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南宋之我主沉浮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公田法

南宋之我主沉浮 第二百二十六章 公田法

作者:风中的失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44:51 来源:笔趣阁

“大人,贾右相在两淮以及江浙强力推行公田法,属下认为,必定遭遇到强烈的反弹。”

“先生说的是,不过这可能也是贾右相的无奈之举,而且我也相信,公田法是一定能够推行下去的,贾右相若是不这样做,朝廷拿不出钱粮,无法维持,他这个右丞相、枢密使,眼睁睁看着朝廷为钱粮所困,最终跌落深渊,自身灰溜溜的回家去,这千古的罪责,都要贾右相一人来背负,你说他会干吗。”

“大人,没有那么严重吧,朝廷若是一时间拿不出来那么多的钱粮,大可开源节流。”

“郝先生,这京城来的情报之中,已经说明了问题之严重,朝廷发行的交子,二十年前一贯交子抵一贯钱,五年前三贯交子可兑换一贯钱,现如今六贯交子兑换一贯钱,且还是朝廷规定之比例,民间甚至是十贯交子兑换一贯钱,且商贾都是不愿意交换的,交子贬值到如此的程度,说明朝廷面临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若是不能够及时补正,真的会跌落深渊。”

郝经看着吴邵刚,脸上写满了疑惑,对于这经济方面的事宜,他不是很清楚,也不可能有切身的感受,不过穿越的吴邵刚是很明白的,用一个词可以概括,那就是通货膨胀,京城、两淮以及江浙一带,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常人无法容忍的地步,若是不能够加以制止,接下来就是经济的彻底崩盘。

“先生,也就是说,二十年的时间,交子已经只有原来价值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到十分之一,先生认为,为什么会出现此等的情况。”

“这个,属下不是很明白。”

“很简单,朝廷发行的交子太多了,先生想想,交子多了,可市面上还是那么多东西,黄金白银以及铜钱的数量都没有大幅度的增加,那么交子就只能够不值钱了。”

郝经点点头,恍然大悟,他拍了拍额头。

“唉,如此简单之问题,属下都没有能够弄明白,真的是羞愧至极,等会,属下想想这公田法,或许能够明白其中一些道理。”

吴邵刚面带微笑看着郝经,没有开口说话。

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郝经抬头了。

“属下想清楚了一些,贾右相推行公田法,表面上看是让朝廷增加钱粮,维持必要的开销,其实也能够抑制朝廷大规模的发行交子,朝廷收到的粮食多了,可以实物的形式发下去,就不必继续发放大量的交子。。。”

“先生说的是,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这样做,岂不是巧取豪夺吗,江浙一带的良田,每亩价值千贯,朝廷以四十贯交子强行购买,长此以往,难不成无人造反吗。”

“不会,朝廷此番推行之公田法,来历就是大宋开国时期制定下来的限田制度,这个限田制度,本意就是阻止百姓手中的耕地,流落到官宦权贵手中,导致百姓无田可耕种,以至于沦落为流民,成为动荡的来源,历史上这类的例子比比皆是,故而此番推行的公田法,就是针对官宦人家的,官户人家按照人口,确定应该拥有之土地,其超过部分,三分之一由官府出钱收购。”

“听大人如此解释,属下也感觉到公田法是可行的措施了。”

“先生可能有些疑惑了,前不久我才说过,这公田法是无法顺利实施的,现如今却认为公田法可行,其实这不矛盾,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公田法依旧是由各级官府强力推进的,且公田法的目标,就是针对他们自身,难不成他们会对自身动手吗。”

“可皇上已经下旨了。”

“自然可以转移目标,让寻常百姓来承受后果,其一,朝廷依据公田法购置的耕地,由官府租赁给百姓耕种,可产量是由地方确定,各级官吏可趁机加重租赁之费用,让耕种土地百姓拿出来更多粮食,一部分上缴朝廷,一部分进入自己的腰包,其二,朝廷之公田法,提出在两淮与江浙一带,购置一千万亩公田,此目标根本就达不到,各级官吏未必就那么老实的献出自家的土地,于是,寻常百姓也被纳入到范围之中,一旦公田法实施在寻常百姓的身上,则诸多的矛盾瞬间就会爆发,大量百姓将失去本就不多、赖以生存之土地,沦落为流民。”

郝经频频点头。

“听闻大人这一番的分析,属下是真正明白了,属下以为,大人可给朝廷写去奏折,禀明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此也可以让朝廷警觉。”

“没有作用的,根子已经烂了,你去修剪树身枯萎的枝叶,能够有什么作用。”

“这,难道就没有其他可以解决之办法吗。”

“没有,先生,我不妨实话实说,就算是我到朝廷之中,负责推行公田法,也是无可奈何,贾右相此举,的确是为了朝廷考虑,为了能够维持朝廷之运转,且自身还献出了一万亩的公田,带动了部分朝中大人,献出了部分的良田,不过朝廷并未深入了解两淮以及江浙一带的情况,更不知道这些地方官吏之势力,他们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已经形成了外界无法撼动的力量,而且长时间以来,他们中间的部分人,贪墨钱财,鱼肉百姓,早就没有了良心,有句话说得好,千里做官只为财,若是没有了钱财的来源,仅仅凭着俸禄过日子,这些官吏怕是一天都干不下去,如此情况之下,想要推行公田法,怎么可能成功。”

郝经沉默了,两淮以及江浙一带的情况,尽管他不是特别清楚,可他完全相信吴邵刚所说的情况,应该说如此情况之下,强行的推行公田法,的确不能够成功。

“贾右相此举,看似是为了朝廷,可是会让富庶的两淮以及江浙一带,遭遇到沉重的打击,要说官吏之中,也有不少正直之士,他们是为百姓办事情的,他们可能会从内心支持公田法,不过这些人根本不能够形成气候,毕竟公田法首先就是针对官吏的,若是官吏队伍之中,有人首先站出来支持,必定遭遇到其他人的反对。”

“支持公田法的官吏肯定是有的,我所担心的,就是那些宵小之徒,趁着这个机会,巴结讨好贾右相,不是去真正的落实公田法,而是对寻常的百姓下手,以此向朝廷和贾右相邀功,若是真的出现这等的情况,朝廷将更加的难以为继。”

说完这些,吴邵刚发现,郝经的神色很是不好。

“郝先生,也不用如此的失望,我们做好潼川府路的事情就可以了,我看这公田法,在潼川府路倒是可以推行的,至少其中一部分的内容是可以借鉴的。”

“大人说的是限田制度吧。”

“对,就是这个限田制度,不过想要真正落实限田制度,难度很大,就说在潼川府路,三五年之内没有问题,可十年乃至于二十年之后,那就不好说了。”

泸县县令陆秀夫,主动到府衙来了。

“大人,朝廷邸报之中所说的公田法,下官以为,也应该在潼川府路推进。”

“不知道陆大人是如何考虑的。”

“此番分田,府州县衙门已经摸清楚了基本情况,下官觉得应该对那些官吏以及富户实施公田法,他们所拥有的土地太多,就说泸县就存在此等的情况。”

“有些道理,不知道陆大人决定收购这些耕地,准备以什么方式进行。”

“按照朝廷邸报之要求做,下官认为就可行。”

吴邵刚看着陆秀夫,微微摇头。

“泸县耕地之价格,高低不一,府城外的耕地,价格约为三十贯,偏远地方,价格约为十贯,若是折合成为交子,价格就更高了,按照朝廷规定之价格,每亩田地不过是四十贯交子,远不能够与耕地本身的价格比较,我们若是强行的收购,与明抢有何区别。”

“这个,大人的意思,是按照实际价格收购吗,若是那样,下官觉得根本就没有必要。”

“陆大人,你说的不错,收购耕地的事宜,在潼川府路暂时没有必要,此地拥有耕地的官吏与富户,都曾经遭遇到劫难,家境已经不是很好,与寻常百姓差距本就不是很大,若是我们一味的按照朝廷之要求,推行公田法,怕是会引发太多的怨言,再说了,潼川府路本就免去了三年的赋税,这才过去一年时间,地方的府州县实际上也收取了农业赋税,以维持自身之开销,此刻再去推行公田法,怕是适得其反。”

“大人之意思,下官明白了。”

“嗯,在县衙理事的时候,暂时不要提及什么公田法的事宜,潼川府路与两淮以及江浙一带,是无法比拟的,我们需要的是稳定,需要让老百姓真正过上富足的生活,至于说其他的事宜,不管是皇上的圣旨,还是朝廷的敕书,若是与本地实际情况不符的,都可以暂时不予推行,陆大人,泸县是府衙所在地,所做的一切事宜,都会引发其他府州县的关注,故而这些重大的事宜,今后多与府衙沟通,以免上下不一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