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四百零七章 心有灵犀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四百零七章 心有灵犀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大殿上面寂静的可怕,众人都在等着皇上的雷霆大怒。

末哥的奏折已经送到了朝廷,如此惨重的失败,是大元朝廷从未经过的,皇上派遣了两位亲王,试图稳住河南路的局势,可是结局却是如此。

近三万的蒙古铁骑,包括最为精锐的五千重装骑兵,就如此的损失了,而且眼看着开封府城也保不住了,一旦开封府城有失,则整个的中原将无法安宁下来,甚至大都也会遭受到威胁,这样的局面真切的出现的时候,皇上怎么可能不暴怒。

没有人想到,皇上一直都很平静,没有一丝的怒气,只是时常的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下面的众人也不敢开口询问。

皇上选择在朝会的时候公布这个消息,这是需要勇气的,也证明皇上是经过了认真思索的,要知道参加朝会的包含了汉人、女真人和契丹人等等,甚至还有西域投奔过来的大臣。

姚枢一直都是低着头,没有谁会注意到他,作为朝中的大司农,姚枢已经管不到什么要害的事宜,每日里在工部,操心那些人家不爱做的事情,现在正是征伐的时候,农业水利不是朝廷关注的地方,皇上也不会关心。

姚枢的内心掀起了巨浪,他本来还在担心,看样子朝廷是下定决心了,一定要消除四川方面的威胁,派遣了末哥与哈必赤两位亲王,率领八万大军前去围剿,那个吴邵刚也是,这个时候进攻河南路干什么,岂不是找事情做。

可结果居然是这样,末哥与哈必赤惨败,不仅仅是河南路失陷了,接下来开封府也处于危险之中,只要吴邵刚愿意,率领宋军大举进攻,马上就能够攻陷开封府城。

看来,郝经、刘秉忠、张文谦以及张柔等人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他们名义上归顺了大宋朝廷,实际上是到四川去了,归顺了吴邵刚。

姚枢也有些郁闷,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到四川去。

“末哥兄弟的奏折,对于朕来说,是晴天霹雳,朕自继位以来,还从未遭遇过如此重大的失败,我大元王朝,也从未遭遇过如此重大的失利,这对于朕和朝廷是很大的打击。”

“你们都以为朕会大发雷霆,会惩戒末哥兄弟和哈必赤兄弟,甚至会亲率大军,前往河南路与开封府征伐,毕竟中原是我大元王朝的依靠,不能够出现任何的意外。”

“到了这个时候,朕也不想瞒你们了,漠北的海都,蠢蠢欲动,随时都想着要发兵的,而且朕的哥哥旭烈兀,也选择支持海都,来信斥责朕,说朕被汉化了,排挤了蒙古人。”

“朕能够怎么办呢,是率领大军,不顾一切的征伐漠北和四川,还是想办法应对如今的局面,你们能够给朕一个很好的回答吗。”

忽必烈看向了站在前面的塔察儿。

末哥与合丹等亲王离开大都之后,塔察儿就成为了排名在最前面的亲王。

塔察儿抬头看了看皇上,扭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

忽必烈一直都是看着塔察儿,他的内心的确是有一些火气的,但不想发泄出来。

塔察儿见到挨不过去了,迟疑的开口了。

“皇上,臣愿意领兵,前往河南路征伐。。。”

忽必烈的脸上陡然出现了怒气,不过怒气很快消失了,他烦躁的挥挥手,打断了还想着说下去的塔察儿。

“塔察儿兄弟,你常年在外征伐,获取了很多的胜利,为朝廷立下了很多的功劳,不过这朝中的事宜,你也是要熟悉的,你们都有些嫉妒末哥,不过在这朝廷之上,你们都比不上末哥,若是末哥兄弟开口,一定不会如你这样说。”

忽必烈的话语不重,却让塔察儿的额头上冒出了冷汗。

“你们难道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吗,那就是已经获取大胜的吴邵刚,并没有进攻开封府。”

说到这里,忽必烈的声音突然提高了。

“开封府城是什么地方,是大宋朝廷曾经的京城,吴邵刚完全有能力攻陷开封府城,收复大宋朝廷的京城,可他没有这样做,末哥兄弟的奏折里面说的很清楚了,驻守开封府城的大军,已经无力抵御宋军的进攻。”

说到这里,忽必烈的眼光开始搜寻汉人大臣。

可惜他失望了,站在最后面的姚枢,忽必烈也看见了,不过他不耐烦姚枢提出的那些所谓怀柔的策略,而关于权谋方面,姚枢是比不上刘秉忠和张文谦等人的。

想要对这件事情做出分析,要么就是末哥,要么就是朝中以前那些汉人大臣。

阿合马无法做出分析。

忽必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挥挥手,示意散朝。

翌日,一辆马车来到了皇宫外面,赶马车的人拿出一个玉牌,宫中的宿卫迅速出现,带着马车进入了皇宫。

忽必烈正在大殿旁边的暖阁里面,听到宿卫的禀报之后,脸上竟然出现了笑容。

很快,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暖阁之中。

“山野之人拜见皇上。”

“王翰林,不必多礼,朕曾经说过,有大事情总是要征询你的意见,这些奏折,你先看看,看完之后,说说你的看法。”

王鄂,曾经出任蒙古朝廷翰林学士,至元五年、也就是咸淳四年致仕,主要是与阿合马等人不和,不愿意继续留在朝中,忽必烈特旨,准许王鄂致仕,继续供给俸禄,凡是朝中有大事情,可随时询问王鄂。

此事的王鄂,已经是八十一岁高龄的老人,饱经风霜,看透了很多的事情。

王鄂没有推辞,坐下之后,开始仔细看奏折,毕竟是年纪大了,王鄂看的很慢,一边看一边在思索什么,忽必烈也没有催促,静静的坐在一边。

这一幕看上去特别的温馨,可惜这样的场景,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出现过了,要不是遭遇到重大的挫折,忽必烈是不会如此做的。

大半个时辰过去了,王鄂终于放下了手中的奏折。

“王翰林,想到什么尽管说就是,朕就是想着听听你的建议。”

尽管已经致仕,可居住在大都的王鄂,还是知道朝中很多事情的,对于刘秉忠、郝经已经张文谦等人归顺大宋朝廷,他不置可否,但自身绝不会如此做,对于当权的阿合马打击和排挤汉人大臣,他有心无力,说话也没有作用。

年过八旬的王鄂,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希望得到平静。

去年底王鄂就上奏过一件大事请,那就是恳求皇上改国号,此事任何人都不知情,王鄂之所以建议改国号,就是认为大蒙古国,听上去就是蒙古人的国家,与其他人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此局限太大了,不利于今后的拓展。

忽必烈采纳了王鄂的建议,改国号为大元。

现在,再一次到了关键时刻,忽必烈想听听王鄂的建议。

忽必烈开口之后,王鄂站起身来,对着忽必烈稽首行礼。

“山野之人,说话不中听,还请皇上恕罪。”

“朕请你来说,何罪之有,想什么尽管说,暖阁里面只有朕与你两人,没有其他人。”

王鄂不再犹豫,慢慢的开口了。

“大宋朝廷不足惧,漠北不过是疥癣,吴邵刚才是大元王朝真正的威胁。”

王鄂说出这句话,忽必烈的脸色变得舒缓,能够有知音,这也是一种乐趣,做皇上太孤单了,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味道,没有几个人能够体会到。

“为今之计,唯有首先攻破襄阳,让大宋朝廷崩溃,西面则暂时交好吴邵刚,满足其提出来的一切条件,漠北则要严密监控海都等人,旭烈兀王爷是皇上的亲哥哥,兄弟之情还是在的,皇上只要以情动人,旭烈兀亲王不会有其他的动作。。。”

忽必烈的脸色变得平静。

“难道朕就看着吴邵刚这个最大的威胁存在吗。”

“皇上应该这样做,吴邵刚没有直接进攻开封府城,其实已经是给皇上台阶下,若是宋军进攻且攻陷开封府城,则皇上没有了任何的退路,务必派遣大军进入河南征伐,在下没有接触过吴邵刚此人,听闻此人异常年轻,少年时期曾经有奇遇,不过吴邵刚在河南路一带的所作所为,很不简单。”

忽必烈哼了一下,没有继续开口。

“大元朝廷的重点,依旧是襄阳府城,一旦攻陷襄阳府城,则大宋朝廷不足为惧,此刻若是继续两线作战,朝廷或许能够勉力支撑,但若是漠北发生祸乱,不知道皇上该如何应对。”

王鄂说出来的这几句话,让忽必烈的脸色真正的变化了。

海都等人来都会趁火打劫,就算朝廷对他们封锁一切的消息,可四川的吴邵刚,若是有心,能够将消息传到漠北去的,或者说朝中一些心怀叵测之人,也会专门给漠北传递消息。

真正遭遇三路出击的境况,忽必烈无法长时间坚持下去。

到时候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

忽必烈终于开始了再次的沉思。

王鄂同样是静坐等候,一句话不说了。

忽必烈再次抬头的时候,看着王鄂。

“王翰林,你才是朕的肱骨之臣。”(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