡等人也纷纷进言。

吴邵刚听的很是仔细,双眼几乎就没有离开沙盘。

即将开始的战斗,不仅仅是单纯的战斗,而是一系列的战役,这是争夺天下的战役,成王败寇,是不是能够彻底的改变史,就看这次战役的胜败情况了。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吴邵刚已经进行了十余年的准备,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到现在的锋芒毕露。

众人都说完之后,吴邵刚再次开口。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这个春节,诸位都要操劳了,来年正月十五之前,大军必须做好一切的准备,而接下来的春耕,亦不能够忽视,这一次的战役,或许持续数年的时间,我们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