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三百六十章 计划和变化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三百六十章 计划和变化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蔡思伟率领的合州御前诸军八万将士,以及张炳辉率领的鼎坤军将士,悉数驻扎在石泉和汉阴两地。

进攻京兆府路以及凤翔路两地的意见,是经过多次协商的,不过蔡思伟派遣大量的斥候,进入两地侦查之后,从绘制的详细地图上面,却发现了问题。

凤翔路下辖镇戎州、德顺州、秦州、陇州以及平凉府和凤翔府等地,京兆府路则是下辖乾州、耀州、华州、同州、商州、虢州和京兆府,凤翔路与京兆府路紧紧相连,不过两地中间还夹着庆原路,凤翔路、京兆府路与庆原路三地,就好比是一个鼎字形状,而庆原路正好被夹在了中间。

这也就预示着,就算是大军占据了凤翔路与京兆府路,也难以得到安宁。

而且从地图上面看,就算是完全占据了凤翔路、庆原路和京兆府路三地,同样难以得到真正的安宁,西面的临洮路,北面的西夏和鄜延路等地,也是巨大的威胁,特别是西面的临洮路,必定搅得凤翔路等地不得安宁。

一直到这个时候,蔡思伟才真正明白了意思,为什么吴邵刚会坚持派遣近十万的大军征伐,若是仅仅拿下京兆府路以及凤翔路,是不需要如此多的军士的,看来吴邵刚的目光,怕是早就对准了临洮路与庆原路。

凤翔路与京兆府路,驻扎的蒙军军士不是很多,且全部都是新附军。

这样的情形已经维持了很长的时间,蒙古朝廷在占领了成都府路以及利州东路之后,曾经将这一带看作是安全之地,驻扎的军队人数不是很多,后来宋军收复了成都府路以及利州西路等地,忽必烈也曾经想着加强对此地的控制,不过蒙古大军需要应对的战斗太多,也就无暇顾及到这里了。

从根本的原因上面说,忽必烈对这一带也不是特别的重视,临洮路、凤翔路、庆原路、鄜延路,包括京兆府路等地,都被视为贫瘠之地,大量的黄土高坡,生存的条件合适恶劣,而且在蒙古朝廷占据这些地方之后,大量的百姓逃亡,前往南方等地,也让这一带更加的荒芜,如此情况之下,忽必烈与蒙古朝廷不重视,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对于紧邻的河南路等地,忽必烈和蒙古朝廷还是格外重视的。

春季和初夏的季节,应该是多雨的季节,可是这一带明显没有多少的降雨,从斥候侦查到的情报来看,百姓耕种的土地,也有部分荒芜的情况,这在四川与云南是不可能出现的。

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让蔡思伟对于京兆府路等地,有了颇为深刻的认识。

五月底,吴邵刚抵达了石泉。

吴邵刚历来都是大军的主心骨,来到了石泉,让蔡思伟与张炳辉都放心了很多。

详细的禀报足足持续了两个时辰的时间,大量绘制出来的地图,摆在了桌上。

吴邵刚听的很是仔细,在禀报结束之后,他没有立即开口说话,而是看着蔡思伟。

蔡思伟咬咬牙,再次开口了。

“大人,属下以为,仅仅拿下凤翔路与京兆府路,不足以守卫这些地方,大军还需要拿下庆原路和临洮路,甚至是拿下鄜延路,如此才算是真正的安全。。。”

吴邵刚看着蔡思伟,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微笑。

“蔡思伟,你的这个建议很好,看来你也是认真思索过了,日后领兵作战,就要有这等的思维,我们仅仅是拿下京兆府路与凤翔路,是难以安宁的,西面的临洮路岂会安生,其次就是庆原路,夹在了中间,也不利于大军的驻扎,所以将这一带连片拿下,归结为一个整体,才便于我们整治与管辖。”

“刚刚你们都禀报过了,这一带很是贫瘠,因此驻扎的蒙军军士不是很多,大军进攻也不会遭遇到太多的抵御,而且长达一个月时间的侦查,并未发现有蒙古铁骑的踪影,驻扎的几乎都是新附军,对我们更加有利的情况就是,新附军在此地的驻扎很是分散,根本不可能形成很强的战斗力,而真正统领这一地方的蒙古军官是伯颜,此人驻扎在开封府城,鞭长莫及,就算是此地出现问题,也来不及驰援。”

“这些情报都是我们之前没有能够掌握的,袁世春,给你半个月的时间,详细核实这些情报,务必掌握全部的实际的情况。”

近十万大军驻扎在石泉和汉阴两地,想要完全保密,可能性是不大的,已经有一些消息走漏出去,好在地方官府巧妙应对,说是节度使衙门下达的命令,因为襄阳方面有蒙古鞑子的入侵,故而利州西路与利州东路都是要加强戒备的,护卫百姓的安全。

这是地方官府刻意放出去的消息。

吴邵刚与李庭芝都预料到了,忽必烈同样会派人刺探四川方面的情报,想要完全堵住情报线路,那是不可能的。

与其严防死守,还不如放出去一些消息,迷惑对方。

末哥王爷尚在成都府城,相信这个时候,忽必烈一定认为四川和云南是稳定的,是不会发生什么事情的,这也是吴邵刚的机会。

不过吴邵刚清楚,消息不可能长时间的保密,依照忽必烈的智慧,一定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发现异常,进而做出相应的部署,吴邵刚必须在最快的时间之内,发起对京兆府路等地的进攻,完全占据这些地方,扩大自身控制的地域,进而觊觎中原。

进攻的时间确定在六月中旬到下旬。

此刻正是夏天,气候方面对于大军不会有多少的影响,更加重要的是,鼎坤军参与作战,其发挥出来的威力,必定能够淋漓尽致的体现在接下来的战斗之中。

六月十二日。

情报署核实了所有的情报。

袁世春揣着一叠文书,站在一边。

吴邵刚则是站立在挂在墙上的地图前面。

地图上面已经粘贴了不少的蓝色的小旗子,这些小旗子就是蒙军驻扎的地方。

蓝色的小旗子很是分散,看上去很是不起眼,特别是临洮路,仅仅是临洮府城与怀羌两地驻扎有蒙军,其余地方都是一片空白。

驻扎新附军最多的地方,还是京兆府路,其下辖的每一处地方,都驻扎有新附军。

京兆府所在的长安,更是驻扎了两路的新附军。

蔡思伟和张炳辉等人,都提出了自身的看法和意见。

吴邵刚没有首先开口,而是看了看身边的郝经。

郝经对着地图,首先开口。

“大人,下官认为,还是要首先进攻京兆府路,拿下了京兆府之后,用最短的时间控制整个的京兆府路,此刻就可以分兵,拿下凤翔路、庆原路以及临洮路等地。。。”

吴邵刚微微点头。

“不错,我也没有想到,忽必烈和蒙古朝廷,居然如此的漠视此地,或许是因为这些地方过于的贫瘠了,其实忽必烈根本就没有认真想过,就依照蒙古朝廷对诸多府州县的管理,能够不让地方的百姓穷苦吗。”

“忽必烈对这一带的漠视,正好是我们的机会,从斥候与情报署侦查到的情报来看,我们拿下临洮路、庆原路、凤翔路以及京兆府路,不会超过三个月的时间。”

“征伐的过程之中,各路大军都需要注意,稳定地方的百姓,这些地方的百姓是很贫瘠的,蔡思伟曾经建议,联通鄜延路,我们都要一并拿下,我看暂时不用,鄜延路亦是穷苦之地,我们拿下鄜延路,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去整理此地的民生,还是让忽必烈和蒙古朝廷继续背一段时间的抱负,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我们再行拿下鄜延路。”

“稳定地方的百姓,主要就是粮食,故而在征伐的过程之中,也要适当的给予百姓一些粮食,不要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死。”

“曹文刚,你马上给节度使衙门去信,让其命令云川学府做好准备,在年底之前派遣一定数量的官员,进入到这些地方,稳定这些地方。”

“按照我的预计,我们面临的战斗厮杀,不会特别的激烈,但是如何稳定地方,让老百姓真正的安宁下来,恐怕是我们即将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郝大人,这方面还请你多多操劳。”

相应的部署不是很复杂,在情报的支撑之下,很快就完成了。

吴邵刚、郝经与曹文刚三人留在了屋子里,其余人都出去准备了。

“我曾经有一个想法,战斗之中,三分战争,七分政治,意思也就是说,战斗的过程不会是最终的过程,关键在于如何能够稳定地方,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四川与云南两地比较,稳定四川就要轻松一些,现如今的京兆府路等地,被金兵以及蒙古朝廷占据多年,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形,我们还不是很清楚,故而我们想着稳住这些地方,就需要消耗很大的气力,若是不能够稳住这些地方,百姓老是造反,地方上匪患连连,那我们也无法在此地驻扎,郝先生,曹文刚,接下来你们就真的需要重点思索稳住地方的事宜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