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三百五十章 防御策略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三百五十章 防御策略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蒙古鞑子在京西南路展开进攻,剑指襄阳,此事在早朝公开之后,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恐慌,枢密院以及兵部都认为应该迅速驰援襄阳府城,保证京西南路的安全,击退蒙古鞑子,皇上在知晓此事之后,好像不是很在意,甚至可以说不关心,只是将目光看向了贾似道,不过作为最终的决策者,贾似道好像是很安稳的,没有丝毫惊慌的神色,缓缓的说出暂时不用驰援襄阳府城,静观事态变化的话语。

贾似道高度的冷静与从容,让不少官吏放心了。

不过贾似道还不是特别的放心,毕竟他的从容与镇定,很大程度都是装出来的,万一蒙古鞑子进攻的重点就是襄阳府城,那还是要派遣大军驰援的。

贾似道也想到了四川,想到了吴邵刚,不过他知道,这个时候要求吴邵刚派遣驻扎在四川的大军驰援,恐怕是做不到的,毕竟开封驻扎的还有蒙古鞑子。

从吕文焕奏折抵达京城的那一天开始,贾似道就高度关注襄阳与四川的局势了。

四川方面很是平静,没有任何的奏折,襄阳方面的奏折骤然增多了。

襄阳方面的情况开始源源不断的抵达京城,抵达枢密院。

贾似道的神经高度绷紧,每一份从襄阳来的奏折,他都要亲自过目,而且是第一个过目,负责呈奏奏折的枢密院官员,已经掌握了规律,只要是从襄阳方面来的奏折,不管是牵涉到什么内容,都是第一时间送到后乐园,贾似道的府邸。

蒙古鞑子的进攻没有停止,他们继续朝着襄阳府城的方向推进,先后攻陷了古城,牛首镇和邓城镇等地方。

到了这个时候,不要说贾似道,就连朝中低等的官吏,也知道蒙古鞑子进攻的方向就是襄阳府城了。

这让贾似道高度紧张了,他明白襄阳府城的失守意味着什么。

第一路驰援的大军,八月底从建康府城出发,赶赴襄阳府城驰援,尽管只有一万军士,可也让驻守襄阳的吕文焕放心了不少。

襄阳府城的地形很是特殊,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蒙古鞑子若是想着进攻襄阳府城,必定要依靠水师,而朝廷水师的战斗力是很不错的,在陆地上面作战,朝廷大军不是蒙古鞑子的对手,可是在水面上作战,蒙古鞑子不是大宋水师的对手。

让人奇怪的情形,在十一月底开始出现了。

蒙古鞑子在占领了古城,牛首镇和邓城镇等地方之后,居然停止了进攻。

不过蒙古鞑子也没有歇着,他们开始在牛首镇、邓城镇等地构筑堡垒,囤积粮食,同时开始大规模的训练水师。

更让人感觉到不安的是,蒙古鞑子的一路兵马,开始朝着宜城的方向移动。

稍微能够看懂地图的人,都明白了蒙古鞑子的意思。

襄阳府城的北面是樊城、牛首镇和邓城镇,南面是宜城,东面是枣阳,西面是房州。

也就是说,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面,蒙古鞑子已经基本完成了对襄阳府城的包围。

至此,蒙古鞑子的战役部署,完全显露出来了。

蒙古鞑子进攻的战略目标就是襄阳府城,所采取的战术办法,就是首先包围,断绝襄阳府城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在完成了所有的部署之后,最终对襄阳府城发动进攻。

贾似道以及其幕僚的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

要说贾似道判断错误,这不算什么,毕竟贾似道不熟悉军事,可其麾下的幕僚,也出现了低级错误,这是难以容忍的,可惜贾似道好像忘记了这件事情,压根没有追究麾下的幕僚,而是将矛头对准了枢密院以及兵部,认为枢密院以及兵部的官吏,没有能够很好的分析局势,导致朝廷驰援襄阳府城的军士太少。

贾似道一言九鼎,枢密院和兵部的官吏不敢顶撞,只能够承担这个失职。

不过内心有鬼的贾似道,也没有怎么追究枢密院以及兵部的官吏。

到了这个时候,如何应对蒙古鞑子的进攻,如何解除襄阳府城的困局,才是最为重要的事宜,其余的事情可以放到后一步再说。

关于如何驰援襄阳府城的商议和争议,在十二月初开始。

提出来的建议很多,最多的还是调遣驻扎在四川的合州御前诸军驰援襄阳,另外就是再次抽调建康府御前诸军、镇江御前诸军的军士驰援,至于说鄂州御前诸军、江州御前诸军以及荆南府御前诸军,更是当仁不让,必须全力抗击蒙古鞑子的进攻。

朝廷所属的十路御前诸军,此次几乎全部都牵涉到了,唯一没有调遣的,就是殿前三司所属的大军了,这三路大军是护卫京城的,轻易不会调动。

枢密院和兵部收集了诸多的建议,归纳之后,形成了基本的意见。

十二月二十日,后乐园,中院的厢房。

枢密院和兵部的官员,正在给贾似道禀报他们商议的驰援襄阳府城的意见。

这个时候,襄阳方面的局势稍稍缓和了一些,蒙古鞑子已经停止了对四处的进攻,进入到了训练和休整的阶段,江州御前诸军所属的近两万的军士,已经抵达新城,护卫襄阳府城的南面和西面,水师也是严阵以待,环绕襄阳府城部署。

近半年的时间,贾似道的确操心了很多,以至于面部都显得有些苍老了,局势一步步的演变,对襄阳府城愈发的不利,朝中提出的驰援襄阳府城的建议,他都是知晓的,对于调集几乎所有大军驰援襄阳府城,贾似道是嗤之以鼻的,不说其他的地方,单单看两淮,若是从两淮抽调大量的兵力前往襄阳府城驰援,一旦蒙古鞑子忽然改变进攻的方向,进入到两淮,结局恐怕会变得更加糟糕,甚至不可收拾。

兵部侍郎禀报情况的时候,贾似道半闭着眼睛,用力的揉太阳穴。

终于,兵部侍郎的禀报完毕。

贾似道睁开了眼睛,看着众人,面带讥笑的开口了。

“枢密院和兵部提出的解决襄阳府城危局的建议,我怎么听着这么熟悉,其一是抽调合州御前诸军驰援,那我就要问问了,驻扎在开封府城的蒙古鞑子,尚没有丝毫的动静,一旦四川兵力空虚,他们趁势进攻四川,你们怎么应对。”

“其二是抽调建康府御前诸军驰援襄阳府城,我也要问了,若是蒙古鞑子放弃了襄阳府城,转而进攻两淮,你们准备怎么应对。”

训斥了枢密院与兵部的官员之后,贾似道站起身来。

“依我看,还是要告知吕文焕,驻守襄阳府城,主要是依靠他们自身,这大战尚未开始,我们就派遣大量兵力驰援襄阳府城,说得过去吗,再说驻扎在襄阳府城的有近三万人,驻扎在新城的军士有近两万人,近五万的大军,还有水师的驰援,难不成打不过蒙古鞑子。”

“枢密院和兵部还是好好想想,真正有什么好的办法了,再行禀报。”

厢房里面很是安静,没有人开口说话。

近二十天的商议和争议,被贾似道最终的决定终止。

贾似道的权威,已经到达顶点,他做出的决定,不会有任何人反驳,就算是有人想到了其中的问题,也是不会开口说的,一来说了没有任何的作用,二来说了还要得罪贾似道。

贾似道应该是忘记了当年的鄂州之战,那个时候朝廷大军的兵力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可是面对蒙古铁骑,溃不成军,城池接连失去,现如今的朝廷大军,战斗力比起鄂州之战的时候,只有下降没有提升,他们面对蒙古铁骑,怕更不是对手。

至于说朝廷水师强悍,人家蒙古鞑子已经开始训练水师,大规模的建造战舰了。

要知道新附军之中,可是有不少原来就属于水师的军队,只要有强悍的战舰,这些军士稍加训练,就是强悍的水师,完全可以对抗大宋的水师。

更为奇怪的是,不管是贾似道,还是枢密院和兵部,甚至包括朝中诸多的官吏,没有任何人提及主动进攻的事宜,悉数都是防御。

蒙古鞑子已经搅乱了整个的京西南路,到了这个时候,不管是不是能够战胜蒙古鞑子,主动进攻是很有必要的,至少能够扰乱蒙古鞑子的部署,让其不可能安心的构建堡垒和训练水师,枣阳、光化、古城、房陵等城池,已经成为了蒙古鞑子固守的城池,这就让蒙古鞑子有了栖息的地方,有了根据地,若是集中兵力进攻蒙古鞑子,可以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城池,蒙古鞑子的兵力不可能集中驻扎在某一个城池,选择力量薄弱、特别是新附军驻扎的城池进攻,让蒙古鞑子不得安宁,才是最佳的主动进攻办法。

其实这个建议,曾经有人提及,但很快被斥责的声音淹没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襄阳府城,其余的地方没有谁关注,驻守以及驰援襄阳府城的兵力本来就是不够的,这个时候还分兵进攻其他地方,岂不是自取灭亡。(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