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二百二十九章 促成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二百二十九章 促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史天泽、刘秉忠和张柔等人,聚集在蒙古包里面,脸上的神色都不是很好。

李璮和王文统的事件之后,朝中的汉人明显遭受到排挤,忽必烈已经不是很信任身边的汉人,开始重用色目人,包括张文谦在内的汉人大臣,都难以参与到核心的事宜讨论之中。

这一点张文谦首先发现,作为在蒙古朝廷之中地位最高、最受忽必烈信任的汉人,其感受是非常明显的,于是张文谦将自身的感受隐晦的告知了史天泽等人。

能够到蒙古朝廷之中的汉人,特别是得到忽必烈信任的汉人,几乎都是以幕僚和谋士身份出现的,也有少部分的是骁勇的将士,这些人冰雪聪明,圆滑睿智,岂能不明白其中奥妙。

面对这样的情形,包括张文谦与史天泽在内的诸多汉人大臣,是束手无策的,当初他们建议斩杀王文统,压根没有想到会是今日这样的结局。

至于说史天泽能够出任枢密副使,那不过是一种形式,枢密院真正的权力,完全掌控在蒙古大汗忽必烈的手中,包括史天泽与忽剌出两个枢密副使,根本没有权力调动军队。

不过这样的道理,汉人核心圈之外的人是不会明白的,包括一些色目人与蒙古人,忽必烈任命史天泽为枢密副使之后,以左丞相阿合马等为代表的色目人,还公开的提出了意见,认为枢密院副使应该是由蒙古人与色目人掌控。

当然阿合马等人遭受到了忽必烈毫不留情的训斥。

陷落到困境之中,就要寻求改变,这是忽必烈身边汉人习惯的思维。

他们一直都在默默的等待机会,希望能够凭借着某件事情与色目人抗衡。

也就在这个时候,刘元振的奏折到了朝中。

忽必烈在朝中公开了奏折,言明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刘元振请战了,想要进攻和占领潼川府路所属的潼川府,是不是同意刘元振的请求,忽必烈少有的征询众人的意见。

蒙古亲王末哥,以及左丞相阿合马等人,都是明确表示反对的,他们认为现在最为主要的任务,是以最快的速度平定阿不里哥的叛乱,同时尽力稳定燕京和山东等地,休养生息,而以张文谦为代表的汉人大臣,模棱两可,没有发表明确的意见。

奇怪的是,忽必烈也没有当即表态,而是要求众人三日之后再议。

如此的情形,让众人都坠入到云雾之中,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要知道忽必烈做事情是非常果断的,不会有任何的犹豫。

征伐和占领潼川府,对于蒙古朝廷来说是有着巨大好处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多年以来,蒙古朝廷都希望能够从四川取得突破,灭掉大宋王朝,可惜都没有能够如愿。

也正是因为这样,刘元振才会上奏折,企图从潼川府取得突破。

可从时间上面来说,明显不合适,毕竟朝廷尚在倾尽全力平定阿不里哥的叛乱,而且前不久才平定山东李璮的叛乱,收复被宋军占据的淮北,多路用兵,消耗巨大,已经让朝廷觉得难以承受。

末哥与阿合马等人,正是这些原因,反对刘元振在四川挑起战争。

不管从哪个方面说,末哥等人的建议都是正确的,偏偏忽必烈没有立即采纳。

以往压根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末哥等人的正确建议,忽必烈早就采纳了。

忽必烈的态度,让众人疑惑,不明就里。

其实,末哥与阿合马等人,包括张文谦、史天泽、刘秉忠和张柔,压根不会明白,这一切都是忽必烈精心做出的安排,忽必烈是想要统一天下的,想要做皇帝的人,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是需要统筹考虑的。

忽必烈面对的现实是,不管是从谋略还是人数方面,蒙古人的劣势是非常明显的,他不可能完全依靠蒙古人来统一天下,他必须要将汉人与色目人利用起来,可又不能够让汉人与色目人真正的掌控权力,所以让朝中的色目人与汉人对立,相互算计,蒙古人居中调解掌控,这是最佳的效果,如此处于超脱地位的忽必烈,就能够完全利用和掌控色目人与汉人了。

蒙古人也不是铁板一块,闹事的一样很多,阿不里哥就是最为明显的例子,而且阿不里哥还团结了一部分的蒙古部落首领,公开反对忽必烈继任蒙古大汗。

这就让忽必烈需要考虑和做的事情很多,时时刻刻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

对于远在成都府的刘元振,忽必烈内心是有着一丝担忧的,绝不会完全放心。

王文统的事情,对于忽必烈的打击是巨大的,也促使他角色的慢慢转变,以前他忽必烈只是蒙古大汗,眼光所及是整个的草原,可今后不一样,他忽必烈要做蒙古人、色目人以及汉人的皇帝,那就必须要全面的稳定和全面的掌控,他忽必烈不能够让麾下的文武大臣扭成一团,更不能够让色目人与汉人团结起来。

刘元振的奏折,按照以前的惯例,忽必烈压根不会考虑,很快驳回,可这一次不一样,他隐隐想到了一些什么,或许通过这一次的征伐,忽必烈有了重新洗牌的机会。

大宋的合州御前诸军,也引发了忽必烈的注意,但还没有特别关注,在忽必烈看来,只要蒙古铁骑出动,宋军必定灰飞烟灭。

如此的机会,忽必烈需要利用起来。

“刘大人,张将军,你们说明日的早朝,我是不是赞同刘元振的奏折。”

刘秉忠看了看张柔,不慌不忙的开口了。

“史大人,我认为应该赞同,大汗前日没有做出决断,明显就是有赞同刘元振领兵征伐的意思,否则当时就应该要驳斥了,再说末哥亲王与阿合马左丞相皆表示了反对,可大汗没有采纳,这足以说明大汗有着不同之想法。”

张柔摇摇头,跟着开口了。

“史大人,刘大人,我倒是有着不同的看法。”

史天泽与刘秉忠两人同时看向了张柔。

“按说这个时候征伐和收复潼川府,不是最好的时机,阿不里哥王爷的叛乱,眼看着难以为继了,朝廷应该是集中力量,彻底平息这场叛乱,山东和淮北等地,也不是特别的安稳,朝廷也应该要高度重视,让这些地方完全稳定下来,如此时候,朝廷最为需要的就是平稳,不要轻易的挑起事端,远在成都的刘元振不可能知晓这些情形,提出来征伐潼川府,无非是想着证明自身的能力,刘元振与其父亲刘黑马毕竟有着很大的差距,急于证明自身,这是可以理解的,可大汗是能够看清楚这一切的。。。”

史天泽与刘秉忠的脸上都显露出来笑容,两人对看了一眼。

张柔毕竟是武将出身,考虑事情太过于的直接。

等到张柔说完之后,史天泽紧跟着开口了。

“张将军,我感觉刘大人的建议是正确的,张将军所说的道理,不仅仅是大汗,要说很多人都是明白的,可为什么大汗没有明确态度,这里面肯定是有深意的,至于说大汗究竟想的什么,不是我们能够揣测的。”

刘秉忠也跟着补充了。

“刘元振总是想着证明自己就是蒙古人,可惜啊,他达不到目的,刘黑马故去之后,刘元振在成都府路推行了蒙古人、色目人与汉人的等级之分,这一手就表明其心虚,当初刘黑马掌控成都府路,压根没有做这样的事情,还不是得到了大汗完全的信任,现如今,刘元振恐怕是想到了某些威胁,所以急着想要建功,稳固自身在成都的地位。”

张柔的脸稍稍红了一下,点头应承了。

“我是粗人,一直都在军中,想不到那么多,还要感谢二位大人的提醒,只是这刘元振在成都府好好的,为什么提出来征伐潼川府啊。”

刘秉忠苦笑着开口了。

“张将军,史大人出任枢密副使,这么大的事情,难道没有刺激刘元振吗。”

张柔猛的拍了一下大腿,恍然大悟。

“唉,都是我愚钝,今后还要请二位大人多多指点。”

“张将军,你时时刻刻都想着建立功勋,一直都在关注成都府路的情形,这一次的机会很好,我敢断定,刘元振一定会遭遇到失败,到了那个时候,他就无法保全自身职位了,届时刘大人和我,包括张文谦大人,都会想办法举荐你出任成都府路的军马经略使。。。”

这一次,张柔没有开口说话,抱拳郑重的给史天泽和刘秉忠两人行礼。

翌日早朝。

张文谦、刘秉忠等人悉数建议,应该同意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刘元振的请求。

左丞相阿合马依旧表示反对。

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忽必烈最为信任的亲王末哥,也表态支持刘元振,认为刘元振在潼川府能够取得突破,必定让大宋朝廷不得安宁。

要知道三天之前,末哥是明确反对的,此刻却表态支持了。

蒙古大汗忽必烈也表态了,同意了成都府路军马经略使刘元振的请求,敕令刘元振为主帅,发起对潼川府的进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